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关于业余阅读时间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在后面的横线上填空。 书籍 职业 心...

阅读下面的关于业余阅读时间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在后面的横线上填空。

书籍

职业

心理类

文学类

饮食类

教学类

医疗保健类

其他

公务员

1%

28%

11%

0%

21%

39%

医生

11%

21%

4%

0%

49%

5%

教师

10%

23%

8%

47%

5%

7%

 

(1)上面三类人员阅读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__;

(2)其中两类人阅读最大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 ________的阅读取向。

 

(示例)(1)文学作品,他们对陶冶性情的追求;(2)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医生和教师则都喜欢读专业书籍,他们充实和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采用图表分析的形式,旨在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图文转换能力。图表分析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来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提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进而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其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成直观的信息,以展示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解答此类题,首先应该看懂图表,总结图表中传递出来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作深入地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过8个字。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

第一_____________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

第二_____________ 。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

第三_____________ 。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 PK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 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虚词,恰当的一组是(       )

①门厅的门开着,________寓所的大门也开着,所以人们可以看到寓所外面的前院和向下的那道楼梯的开头几个梯级。

②我想像,最后的一场暴风雨袭来,树倒了下去,树梢的枝条重新深深地陷进泥土。________到了这种地步,生命也并没有结束。

③________证实放大镜在敌军身上的威力,他________亲自置身于太阳光的焦点之下。

A.因而     虽然     因为     所以

B.由于     即使     为了    

C.因而     即使     因为     所以

D.由于     虽然     为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美军相继向韩国派遣重要战略武器,意在向朝鲜接连发起的挑衅发出强烈的警告信号,重申坚定防卫韩国的决心。

B.资源教室是为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特殊专业教育服务的场所,应具备特殊教育咨询、测查、评估、建档等活动的功能。

C.针对看病难、“血荒”,等问题,专家提出了提倡自体血回输、建立专科医师培训体系、规范外国医师在中国行医的相关管理规定等议案建议,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D. 上海附近省份一名已婚妇女徐某在微信上发布上海姑娘和江西男友回家过年因年夜饭分手的图片,引发网友热议,批评的网有很多。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有人还希望过古代隐士那挥洒自如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②行进在幽深的峡谷中,他们一行人屏息凝神,听若空谷足音,感到胆颤心惊。

③作者是否想过,读者看到这文章里俯拾皆是的错别字会是什么感受?

一个人单打独斗难成事,你要知道团结才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正所谓“三人成虎”嘛。

⑤一日一诗其实是一种比喻,至少比我们每天无所用心地把时间放走要好。每天能够和诗共存片刻,对每个人的思想和人生的升华是很有好处的。  

⑥有业界专家透露,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也就是说,像“铜钱楼”这类众口一词的“奇葩建筑”,以后很可能不会获批建造了。  

⑦距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仅有数月时间,主办方积极筹划,严阵以待,力争在办好“节俭奥运”的同时,也办出一场精彩奥运。

⑧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收藏者动辄就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

A、①③⑧

B、③⑤⑧

C、②④⑦

D、⑥⑦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解洪元:“沪剧皇帝”的创新路

 

1928年盛夏,父亲14岁,游荡苏州,巧遇京剧草台班,启蒙学艺。回沪以后,改学申曲。他不满意申曲唱腔的简单直白,恰巧班社所在的“小世界”游乐场里,汇集了京昆、梆子、锡剧、杂耍等林林总总的艺术表演,他随至随听,像海绵般地吸收其中的精华。后来,他追随“申曲博士”夏福麟,学习夏施展大方、宽厚洪亮的唱腔。父亲求艺心切,日日如影相随。夏演皇帝,他争扮太监;夏演公子,他争扮书童,他曾戏称自己扮演过一百六十个太监。随后“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淞沪战争爆发,申曲社班星散,父亲开始了漂荡的演艺生涯,进入游走于杭嘉湖水网地带的申曲戏班“中山社”,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班社,开始了他的嬗变。

一夜,他观看到昆曲戏班“仙霓社”的演出,一下子被它的清幽、婉约与文雅勾住了灵魂。班主被他的真诚感动,特意送他一段昆曲。他倾听着,忽然感觉到天地相融,金玉相漱,灵魂与肉体都为之一颤,精神似乎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啊!艺术原无界限,融合可成一家!他的心中,由此展示出一条新的艺术之路:独创,唯有独创。

