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生 命 曹德权 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日军56师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曹德权

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中国军队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  

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

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

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到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兵一卒。  

惠通桥不保,怒江防线必毁于一旦,后果将不堪设想。  

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一个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4辆卡车也被迫停下来。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四野里聚集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四野里的饥民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  

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滴血,一咬牙将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哗啦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尾,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国军兄弟;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  

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馍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馍馍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

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一个劲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大胡子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定让你吃饱好吗?”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所有的饥民们此时都将拿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  

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  

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耿师长手里也有一个馒头,一个发黄的有一个缺口的白馍。他们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她家7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3天前饿死了!”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嚎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会为你报仇!——小日本,中国人是不会死绝的!”  

34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终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黄的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

(选自《微型小说三百篇》)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田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的饥民”,说他们“皮包骨”是为下面他们抢馒头做铺垫,因为饿所以才抢,这是很正常的。

B.大胡子少校见到百姓抢馒头,“嘴里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关枪用手端起来对准饥民”,这里运用了肖像、动作、心理描写。

C.大胡子少校“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这些举动表明了他认为自己无能,让百姓挨饿,从而深感愧疚。

D.当大胡子少校对小女孩说会让她吃饱时,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露出稚气的笑。说明小女孩还小,并不知道大胡子是在骗她。

E.当大胡子少校与耿师长拿着那个缺口的馒头来找小翠时,我们可以推想,大胡子少校肯定跟前线战士们讲过这个故事。

(2)文章前四段的叙述和描写有什么作用?

(3文章结尾:“34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终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黄的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这个结尾有什么深意?

(4)文章标题是“生命”,但有人认为以“小翠”做文章标题更合适。请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1)A2分,E3分,B1分。 (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黄昏;同时也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两军交战,形势危急;为下文抢馒头事件的发生做了铺垫。(意思正确即可) (3)这位国军起义将军临死前还保存着这个馒头,说明他认为这个馒头的价值非常大,值得留存;他让人把这个故事讲给小青年听,目的是想让人们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这个结尾深化了主题。(意思正确即可) (4)观点一:“生命”最合适。生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小翠用自己平凡的生命,换来国军的生命,国军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更多人的生命。生命体现了文章的主旨:小翠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更多人的生命,这体现了她生命的伟大,也是对生命的讴歌。用“生命”做标题,更有深意,更耐人寻味。 观点二:“小翠”更合适。小翠是主要人物,文章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小翠展开的,虽然篇幅不长,但前面都是为小翠的出场做铺垫的。文章的主旨也主要是通过小翠体现出来的,这样一个弱小的生命却有着如此伟大的精神,这是值得讴歌的。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故事内容、小说主题、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B项,没有心理描写;C项,并不是他认为自己无能,而是在乞求百姓不要抢馒头,让前线战士吃饱打鬼子;D项,并不是在欺骗她。所以选AE。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解答多项选择题,一定要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从内容、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等角度来仔细分析选项是否正确。此类题目,在选项的设置上,一般会设置一些陷阱,例如,看似合理的前因后果,实际上是断章取义,只有通读全文,才能看出其破绽。例如本题选项B就属于无中生有,选项D就属于张冠李戴的错误。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段和描写在文中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在内容方面,要先根据前四段的叙述和描写的具体内容进行概括,读后可知,文章的前四段主要介绍了时间和当时的形势,这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在结构方面,主要从所处的位置入手,前面的段落主要有引出下文或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答句子作用分析题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切入:(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2)结构角度。这是重点。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在文章中间,则其句子作用有:①过渡,②照应(呼应),③转折(换)——全文内容或思路的转折,④总结。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在文章结尾,则其句子作用有: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呼应开头、收束全文、引人深思等。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和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先简要概述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即一个小女孩,一个平凡的生命,为了让那个国军有馒头吃,有力气去打鬼子,宁可自己挨饿,献出自己的生命的感人故事。然后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答出小女孩的这种精神给我们带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这种精神必然会值得我们学习,更应该传承下去。这个结尾,在结构上,起着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创作意图又称创作意向,指作家在对社会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某种意念或动机。它是策励作家进入创作过程的内在力量,也是引发创作冲动、创作灵感、艺术构思的主观因素。创作意图受作家生活经验、立场观点、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等多种条件的支配和制约。创作意图是内隐的,但是有外在表征予以表现。它可以指向主题,可以指向人物,也可以指向情节材料安排,还可以指向题目安排等。破解创作意图,是深层阅读和探究阅读的一个重要体现。作者对小说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方式甚至表现手法的选择都是出于自己的创作需要,或为了情节曲折动人,或为了人物形象丰富,或为了手法与众不同,当然最关键还应该是有利于作品主题的表达,而主题的表达又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关。 (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有关文章标题的探究题,解答此题,首先要亮明自己的观点,“生命”最合适还是“小翠”最合适,然后,根据自己的选择的观点,结合着小说中与小翠、生命相关的故事内容,从人物、文章内容、主旨等角度进行探究。探究时要体现层次性,如以“生命”为标题,文章主要内容是围绕生命展开的,主旨也是通过生命体现出来的,这样用“生命”作为标题更合适。如选小翠更合适,则可以结合着小翠的人物形象、与小翠相关的故事情节、用笔的多少、对故事主旨的表达等角度阐述即可。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探究题不仅题型开放,而且连答案也常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紧扣要求,思想健康,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条理清晰,即可符合要求。做这类题,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要遵循“容易论证”的原则。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1)要点须全面;(2)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小题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后面小题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

