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两首诗所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后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1.相同点:两首诗都是悯农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不同点:范诗写的是江上的渔民。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但它是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打来的。雍诗写的是秦地的农民。麦收时节,风雨不止,白发老农长久站在麦场高处,盼望着天晴。 2.①范诗后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大风大浪里,这条小船就像一片树叶一样,让人感觉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但为了生计,渔民不得不这样。②雍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白发老农像鹤一样站在麦场高处,这一比喻形象地写出老农伸长脖子望天、长时间站立的样子,写出了老农内心的焦急。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两首诗所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中的情感,本题是比较两首诗歌情感。《江上渔者》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农家望晴》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如同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院”等等,诗的潜在含义是很深的。此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也没有歌颂的话。诗人由衷的同情与歌颂尽在不言之中了。所以相同点:两首诗都是悯农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不同点:范诗写的是江上的渔民。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但它是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打来的。雍诗写的是秦地的农民。麦收时节,风雨不止,白发老农长久站在麦场高处,盼望着天晴。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应遵守的基本原则.那就是“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诗中不同乃至相对、相反的东西。在平时的训练中,则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况:第一,要注意不同人对同一题材的吟咏。像杜牧(唐)《过华清宫》与杜常(宋)《题华清宫》 的异同比较,畅当(唐)《登鹳雀楼》与王之涣(唐)《登鹳雀楼》优劣的比较。第二,要注意运用相似手法表达相同感情、不同手法表达相同感情的诗作。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抓关键词语,分析作者的喜怒哀乐等感情,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分别指出两首诗后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主旨所在。“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二句是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动人的形象来描绘:“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这样的人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的性格: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饱经磨难与打击,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却顽强地生活着,永不绝望。其次,“如鹤立”三字描绘老人“望云开”的姿态极富表现力。“如鹤”的比喻,与白发有关,“鹤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执着的感觉。这一形体姿态,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最后是“麦场高处”这一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麦场”,对于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而“高处”,对于老人“望云开”的迫切心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一个暗示。通过用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透纸背之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再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解题格式: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本题范诗后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大风大浪里,这条小船就像一片树叶一样,让人感觉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但为了生计,渔民不得不这样。②雍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白发老农像鹤一样站在麦场高处,这一比喻形象地写出老农伸长脖子望天、长时间站立的样子,写出了老农内心的焦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沈伦,字顺仪,开封太康人。旧名义伦,以与太宗名下字同,止名伦。少习《三礼》于嵩、洛间,以讲学自给。

周显德初,太祖领同州节度,宣徽使昝居润与伦厚善,荐于太祖,留幕府。太祖继领滑、许、宋三镇,皆署从事,掌留使财货,以廉闻。“道出扬泗属岁饥民多死郡长吏白于伦曰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如此则公私俱利非公言不可。”还具以白。朝论沮之曰:“今以军储振饥民,若荐饥无征,孰任其咎?”太祖以问,伦曰:“国家以廪粟济民,自当召和气,致丰稔,岂复有水旱耶?此当决于宸衷。”太祖即命发廪贷民。

建隆四年,王师伐蜀,用为随军水陆转运使。先是,王全斌、崔彦进之入成都也,竞取民家玉帛子女。伦独居佛寺饭疏食,有以珍异奇巧物为献者,伦皆拒之。东归,箧中所有,才图书数卷而已。太祖知之,遂贬全斌等。

先是,伦第庳陋,处之晏如。时权要多冒禁市巨木秦、陇间,以营私宅,及事败露,皆自启于上前。伦亦尝为母市木营佛舍,因奏其事。太祖笑谓曰:“尔非逾矩者。”知其未葺居第,因遣中使按图督工为治之。伦私告使者,愿得制度狭小。使者以闻,上亦不违其志。

伦清介醇谨,车驾每出,多令居守。好释氏,信因果。尝盛夏坐室中,恣蚊蚋嗜其肤,童子秉箑扇至,辄叱之,冀以徼福。在相位日,值岁饥,乡人假粟者皆与之,殆至千斛。岁余尽焚其券。

开宝二年,丁母忧,起复视事。太平兴国六年,疾作,自是多请告。雍熙四年,卒,年七十九。赠官侍中。

(选自《宋史•沈伦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出扬/泗属岁饥/民多死/郡长吏白于伦曰/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如此则公私俱利/非公言/不可/

B.道出扬/泗/属岁饥民多死/郡长吏白于伦曰/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如此/则公私俱利/非公言不可/

C.道出扬/泗/属岁饥民/多死/郡长吏白于伦曰/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如此则公私俱利,非公言不可/

D.道出扬/泗/属岁饥/民多死/郡长吏白于伦曰/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如此则公私俱利/非公言不可/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礼》是《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是古代汉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基础,是礼法、礼义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

B.“宸衷”中,“宸”原本指屋宇,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指内心。“宸衷”指皇帝的心意。

