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启功的治学与创作 吴艳丽 启功先生自称“姓启名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启功的治学与创作

吴艳丽

启功先生自称“姓启名功”,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1913年,父亲去世,随祖父生活。家道已经败落得一贫如洗,以致启功无力求学。在曾祖父门生的帮助下,他才勉强入校学习。1933年,21岁的启功虽说没有读完中学,而笔下的书画文章却有了佼佼之色。

20世纪至今,中国艺坛中诗、书、画以及书画鉴定兼擅且多真知灼见者,启功赫然在列。他在鉴定家、书画家之外又有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和诗人之誉,这一切得益于他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启功的广博在于他是一位屈指可数的“杂家”。在文艺界受到现代文艺思潮冲击而冷落中国传统文化之际,他坚守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及研究,涉足艺术史、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敦煌学、碑帖学、考据学等多个领域。这种广览博取的建树,一方面在于他个人的天赋和功夫——虽然他经历了民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毅力未变;另一方面在于家学的浸润,其翰林出身的曾祖父溥良开启的向学家风、祖父毓隆对翰墨书画的沉浸,都潜移默化地打开了启功向学、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心境。

启功是一位踏实的学者,所以他的“杂”非流于浅表而是深入其中并自有方法。例如,他对《红楼梦》的注释,凭借其对满族历史文化、风俗掌故的熟知,对其中扑朔迷离的年代、地点、官职、服装等进行了细致考据和梳理,贡献甚大;对明清两代兴起的碑帖学,他有着开拓性的研究,既重视研究书法形式,又不忽视文辞内容;对于敦煌学,他从字体学、书法史角度研习敦煌写本,并于20世纪中叶与王庆菽、周一良、曾毅公等一起编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唐代敦煌变文作品总集——《敦煌变文集》。而他的自作诗词,也多抒发人生感悟、生活意趣,并融入传统诗词之音韵格律和寄托、比兴等手法。

中国文化讲究圆融通会,艺术亦然。启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并非拘泥于“习得”,更多是“悟得”,这不仅拓宽了他的眼界心境,更将其深化于他的书画艺术之中——舍形似而求神契。

书法创作是启功最大成就之一,其动人之处有二:个人面貌突出与内容多是自创。前者来源于他在临帖中的得悟。他自幼便刻苦临习各家名帖,如陆机、王羲之,智永、怀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米芾、宋徽宗等。临习中他不求笔画全似,而求神气活现,在领悟中自得其法,终自成一格。后者源于他在古典文学和诗词上的积累。他的书法作品多书写自作诗词,表达心意、心境,故知晓自己为何而书、书的什么。因此,学界评价其书法:“典雅而具有古韵,饶有书卷气息;隽永而兼洒脱,使观赏者觉得很有余味。这是从学问中来,从诗境中来的结果。”

启功的绘画能很好的体现诗书画境的结合。从小以学画为志向的他,年少时便曾先后拜书画名家贾羲民、吴镜汀、齐白石为师,并受同宗远支的溥心畬、溥雪斋等大师亲传。他的绘画,尤其在其擅长的山水、花鸟中 ,并未过多承袭老师们的艺术面貌,而保持了自己的那一股“文气”——接续元明清传统画理之髓、笔墨之趣、皴染技法,构图严谨、细笔设色,虽拘谨之端倪,但也可见“南宗”之空灵、雅洁之诗意,或“北宗”硬朗刚健之雄浑,再加上自己的诗词款识,富有传统文人之意趣。

如果说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润泽了启功书画创作的底蕴,那么书画创作实践又助他对传统文化进行开创性探索。

广博而丰厚的文化积淀、多年的艺术实践和擅长文献考据,是启功在书画鉴定中的优势。因为有书画实践经验和对书画史的深入研究,他对历朝历代特别是一些著名书画家的风格、构图、笔墨乃至着色特征都了如指掌;因为擅长文献考据,他也能从墨迹之外,诸如题跋、称谓、避讳、背景、史料等文献考据中,综合运用各方面信息做出判断。

在启功书画鉴定方法的背后,还应看到它在学术上的意义——不止于真伪判定,更注重从整理、充实中国书法史、绘画史的高度,以及用文物考经考史的角度,有目的地去考证研究。如《〈兰亭帖〉考》《论〈怀素自叙帖〉》《〈孙过庭书谱〉考》《戾家考》《古代字体论稿》等,这些启功着力数十年的研究和著述,都是其围绕着为书法史、绘画史建立丰厚的材料基础这一目标而进行的。他还总结出在书画鉴定实践中容易使鉴定不公正的七个方面:皇威、挟贵、挟长、护短、尊贤、远害、容众,前三者来自权威的压力,后四者源于鉴定者的私心,以告诫世人。

