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以文化为本位的张元济
这是中国文化史乃至中国现代史上悲壮的一幕:冬日上海,阴霾的天空下,“飞灰满天,残纸堕地”。商务印书馆所印书籍、商务印书馆所设立的东方图书馆及涵芬楼之藏书,顷刻间化为灰烬,焚余纸灰飞达十数里外。时人回忆,“空中的纸灰像白蝴蝶一样随风飞舞”。时间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期间,商务印书馆被日机投弹焚毁,东方图书馆遭日本浪人纵火。
纸灰飘到与商务印书馆隔了半个上海的张元济寓所,这位商务的董事长望着长空,不禁潸然泪下。
后来,张元济编纂《涵芬楼烬余书录》,在序中表示,取“烬余”两字,意在“志痛”。
敌人的言行证明了商务印书馆的价值。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盐泽幸一曾经说:“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然而,张元济在给胡适的信中明确传递了商务复兴的决心:“商务印书馆诚如来书,未必不可恢复。平地尚可为山,况所覆者尤不止于一篑。设竟从此澌灭,未免太为日本人所轻。”
事实是,创建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无论是在遭此劫难之前,还是经过劫后复兴,一直是近代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出版文化机构。由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涵芬楼发展而成的东方图书馆,藏书逾50万册,为当时全国图书馆藏书量之冠,涵芬楼更是藏有大量善本珍籍。商务印书馆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更如同现代学术史上的北京大学一般。
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可以画等号。从1902年进入商务起,从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到董事长,正如叶圣陶所评价的,张元济“把商务看成是他的终生事业”。
张元济与商务创始人之一夏瑞芳约定,“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并曾在诗中写道:“昌明教育生平愿,故向书林努力来”。他的这一抱负,使得商务印书馆成为1949年之前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机构,并且是奠定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主要力量之一。
康有为赞誉“译才并世数严林”,而严复的译著(包括《天演论》再版)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大多是在张元济主持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完成了工程浩大的古籍整理工作,得到民国学术界、出版界的极高推崇。《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等,都是由他亲自选择版本、整理校勘后付印的。
张元济的人生可谓传奇。他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点为翰林。1898年,朝中大臣保荐,称康有为、张元济等为“维新救时之才”,光绪帝遂在颐和园召见了二人。
1949年9月,毛泽东邀张元济同游天坛。当晚,他对儿子张树年说:“我活到耄耋之年,见过光绪,见过袁世凯,见过孙中山,见过蒋介石,今天又见了毛泽东。”
由于被认定是“大老板”,张元济在1927年曾被一伙绑匪劫持了整整6天。6天中,他陆续作了10首绝句,脱险后编定为《盗窟十诗》,分送友朋。其中写到“邻家笑语”、“池塘鸭子”,自认为是在“领略天趣”。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商务印书馆老编辑、对馆史素有研究的陈应年慨叹:“今天中国的出版界,没有一家能跟当年的商务相比!”
