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面5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分别填入文段横线处。
艺术方面的趣味,有许多是为某阶级所特有的。“谐”则雅俗共赏, , , 。到了谐趣发动时, , ,回到原始时代的团结与统一。
①然他们所喜欢的“谐”不必尽同
②极粗鄙的人喜欢“谐”
③极文雅的人也还是喜欢“谐”
④揭开文明的面具
⑤大家在谑浪笑傲中忘形尔我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中,表达胸怀大志、乐观自信的诗句: , 。
(2)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可以激励人们要正确面对眼前的困难,只要坚持就有可能胜利。
(3)《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之景的句子是: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月夕
陆游
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
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
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
村深无漏鼓,鹤戾报三更。
1.请试分析本诗的前两联是怎样写景的。
2.结合全诗,分析尾联在表达上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①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②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
《史记》一二○卷
注:
①洗沐:官员休假
②算:竹器
③推毂:推荐
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
⑤逋负:拖欠款项
1.下列各句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君独不奉诏 奉:接受
B.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辈份
C.卒后家无余赀财。 卒后:最后
D.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馈遗:赠送
2.下列加横线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C.请治行者何也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D.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与嬴不助五国也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B.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C.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D.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为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
B.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游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C.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也总向皇帝荐上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
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②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国学中的自由
曹雅欣
自由,在国学里是随处可见的。
道家的生命理想最接近自由的状态,老子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道法自然”,意思是:大道之行,既要仿照大自然的规律法则,又要效法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状态,顺其自然,这就是道之所在。
而把道家思想与个人生命形态结合得更紧密、更艺术的庄子,对自由的感受也更强烈。一篇著名的《逍遥游》,其实描写的正是庄子心灵的驰骋和思想的放飞。《逍遥游》中描述的那个叫做“鹏”的大鸟,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能够背负青天激越云间,上能飞天,下能入水,自由往来于天地间。其实,庄子哪是以如此瑰丽的笔墨来仅仅描写一只鸟的行为呢?那“鹏”正是庄子自己的心,正是一颗开阔六合、含纳古今、超越世俗、纵横时空的心。
心的自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由。人力所及永远是有限的、人生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然而,心的开阔可以超越现实局限,助你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
儒家学派里,孔子曾称赞得意门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人人都不堪忧苦,只有颜回不改其乐——他不改其乐的,也许是身在陋巷、心在书香的精神享受,也许是身在平凡、志在高远的修身过程,也许是身虽未动、心已远行的超越眼前的卓越见识。
可见,在中国文化里,无论是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出世无为的道家,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有何不同,但在内心和精神层面,他们都同样拥有自由的灵魂。无论是脚踏实地的儒家,还是仰望天空的道家,他们不同的人生信条只是对生活哲学的探讨。而对生命状态的存在,他们都毫无异议地认为,不管在朝堂、闹市,还是在山林、陋巷,都可以也都应该自由而活。
甚至,提倡法制、法度严明的法家,也不与自由的本质相矛盾。自由突显出秩序,在有形的层面,所有的自由都有其边界,法度之内是令行禁止,那么相对应的法度之外就是行动自由。而有秩序的自由才是有保障的自在,无秩序的自由只是野蛮的乱象。所以,法家的“明法度”其实是更好地规范了“享自由”。
如果在现实社会的严格秩序之内,一个人的灵魂依然能充分体会到自由,那么这样的灵魂才真正具有力度,甚至具有艺术性。中国古代的士人就是如此。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受案牍之劳形、受朝堂之艰险、受宦海之沉浮、受宵小之倾轧而感觉受到待遇不公、受到制度禁锢、受到官场奴役、受到志向束缚的时候,他们释放自我的方法,往往不是逃避到山林隐逸而不问世事,不是投降给世道艰难而躲避退缩——他们总认为,遁入世外不是读书人的理想抱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负重前行中锻炼出一颗豁达自在的隐士之心才是真正的人生自由。所以,他们在任何困境里都努力自我调节,他们写诗、作画、弹琴、读书、品茶、赏花、雅聚、清谈……这些构成了他们快乐纵横的自由王国。
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是士人重压时的释放。自由,从来不在远方的乌托邦,而就在当下的轻安自在;自由,从来不依靠他人的给予,而全在自我的获得。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形式的自由抵得上心灵的自由强大有力。
1.下列关于“自由”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老子的观点“道法自然”中的“道”,就是道家的生命理想中的自由。
B.颜回的“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就是儒家对自由的追求的典型表现。
C.法家的“明法度”与自由的本质并不矛盾,而是为了“有秩序”的自由。
D.中国古代的士人在现实社会的严格秩序之内依然能充分体会到自由。
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国学中的“自由”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的学问和技能,即“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个方面,强调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要求文武兼备,人格和谐。
B.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
C.荀子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礼义是立法的精神,如果人们爱好礼义,其行为就会自然合法,甚至不用刑罚,百姓也能自然为善。
D.辛弃疾晚年离开官场后,为排遣英雄末路、壮志未酬的苦闷和压抑,写下了大量的风格清新秀丽、淳朴自然的田园词,抒发个人的闲情逸致和田园生活的轻松愉悦。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出世无为的道家,在内心和精神层面,都同样拥有自由的灵魂,他们的人生追求是一致的。
B.国学中关于自由的呈现各不相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心的自由,就是自我对现实超越后的轻安自在。
C.人力所及永远是有限的、人生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现实社会是有严格秩序的,但心的自由却是没有限制的。
D.儒家责任里的闲情,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法家理性下的游弋,士人重压时的释放,都是的自由的表现形式,是自我获得自由的真实写照。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说:“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
B.除夕之夜,香港旺角地区发生了骚乱,这件事情严重扰乱了香港的社会形象,一些有识之士纷纷站出来,以十分严厉的措辞谴责这一事件。
C.济宁有一名男子酒后去银行ATM机查询卡内余额,由于不相信自己的银行卡余额为零的原因,一气之下竟抡起砖头把取款机砸了,给银行造成大约一万余元的经济损失。
D.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研究员郁志荣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菲律宾搞南海问题仲裁案,背后得到了美国的撑腰。现在日本也想如法炮制,这是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