启功还着力于书法理论及其他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如他的著作《论书绝句一百首》以诗的形式总结了自己几十年来研究书法的理论系统,其中包含了他在实践中总结的对书法结字、用笔的独到见解。

如同他的斋号“坚净”,启功不仅坚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也在开创中拓展着中国文化的研究,同时传统文化的素养又对他人格和性情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启功身上,所应感佩的是其于文化中的静静耕耘,是融会贯通处显示出的文化眼光和力量。

(选自2015年7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启功出生第二年父亲去世,家境十分贫寒,没有钱上学,他后来能勉强入校学习,是靠着亲友的资助。

B.在青少年时期,启功学习十分刻苦,尽管没有读完中学就辍学了,但他笔下的书画文章已经初显佼色。

C.启功博采众长,他的研究涉及书画、教育、文学、戏剧、艺术史、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敦煌学、碑帖学、考据学等多个领域。

D.涉猎广泛并非浅尝辄止,而是用广博而丰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内功,启功从事多个学术领域的研究都卓有成效。

E.启功还着力于书法理论及其他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并指出书法领域不公正的七个方面,有些来自权威的压力,有些源于鉴定者的私心。

2.启功的书画创作能力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传记,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4.这篇传记作品是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1.DB 2. ①向家家风和祖上的翰墨书画方面的沉浸对启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从青少年时就开始努力学习和习练; ③毕生持之以恒地潜心书画创作。 3. ①重点叙述了启功在书画创作方面的突出成就。 ②突出了启功在实践中总结的对书法结字、用笔的独到见解。 ③写了启功多专多能,在多个学术领域的研究都卓有成效。 4.示例: ①从启功家族衰败和家境贫寒的角度刻画他从小用功学习,养成了为人正直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 ②从“杂家”的角度评价启功在书画等诸多学术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在启功身上,让人感佩的是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默默耕耘,在融会贯通处显示出文化眼光和力量。 ③从他的斋号“坚净”的角度,评价启功不仅坚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也在开创中拓展着中国文化的研究,同时传统文化的素养又对他人格和性情的提升赶到了很大的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思考时,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将选项带入文本进行比较分析,A项“是靠着亲友的资助”的表述错误,文本是“在曾祖父门生的帮助下,他才勉强入学校学习”。C项“他的研究领域涉及书画、教育、文学、戏剧·······多个领域”的表述错误,启功并没有涉及文学、戏剧。E项“并指出书法领域不公正的七个方面”的表述错误,原文表述为“他还总结出在书画鉴定实践中容易使鉴定不公正的七个方面”。所以选DB。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解答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多项选择题,首先要了解5个选项涉及传主的主要事迹、生活细节、性格特点以及传文的主要内容。解答此题,宜将5个选项的“分析和概括”分别与原文中的相关语句加以比照作答。要牢记解答要领:材料事迹内容符,概括分析不虚无。品质精神有升华,情感褒贬显意图。例如本题选项A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选项C犯了范围扩大的错误,选项E犯了范围缩小的错误。 2.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从文本中找到能体现启功的书画创作能力的成功因素的语段,然后根据语段内容的提示,提炼性的概括作答。读后可知,答题区间在第3.第6.第7段,可根据这三段的语段内容的提示提炼性的概括出来即可。例如,第三段“这种广览博取的建树,一方面在于他个人的天赋和功夫”“另一方面在于家学的浸润,其翰林出身的曾祖父溥良开启的向学家风、祖父毓隆对翰墨书画的沉浸,都潜移默化地打开了启功向学、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心境”。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在传记类文本中筛选信息题目的答题技巧:首先要整体阅读感知全文,把握传记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思想、主张、个性及其相关事件)。要善于利用标题、首段起领、尾段总括以及文中的评议句等来快速提取有关传主的关键信息。其次是依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筛选的目标与标准。第三,通览全文,确定信息筛选的范围,然后在其范围内找寻关键句,或提取重组、或概括转述,力求语言简明、连贯,切忌大而无当,机械照抄。 3.此题考查对文本写作特色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先从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然后从传主的事迹、传记语言特点及写作手法等方面分析作答。例如,文本前半部分重点叙述了启功在书画创作方面的突出成就;而后面的部分主要对启功在书法、用笔等其它方面的成就。在写作手法方面,主要运用了叙事、议论的表达方式,语言质朴、凝练。 【考点定位】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传记属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两个特点。其中,真实是传记的生命。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合,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要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 4.此题考查作者如何评价传主的人物精神和人生价值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应结合着传记中具体内容,从启功在人品和勤奋、从其学术成就、从其卓越的文化眼光和力量,从其对中国文化的开创等角度阐述,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一定要结合着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解题思路:1.读原文,明大意。考生要速读传记,勾画体现传主人生轨迹的典型事件和生活细节;把握由传主的人生轨迹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与性格特点;找到作者的观点,或提炼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初步感知传记的语言特色和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进而了解写作意图。2.读题干,明要求。研究题干,把握答题重点;审清题意,明确答题方向。如试题要求把握传主形象的,就应该从事件、人物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同时也可从作者的议论性描述、从引用他人对其评价、从过渡转折句等方面概括。考点思路明确了,答题就有了保证。3.定语境,选信息。一般答案都能在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宝物

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

“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

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

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

“在家里。”

“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

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

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

“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

能。他说,不一定卖。”

“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太像了”,老教授自言自语。”你认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

“是家父。”他说。

“他人呢?”老教授问。

“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

有过一面之缘。你打算卖多少?”

