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列名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面对美国官员怀疑遭“中国黑...

依次填入下列名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面对美国官员怀疑遭“中国黑客”攻击这一尴尬局面,中方强调,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网络黑客攻击行动,希望美方莫    ,而是在这领域开展更多的合作。

②近日,5个农民酒后     ,以民警超车时差点撞着他们的车为由,肆意对民警进行殴打、辱骂,最后被依法进行有罪判决。

③关于“茅台库存量高达2万吨,茅台价格崩盘”的消息不胫而走。对此,茅台酒厂相关部门对这一说法作出回应,认为这是      的恶意中伤。

A.无事生非  无中生有  捕风捉影

B.无中生有  无事生非  捕风捉影

C.捕风捉影  无事生非  无中生有

D.无事生非  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都含缺乏事实之意,都是贬义。“捕风捉影”偏重在没有事实根据;“无中生有”偏重在本来没有的事实,凭空捏造,语气较重;“无事生非”偏重于无缘无故找岔子,故意制造麻烦,语义最重。第一句中,前面说“美国官员怀疑遭‘中国黑客’攻击”,从后面的分析来看,没有事实根据,应使用“捕风捉影”。第二句中,句中是说这五个农民找岔子,语义偏重,应使用“无事生非”。第三句中,后面说“恶意中伤”,应是“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第三,辨析情感。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从三句话来看,第二句的语意应是最重的,因为后面说“被依法进行有罪判决”,故应使用“无事生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新课程教学改革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及家庭情况都         

6月1日,“东方之星”游轮在湖北监利遭遇龙卷风颠覆,众多家属聚集在事发地,游轮上的乘客的生命与在场的每一位家属        

③看看风景区大门两边随意丢弃的垃圾,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我不禁想问: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可为什么还有那么些人        

A.了如指掌  休戚相关  习以为常

B.了如指掌  息息相关  熟视无睹

C.明察秋毫  休戚相关  熟视无睹

D.明察秋毫  息息相关  习以为常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基层救助管理机构面对流浪行乞人员的求助不能        ,应加大集中救助的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②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我们的老师、家长不能对其         ,不将其当回事。

③走访联系群众是公安工作的永恒主题。公安干警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本;对群众       ,就是变质。

A.漠不关心   漠然置之   漫不经心

B.漠然置之   漫不经心   漠不关心

C.漫不经心   漠然置之   漠不关心

D.漠不关心   漫不经心   漠然置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姚名达:“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1942年5月,日本军队发动浙赣会战,战火再次延烧到了江西境内。6月中旬,位于赣中泰和杏岭的国立中正大学校园内,大学教授姚名迭与在校学生一起组成战地服务团,怀抱着“爱国岂敢后人”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群平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的书生,在7月7日与日军短兵相接于新干石口村时,充分展现出了中国丈人的坚强与勇敢。团长姚名达身先士卒,率领团员奋勇杀敌。最终,姚名迭与另一名团员吴昌迭,不幸以身殉国。

1905年出生的姚名迭,以身殉国时年仅38岁,无怪乎吴其昌、顾颉刚等昔日同窗师友无不感到突然与惋惜。姚名达去世时,他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协助导师粱启超记录整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增补胡适的《章实斋年谱》,以及自著的《刘宗周年谱》《邵念鲁年谱》《朱筠年谱》《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等等。从学术的发展看,从来就是可以有天才的科学家,天才的文学家,却不可能有天才的史学家的。对于需要长期积累沉浮的文科教授而言,38岁正是迎接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学术年纪。而根据王咨臣先生的整理,姚名达实际上也已经为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作出了宏大的规划,他计划要完成《中国史学丛书》12种,《史家传谱丛书》11种,《史法学丛书》21种等著作。其中,完成一部《中国史学史》是姚名达甫入清华便立下的宏伟志愿。即便是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之后,他也还是坚持,只有这部《中国吏学史》才称得上不朽。姚名达的逝世,使得他的《中国史学史》只留下了一部1934年的油印本讲义稿,一直未能出版,后世治史学史之学者遍寻不得,皆扼腕叹息不已。

