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英国《金融时报》指出,20...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英国《金融时报》指出,2015年的中国经济增速超过了预定目标,中国经济在主动调控的背景下取得了增长,这样的成绩可圈可点

廖凡自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参演了多部影视剧,2014年凭借《白日焰火》中不瘟不火的表演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事件频频发生,令人扼腕;“最美教师”“最美农妇”等舍身救人的事迹,则感人至深,荡气回肠

这次修志工程前后历时10载,六更篇目,四易其稿,众手共襄,玉成其事,凝聚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心血和关爱,渗透着编修人员的艰辛和智慧。

夏夜的郊外风儿轻抚,虫声唧唧,但陶醉于美景,尤其是行走于瓜田李下之时,特别要注意草中的毒蛇。

嫉妒心强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仅不赞一词,反而会恶语相加乃至造谣中伤,使对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A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解答成语题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注意搭配的对象。可圈可点:本义是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后也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也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此处用错对象。玉成其事:指成全某件好事。多用于男婚女嫁,也可用于其他好事。瓜田李下:来源于古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望文生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甜蜜蜜的庄奴

张国圣

走进寓所房间,《甜蜜蜜》歌词作者庄奴和老伴邹麟刚做完下午的康复训练,正坐在轮椅上看窗外的风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的院长邓庆凑到老人耳边大声地说:“庄老,记者按约好的时间过来了。”

庄奴面无表情,一动不动地盯着窗外。邓庆走到轮椅的另一侧,又凑到他耳边大声重复了一遍。过了一小会儿,庄奴转过脸瞟了她一眼:“什么记者?和谁约的?”

“糟了!庄老可能忘了。”邓庆站起身,背对着庄奴嘀咕了一句,又趴下身子给他解释,“《光明日报》的记者,前两天和您约好的。”

“我怎么没看见?”庄奴依旧望着窗外。我赶紧上前打招呼。

“一直下雨,你今天一来就阳光灿烂。光明日报,名字多好!”庄奴掩饰不住得意,一边笑一边鼓掌,接着竖起大拇指左右摇晃。

“庄老反应快得很,他在捉弄我们!”邓庆最先明白过来,笑着对他说,“庄老,你真是我们的老宝贝!”

邓庆推着轮椅往外走,庄奴注意到房间里多了一个花篮,刚放下的大拇指又竖了起来:“谢谢!花很美丽!”

93岁的庄奴,就是这样一个甜蜜蜜的可爱老头儿。

1921年2月22日,庄奴出生在北京,父亲是冯玉祥的一位部下,给他取名王景羲。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为其日后的歌词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温馨的日子很快结束了。日寇侵华,庄奴家陷入困境。国难当头,热血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庄奴瞒着父母,与同学们一起报考了飞行学校。大家一路唱着《游击队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赶赴大后方接受训练。

南渡黄河时,庄奴被其一泻千里的雄浑气势所震撼,又感念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毅然将自己的名字改成黄河。“有些文章说我的别名是黄河,那不对。”庄奴说,“黄河是我的大名,我身份证上的名字就是黄河。”

宋朝诗人晁补之《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有“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他便以“庄奴”为笔名。后来有很多评论文章说,这个人歌词写得不错,就是“庄奴”这个名字叫得不好。庄奴说:“庄奴用锄头耕种,我用笔写词,都是为他人作嫁衣。”

有一天,一个人拿份歌谱来请庄奴填词。庄奴问是谁唱,长什么模样?来人告诉他,演唱者是邓丽君,脸圆圆的,声音甜甜的。庄奴一看旋律,也是甜甜的感觉,脑海里马上冒出三个字——甜蜜蜜。

不到5分钟,传唱至今的《甜蜜蜜》就写成了。此后,庄奴创作的《何日君再来》《海韵》《原乡人》《小城故事》《又见炊烟》《踏浪》等许许多多歌曲,都是随着邓丽君那“甜蜜蜜”的歌声而风靡的。