“3——30万”,他说。

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

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

卖了瓷瓶。”他如实说。

“也罢。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重症病房花钱多。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

“应该能。”顾林安慰母亲。

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

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顾林说,30万元。

父亲说,可以了。

“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顾林说。

“他会认识我?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父亲说。

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

“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

“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

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 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 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

“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

“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

“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 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

“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

“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可能是以前鉴定有误啊,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它是清代粉彩瓷真品。”

“那值多少钱?”顾林问。

“最少400万。”

(选自《微型小说月刊》)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顾林两次接到母亲打来的催款电话,这既交代了顾林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又为下文顾林卖掉瓷瓶埋下了伏笔。

B.老教授鉴别古董的眼光非常犀利。他在顾林家里看到瓷瓶,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件真品,于是以30万元顺利成交。

C.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不肯要老教授送的瓷瓶,可见他并非施恩图报之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别人的馈赠。

D.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人的事情,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

E.小说以“瓷瓶”为题,有深刻的意味。瓷瓶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瓷瓶”为题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

2.老教授提出去家里看看瓷瓶,顾林说他不一定卖。请结合小说上下文分析顾林此时的心理。以及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

3.小说中的教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瓷瓶的真正价值“最少400万”收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以“                    ”表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义的高官厚禄的否定态度。

(2)《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描绘出曹操军队的军容之盛。

(3)李商隐在《锦瑟》中曲折地表达自己惆怅苦痛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南柯子﹒淮西客舍接得陈敬止书,有寄

毛奇龄

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相逢风雪满淮西,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

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注】

奇龄,清代词人。

②柘枝:指柘枝舞。《梦溪笔谈》:“寇莱公好《柘枝》舞,会客必舞《柘枝》”

③征衣:旅人之衣。

1.全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词虽短,时空转换却多,请简述。

2.有人评价本词“别有凄凉”,作者是用哪些手法表达“凄凉”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张问达,字德允,泾阳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历知高平、潍二县,有惠政。征授刑科给事中。宁夏用兵,请尽蠲全陕逋赋,从之。父丧除,起故官,历工科左给事中。帝方营建两宫,中官利干没,复兴他役,问达力请停止,不纳。俄陈矿税之害,言:“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典试山东,疏陈道中饥馑流离状,请亟罢天下矿税,皆不报。已,巡视厂库。故事,令商人办内府器物,佥名以进,谓之佥商。而诸高赀者率贿近幸求免,帝辄许之。问达两疏争执,又极论守训罪,并寝不行。进礼科都给事中。三十年十月,星变,复请尽罢矿税。时比年日食皆在四月,问达以纯阳之月其变尤大,先后疏请修省,语极危切,帝终不纳。寻迁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所部水灾,数请蠲贷。帝方营三殿,采木楚中,计费四百二十万有奇,问达多方拮据,民免重困。久之,召拜刑部右侍郎,署部事兼署都察院事。天启元年冬,代周嘉谟为吏部尚书。连掌内外大计,悉持公论。当是时,万历中建言诖误获谴诸臣弃林下久,死者已过半。问达等定议:以廷杖、系狱、遣戍者为一等,赠官荫子;贬窜、削籍者为一等,但赠官。获恤者七十五人。问达历更大任,持议平允,不激不随。先以秩满,加太子太保,至是乞休,疏十三上。诏加少保,乘传归。五年,魏忠贤擅国。御史周维持劾问达力引王之寀植党乱政,遂削夺,命捐赀十万助军兴。顷之,问达卒。以巡抚张维枢言,免其半,问达家遂破。崇祯初,赠太保,予一子官。

(节选自《明史·张问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B.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C.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D.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主持、管理的意思。文中“知高平、潍二县”就是先后任高平县、潍县的县令。

B.中官:文中指“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又称“阉人”。

C.典试:科举考试最高等第,皇帝出题,官员到地方主持,文中指张问达主持山东的科举考试。

D.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古时谓将有凶灾。例如文中“比年日食皆在四月”的天象变化,也是“星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问达心系苍生,关心百姓疾苦。宁夏打仗,他请求免去陕西全省拖欠的赋税;后来到山东,又请求废除矿税,皇帝全都答应。

