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临江仙【注】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

临江仙【注】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 这首词写于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

1.“万事一身伤老矣”饱含着词人哪些情感?

2.“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请简要分析“戎葵”这一意象在词中的作用。

 

1.①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②对过往岁月的怀旧之情;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 2.①词人借戎葵向太阳的属性来比喻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②词人赋予戎葵人的情感,借“戎葵”这一意象表达出词人悲壮(或豪迈)的爱国情怀,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③用“戎葵凝笑墙东”与“一身伤老”对比,衬托了词人此时心中的冷寂。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分析词句包含的情感,要结合全词来理解,还要注意注释内容,思考历史人物和词人本身的处境。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戎葵”与“榴花”,都是五月的象征,词人用此来映衬自己旷达豪宕的情怀。“戎葵”虽为无情之物,但“凝笑”二字赋予它人的情感,从而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抓住“有向阳特性”的提示来思考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贺圣朝·留别

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叶清臣《贺圣朝·留别》中的“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设想奇特,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颖巧妙的感觉。简要分析其妙处。

2.这两首离别词中的下片,词人都巧妙地借助花来抒写别情,请加以简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注】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 王孙:指游子。

1.诗的颔联和颈联中,景和情是如何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请做简要分析。

2.诗的尾联以景结情,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咏岩桂

黄金蕊,风生碧玉枝。

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

木末难同调,篱边不并时。

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

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

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

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注】 木末:指荷花。篱边:指菊花。

1.两诗中的“岩桂”有何共同特点?简要概括。

2.试简要赏析第一首诗中“攀援”“叹息”两个细节描写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苏秀道中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通过哪些内容表现的?请简要概括。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脸 谱

聂鑫森

马悦然是湘江京剧团专画舞台布景的,山啊,水啊,亭台楼阁啊,画得活灵活现。这个行当,圈内人叫作“舞美”。他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脸黑且窄长,配着小眼睛、塌鼻子、大嘴巴,论长相还真上不得台面。

他爹马正雄虽是个码头搬运工,却是个京戏迷,爱看戏,爱谈戏,也爱唱几嗓子花脸戏。这种家风对马悦然潜移默化,但他更钟情那些舞台上的布景和演员形形色色的脸谱。在小学和中学,他的美术成绩总是被同学称赞。后来他考上了省戏剧学院的舞美系,一毕业,就被分配到故乡的湘江京剧团工作。

马正雄高兴,儿子到底与梨园行沾点儿边了。马悦然也高兴,可以近距离地研究京剧脸谱的画法,这里面学问大着呢。

“舞美”忙在平日,演出时倒很轻松。但马悦然总是和演员一样,准时进入后台,为的是看生、旦、净、丑和跑龙套的怎么化妆,怎么勾脸,还会问一些相关的问题。散戏后他回到家里,再根据记忆画出谱式,做出详细的说明。

渐渐地,他“登堂入室”了。

脸谱在图案结构上,分整脸、六分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无双脸、歪脸、揉脸、花脸、精灵脸……在色彩上,归类为红、粉红、紫、黑、油白、蓝、黄、青、金、赭、灰,等等。还有眉、眼窝、鼻窝、脑门、嘴,各种各样的画法,他都懂。

在家休息的日子,他会忍不住对着镜子,在自己的脸上勾勾画画。他的脸,最适于画丑行的角色:蒋干、时迁、胡里、陶洪……马正雄也是个热心人,看了总是喊“好”,还会求儿子给他画《坐寨盗马》中窦尔敦的脸,然后得意地唱:“将酒宴摆至在聚义厅上……”

1966年冬,马悦然28岁,结了婚,只是还没有孩子,仍和父母住在一起。这个小巷中的小院落,关上门,自成一个天地。

京剧团早就不演戏了,有身份的主角、配角都成了“牛鬼蛇神”,扫地、清理厕所、接受批斗、写检讨。马悦然出身好,又没有成名成家,而且做事扎实,不喜欢多说话,被拉进了“造反派”的行列,成了看守、监管这群人的骨干力量。

马正雄说:“可不能作孽,睁一眼闭一眼吧。不能骂,更不能打,多关照他们。将来,老百姓不看戏了?我才不相信!”

