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杠的勃拉姆斯 索波 认识李杠,是在冬天。 某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杠的勃拉姆斯

索波

认识李杠,是在冬天。

某日,我路过嫩江街,见一人蹬倒骑驴(人力车)快蹬不动了,他就是李杠。大冬天,别人穿羽绒服,缩脖走路,他穿一蓝色球衣,后背浸湿了;脸红,挂着汗,像刚出锅的熟食;屁股左拽右拽,车上的水泥装多了。

这样的人都要强。我合计,看你上坡怎么办?

不出意料,他拐入小区,门前的小坡有冰。车蹬不上去了,绷着,不进不退。我跑过去,搭把手,车过了。

他擦汗,说:“好人一生平安。”我说,别客气,以后少装点儿。他递过一张纸片,我叫李杠,杠头的杠,以后订水找我,10桶送1桶,随叫随到,于是我家改喝他的水。

前不久,他来送水。换下空桶后,磨磨蹭蹭不肯走。

“有事?”

“大哥,有个事求你。”

“说吧。”我补充:“大事办不了。”

“不是。”他伸手挡,“我不给你添麻烦。大哥,我问个事,你有匈牙利舞曲吗?”

我懵了,“你说什么?”

“匈牙利舞曲。”声小了,胆怯。

我还是惊讶,问:“你改行了?”

他真不好意思了,说:“大哥,你再说我坐不住啦。”

“行,咱俩正经说。谁的匈牙利舞曲?”

他回答:“勃拉姆斯。”

“行啊,你!”

他脑袋往下栽,扭捏了好一会儿才说话,蹬倒骑驴的人扭捏起来比一般人生动。下面是他讲的故事。

“大哥,它是这么回事。我吧,原来我不蹬倒骑驴了,送桶装水。一回送水,上永泰小区,七楼,房子也像你家似的。一般人家不让送水的进屋里。那家老爷们拎不动桶,让我把桶装到饮水机上。从门口走到饮水机也就十来步吧,我听到他家音响放一个曲子,特好听。我想多听一会儿,不行啊。人家把水票、空桶给你,就得走。出了门,舍不得,我觉得没听过这么好的曲子。到了楼下,要出门了,我想,不行,这是个机会,又上楼。敲开门,那人特惊讶,说:‘水票给你啦!’我说:‘给了。大哥,想再听听你家那个曲儿。’他说:‘什么?’要不是眼镜挡着,眼珠子都冒出来了。他说:‘你有病啊!’咣地把门关上了。”

“打这往后,我老合计这个曲儿。昨天,我送货走岐山路,四十中学对面,一个店正放这个曲儿呢,给我乐的,几步跑过去,问店里的人这是啥曲?那小伙挺好,他说:‘这是匈牙利舞曲,勃拉姆斯整的。’我说:‘老弟,你再给我放一遍行不?’他一甩袖子,说:‘你别搅我生意。’结果,我还让城管罚了十块钱,倒骑驴占道停放。也值!花十块钱能知道匈牙利舞曲啊……”

李杠的故事听起来有点荒唐。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过近乎荒唐的愿望,因为“荒唐”,愿望最终被放弃了。李杠却被它牵着鼻子,愚蠢地往前进发。我在CD中找到这首曲子,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索尔弟指挥,3分40秒。

放音——《匈牙利舞曲》。李杠抿紧嘴唇,眼望远方,换上了另一种表情,傻傻的。听罢,他环顾四周,无端地笑了,再哈哈大笑,似乎当上了皇帝。他伸出弯曲的食指,想评论,说:“这个,这个,勃拉姆斯……唉。”

我问:“勃拉姆斯咋的啦?”

李杠挺直腰身,挥动有力的手势,“他这个(手势),刚开始(手势),然后慢慢地(手势),再突然(手势),太牛了。”

“你说详细点儿”。

他仰面大笑,“你这是笑话我,我一个打零工的,还能详细说人家勃拉姆斯?可别扯了。大哥,你认识勃拉姆斯不?”

我用他的话说:“可别扯了,我认识勃拉姆斯还在这儿待着?勃拉姆斯死多少年了。”

“大哥,”李杠庄重地说,“其实你应该认识勃拉姆斯,你是有档次的人。”

“给勃拉姆斯扫地都合适。”我说。

“扫地?我给勃拉姆斯掏下水道都合适。”李杠又问我:“他是哪儿的?”