C.“制度”一词在古时含义丰富,可指法令、礼俗,又可指一定的规格。文中指的是一定的法令、礼俗。

D.“释氏”是佛教在中国的别称。佛教大约在西汉末年传人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伦清正廉洁。沈伦掌管钱库以清廉著称;在成都时,沈伦洁身自好,粗茶淡饭,拒绝贿赂,东归时,仅有图书数卷。

B.沈伦爱惜百姓。扬州、泅水一带发生饥荒,饿死了不少百姓。沈伦将实情告诉宋太祖,并恳请皇帝开仓贷粮救济百姓。

C.沈伦谨小细微。沈伦为官不贪不占,家中宅第低矮简陋,也坦然处之;即使宋太祖派人给他修建房屋,他也缩小规格。

D.沈伦富有慷概。沈伦任宰相期间,碰上年岁饥荒,乡人借了他很多粮食,他来者不拒,并在一年后把借条契约都烧掉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以军储振饥民,若荐饥无征,孰任其咎?

(2)恣蚊蚋嗜其肤,童子秉箑扇至,辄叱之,冀以徼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①优美是人类最早把握的一种美的形态。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对于美的最初认识,都是“美在于和谐”,都强调美只能存在于事物的多样统一之中,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就是和谐,也就是优美。  

②优美的基本特征是和谐,是一个事物的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它首先表现为感性形式的和谐统一。优美的事物往往是小巧的,光滑的,逐渐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等等。其次它还表现为内容的完整与统一。亚里士多德就强调美的事物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说:“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再次,它还表现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即形式能够完美地适合于内容,内容和形式处于交融无间、互相适应的状态,既不是形式压倒内容,也不是内容溢出于形式。另外,这种和谐还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即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这种和谐状态中,主体感到了他同外部世界的统一,外部世界成了他的自我的肯定,从而产生一种审美的愉快。  

③优美的这一基本特征是由优美的本质决定的。美的本质和根源在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是真和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矛盾统一,而优美、崇高、喜剧、悲剧等等便是这种矛盾统一的各种具体不同的形态。优美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这一本质,它表现为现实对于实践的单纯的肯定,而不是二者的对立、冲突和斗争;表现为对于丑的排除,而不是美丑并存的局面;表现为实践的静态成果,而不是实践的艰苦历程。在这里,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似乎是处在交融无间、相对统一的状态中,所以在形式上它呈现为和谐与相对稳定,给人们的审美感受也是单纯平静的。  

④优美的这一本质还可以在它的各种具体形态中得到进一步说明。社会生活中的优 美往往表现为人们之间的一种融洽的关系与和平宁静的生活氛围,像体现着无私的友谊、贞洁的爱情、亲子之爱等等的各种场景与行动。自然中的优美往往是那些为人们所熟悉所把握了的对象,如花颜月色、珠光宝气、鸟兽虫鱼等等,以及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色,甚至野外的荒郊小径。艺术中的优美是现实中的优美的能动反映。优美的艺术所反映的社会矛盾和斗争一般不具有严峻对立、不可调和的性质,而且往往以大团圆为结局;而优美的诗歌和散文,则是往往摄取一些日常生活小景,集中地表现,在形式上也力求完美和谐。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属于“优美”范畴的一项是  

A.春日的傍晚,父母带孩子在公园里放风筝,满怀爱意地看着孩子欢快地奔跑。

B.贵州黄果树瀑布飞流急湍,直落千尺;虎啸雷鸣般的轰鸣,震耳欲聋。 

C.王实甫《西厢记》中张君瑞与崔莺莺几经波折,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D.江南园林中绿树掩映着亭台楼榭,湖塘倒映着灰瓦白墙,修竹遮掩着小桥流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西方都认为事物的多样统一才能构成优美,事物的单一因素不会给人以优美的享受。

B.优美的基本特征是和谐,其感性形式是和谐统一的,因此大的、有冲突的事物不会形成优美。

C.真和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矛盾统一,可以表现为优美、崇高、喜剧、悲剧等不同形态。

D.对于丑的排除、实践的静态成果和现实对实践的单纯肯定,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是单纯平静的。

3.下列关于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为了说明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区别。

B.本文论证说理方法灵活多样,既有举例分析,也有对比说理和比喻论证。 

C.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从对优美的认识到其特征、本质,逐层展开,逻辑严密。

D.本文语言形象优美,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很好地阐明了“优美”这一美学概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如今无论是在大街还是在公交、火车上,随处都可以看见埋头玩手机的“低头族”。美国媒体称这类人群为“智能手机僵尸”。据调查,很多城市都有一部分人群每天玩手机的时间竟达8小时以上。有网友对“低头族”吐槽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文言特殊句式类型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A是寡人之过也          今君乃亡赵走燕          死生亦大矣

B.具告以事              树之以桑                何以知之

C.既自以心为形役        夫晋,何厌之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凌万顷之茫然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文言特殊句式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组是(   

A.人为刀俎      B.有碑仆道     C.身死人手   D.欲以击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