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豫让论 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豫让论

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而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必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土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 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亡”。谆切恳至,语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平?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土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有删节

1.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忠告善                  道:同“导”,引导

B盖尝而论之              因:趁机

C赵围                    释:解除

D而乃不血气之悻悻        胜:能承受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是(    

A.豫让本来是中行氏的部下,投身为智伯的臣子。中行氏和智伯以不同的态度对待豫让,豫让也以不同的态度予以回报

B.方孝孺认为,豫让听任智伯请地无厌、纵欲荒暴,却不能帮助智伯“销患于无形”,他的处事之道也有不忠的地方

C.方孝孺认为豫让为智伯报仇,心甘情愿地加入刺客行列,没能杀死赵襄子,只能斩衣而死,根本不配被称为国士。

D.豫让之所以漆身吞炭,甚至不惜以死来为智伯报仇,除了要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外,也是为了以其忠义来教育后人。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 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

(2)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4.请从正反两个方面概述作者对豫让以死报智伯这一行为的评价

 

1.B 2.C 3.(1)当智伯索求土地而永不满足的日子,放纵情欲、荒淫暴虐的时候,做为豫让,正应该展现才能履行职责。(2)豫让在这个时候,竟无一句话来启发开导主君的心智,眼看着智伯有危险以至灭亡,好似越国人看着秦国的人不管是肥是瘦一样。 4.方孝孺肯定豫让为智伯而死的行为是忠的表现;但是否定豫让为智伯死后报仇是正确的尽忠之道。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B项,因:根据,凭借。故选B。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源于教材,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就多达120个,而且每一个实词还有诸多的义项,考生要完全掌握已非易事,对于迁移和运用更是难上加难。现将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举例如下:在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除落实120个实词之外,我们还应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 2.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C项,方孝孺之所以认为豫让不配被称为国士,是因为豫让“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却“袖手旁观,坐待成败”。故选C。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内容归纳题的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思考时,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翻译时需重点翻译的词语:请地无厌、荒暴、陈力就列。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例如本题翻译时,要将“让于此时”;“视伯之危亡”;“曾无一语开悟主心”——“曾”“悟”等重点词语翻译准确。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可以根据题干要求,先从文章找到作者对豫让以死报智伯这一行为的评价的语句,然后疏通句意,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即可。作者在文中评价性的语句一般是议论性的,例如,文章第二段“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来评价豫让以死报智伯既是忠,也没有尽忠的表现。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易错警示】本题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很容易出现审题的错误,题干“请从正反两个方面概述作者对豫让以死报智伯这一行为的评价。”是让考生概括归纳出作者对豫让以死报智伯这一行为的评价的内容,而不是让考生对之进行评价。 【参考译文】 君子修身立德,奉事主君,既然称为君主的知己,就应该竭尽自己的智谋,提出忠诚的劝告,把祸患消解在没有形成之时,保障安定于不出灾难之前,既使自身得以保全而主君也能平安。这样,活着作为名臣,死了也能成为高尚的英灵,百代流传光辉,照耀在史籍典册之中,这才是美好的啊。倘若遇到知己的主君,不能在未乱之前挽救危机,而只是在已经失败之后牺牲生命。以此来沽名钓誉,借以迷惑世间并夸耀于世俗之人。从君子的眼光看来,都是很不足取的。 我曾持这样的观点来评论豫让。豫让以家臣的身份来侍奉智伯,等到赵襄子杀了智伯以后,豫让为他报仇,忠义的声名显赫,即使是愚昧的男子和无知的妇女,也没有谁不知道他是忠臣义士。唉!豫让的死应该是忠心的了,可惜,他选择牺牲的方式还存在有不能称为忠心的地方。为什么呢?试看他用漆涂身体改变容貌,吞食炭块改变声音后,对友人说:“我所做的都是极其艰难的事,我将以此来使天下后世为人臣而怀二心的人感到惭愧。”能说这不是忠心吗?但看到他三次跳跃劈斩赵襄子的衣服刺杀时,赵襄子责问他为什么不替中行氏而死,却单单替智伯而死;豫让回答说:“中行氏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待我,我因此也用普通人的态度来回报他;智伯用对待国士的态度来待我,我所以用国士的行为来报答他。”就只从这一点来分析,豫让是死而有余憾的。 豫让既然自己说智伯以国士对待他,国土就是救国之士。当智伯索求土地而贪心不已之日,纵欲肆暴之时,做为国士的豫让,正应该拿出自己的能力站在应有的位置上,把话说得谆谆亲切而态度又极其诚恳,劝谏不听,就第二次劝谏,第二次劝谏不听,就第三次劝谏他。三次劝谏如果还不听从,把那事后的“伏剑而死”挪到这个时候来死。智伯纵然是冥顽不灵,也会为他的至诚所感动,很可能会醒悟过来的。这样一来就会与韩、魏和好,解除赵国的围困,保全了智氏的宗族,使其世世代代保持祭祀祖先的礼仪。如能像这样,那么,豫让即使死了也会像活着一样让人怀念,难道这不胜过刺杀他人衣服后再自尽吗? 可是,豫让当时竟无一句话来启发开导主君的心智,眼看着智伯有危险以至灭亡,好似越国人看着秦国的人不管是肥是瘦一样。袖手旁观,坐等胜败,所谓“国士”的报答,能是这样的吗?待到智伯已经死了,才气愤得控制不住自己的血气,甘心把自己当作刺客之类的人,这有什么可称道的,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啊!虽然这样,以“国士”的标准来衡量,豫让固然是承当不起的;但是那种早上还是仇敌,到了晚上就成了君臣,并且腆着面孔而自鸣得意的人,又成为豫让的罪人了。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焉”的用法,与例句中“焉”的用法相同的一是(   