如果不是1932年的那场炮火,姚名达的这部《中国史学史》本来是有可能完成的。1929年3月,姚名达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除了办公时间以外,他仍旧于清晨深夜,继续史学史的研究,除了陆续发表一些论文和著作外,还积累了许多零零碎碎的小纸片,“上面有许多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得到的史料,委实有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还有我自己对于史学史上的各种思想,自信亦有些独到之处,也记在小纸片上。说来真很痛心,不料在1932年“一·二八’的后二日被倭寇把它和我的家庭完全炸毁了。”突然降临的炮火,不仅毁了他的家,而且也给了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的姚名达巨大的打击。

在伦理学上有过一个经典的问题:爱因斯坦正在写他的相对论,但是隔壁有一场火灾,邻居有个又老又丑、行将就木的老太太需要救护,爱因斯坦到底是救还是不救?每一个人对这个的回答是不一样的。但按照康德的哲学回答,爱因斯坦就是要去救,这才能显示出绝对命令,显示出人的高贵。姚名达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而且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选择。

1932年的2月8日,在无桌无椅的困境下,姚名达写信给胡适:“我军若败,不容我们再作纸上工夫,我打算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我军若胜,外交必有转机,百业当可逐渐发达,我打算仍旧作史学的研究。”1933年,名达与第一任妻子黄心勉在上海办起了《女子月刊》,拿来做喊醒妇女的播音机。1937年8月,姚名选与妻子巴怡南一起,将他们订婚的戒指捐赠出来,并呼吁全国妇女将饰物捐赠给国家,以增加抗战实力,“用整个民族的力量给日本帝国主义者以致命的打击”。1942年7月,在樟树抗战前线,面对旁人的劝阻,姚名达毅然决然地答道:“唯有能致力抗战,方能胜任建国,若徒有才力而无热血者,比比皆然,又乌睹其为用耶?”如此一步一步地,姚名达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才是真正最高的哲学问题!那才是一个性情人应该做的事情!

1946年,历经劫难的清华大学重返北平,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了抗战期间牺牲的清华校友姚名达等人,誉其“皆足名垂清华史,实亦母校之光”。2002年,雷洁琼亲笔题词,称赞姚名达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69年之后,我们重新回眸这位走向抗日战场的教授,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知识分子勇于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姚名达的自我选择,也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精神的传承,更是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战地服务团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与姚名达心怀爱国的豪情壮志,并且与学生在一起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分不开的。

B.姚名达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期间,在办公时间以外,还继续史学史的研究,并且将自己对吏学史上的各种有独到之处的思想,记在了小纸片上。

C.姚名达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到了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可惜在1932年“一·二八”的后二日被倭寇全炸毁了,否则姚名达依靠这些宝贝也一定发达了。

D.姚名达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但是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他改变了初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不影响他的伟大。

E.1946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了姚名达等清华校友,这是因为姚名达是清华大学校友中唯一为国捐躯的教授。

2.姚名达的去世让昔日同窗师友感到突然与惋惜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文中提到伦理学上的一个经典问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中强调了“思”不如“学”的句子是:               

(2)古诗词中杜鹃的形象常用来表达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情。《琵琶行》中的“                ”两句就借其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3)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个体生命的短暂和渺小的感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君贶题潞公东庄①

(宋)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萧相②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

【注】

①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作者自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至元丰八年(1085年),退居洛阳,本诗即作于此段时期。君贶,司马光的朋友,二人多寄赠唱和之作。潞公,即北宋宰相文彦博,潞国公是其封号。东庄,文彦博洛阳宅第。

②丕构:大厦。

③名相萧何辅佐汉高祖,曾被视为左右手,殊荣加身,然而终遭猜忌,于是他“置田宅必居穷处”。

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描述。

2.诗歌第三联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抒发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