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浣溪沙 晏 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①,粉融香雪透轻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浣溪沙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注】

①露华:指凝聚的水珠。

:下垂。

1.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词句分析。

2.词的最后一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1.描绘了夏日黄昏女子昼梦方醒、粉汗微融、梳妆初罢的情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香雪”喻女子肌肤的芳洁,形象地表现出天气之热和女子之美。 2.最后一句表现了词中人物对昼眠梦醒、好梦短暂感到失落,也表现了她慵困无聊的闲愁闲恨。“一场春梦”表明人物由梦境转入现实,“日西斜”照应“晚来”,表明好梦短暂。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歌鉴赏】 此词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首句写玉碗中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一“寒”字正反衬出室中的热。接着,写室中人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下片写她那下垂的鬓发,已靠近眉间额上的月形妆饰;微红的酒晕,又如红霞飞上脸边。四、五两句写女子微醉的情态,艳而不俗,细而不纤。“月”与“霞”,语意双关,既是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也是黄昏时的实景。末句“一场春梦日西斜”,方点明前面描写的都是昼眠梦醒后的情景。“春梦”,谓刚才好梦的短暂。慵困无聊,闲愁闲恨,全词之意,至此全出。末句“日西斜”三字,与上片“晚来”照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金。白鸥来往本无心 ,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

【注】

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

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

③则甚:做什么。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色?简析其作用。

2.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两种说法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题。

归有光

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

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

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

梅君特素洁,乃与夷叔同。

1.根据诗歌内容,简要概括山茶花的特点。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水调歌头

《抱朴子》云:“今月不及古月之朗。”深思而得之,诚有此理。嘉定元年中秋日,因赋水调,其夜无月。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明月不再盛,玉斧亦何为。  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忆在无怀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注】

①玉斧:指吴刚伐桂树用的斧头。

②无怀: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后文的“有虞”也同此意。

(1)本词上片对月的描写和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两句对月的描写相比,有何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结合词句简要说明。

(2)有人说下片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请简要分析该哲理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西湖春日

王安国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熏巇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注】

①争得:怎得。

巇崿(xīè):指山峦。

1.本诗的颔联、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西湖怎样的特点?

2.诗的尾联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菩萨蛮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苹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1.这首词上阕写景很有特色,是如何描绘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这是一首春闺怨词,女主人公的情绪有一个变化过程,请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