“你问勃拉姆斯是哪单位的?”我说,“勃拉姆斯是德国人,作曲家,钢琴家。他相中俄国皇亲一个女的,两人好,但最终没结成婚,因为沙皇不同意。”

“结什么婚?”李杠说,“租房子住呗。”

“外国人把婚礼看得神圣。沙皇不同意,教堂不能给他们主持婚礼,所以他们算不上夫妻。”

李杠若有所思,突然说:“大哥,我走了,谢谢你啊。”

有一天,我路过四十中学,恍惚听到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我以为是李杠说的那个小文具店放的。一拐弯,见北陵大街路边的树下,一个人力车正播放这个曲子,车上摆着各种各样的音乐影视光盘。走街串巷卖盗版碟的小贩放《匈牙利舞曲》,太高雅也太离奇了。到跟前,见摊主坐马扎,闭眼靠在树上赏乐。猜一猜是谁?没错,是李杠。

李杠穿一件前卫的花衫,一脸的满足。

(摘自《意林》2011年15期,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一句“认识李杠,是在冬天”,简洁干脆,开门见山,既引出了小说的主人公李杠,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季节。

B.“声小了,胆怯”“你再说我坐不住啦”“他脑袋往下栽,扭捏了好一会儿才说话”等描写,体现出李杠也觉得自己的爱好与自己的身份有些反差,不合常理。

C.面对李杠小小的请求,小店主的“你别搅我生意”、七楼那家老爷们的“眼珠子都冒出来了”“你有病啊”、城管的“罚了十块钱”,都体现出人性的冷漠。

D.小说结尾写李杠转行来卖盗版光碟,“穿一件前卫的花衬衫”,“闭眼靠在树上赏乐”,与开头李杠当送水工的勤劳朴实构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一个人灵魂的蜕变。

E.本文的语言质朴自然而又生动传神,人物对话多用小短句,口语化,个性化,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

(2)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小说开头交代自己和李杠的相识经过有何作用。

(3)小说对人物的描写非常生动,请以画线部分李杠听《匈牙利舞曲》的描写文字为例赏析小说是怎样描写李杠这一人物形象的。

(4)小说中,作者评论说:“李杠的故事听起来有点荒唐。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过近乎荒唐的愿望,因为‘荒唐’,愿望最终被放弃了。李杠却被它牵着鼻子,愚蠢地往前进发。”联系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看待李杠的荒唐的。

 