一位对中国出版史研究颇深的学者,参观建在海盐的张元济图书馆后留言:“张元济不可追。”
相关链接
①商务印书馆创办时只是一个以印刷业务为主的小作坊……在张元济手中,商务印书馆迅速地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传统与现代的交汇——论张元济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理念与中国近代文化转向》)
②涵芬楼就是张元济专门为收藏古籍善本所建的地方,涵芬楼所藏古籍善本都是张元济一本一本地收来的……张元济在涵芬楼的基础上建成了著名的东方图书馆,向公众开放。(吴永贵《张元济,在出版中安身立命》)
③张元济在自己给商务馆确定的“在商言商”的道路上,执著地走了整整半个世纪。作为舵手,他小心翼翼地驾驶商务馆这条船绕开政治漩涡。(《民国时执掌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
④张元济是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里,辑校整理古书,钩沉、整理进而维系着中华文化的命脉……但商务毕竟是企业,搜集、编校古籍毕竟需要巨大的成本,所以张元济的做法难免遭人反对。有股东指责张元济收购古籍是“徇一人之嗜好”。文弱儒雅的张元济拍案而起:“此事决不使公司于营业上有损!”……《四部丛刊》初编出版以后,光这套书就赚了100多万。经营上的成功,为他后来能够持续地做这件事情,提供了很大的保障。(辉文《中国出版第一人》)
⑤张元济的编辑宗旨是坚定的,即普及教育、开启民智,但作为一个实业家,他也并不讳谈“利”字。(李艳《张元济的编辑思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张元济一生见过中国五个“第一号人物”,其地位和声望使商务印书馆在政权更迭的年代里能够很好地生存。
B.在张元济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严复翻译的著作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对此康有为大加赞誉。
C.张元济志在“昌明教育”,使商务印书馆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机构和奠定新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
D.张元济所写的《盗窟十诗》中“邻家笑语”“池塘鸭子”等诗句,表现了他被绑架时身历险境而不畏惧的镇定自若。
E.张元济以出版推动教育,续写中华民族的文明。嗜书、寻书、藏书、编书、出书,写就了他“不可追”的一生。
2.文章为什么着力描写商务印书馆被日本投弹焚毁的悲壮一幕?
3.文中说“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可以画等号”,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张元济对商务印书馆的贡献。
4.张元济在经营商务印书馆时是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的?这种做法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巴图王爷
刘国星
草原牧民说,巴图王爷的宝马能追上白毛风。巴图王爷听后说,那就叫它千里追风驹吧!草原牧民还说,巴国王爷的宝雕弓能射尽天上的大雁,只不过王爷心肠软罢了。
一骑挟尘而至,皇帝有旨,要巴图王爷三日内进宫见驾。
巴图王爷知道,朝廷终究还是打他宝马良弓的主意了。适有谋士进言,欲进兵中原,劫地掠物。巴图王爷严词拒绝:“吾等演练兵马,不过是强身健体、保求平安罢了。焉能让天下生灵涂炭!”部众再不敢言。
“备马!”巴图王爷大喝一声,披挂齐整,背上宝雕弓,跨上千里追风驹,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射向草原的边缘。
第三日早朝,巴图王爷浑身水洗似的,准时现身朝堂。皇帝走下龙椅,扶住巴图王爷说:“卿来京城,朕心甚慰!分别日久,思卿心切也。哈哈哈哈。”
巴图王爷三天三夜,人不离马,马不离鞍,早已筋疲力尽,但仍跪倒在地,山呼谢恩,久久也不起身。
午门外,千里追风驹已力竭倒地,吐血而亡。
早朝议罢,皇帝和众大臣领巴图王爷来到演兵场。
秋高气爽,雁阵行行。
皇帝指指天空中的雁阵,对巴图王爷说:“卿善射,何不与侍卫满达赛射以助兴?”
巴图王爷点头称“喳!”,内心踌躇:若胜了,正好灭灭皇帝的威风;若败了,那我蒙古人岂不威风扫地?
众大臣都以为是比赛助兴而已,谁知皇帝又说:“比赛赌什么?”满达斜着眼睛,躬身向前说:“陛下,小人愿以项上人头和王爷一决高下!”皇帝春风满面,眼望巴图。
巴图王爷拱拱手:“悉听尊便!”
巴图王爷和满达签了生死状。
空气一下凝固了,偌大个演兵场只听见人的呼吸声和大雁翅膀的扑梭扑梭声。
巴图王爷取过宝雕弓,拈弓搭箭,“嗖——”一声,箭扶风声,直飞雁阵。谁知,满达也“嗖——”一声发出一箭,竟后来居上,射掉王爷的箭,仍不坠,余劲儿射落一只大雁。
众齐呼好,兵丁来报,巴图王爷射空。满达胜。
第二阵满达先射。满达斜眼看看王爷,“嗖——”一声发出一箭。巴图王爷也拉开宝马雕弓,一箭飞去,也射落满达的箭,余劲儿射落一只大雁。
众皆呼好,兵丁来报,满达射空。王爷胜。
满达脸色涨红,脖子绽出条条青筋,斜着牛眼怒视王爷。
皇帝口谕,不可同时发箭,一人射完另一人再射!