漠漠春芜①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②。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③。

【注】①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②此句用宋晏殊《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的词意。③此二句用唐杜秋娘《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意。

这首词中“孤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光颜,字光远。葛旃少教以骑射,每叹其天资票健,己所不逮。长从河东军为裨将,讨李怀光、杨惠琳,战有功。从高崇文平剑南,数搴旗蹈军,出入若神,益知名。进兼御史大夫,历代、洺二州刺史。

元和九年讨蔡,以陈州刺史充忠武军都知兵马使。始逾月,擢本军节度使,诏以其军当一面,光颜乃壁溵水。明年,大破贼时曲。初,贼晨压其营以阵,众不得出,光颜毁其栅,将数骑突入贼中,反往一再,众识光颜,矢集其身如猬。子揽马鞅谏无深入,光颜挺刃叱之,于是士争奋,贼乃溃北。当此时,诸镇兵环蔡十余屯,相顾不肯前,独光颜先败贼。始,裴度宣慰诸军,还为宪宗言:“光颜勇而义,必立功。”

十二年四月,败贼于郾城,死者什三,数其甲凡三万,悉画雷公符、斗星,署曰:“破城北军。”郾守将邓怀金大恐,其令董昌龄因是劝怀金降,且来请曰:“城中兵父母妻子皆质贼,有如不战而屈,且赤族。请公攻城,我举火求援,援至,公迎破之,我以城下。”光颜许之。贼已北,昌龄奉伪印,怀金率诸将素服开门待。

都统韩弘素蹇纵,阴挟贼自重,且恶光颜忠力,思有以挠蔑之。乃饬名姝,教歌舞、六博,襦褐珠琲,举止光丽,费百巨万,遣使以遗光颜,曰:“公以君暴露于外,恭进侍者,慰君征行之勤。”光颜约旦日纳焉。乃大合将校置酒,引使者以侍姝至,秀曼都雅,一军惊视。光颜徐曰:“我去室家久,以为公忧,诚无以报德。然战士皆弃妻子,蹈白刃,奈何独以女色为乐?为我谢公,天子于光颜恩厚,誓不与贼同生!”指心曰:“虽死不贰。”因呜咽泣下,将卒数万皆感激流涕,乃厚赂使者还之,于是士气益励。

光颜性忠义,善抚士,其下乐为用。许师劲悍,常为诸军锋,故数立勋。《新唐书•列传第九十六》,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己所不       逮:赶得上

B.光颜乃溵水    壁:构筑营垒

C.相不肯前      顾:照顾

D.贼已          北:败走、败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长从河东军裨将      冰,水之,而寒于水

B.光颜勇            未有封侯之赏,听细说

C.天子光颜恩厚        鲁肃闻刘表卒,言孙权曰

D.厚赂使者还之       敢上璧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李光颜勇猛、善用计谋的一组是  

数搴旗蹈军        光颜毁其栅,将数骑突入贼中

光颜挺刃叱之      悉画雷公符、斗星

誓不与贼同生      其下乐为用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光颜天资敏捷矫健,平定剑南时多次拔取敌旗,攻取敌营,出入神速,名声很响,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刺史等。

B.讨伐蔡州时,敌军用阵势压制住李光颜的阵营,李光颜只身率领几个骑兵突入敌营,往返冲突,于是全军士气大振,击溃了敌军。

C.李光颜命人在缴获的铠甲上全都画上雷公符、斗星,写上“破城北军”,使郾城守将邓怀金非常恐惧,最终不战而降。

D.都统韩弘诚心诚意地进献一些美女慰劳李光颜的部队,李光颜却借机激励部队的士气,并让使者将这些美女带回去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部。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招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佑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已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1.对下列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堤堰,陂塘   决:疏浚

B.后安石       当:掌管

C.众不能         诎:通“屈”,使屈服

D.人言不足      恤:体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货谷民,出息以偿     赢而不助五国

B.修以其须禄养言     苏子与客泛游赤壁之下

C.未尝财不足为公患也    余与四人拥火

D.臣所称,流俗之所不讲  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安石提倡变法的一组是(  )

①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②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

③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④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⑤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

⑥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A.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记忆力超群,文思非常敏捷,写的文章非常精妙,而且口才非常好,在辩论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

B.王安石任签书淮南判官期满后,并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按照惯例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这表现出他特立独行的性格。

C.王安石任地方官时就采用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息偿还等做法,积累了许多变法的经验,这体现了王安石务实的工作作风。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1.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务与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可能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