(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回答三项以上,不给分) (2)①交代并突出主人公的职业和身份地位。李杠就是一个社会底层的送水工,这与下文他喜欢勃拉姆斯的音乐构成鲜明对比。②交代与“我”的相识经过,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因为有旧交,所以在别处碰壁后,李杠才向“我”求助。③从一个侧面初步展现主人公的性格。大冬天穿单衣,拉那么多的水,累得脸红流汗,体现出他的勤劳能干;拉不上去使劲绷着,体现出他的执着要强;跟“我”道谢拉话,并主动给优惠,体现出他的热情朴实。 (3)①语言描写。“这个,这个,勃拉姆斯……唉。”“他这个(手势),刚开始(剥势),然后慢慢地(手势),再突然(手势).太牛了。”体现出他虽对音乐有直观的感悟、对勃拉姆斯很崇拜却拙于表达的急切。②动作捕写。“他伸出弯曲的食指,想评论”体现出他对音乐若有所悟;“李杠挺直腰身,挥动有力的手势”体现出他急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激动心情。③神态描写。“抿紧嘴唇,眼望远方”“傻傻的”,体现出他的沉醉;“无端地笑了,再哈哈大笑,似乎当上了皇帝”体现出他获得了极大的审美享受。(每点2分) (4)①李杠的荒唐其实是身处卑微却依然保有对精神天空的仰望,对梦想的执著。身为平凡的送水工,为了追求喜爱高雅音乐的爱好而转行,这是一种顺性而为的洒脱,一种有梦就去追、喜欢就去干的单纯和坚守。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爱好,使他在平凡中多了一份不俗。(3分)②李杠的荒唐其实是对自身天性的尊重。从小说中的情节看,他虽然不太懂勃拉姆斯,但他能被吸引,对这样高雅的音乐有一种直觉的热爱,能与音乐产生共鸣,所以他的这种爱好是认真的,不是心血来潮的胡闹或赶时髦。(2分)③生活中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梦想,但往往都在生活的压力下丧失,最初的梦想与我们渐行渐远,只剩下唏嘘与感叹,所以每一个像李杠一样为梦想而;执着追寻的灵魂都应该得到尊重。(3分)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季节”错,故事发生是在“前不久”,而这时并不一定是冬天。C项.“人性的冷漠”错,七楼那家老爷们是不理解.而城管只是照章办事。D项,“体现了一个人灵魂的蜕变”错,李杠只是追求着自己的爱好,谈不上“灵魂的蜕变”。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此题的选项BC考核内容,选项ADE考核手法。其中ACD理解或分析出现偏差。 (2)试题分析:注意文章的开头在结构上的铺垫的作用,再从内容上塑造人物性格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分析作用。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开头,注意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进行分析。 (3)试题分析:注意答出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具体指出哪些语句是这些描写,然后分析作用。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中的重要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式,侧面描写主要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散文中主要是引用故事、传说等、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比如对比、烘托、排比等手法塑造,当然有时也有小说常用的方法,比如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等,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4)试题分析:具体指出主人公的荒唐的表现,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文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小说中的探究题往往就文中的某个情节发表自己的看法,答题时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不要信马由缰。注意观点明确,论证理由充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将进酒》中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不平,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身而叹惋,并以此自况,这一典故涉及的句子是“                                      ”。

(2)杜甫的《阁夜》中用“                                      ”描写霜雪初霁的寒冬夜晚,以此表达时光飞逝,岁月逼人的感伤。

(3)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用大胆超奇的想象将读者带入神奇瑰丽的境界,表现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的句子是“                                      ”。

(4)李煜《虞美人》的下阕以“                                      ”承接上文,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意。

(5)王国维认为周邦彦《苏幕遮》中“                                 ”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花

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①歌韵响铮琮,入破②舞腰红乱旋。   

玉钩栏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注】①重头:一首词前后阕字句平仄完全相同者称作“重头”。②入破:乐曲中繁声,与“重头”一样为官弦家术语。

1.诗歌是如何描写当时宴会欢乐场景?请简要分析。

2.本词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这种感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以诣卓,卓谓朗曰:“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邑也。”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荧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久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时岁大饥,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训诸弟,不为衰世解业。建安二十二年,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节选自《三国志· 司马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邑也

B.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邑也

C.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邑也

D.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邑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羊、豕称为“少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B.“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古人也以此来借指事物排列的次序和泛指各国诸侯。

C.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以行第称其侄韩老成。郎,是唐代口语,是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又称郎子。

D.《礼记·曲礼下》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和庶人死曰卒。自言父亲之死曰失恃,自言母亲之死叫失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二岁时,司马朗通过通经考试成为童子郎,因身材高大健硕而被监考的人怀疑他隐瞒了年龄,司马朗从容应对,显示了不同一般的敏捷和机智。

B.司马朗对冀州刺史李邵移家避难的做法很不赞成,认为移家于温不能真正避开灾难,而且李邵的离开会引起当地居民的骚乱,但他的劝阻并未起作用。

C.司马朗担任御史期间,遭遇天下大乱,不能西行,因此司马朗打算带领家人返回本县避祸,被董卓责问。

D.发生饥荒时,司马朗收留抚恤宗族众人,并且行使家长之责,严格管束宗族子弟,不因为是衰乱时期就放松学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其独伶人也哉?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B.他怒不可遏地扬起手往桌子一拍,霍地站了起来。

C.提问要讲究艺术性,太容易不行,难得让学生不屑置辩地不行。

D.班会上,班主任长此以往地表扬了拾金不昧的李明同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台湾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主题曲《酒干倘卖无》里面有一句歌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宋代苏轼《江城子》里有一句词:“不思量,自难忘!”古今诗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情感:刻骨铭心!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请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可以是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写成诗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