空气再一次凝固了。
满达仰望天空,一行大雁正飞过头顶。满达嘬唇尖啸,一股真气直冲雁阵,群雁受惊炸群,四散飞逃。满达觑个空,射出一箭,两只大雁应声而落。
场内喝彩声震耳欲聋。皇帝也从龙椅中起身,举起双手拍巴掌。
场内复归平静,巴图王爷静静地望着天空的雁阵,虎目聚一缕冷冷的光芒。
雁阵飞过头顶,巴图王爷没出箭,也没尖啸。雁阵飞过去,眼看就要消失在目光尽时,王爷搭上箭,拉圆宝雕弓,电光石火,一箭飞出。众人目光里,只见雁阵“人”字形里那一撇突然消失了,一只只大雁像断线的风筝,歪歪斜斜栽下来……原来王爷只浅浅地射伤了大雁的左翅膀,大雁的命还在,却不能飞了。王爷闭着眼睛,心里轻轻地喊一声:“罪孽啊!”
众人皆惊,兵丁来报,满达射落两只,王爷射落九只。王爷胜。
满达胜一局,王爷胜两局。
皇帝冲兵丁挥挥手,兵丁拖着瘫软的满达,“唰”地抽出刀。
巴图王爷“扑通”跪倒在地,说:“陛下,臣愿用宝雕弓换满达一命。”
皇帝脸上有了笑容,说:“准奏!”
第三天,巴图王爷在返回草原的路上,信马缓行。
忽见满达飞骑赶来,满达心怀失败之辱,满面怒容,也不言语,就在奔驰的马上一箭向王爷的心窝射去,箭尖啸着像一条吐信的毒蛇……王爷面不改色,仰卧鞍桥,一张嘴接住来箭,甩手猛掷向满达,满达的盔缨应声落地。满达惊愕万分,滚鞍下马,叩谢王爷不杀之恩。
巴图王爷含笑而去。
巴图王爷回到草原,建起一座庙宇,起名“苍生”,晨晚叩拜。里面供奉的是一匹马,是千里追风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用善跑的千里追风驹奔跑三天三夜吐血而亡来侧面表现巴图王爷所在的草原距离朝廷之远,并暗示皇帝让他三日内进京见驾是在为难他。
B.对于皇帝要巴图王爷进宫见驾的事情,王爷和谋士的想法不同:王爷是权衡利弊,为了草原牧民要到朝廷去;一些谋士则想要借此造反,推翻朝廷。
C.“皇帝脸上有了笑容”中的“笑容”含义深刻,体现了皇帝得到宝雕弓的喜悦之情,但更多地体现了皇帝对大臣的关爱。
D.小说很注重伏笔的使用,比如前文有“跨上千里追风驹”,后文有“在返回草原的路上,信马缓行”:前文有牧民对王爷箭法的称赞,后文有王爷只射伤大雁翅膀而不伤其性命的描写。
E.巴图王爷在与满达的第三局射箭比赛中,他拉弓射箭,只是射伤九只大雁的翅膀,让它们落下来,并没有伤及它们的性命,这突出表现了巴图王爷爱护生灵。
2.文章第一段的具体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满达的形象特征。
4.小说为何以巴图王爷建庙宇来供奉千里追风驹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的语句,说明人们已忘却战败历史,表达了自己的沉痛之情。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夸张的笔墨写出冰冻百丈、气势磅礴的边塞冬景的语句是“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江主簿
南朝·梁 何逊
夕鸟已西度,残霞亦半消。
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
旅人多忧思,寒江复寂寥。
尔情深巩洛①,予念返渔樵。
何因适归愿,分路一扬镳。
【注释】①巩洛:河南洛阳一带,此处代指京城。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有人评论“句法妖娆,颇有出奇之处”。请简要赏析“句法出奇”在哪里?
