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默写: (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 ...

默写:

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2)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

3__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  (北朝民歌《木兰诗》)

4_______________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5)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6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

7)小大之狱,_______________ ,必以情。   (《曹刿论战》)

8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

 

(1)白露为霜 (2)八年风味徒思浙 (3)策勋十二转 (4)择其善者而从之 (5)惟吾德馨 (6)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7)虽不能察 (8)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上下句填充的题目,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惟”“馨”“ 雾凇沆砀”“ 察”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注意虚词不能丢掉。对课本背诵篇目,内容要熟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阅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两本名著的过程中,你对哪句话印象比较深?请默写这句话,并写一篇记叙文体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文艺与观众,另一场相爱相杀

聂昱冰

①关于中国戏剧和西方戏剧的区别,钱穆先生有一个观点:西方戏剧力求真实,百分之百还原生活。而中国戏剧的要求则是始终和生活隔着一层,它通过各种艺术方式,告诉大家,这是在演戏,不是生活。

②所以,在西方,是“戏如人生”,而在中国,是“人生如戏”。

③由此联想到,中西方小说也是存在着这样的差异。西方小说是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细节和逻辑上的真实,力求还原生活,再进一步凝练出生活中的秩序和道理。即使是所谓西方魔幻主义题材,也只是装在魔幻的壳里,反映现实生活。中国的小说,则仍旧是“和生活隔了一层”。

④对于这种现象的成因,钱穆先生也有论述,他认为:在西方,宗教是人们的慈母,而文艺作品则是人们的严父。在中国,日常规范人们行为的是伦理道德,这些礼教更像是严父,文艺作品则承担起了慈母的角色。这是一个很贴切而且通俗易懂的比喻。

⑤在生活中,人们对父亲和对母亲的期待是不同的。尤其是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严父慈母,父亲永远都是要板起面孔,让孩子们望而生畏。母亲对孩子则是更多了关爱、宠溺和放纵的。

⑥回过头来,再看现在流行的,尤其是网络上流行的散文、电影、电视剧,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甜甜的、浅浅的、看完后没任何意义的。即使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战争的,情节和细节也大多是荒诞不经的,经不起推敲的,只为了让观众取乐的。其实这些书和剧的内容,都是对观众平日里受束缚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存在于想象中的放纵。   

⑦把文艺作品当成母亲,是一种融入骨血的习惯。人们在欣赏艺术的时候,需要的就是一位盲目纵容着我们、宠溺着我们的母亲,而不是一位不断说教的母亲,更不是一位让人望而生畏的父亲。所以,一旦小说和戏剧中蕴含的说教重了一些,马上就被读者和观众排斥。即使“母亲”真想要说点什么,也是要以漫不经心的态度、荒诞不羁的方式。

⑧现在有了网络,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和“母亲”平等对话的机会与权力,所以就不再仅仅满足于像婴儿期那样,只能无要求的接受母亲的宠溺:妈妈给什么,自己就得到什么。于是就开始向母亲提要求了:我不仅要宠溺,而且还想让你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来宠溺我们,否则,我就不再爱你了。母亲肯定是会宠溺孩子的,但她也不想无限度的宠溺。可每一个孩子对宠溺的要求都是永无止境的。同样的,在观众和现在的流行文艺之间也是如此。就这样,“母亲”和“孩子”不得不一次次坐到谈判桌边,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拉锯战,争夺着对“宠溺尺度”的决定权。

⑨估计每一个做了妈妈的女人,都有过一个愿望,“我不仅要做慈母,还要做一个合格的好妈妈。”但大家都明白,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其实很难。现在网络上的各种文章、剧作大概也是如此,他们仍旧在努力地进行并完成着各自的战争,战争的目的是:我想用我的方式去爱你,还不会失去你对我的爱。

1.请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

2.中国的文艺作品是怎样“承担起了慈母的角色”的?请简要分析。

3.作者说“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其实很难”,请简析“难”在何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孙犁

一九六六年冬天,情形越来越不好,每天我很晚“开会”回来,老伴一个人坐在灯下等我,先安排着我吃了饭,看到我那茶饭无心,非常颓丧的样子,总是想安慰安慰我,但又害怕说错了话,惹我生气。就吞吞吐吐地说:

“你得想开一点呀,这不也是运动吗,你经过的运动还少吗?总会过去的。你没见土改吗?当时也闹得很凶,我不是也过来了吗?”

