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相如奉璧秦王    奏:上奏,禀告。

B. 秦贪,其强      负:凭借,倚仗。

C. 强秦之欢        逆:违背,触犯。

D. 礼节甚          倨:傲慢。

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拜送书于庭

B. 召有司案图

C.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D. 臣请就汤镬

3.由选文看,蔺相如认为秦王不会用十五城来换取和氏璧的理由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

4. 明代历史学家王世贞曾作《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事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以下是文章的节选:

“……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①请用“/”给选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②根据《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选文,你认为王世贞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1.A 2.D 3.①秦王对待赵王使者轻慢狂妄;②秦国君主历来不讲信用。 4.①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②王世贞认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的事件中处理不得当。(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句,然后把句子放入原文中,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奏:呈献,进献。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通假字现象。A庭通廷,B案通按,C缪通穆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文中说“礼节甚倨”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也就是秦王对使者轻慢狂妄;秦国君主历来不讲信用。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1)给文言文断句,要先大致读懂文意,再抓住一些标志,结合文句意思进行。做此题时一是要注意文句的连贯性,不割裂文句,保持句子的整体性。二要注意每句表达时的主语。 这些标志,有的是虚词,比如,“夫、盖、若夫”等虚词常在句首,“也、哉、乎、耶”等常在句末,“而、然、故、者”等多在句中停顿处,等等;有的是对称式短语,有的是“曰”等对话式词语。除此之外,有时还需依靠找出动词和它们的宾语来断句,有时也还得认真揣测文意。解答本题,应注意“也”“乎”等语气词的位置,“大王”作主语等。(2)由“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可知王世贞认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的事件中处理不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雷雨》(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周朴园  (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

鲁侍萍  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  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鲁侍萍  嗯。

周朴园  (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

鲁侍萍  不知道,老爷。

周朴园  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侍萍  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周朴园  你的女儿?

鲁侍萍  四凤是我的女儿。

周朴园  那你走错屋子了。

鲁侍萍  哦。——老爷没有事了?

周朴园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侍萍  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  (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侍萍停。)你——你贵姓?

鲁侍萍  我姓鲁。

周朴园  姓鲁。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

鲁侍萍  对了,我不是,我是江苏的。

周朴园  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

鲁侍萍   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

周朴园  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侍萍   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朴园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侍萍  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周朴园  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侍萍  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周朴园  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侍萍   哦,好地方。

1.如果你正在导演话剧《雷雨》,当饰演鲁侍萍的演员在回答周朴园关于雨衣的问话时“看着他”,你会提示演员此时应该有什么样的表情,并简要说明理由。

2.在选文中,鲁侍萍有两次离开的机会,但她没有走。这两次机会是什么?鲁侍萍为什么没有走呢?

3. 周朴园在这段对话中有两次“沉思”,一次“沉吟”。这反映出他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4.在选文中,“雨衣”“窗户”是道具,请分别说明它们在剧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祝福》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蹰,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

“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我在这时,更感到这一句话的必要,即使和讨饭的女人说话,也是万不可省的。

但是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1.请以选文为依据,梳理“我”在鲁镇的活动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我”遇到的人和事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2.“我”疑心鲁四老爷认为“我”“也是一个谬种”,鲁四老爷会这样认为吗?请结合选文写出理由。

3.选文中对祥林嫂外貌的描写、对鲁镇环境的描写、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都十分精彩,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处做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报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企业举办创意设计大赛,大学生小云经过反复酝酿,确定了创意主题和设计方案,并邀请小宏、小腾两位同学参与相关事务。最终,小云领衔设计的参赛作品荣获了特等奖,获得3万元高额奖金。

某报记者就奖金分配问题采访了他们。小云认为荣誉是三人集体合作的结果,表示要一起协商,合理分配奖金;小宏已决定把自己的那部分奖金让给小腾,帮助小腾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而小腾则建议大家把奖金都拿出来,设立创新驱动基金,以便鼓励更多同学参与创新活动。

对于三人的不同想法,如果你是老师、企业家或家长,你倾向于哪一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清华大学有关自主招生调查统计表.然后回答问题。

 

1.根据图表内容,得出结论。(不超过26字)

2.针对自主招生的现状,提出一条具休的建设性意见。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产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           ,如徐干《情诗》“啸歌倚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志难以实现的悲凉。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服药、弹琴等等一样,成为名士风度的象征。          ,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南朝还有“嵇琴阮啸”的美誉。          ,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