2.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万历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守诸府。以严为治,属吏皆惴惴。按行关隘,增置敌楼①三百余所,筑边墙万余丈。录功,进右副都御史。中官冯保家在畿内,张居正属为建坊,丕扬拒不应。知二人必怒,五年春引疾归。
其冬大计京官,言路②希居正指劾之。诏起官时,调南京用。御史按陕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讽西安知府罗织其赃。知府遣吏报御史,吏为虎噬。及再报,则居正已死,事乃解。起应天府尹。召拜大理卿,进户部右侍郎。
十五年,河北大饥。丕扬乡邑及邻县蒲城、同官至采石为食。丕扬伤之,进石数升于帝,因言:“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有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帝感其言,颇有所减罢。
寻由左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以病归。召拜刑部尚书。丕扬以狱多滞囚,由公移③牵制。议刑部、大理各置籍,凡狱上刑部,次日即详谳大理,大理审允,次日即还刑部,自是囚无淹系。寻奏,帝报从之。已,条上省刑省罚各三十二事。帝称善,优诏褒纳。自是刑狱大减。有内监杀人,逃匿禁中。丕扬奏捕,卒论戍。改左都御史。
丕扬以白首趋朝,非荐贤无以报国。先后推毂林居耆硕,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丕扬齿虽迈,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而丕扬乞去不已,疏复二十余上。既不得请,则于明年二月拜疏径归。家居二年卒,年八十三。赠太保。天启初,追谥恭介。
①楼:城墙上御敌的城楼,即谯楼。
②言路:言官。
③公移: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的总称。
(选自《明史•孙丕扬传》)
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有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
B.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有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
C.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有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
D.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有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15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是古人成年后,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个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B.“刑部” 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是“六部”之一。从隋朝开始设置,历代沿袭,清光绪时更名为“法部”。
C.“赠官” 是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者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所赠的官职一般比该人生前的官职高。如“赠太保”。
D.文中出现多个表示官职调动的词,如“擢”“进”表示提拔、升官,“罢”表示罢免官职,“起”“拜”表授予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丕扬不畏权贵,仕途坎坷。他曾力弹权臣高拱,后又拒绝张居正为冯保健牌坊的要求;他因得罪高拱、张居正等而被人诬陷落职。
B.孙丕扬治政严厉,善改弊垢。在保定各府做巡抚时,属下官员多惮畏他;任刑部尚书时,他对刑部时,他对刑部、大理寺进行改革,改变了狱多滞囚的状况。
C.孙丕扬关注民生,为官清正。黄河以北发生饥荒,他建议皇帝停止那些额外的征派;他年老时,皇帝还看中他老成清德,给他的待遇更加隆重。
D.孙丕扬心系国家,受帝挽留。他年老上朝时仍以举贤荐明来,报效国家,他先后二十多次上奏请求致仕离去,但均未得到皇帝批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御史按陕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讽西安知府罗织其赃。
