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晓至湖上 历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晓至湖上

历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1. 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 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 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 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帐:“安得”。 2. 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 ②对偶:以“动有声”对“淡无影”,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③动静结合 ④远近,视听结合,近景“折苇”与远景“遥山”相结合;以景衬情 【解析】 试题分析: 1.1】此类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题,可在整体感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一些关键词,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找出与作者情感相关的名词。此题由“人意静”、“寒雾生”可体会出作者喜欢幽静的氛围;“临水、“稍见初日开”“遥山”等可体现出作者喜欢游玩山水,亲近自然;“学野凫”、“逐清景”“安得”等,体现出诗人向往自由的思想情感。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做到知人论世。作者的情感有时是直接表达,有时是间接表现的。写景诗,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咏物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的。怀古诗,要联系背景,表现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的感情。 2.2】此类鉴赏表现手法的题,可以从表现手法的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时,可结合着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作答。如“动有声”,为动静结合的写法;以“折苇”对“遥山”之对比,可知运用了远景和近景结合的写法;“动声”“无影”属于听觉和视觉结合的写法。诗人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描写景物的幽静,用来表达自己对宁静、淡雅的自然环境的喜爱之情。答题时,内容、作用、效果都要涉及。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通感、借代、双关、叠字等。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写景角度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远近(高低俯仰)结合、绘声绘色绘形、白描、渲染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阴兴,字君陵,光武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廖,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隐强侯。庆卒,子琴嗣。琴卒,子万全嗣。万全卒,子桂嗣。(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

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

B.犹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

C兴叩头流涕,让曰    固:坚决

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    能:和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华少实           我腾跃

B.卒不宗亲求位         击破沛公军

C.欲代吴汉为大司马     刘日薄西山

D.兴皆固让,安里巷     其闻道也固先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 

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

是以世称其忠平

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

5.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正确的一项为是(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伦》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查看答案

从下面10个句子中选出8句组成四幅工整的对联,选择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梨花院落溶溶月

停车坐爱枫林晚

③鸟去鸟来山色里

竹真心虚乃吾友

水清石出鱼可数

⑥人歌人哭水声中

霜叶红于二月花

柳絮池塘淡淡风

⑨水淡性泊是我师

竹密花深鸟自知

A.②⑦/③⑥/④⑨/⑤⑧

B①⑧/③⑥/④⑨/⑤⑩

C①⑧/②⑦/③⑥/④⑨

D③⑥/④⑨/⑤⑩/②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        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        民情。

③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A曲解   体恤   祛除

B曲解   体察   驱除

C误解   体察   祛除

D误解   体恤   驱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