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将下列名句名段补写完整。 (1) ,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将下列名句名段补写完整。

(1)          ,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登东皋以舒啸,         

(3)          ,龙光射牛斗之墟;

(4)          ,烟光凝而暮山紫。

(5)          ,不坠青云之志。

(6)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木欣欣以向荣 (2)临清流而赋诗 (3)物华天宝 (4)潦水尽而寒潭清 (5)穷且益坚 (6)落霞与孤鹜齐飞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①。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①煮白石:《神仙传》中的典故,“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 ,这里借指全椒山道士生活清苦。

1.仔细品味这首诗,说说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这首诗中最凝练传神的两个字是“冷”和“空”,请你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李时勉,名懋,安福人。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成祖决计都北京,时方招徕远人。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及远国入贡人不宜使群居辇下。忤帝意。已,观其他说,多中时病,抵之地;复取视者再,卒多施行。

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胁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改交阯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已,又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缚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尔小臣取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谅暗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霁。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初,时勉请改建国学。帝命王振往视,时勉待振无加礼。振衔之,廉其短,无所得。时勉尝芟彝伦堂树旁枝,振遂言时勉擅伐官树入家。取中旨,与司业赵琬、掌馔金鉴并枷国子监前。方盛署,枷三日不解。监生李贵等千余人诣阙乞货,呼声彻殿庭。 助教李继请解于会昌侯孙忠。忠,皇太后父也。忠生日,太后使人赐忠家。忠附奏太后,太后为言这帝。帝初不知也,立释之。继不拘栓柙,时勉尝规切之。继不能尽用,然心感时勉言,至是竟得其助。

九年,帝视学。时勉进讲《尚书》,辞旨清朗。帝悦,赐予有加。连疏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时勉为祭酒六年,训励甚切。崇廉耳,抑奔竞,别贤否,示劝惩。诸生贫不能婚葬者,节省餐钱为赡给。督令读书,灯火达旦,吟诵声不绝,人才盛于昔时。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朕亲鞫,必杀之          鞫:审问

B.不相值                 值:逢着

C.比王指挥诣狱还          比:等到

D.李贵等千余人诣阙乞贷    贷:推卸

2.下列句子全都表现李时勉“性刚鲠”的一组是(    )

①时勉言营建之非,及远国人贡人不宜使群居辇下

②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

③命日虑一囚,言一事

④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⑤帝命王振往视,时勉待振无加礼

⑥诸生贫不能婚葬者,节省餐钱为赡给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3.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时勉侍春几代君王,始终以下天为己任,敢于直言进谏,尽管遭受多种打击,却始终不改初衷。

B.李时勉被王振诬陷,是他的同事李继向太后的父亲孙忠求助,太后告诉皇帝相相,李时勉才得以释放。

C.李时勉在替皇帝讲学后,得到皇帝的赞赏。于是他多次上疏希望能换一个官职,但皇帝却始终没有答应。

D.李时勉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对学生既要求严格又关心体贴,赢得学生的尊敬,培养的人才超过以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及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

(2)振衔之,廉其短,无所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

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他文化发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发展前景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简洁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度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就会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

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平原,传播至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的“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经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毛泽东、鲁迅等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英才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于1991年11月和1994年9月在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

1.从全文看,对“汉字文化圈”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文化圈”是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文明中产生的,它的诞生并不是与其他文化圈交流的结果。

B.“汉字文化圈”是指通过使用汉字进行交流的文化圈,21世纪的今天,汉字的使用人数正在逐步增长。

C.“汉字文化圈”是所有会使用汉字的文化人的圈子,而不同于音乐人的“娱乐圈”、政客们的“政治圈”。

D.“汉字文化圈”是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而逐渐形成的,汉字文明影响之处,都是“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

2.对“汉字具有独特魅力”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实现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畅通无阻的沟通与交流。

B.汉字的表记法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

C.汉字承载着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文明与文化底蕴,抛弃汉字,就可能出现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

D.在四大文明之中,只有中国圈文明几乎未与其他三大文明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

3.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汉字有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等缺陷,它的发展前景曾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

B.世界潮流缩小了“汉字文化圈”,所以毛泽东、鲁迅等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

C.回顾和审视汉字走过的历程,包括汉字发展史、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和汉字印刷的发展史说明汉字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D.中国推行汉语拼音的实践,韩国日本对汉字的态度变化,说明汉字文化圈有必要并开始重新认识汉字的魅力。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漫画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这则漫画中的乌鸦,可能会引发你的一些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

 

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丈夫在这里宣布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物理学进入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②1896年,伦琴发现了X光,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可使胶片感光。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经过3年又9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有极美丽的颜色,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③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居里夫人很漂亮,但是她偏偏没有利用这一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是从这一点开始的。她中学毕业后当了七年家庭教师,积攒学费到巴黎来读书。她为求安静,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晚上冷得睡不着,就拉把椅子压在身上,以取得一点感觉上的温暖。她以25岁的妙龄,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心动。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头,就会跌回温软的怀抱和赞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所以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引发一场科学革命。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的哲学意义。苏东坡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居里夫人证明镭便是“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它不停地发光、放热、放出射线,能灼伤人的皮肤,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能使空气导电,它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新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变成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节选自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五》)

1.美丽是本文的主线,文中展了居里夫人哪些方面的美?试作简要概括。

2.第④自然段中引用苏轼的名句对表达思想内容有何作用?

3.结合全文,谈谈居里夫人伟大的人生历程对你确立自己的人生观有何启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