(2)先后推毂林居耆硕,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唐代乡村社会的权力网络
在唐代官府的文书格式中,“尚书省下于州,州下于县,县下于乡,皆曰符。”这意味着,乡在中央政府看来就是最低一层的管理层级。但是“乡”的地位,在唐代也有比较大的变化。武德七年,唐朝律令规定:“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四邻为保。”其中对乡里地位,没有明确说明。《通典》则提到:“大唐百户为里,里置正一人;五里为乡,乡置耆老一人。……贞观九年,每乡置长一人,佐二人,至十五年省”。由此可见唐初延续了汉魏以来的“乡官”之制,里正(阅读微博:里正,又称里君、里尹、里宰、里有司等。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一种基层组织,主要负责掌管户口和纳税,明代改为里长。唐朝也有里正一职,负责调查户口,课置农桑,检查非法,催纳赋税)、耆老或者乡长都算是正式(或比照)的官府成员。但是随着承平日久,到贞观十五年,就不得不废罢“乡长”及属官(佐),废除了乡官之制。“乡长”及乡的建制虽然废除,但是县以下的地域仍然需要管理,“乡”作为区块名称仍得以继续存在。只不过将管理“乡”的权力转到了“里正”身上。“里正”一词也逐渐转变为职务名称。
“里正”成为乡领导的称呼的同时,“里”本身却逐渐消失,取代“里”地位的则是村。唐初的乡里制,在贞观十五年以后就逐渐向乡村制转化。“乡”和“里”都是设计概念,由上至下加以推行,试图把县以下地域的居民纳入一个统一网络当中。但是这种由“五”“百”之类整数所构成充满结构感的设计规划,却很难与乡村居民的居住实情相吻合。由非正式纳入官府序列但又受官府严密掌控的“乡”直接面对自然形成的聚落“村”成为相对合理的选择。
在赋役征派过程当中,乡村社会中的权力网络得以高效运转起来。当然,乡村文化习俗活动、纠纷调解等等也都是乡村权力运作的载体,但是最基本的运作模式还是通过赋役征派而得以展现。唐代里正的四项职责“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当中,最关键也最重要的就是“催驱赋役”。官府为了尽可能多和快地取得赋役收入(包括劳力),多倾向于直接派人下乡征收选派。其正常程序为“刺史……下文帖付县,县令付案,案司出帖,分付里正”,而里正常常借机谋私,“赤帖怀中藏却,巡门掠敛一遍”在乡村中造成“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的惊恐局面。
在由县级官员主导而成的乡村社会权力网络中,里正、村正这样的基层实际管理者成为重要的网络节点。经由里正、村正的上传下达、左右协调,权力网络得以运转并最大程度地为朝廷管理县以下地域。对村民来说,里正、村正代表国家意志对乡村百姓进行管理;对朝廷来说,里正、村正生活在乡村社会当中,是村民的一部分。所以他们处于一个微妙的境地,既不敢也不想与朝廷对抗,又不能完全站在朝廷的立场。从朝廷的角度,既不得不依赖于他们,又经常借机加以惩处打压。里正、村正处于乡村社会事务、经济事务的中心,上下有事均责成在他们身上,是朝廷、州县和村民的交汇点。
1.下列对唐代“乡里”的认识,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 被唐代中央政府看作是最低一级的管理层级,但“乡”的地位在唐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B.到了贞观十五年,“乡”作为区块名称不存在了,乡官之制被废除,而赋予里正以管理“乡”的权利。
C.贞观十五年后,乡里制逐渐向乡村制转化,官府直接面向“村”,而不是面向“乡” 成为相对合理的选择。
D.“乡”“里”作为一种设计概念,是自上而下推行的,很难与乡村居民的居住实情相吻合。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的官府文书由尚书省下发到州,州再下发到县,现在下发到乡,乡,最后下发到村,都称为“符”。
B.虽然乡村文化习俗,活动纠纷调解等也是乡村权力运作的载体,但乡村权力最基本的运作模式并不是由他们展现的。
c.按照乡村权力运作的程序,官府催驱赋役的具体实施要落到里正身上,这给了里正的机会。
D.对朝廷来说,里正、村正作为基层实际管理者,既是不得不依赖的对象,又是需要经常借机惩处打压的对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县以下地域的管理结构由早期人为设计的乡里制逐渐转向了相对自然形成的乡村制。
B.赋税正派是乡村权力展现的最主要的渠道,也是唐代里正最关键重要的职责。
c.赤铁怀中藏却,巡门掠敛一遍”、“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表明里正常借机谋私在乡村中,造成了惊恐局面。
D.乡村社会权力网络有县级官吏主导而成,而村正、里正是这一网络中上下沟通的重要节点。里正、村正虽是村民的一部分,但他们是站在朝廷的立场上,代表国家意志对乡村百姓进行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