邓丽君演的歌中,大约八成都是由庄奴作词。有人说,没有庄奴就没有邓丽君,邓丽君的奇迹也是庄奴的奇迹,但庄奴只是在邓丽君10多岁时远远地见过她一面。那时,邓丽君初登舞台,庄奴担任评委,对她并没有什么特殊印象。

其实,庄奴并不是邓丽君的“御用词人”。他的创作风格多变,不同情绪、不同意境、不同节奏的歌词都信手拈来。他为已故歌手高凌风作词的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1987年春晚由费翔翻唱后红遍祖国大陆。

在庄奴创作的巅峰期,台湾歌坛成名的歌手几乎都唱过由他作词的歌。他也以3000多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谱写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流行音乐史”。

有人说庄奴的作品是“小歌词,大手笔”,文字洗练,意象优美。庄奴很喜欢这个评价,他说自己的创作追求“小而美”。但是,“小而美”不容易,“歌词要简单易懂,又要传情达意,写出人们的心声。要让人们心头一震,眼前一亮,就要别出心裁。”

庄奴、乔羽、黄霑并称华语词坛“三杰”。他和乔羽为中央电视台的中秋晚会合写过主题歌《月儿圆》,两家交情很深,和黄霑却从未谋面。

“黄霑的歌词写得好,歌的旋律也好,很有气势。他最年轻,却走得最早,再也不能见到了。我的老搭档们也都先后走了,现在很少有人唱好歌给我听了。”庄奴说。但是他仍然坚持写作,小品文、诗歌、散文,都不长,“要好记,别人才记得住。”

1993年,老来丧妻的庄奴与邹麟喜结连理,成为重庆女婿。婚后一年,庄奴中风,右腿和右手几乎不能行动。在邹麟的细心照料下重新站起来后,他为夫人写了一首《手杖》:“你就是我的手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手杖,这辈子有了你,才懂得竖起来脊梁,挺起胸膛。”

今年2月22日是庄奴的93岁生日,护养中心特地为他举办了生日音乐会。老人即兴为护养中心创作了短诗《青草地》。

庄奴用家里挂了几十年的对联自勉:“和时间赛跑的人,圆慈悲为怀的心。”“我要活到100岁,写到100岁。”庄奴说。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当光明日报社的记者按照约定去采访时,庄奴最初假装表现得不很热情,原来是为了和记者开个玩笑。

B.“93岁的庄奴,就是这样一个甜蜜蜜的可爱老头儿”,不仅交代了传主的年龄,也紧扣题目传神地写出了传主的性格特征。

C.庄奴是一位优秀的词作家。为了纪念高凌风的去世而创作的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在1987年春晚曾红遍中国大陆。

D.因为庄奴、乔羽是华语词坛“三杰”中的两人,一起创作了央视中秋晚会主题歌《月儿圆》,所以他们两人交情很深。

E.本文通过对词作家庄奴现实生活的记叙和往事的回忆,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幽默、积极进取、有爱心的和蔼老人形象。

2.庄奴为什么两易其名?两次改名刻画出的传主形象特点有何不同?

3.从全文看,庄奴在歌词创作方面有哪些特点?

4.庄奴的人生给你怎样的有益启示?请从不同的角度简要探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去王家村

夏鲁平

去年夏天,家乡发了一场大水。我负责大哥那个村的包保工作,又让我顺便包保王家村。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调查一下还有多少受灾扶贫项目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群众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来到王家村,我暂时住在村部。我特意向村长王东明打听那个溺水孩子父亲的情况。王东明告诉我,那个孩子的父亲叫王宝贵,是个聋哑人,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

他告诉我,王宝贵是村里的老大难,水灾前,村里收到上面拨的扶贫款,盖了两间房屋,其中一间给了王宝贵。房子盖完了,王宝贵却不满意,嫌房子盖到了村子里的低洼处。当时村里能盖房子的地方也只能是这里,没办法的事,我们怎么解释都说不通,王宝贵的老婆倒不是聋哑人,我们就跟他老婆讲,王宝贵却在一旁火冒三丈,上来就抓我衣领子。做了好事人家还不领情,你说我这心里该是什么滋味?这几年,大家都奔着钱使劲儿,我猜想这聋哑人挣不到钱,心里不痛快,见到谁,都看不顺眼,有什么办法?这次闹水灾,村里很多人家房屋都不能住人了,王宝贵家的房子完好无损,这回他才看到了自家房子的好处。