B.张问达正直敢言,不怕触犯权贵。宦官们从营造宫殿的款项中获益,他力请停工;他发现宦官与商人勾结,又上疏争执请求查办。

C.张问达忠诚机智,善抓机会进谏。他看到星象发生变化,认为这种情况常常预示异常的灾害,就借机请求皇帝修身反省,但皇帝并没有接受。

D.张问达执政公允,勇于承担重任。对于前朝那些蒙冤已久甚至已经死去的大臣,他按照处罚程度轻重不同,分别加以抚慰、保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诸高赀者率贿近幸求免,帝辄许之。

(2)先以秩满,加太子太保,至是乞休,疏十三上。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古城热”切莫丢了文化魂

闻白

即使你不是一个对城市改造十分敏感的人,蔓延各地的拆旧和仿古热潮也足以令你侧目。据学者的最新统计,全国有不少于30座城市欲斥巨资重建古城,如我们风闻过的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元打造古滇王国、山东聊城古城改造……

某种意义上,“拆旧”与“仿古”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却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拆旧,是因为旧的文化遗存“挡”住了城市发展脚步;仿古,则是希望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发展契机。破与立之间,折射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许多文物保护专家对这种“大拆大建”有过担忧和提醒。在他们看来,如果把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旧城仅仅当作改造对象,而不强调实施保护、有机更新的一面,是一种观念错位、“最没文化”的表现,将一片片历史街区夷为平地,一座座传统民居无情摧毁,然后仿建出一条条复古商业街,不但会造成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而且导致城市记忆消失,最终形成千城一面的平庸景致,令人扼腕。

值得关注的是,和过去修建一个仿古建筑相比,现在的古城重建,多为城市的重大决策项目,动辄百亿千亿元投资、几千亩占地,涉及众多文物保护和百姓搬迁,影响城市未来发展布局,因而争议更多。而最大焦点在于,一些重建项目只是打着与文化相关的旗号,背后是经济利益和政绩工程的驱动,缺乏文化之魂,片面地用浮华形式、简单符号来进行文化建设,最后当然是南辕北辙,拆了真古董造了假古董,沦为笑柄不说,更成为一种政绩泡沫,造成“政府立项,百姓埋单”的严重后果。

应该承认,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进行一些重建、仿建未必是坏事。“古城重建热”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全社会的文化发展热情,甚至是渴望进一步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倾向密切相关。有专家就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到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时期,利用文化遗产来发展经济、刺激旅游成为显著特征,也应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趋势。但如果有“体”无“魂”、有形式无内涵,就难免遭遇市场和公众的双重否决。比如你争我夺的名人故里之争、大而无当的文化景观等。 在文化建设成为“五位一体”重要一极的今天,任何不计成本、不讲实效、盲目跟风的伪文化行为,不但不能为人民带来福祉,而且有可能带来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方面的问题。

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文化名城名镇、历史街区和古村落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发展间的博弈协调,注定将长期存在。百姓并不反对城市旧貌换新颜,也乐见城市科学发展,只是这“新颜”也需要有历史的基因、文化的担当,让人们能够找到城市的记忆与未来。破解城市发展中新与旧的难题,需要更多的因地制宜,需要对文化的真心热爱。

1.下列对于“古城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旧的文化遗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所以拆旧;希望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发展契机,因而仿古。

B.改造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旧城,是一种观念错位、“最没文化”的表现。

C.将历史街区夷为平地、无情摧毁传统民居,然后仿建出所谓复古商业街,不但会造成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而且会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

D.“拆旧”与“仿古”,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破与立之间,折射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据学者的统计,全国至少有30座城市想用巨资重建古城,例如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元打造古滇王国,还有山东聊城古城改造等等。

B.古城重建都是城市政府部门的重大决策项目,动辄几千亩占地、成百上千亿元投资,又涉及百姓搬迁和文物保护诸多问题,影响城市的未来发展布局。

C.一些古城重建项目表面打着文化旗号,背后却是经济利益和政绩工程的驱动,用浮华形式、简单符号来进行文化建设,缺乏文化之魂,最终形成千城一面的平庸景致,令人扼腕。

D.中国已进入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时期,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来发展经济、刺激旅游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趋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是对城市改造不十分敏感的人,面对蔓延各地的拆旧和仿古热潮也会有担忧。

B.丢失文化之魂的“古城热”,最终不仅会沦为世人笑柄,更会成为政绩泡沫,造成劳民伤财的严重后果。

C.有“体”无“魂”、有形式无内涵,不计成本、不讲实效、盲目跟风的伪文化行为,可能为人民带来福祉,但更有可能带来诸多方面的问题。

D.破解城市发展中新与旧的难题,需要因地制宜,需要对文化真心热爱,需要有历史的基因与文化的担当,让人们能够找到城市的记忆与未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