马悦然连连点头,说:“爹,我记住了。”

团里“造反派”的主要头目是文化局派来的,叫吴廉。他忽然想出了新招:要押解这些“牛鬼蛇神”游街,而且必须化妆、勾脸,还规定脸谱越丑越难看越好。现场的总监,指定是马悦然。还交代,如果谁抵制,就由马悦然强行给他们化妆、勾脸。

又丑又恐怖,是神灵鬼怪的脸谱,《西游记》中的金钱豹、《探阴山》中的油流鬼……还有丑行的脸谱,《巴骆和》中的胡里、《时迁盗鸡》中的时迁……

这些人是马悦然的前辈、同事,一个个古道热肠、技艺高超,能勾画这样的脸吗?那是对好人、对艺术的亵渎,他不能这么干!

马悦然把这事告诉了爹。

马正雄一拍桌子,吼道:“这些狗杂种,居然想出这样的坏主意,缺德!可这些名角如果硬扛,会遭更大的罪。你不是总监吗?你让他们勾画别的脸谱,梨园行得有自尊。出了事,你担着,你是工人阶级的子弟,能把你怎么样?”

这个上午,被点了名去游街的人,早早来到办公楼的一间大会议室里,每个桌子上早备好白粉、胭脂、油彩、画笔。

马悦然让人把门关了,然后沉重地对各位说:“生活中,你们不是小丑,不是鬼怪,你们应该有本色行当的脸谱,想怎么勾画就怎么勾画,这是我允许的!唉,我们这几个前来督促的人,也商量好了,和各位都是一出戏里的人物,也同样化妆、勾脸!不过,我们原本担当的就是小丑角色,所以一律的丑行脸谱。大家加紧吧,然后游街去!”

一片寂静后,各处便响起细碎的声音。

生行中的诸葛亮、关羽、海瑞,旦行中的余太君、李慧娘、窦娥,净行中的廉颇、姚期、窦尔敦、焦赞。但没有丑行中的人物,谁愿意勾画呢,不如暂入另外的行当。

马悦然和几个本可以不化妆、勾脸的人,倒真的成了粉墨登场的小丑!他成了《问樵闹府》中的老樵夫,角色属于丑行,老脸上双眉如飞蛾展翅,面纹好似游鱼摆尾,行话是“腰子粉脸、棒槌眉、老脸纹”,再戴上毡笠,挂上髯口,真可谓阅尽沧桑。

他站起来,问道:“各位方家,我的脸勾画得如何?”

众人左看右看,喊起“好”来,声音又焦又脆。

催促的擂门声咚咚乱响。

门打开了。

马悦然迎上去,笔直地立在吴廉跟前。

吴廉惊诧地问:“你,还有其他监督的人,怎么化妆、勾脸了?”

“这样热闹些!”

“他们都成了正人君子,你们倒成小丑了?”

“都是我安排的。我们不是小丑是什么?”

“胡闹!”

吴廉一甩手,气呼呼地走了。

游街的事,还搞得下去吗?无疾而终!

但此后,马悦然被开除出“造反派”队伍了,吴廉当然也不敢把他塞进“牛鬼蛇神”的行列。他成了一个谁也管不着的“逍遥派”,有的是时间去琢磨脸谱,其喜洋洋者矣。

马正雄说:“儿子,老爹嫉妒你,啥事不干,成天弄的就是京剧脸谱。脸谱好,有定式,不会变得让人不认识。”

“爹,我懂你的话。再苦再难,人不能变心、变脸,这叫万变不离其‘谱’。”“这才是句人话哩!”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马悦然是湘江京剧团的舞台美术设计,他长相一般,上不得台面,但他非常热爱京剧脸谱,勤于钻研脸谱的画法,逐渐有了高深的造诣,尤其擅长画丑行脸谱。

B.马悦然的父亲马正雄是个码头搬运工,却是个京戏迷,影响了儿子的性格和爱好。这一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很重要,对马悦然形象的塑造起了衬托作用。

C.京剧团里“造反派”的主要头目吴廉很缺德,想出了整人的坏主意,让马悦然为“牛鬼蛇神”化妆勾脸,实质是侮辱这些艺术家的人格。

D.马悦然任由艺术家们画自己喜爱的脸谱,破坏了吴廉的计划。但由于他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吴廉不敢把他塞进“牛鬼蛇神”的行列,只是把他开除出了“造反派”队伍。

E.这篇小说以小见大,把一个常见的极小的“画脸”的故事,放在“文革”时期特殊年代的大背景下,时代特色鲜明。这样写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2.马悦然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人物命名、人物语言等方面运用了双关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对应题型二)

4.小说的主体是马悦然在“文革”时期“画脸”的故事,有人认为小说从“1966年冬,马悦然28岁”写就可以了,前面三分之一的篇幅可以去掉,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