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

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一架由东京直飞伦敦的波音747客机有353个座位,20名机组人员,然而在一次航行中,该机运载一名女乘客。为什么这架飞机的主人一英国航空公司会这么不惜血本呢?原来,这架飞机由于技术故障,延误了20个小时起飞。当时,所有的乘客都改变了计划,转乘其他客机,山本莉子留了下来。英国航空公司按照民航的惯例,损失巨额成本费用,为这一名乘客照常飞行,赢得了信誉。

①宁可      ②也要       _③只有     _④几乎      _⑤仅仅_    

 

①宁可 损失 ②也要 为这一名 ③只有 山本莉子 ④几乎 所有 ⑤仅仅 运载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虚词的用法,在文段中所起的作用。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成语注意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此题考核虚词,注意分析句子前后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作答。

(1)请用文字说明漫画内容,然后说明其寓念.

(2)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晨曦一点一点亮起,灯光一点一点熄灭。先是有薄薄的雾,光是平直的光,勾出轮廓,细工笔似的。最先跳出来的是老式弄堂房顶的老虎天窗,                                     ;晒台矮墙上的水泥脱落了,露出锈红色的砖,也像是画上的,一笔一画都清晰的。

①那屋顶上的瓦是细工细排的

②然后晒台也出来了

③它们在晨雾里有一种精致乖巧的模样,

④有隔夜的衣衫,滞着不动的,像画上的衣衫

⑤窗台上花盆里的月季花也是细心细养的

⑥那木框窗扇是细雕细作的

A.③⑥①⑤②④

B.⑥⑤①③④②

C.⑤③⑥①④②

D.②③⑥①⑤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神马都是浮云”“鸭梨”“蒜你狠”“围脖”“非常艰难的决定”“给力”等网络词语在2010年一夜蹿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B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己经正式启动实施,计划于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下号”,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枣庄冬春二日游以莲青山滑雪场、盈泰温泉度假村、台儿庄古城为依托,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枣庄、亲近枣庄、认识枣庄的良好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和纲领性文件。

 

查看答案

依次坑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菲律宾抛出的以距离国土的远近为标准来确定领海的谬论,完全违背历史,违背国际法,纯属     

②莫言的作品的一些情节,看似     ,但细细读来,却能悟出一些道理。

③韩国说端午节源于韩国,屈原应是古高丽国人,因此也是韩国人,这简直                

A荒诞不经     荒谬绝伦     无稽之谈

B无稽之谈     荒谬绝伦     荒诞不经

C无稽之谈     荒诞不经     荒谬绝伦

D荒诞不经     无稽之谈     荒谬绝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民国要人于右任

于右任,原名伯循,1879年4月11日出生于陕西三原,17岁时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学,23岁中举,早年加入同盟会,后成为国民党重要决策人物之一。他还是诗人、著名书法家。他出生于穷苦家庭,成名后爱国恤民,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往陕西避难。时年21岁的于右任认为,慈禧一伙正是国弱民穷的根源,他要上书陕西巡抚岑春萱,杀死西太后,被同学好友制止。尽管已经中举,尽管已经结婚,于右任救国救民雄心依旧。有一天,24岁的于右任披头散发,光着上身,提一把砍刀,照了一张相。这张相片配上“换太平以颈血,爱自由如发妻”的题联,被照相馆老板私自加洗多张送人。

两年后,于右任赴河南开封科考。三原县令德锐向陕西总督密报,说于右任是“革命党”,证据就是那张相片及其题联、诗章。当局立刻下令通缉。于右任闻讯后,逃到上海,辗转震旦学院学习。在震旦学院,于右任受到马相伯院长的赏识。他开始在《新民丛报》上以“于右任”为名,发表言辞激烈的文章。“右任”既用“夫子循循善诱人”中“诱人”谐音,又指反清:古代“左衽”指代少数民族,“右任(衽)”指代汉族。

在上海,于右任还参与创办中国公学、上海大学。马相伯组建新校,于右任协助并撷取《卿云歌》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的诗句,建议以“复旦”为校名,这就是现今的复旦大学。

1905年,于右任结识孙中山,加入了同盟会。此后,又办了和他一样命运多舛、影响很大的几份报纸。1907年4月2日,《神州日报》问世。这是革命党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这份报纸竟然没用光绪年号,用的是干支和公元纪年。80天后,报馆因邻居失火殃及毁坏,于右任又在1909年3月26日创刊《民呼日报》。92天后,于右任被当局拘押25天,过堂8次,最后被逐出英租界。然而50天后的10月3日,又一份藏匿“于”字的《民吁日报》出现在上海滩,48天后,《民吁日报》又被查封。虽然屡受重创,但于右任不屈不挠。1910年10月11日,又有《民立报》现身上海,社长又是于右任。这是代表同盟会的报纸。“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民立报》更加大胆。于右任也赢得了“先生一支笔,胜过十万毛瑟枪”的美誉。

其实,于右任真的拿枪上阵,指挥过千军万马。1918年,他应邀回到家乡,担任“护法运动”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在他的指挥下,陕西靖国军和南方“护法运动”遥相呼应,给了北洋军阀沉重的打击。

于右任擅歌赋,长诗词。他的诗,热爱祖国,亲近人民。上庐山,他目睹耳闻轿夫的负重和叹息,写下《闻庐山舆夫叹息声》:“上山不易下山难,劳苦舆夫莫怨天。为问人间最廉者,一身汗值几文钱?”抗日战争时期,于右任参观成吉思汗陵墓,写下慷慨激昂的《越调·天净沙》:“兴隆山上高歌,曾瞻无敌金戈,遗诏焚香读过,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  

1949年11月29日,他被蒋介石裹挟去了台湾,结发夫人高仲林和长女被留在大陆。海峡相隔,亲情难忘。1958年,在他和高夫人结婚60周年前夕,他含泪赋诗:“两戒河山一枝箫,凄风吹断咸阳桥。白头夫妇白头泪,留待金婚第一宵。”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病逝于台北。临终前没有留下一句话,只是向老部下示出三个指头。后来有人猜测,这是他在怀念故乡“三原”,或是他家的三间老屋,或是老屋门前三百多年的古槐。

于右任,这位被誉为“三间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的中华之子,临终前魂牵梦萦的,仍然是大陆,是故乡,是期盼祖国统一!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认识到满清王朝是国弱民穷的根源后,21岁的于右任想要上书陕西巡抚,刺杀慈禧太后,这充分体现了他为祖国民生甘愿赴死的勇气。

B.改名于右任,既是谐音“诱人”,表现了他用文章来改变国人之精神、唤醒民众的责任感,又有“右衽”之意,表现了他对满清王朝的不妥协。

C.于右任先后创办了几份报纸,如《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尽管都遭到了反动政府的查封,但是他宣传革命、反对封建专制的精神始终未变。

D.作为一名诗人,于右任用自己手中的笔描写下层民众生活的艰难,描写对妻子儿女的深深思念,描写对家乡故园的眷恋。

E.弥留之际,于右任向老部下伸出三个手指,表现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其家国之忧至死不变。

2.作为民主斗士,于右任做了哪些方面的具体工作?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3.结合文章内容,请你从两方面概括于右任先生的思想性格。

4.有人猜测于右任临终前向老部下示出的三个指头或是他在怀念故乡三原,或是怀念他家的三间老屋,或是怀念老屋门前三百多年的古槐,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