不过,通过这次水灾,也的确看出王宝贵家房址有些问题,全村的水全往他家院子里流,他家的院子成了河道。

洪水到来时,上游的水裹卷着死猪死鸡直往下冲,冲过来的还有门板、家具、柴草垛,柴草垛上居然还趴着一个人,不管怎么呼喊,还是被无情的大水冲走了。这时我们惊奇地看见王宝贵站在自家窗台上张望了一阵,往腰上系了一根粗绳子,跳到洪水中,大家以为王宝贵被洪水吓疯了,急于逃生,但我们都想错了。跳到洪水中的王宝贵拼命游到他家院子里那棵老榆树跟前,爬上了老榆树,解开腰上的粗绳子,捆在树干上,他又扶着绳子游回窗台,撅着屁股爬回屋里。

王东明说,王宝贵往那棵大榆树上拴上绳子不长时间,洪水里又漂来一堆柴草垛。柴草垛上蹲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她被吓傻了,不喊也不叫,直看着站在房顶上的人群呆愣,柴草垛漂进王宝贵家的院子,正好被那根粗绳拦住,不走了,柴草垛一点点散开,变成了零星几块,又顺着绳子底下漂走。王宝贵老婆在窗台上喊那女人,让那女人拽住绳子,王宝贵从窗口伸出一个木杆,那女人趴在绳子上,一只手攥住木杆,用另一只手和胳膊挽住绳子,王宝贵用劲把女人拽进屋里。刚救完这个女人,紧接着又漂过来一根圆木,圆木上趴着一个男人,那男人倒是灵巧,漂到绳子跟前,伸手抓住绳子,一点点挣扎着爬进了王宝贵家的窗台。有了这男人,王宝贵也多了一个帮手,只要有人漂过来,就被他们拽进屋里,就这么忙活了不知多长时间,王宝贵救出了五六个人。当然也有没救成功的,我们亲眼看见有一块门板漂过来,门板上趴着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儿,漂进王宝贵家院子的时候,洪水忽然出现漩涡,门板偏离了原有的方向,朝着榆树那边靠去,王宝贵老婆喊,抓绳子,快抓绳子。那男孩儿慢了半拍,伸手没有抓住绳子,又顺着洪水漂走了,王宝贵急了,他冲出窗台欲跳入水中追赶那块门板,被他老婆从后面一把抱住,王宝贵也许急红了眼,回手给了他老婆一巴掌,他老婆的手松开了,那门板却漂远了,即使王宝贵跳入水中,也追不上了,他就眼睁睁看着那男孩儿,沮丧得要命。也就从这时开始,王宝贵不再站在窗台上救人,他拽住绳子,把半个身子探入水中,只要漂过来一个人,他就能及时搭救。当时我们都看傻眼了,想不到这个木呆呆的王宝贵竟有这么大的勇气和胆量。

后来洪水退去,那些被王宝贵搭救的人,有的来看过他,有的根本没来,对于那些来与不来的人,王宝贵全没理会,经历了这么一场大水灾,什么事都不算事了。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擅长人物性格描写,尤其重视细节描写,如王宝贵救人的场面,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B.小说以村长王东明的叙述为线索,描写了王宝贵这一质朴的农民在灾害面前无所畏惧的性格特征。

C.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王宝贵的美好形象就是在与村长王东明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逐渐凸显出来的。

D.小说的主人公王宝贵是一个贫困的、脾气暴躁的残疾人,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精神与品格却让人心生敬佩。

E.小说在人物性格描写方面还注重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小说先写了村长介绍王宝贵家庭情况以及盖房子的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作品中的王宝贵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的结尾写道:“对于那些来与不来的人,王宝贵全没理会,经历了这么一场大水灾,什么事都不算事了。”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句子是“                      ”。