例句: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C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查看答案

下列括号里对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直前诟帅失信对敌人的蔑称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推辞)

三折肱而成医,其说可信也(沉痛)              甥风骨清润,似吾家尊中有文者(辈分)

B生生所,未见其术凭借,依托             尔卜尔筮,体无归罪,责备

后虽小,犹尚殗殜(同“瘥”,病稍减)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屏住呼吸)

C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勾结串通               卿能办之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一旦

养生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办丧事)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撇然尘念,此际生(突然)

D辱教,体力胜健,为慰果真,确实         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揣测

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于左右(呈现)          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出任官职)

 

查看答案

下面对唐代“以胖为美”的具体原因的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唐代繁荣昌盛,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人们有条件按照自己的喜好穿衣吃饭。唐代开放兼容并包,使唐人充满自信,使大唐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眼界十分开阔,不拘于旧有的审美情趣,不惧怕身体的丰满甚至肥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有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

A.国力强盛,丰衣足食

B.兼容并包,高度开放

C.充满自信,不怕肥胖

D.鲜卑血统,健硕为美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组是(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诗中写得很明白,其中句子如“________”,是写琴声的轻柔细屑,从中可以见出真正的感情;“________”,描写琴声表现了一种精神余溢的气势,这很能动人视听;“________”写琴声的纵横变化,但仍不失于自然;“________”是写琴声的脱颖孤峙,不同于流俗:而“________”则是写琴声的抑扬起伏,不拘于老俗套的表现形式。这些都是描写弹琴的指法技巧,写琴声的妙处,说明韩愈深得鉴赏琴声的奥妙。

刬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A②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①⑤

C③①②⑤④

D.③①⑤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电脑战胜人脑”的不断热炒,使得大众越来越担忧人工智能将来会对人类产生威胁,比如说一些职业会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B截至2015年9月,全国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旨在帮助农民工及城镇其他常住人口实现市民梦、创业梦和安居梦。

C出版业当然要讲究装帧艺术,讲究宣传造势和市场营销,但要想真正赢得读者、赢得市场,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D.住建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市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