1937年父亲回到上海,在《银宫惨史》中,以一曲“太子哭坟”轰动上海滩。他巧妙化用京剧中的“五音联弹”,字字紧逼,句句推进,宛如长琴暴鼓,疾雷裂电,骄阳坠落的回声,曲折表达了孤岛市民无力回天的悲愤。申曲后起之秀解洪元的名字不胫而走。

这种创新,成了父亲一生的追求。他见多识广,融会贯通,把京剧的大气、昆曲的婉转、评弹的优雅、梆子的雄浑、民歌的幽默一起吸收到自己的艺术创造里来,以清晰坚挺、富有韵律的道白和跌宕有致、余音不绝的唱腔成为沪上出名的“解派小生”

他开始组建自己的“洪元剧团”,接着又不失时机地联合沪上其他名角,建立了六大头牌的“中艺沪剧团”,事业如日中天。他曾以“羊角先生”为名,自编自导自演《皆日可杀》的大戏,招来伪军的抓捕;也以《出走之后》的社会警示剧为负债的同行举办义演。他雄浑淳厚、回肠荡气的“解派”唱腔彻底征服了沪剧观众,终于在1949年初由《沪剧周刊》举办的观众投票中获“沪剧皇帝”之名。

上海解放之初,他依旧是上海沪剧界的龙头。出任上海沪剧团团长,抑或后来只做一个普通演员,他的独创之路从未止步。随着环境变化、剧情需要和年龄增长,他由正场小生退演各色配角。可是,在他的眼里,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只有大格调,没有大场景。不论他饰演正派反派,不论他出演老生小生,也不论他的曲调是长是短,他的唱段,都能成为经典。他曾对我讲述过,唱句中的重音,唱腔中气息的运用等等,他甚至用筷子轻敲茶杯,曼声吟哦:“不像不是戏,太像不是艺,悟通情与理,是艺也是戏。”……他深入堂奥,艺术灵思似潮似涌。

晚年的父亲因患声带癌失声,失去了他钟爱的舞台,但他通过书写字数不等的纸条指导青年演员,鼓励他们广取博采,大胆创新。有的学生学唱解派一旦有所突破,他就会竖起大拇指,露出欣慰的笑容。

可惜父亲最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我在想,父亲的生命与艺术,以独创为主轴,一直求新变异。他创造了艺术的永恒,也就获得了永生。  

2015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①解洪元,江苏镇江人,1 915年生于上海。14岁在苏州拜京剧演员杨奎官为师,后到上海师从侯国廷学唱申曲,曾深受申曲名角夏福麟熏陶。1937年回沪,相继受聘于文滨剧团、上海沪剧社。1944年先后组建“洪元”、“中艺”、“上艺”等剧团,自编自演了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新剧目,产生一定影响。1950年他与丁是娥组建“新上艺”,首先进行改制,成为民营公助的沪剧团体。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1953年加入民盟,曾任上海市沪剧改进协会主任委员和上海市影剧工会沪剧分会主席、人民沪剧团副团长。(百度百科)

②解洪元依据自身嗓音条件,创造了富有可塑性的宽洪醇厚的“解派”唱腔;再加以说白抑扬顿挫,动作节奏鲜明,从而形成了豪放壮美的表演风格。他所设计的人物主要唱段独具风格,如《董小宛》中的“金殿赞美”、《巧遇记》中的“教育张启”等均脍炙人口。他的戏路极宽,不论老少、正反角色演来得心应手,个个栩栩如生。上海电视台曾为他拍摄了《艺术生命“长春”》的资料片。(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 解洪元回到上海后,深感投身他人门下很难出人头地,于是先后创建了“洪元”、“中艺”、“上艺”、“新上艺”等沪剧团体,从而取得更多的话语权。

B.俗话说“采得百花,酿得佳蜜”,杜甫也说“转益多师是吾师”,解洪元的成功之路恰好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表现的主旨。

C.本文以儿子回忆父亲的形式,着重介绍了“沪剧皇帝”解洪元的求艺之路以及他在戏曲表演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卓越成就,夹叙夹议,中和得体。

D.解洪元晚年不仅自己钟爱舞台艺术,他还关心沪剧事业的发展,在演出之余悉心指导青年演员,给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博采众长、大胆创新。

E.解洪元善于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并用戏曲形式表现社会生活,做到了与时俱进,他主演的《皆日可杀》、《出走之后》等作品就很有现实意义。

2.解洪元的嬗变指的是什么?他的嬗变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解洪元获得“沪剧皇帝”之誉,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4.作者认为解洪元“创造了艺术的永恒,也就获得了永生”,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