(3)《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雨花台

魏禧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注:

①魏禧:生于明末,明亡后,隐居翠微山。

②老柴荆:老于茅屋,表示甘守贫贱。

③园陵:指南京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墓。

④冠盖:官僚们的华贵冠服车盖。

1.颈联中“新”“旧”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以抒情为主,写景为副,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少诚,幽州潞县人。父为魏博节度都虞候。少诚以父勋授一子官,释褐王府户曹。后至荆南,节度使庾准奇人,留为衙门将。准入觐从至襄汉见梁崇义不遵宪度知有异志少诚密计有成擒之略将自陈于阙下。属李希烈初授节制,锐意立功,见少诚计虑,乃以少诚所见录奏,有诏慰饬,不次封通义郡王。未几,崇义违命,希烈受制专征,以少诚为前锋。崇义平,赐实封五千户。后希烈叛,少诚颇为其用。希烈死,少诚等初推陈仙奇统戎事,朝廷已命仙奇,寻为少诚所杀,众推少诚留务。朝廷遂授以申光蔡等州节度观察兵马留后,寻正授节度。

少诚善为治,勤俭无私,日事完聚,不奉朝廷。贞元三年,判官郑常及大将杨冀谋逐少诚以听命于朝,试校书郎刘涉假为手诏数十,致于大将,欲因少诚之出,闭城门以拒之。属少诚将出饯中使,常、冀等遂谋举事,临发,为人所告,常、冀先遇害。其将李嘉节等各持假诏请罪,少诚悉宥之。其大将宋炅、曹齐奔归京师。

十五年,陈许节度曲环卒,少诚擅出兵攻掠临颍县,节度留后上官况遣兵赴救,临颖镇使韦清与少诚通,救兵三千余人,悉擒缚而去。九月,遂围许州。寻下诏削夺少诚官爵,分遣十六道兵马进讨。十二月,官军败衄于小溵河。明年七月,韩全义顿军于五楼行营,为贼所乘,大溃。全义与都监军使贾秀英、贾国良等夜遁,遂城守溵水。汴宋、徐泗、淄青兵马直趣陈州,列营四面。少诚兵逼溵水五六里下营。韩全义诸军又退保陈州。少诚寻兵退归蔡州。顺宗即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和初,迁检校司空,依前平章事。元和四年十一月卒,年六十,废朝三日,赠司徒。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五》,有删节)

注:①留后: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王府户曹         释褐:出任

B.众推少诚留务       知:主管

C.致于大将           潜:潜藏

D.少诚寻兵退归蔡州   引:率领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准入觐 / 从至襄汉 / 见梁崇义不遵宪度 / 知有异志 / 少诚密计有 / 成擒之略 / 将自陈于阙下

B.准入觐 / 从至襄汉 / 见梁崇义不遵宪度知 / 有异志 / 少诚密计有成擒之略 / 将自陈于阙下

C.准入觐从 / 至襄汉 / 见梁崇义不遵宪度 / 知有异志 / 少诚密计有成擒之略 / 将自陈于阙下

D.准入觐 / 从至襄汉 / 见梁崇义不遵宪度 / 知有异志 / 少诚密计有成擒之略 / 将自陈于阙下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少诚,幽州潞县人。他因为父亲曾担任魏博节度都虞候期间立有战功,出任了王府户曹。

B.李希烈死后,吴少诚等人最初推举陈仙奇统管军务。而陈仙奇被朝廷任命以后,不久就被吴少诚杀害。

C.郑常、杨冀等人谋划着趁吴少诚出城为宦官使者饯行时实施赶走吴少诚的行动,但因为走漏风声,最终失败。

D.临颍镇节度使韦清与吴少诚相互勾结,从而让上官况派去的三千多救兵全部被生擒捆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诚善为治,勤俭无私,日事完聚,不奉朝廷。

2明年七月,韩全义顿军于五楼行营,为贼所乘,大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