我一向称赞她是个乐天派。闹日本的时候,一天敌人进了村,全村的人都逃出去了。她正在坐月子,走动不了。一个日本兵进了她的屋,她横下一条心,死死盯着他。可是日本兵转身又走了。事后她笑着对我说:“日本人很讲卫生吗,他大概是闻不了我那屋里的气味吧!”我家是富农,她经历了老区的土改,当时拆房、牵牛,她走出走进都不在乎,还对正在拆房的人说:“你慢点扔砖呀,等我过去,可别砸着我。”

随着不断地抄家,随着周围的人对她的歧视,随着我的处境越来越坏,随着不断听说有人自杀,她也觉得有些不对头了。她是一个病人,患糖尿病已经近十年,遇上这种事,我知道,她也活不长了。

那些所谓“造反”者,还在不断逼迫,一步紧似一步。一天下午,我回到家来,才知道是勒令马上搬家。家里已经乱作一团,晚饭也没吃。胡乱搬了一些家具、衣物,装满一卡车,到了新住处,已经有十一点了。

那是一小间南房,我们进去,有人正在把和西邻的隔山墙,打开一个大洞。并且,还没有等我们把东西安置一下,就把屋顶上的惟一的小灯泡摘走了,我们来时慌慌张张,并没有带灯泡来。

老伴这才伤心了,她在我耳边问:

“人家为什么要在墙上凿个洞呢?”

“那是要监视我,不然,你还不相信呢。”我说。

这里住户虽说不少,没人愿意理我们,也不敢理。惟独东邻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主动地对老伴说:

“大娘,你刚刚搬来,缺什么短什么,就和我说吧!”

使得老伴感激落泪。

后来,我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原来也是我们机关的职工,因为在日本人办的报馆做过事,被定为日本人的特务。这次运动又提起来了,已经不许回家。他有三个儿子,大的叫大马,二的叫二马,都因为父亲的问题,到了年龄,找不到对象,进了精神病院。这个老三,叫做三马,看起来,聪明伶俐,一个人在家里过日子,屋里院里弄得井井有条。我的老伴有病,我又每天早出晚归,他确实帮过不少忙。

在很长一个时期,我甚至认为他是惟一对我家没有敌意并怀有同情之心的人了。

后来,我也被管制在大院后楼,不许回家,和他父亲住在一处。这个人因为是老问题,造反者的里面,又有不少人,是他过去的同事,对他并不注意,而且很宽容,并派他监视我们。他的床铺放在临门的地方,每逢我出去,他总是慢慢跟在后面,从容不迫,意在笔先,驾轻就熟,若无其事。比起那些初学乍练的来,显得高明老练得多了。他也从不用言词和行动伤害于我,只是于无形无声中,表示是受人之命,不得不如此而已。因此,我对他也没有反感。

当我临近“解放”,我的老伴在附近医院去世了。我请了两位老朋友,帮着草草办了丧事,没有掉一滴眼泪。虽然她跟着我,过了整整四十年,可以说是恩爱夫妻,并一同经历了千辛万苦。

不久,我搬回了原来住的地方,告别了那间小屋。有一天,忽然听人说,三马因为两个哥哥回来了,不愿和两个疯人住在一起,自己偷偷住进了我留下的那一小间空房。被管房的知道了,带一群人硬逼他出来,他恳求了半天,还是不行,又挨了打,就从口袋里掏出一瓶敌敌畏,当场喝下去死掉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干枯已久的眼眶,突然充满了泪水。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日晨起改讫)

(选自孙犁《尺泽集》,有删改)

1.文章第三段补写“老伴是个乐天派”的两件事,有什么作用?

2.文中划线的两处加点的词语,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在很长一个时期,我甚至认为他是惟一对我家没有敌意并怀有同情之心的人了。

(2)当我临近“解放”,我的老伴在附近医院去世了。

3.文中写妻子的死,自己“没有掉一滴眼泪”,可是听到三马自杀的消息,“我的干枯已久的眼眶,突然充满了泪水”,这是不是不合常情,请探究其原因。

4.本文题为“三马”,但直接写“三马”的文字并不多,相反“我和老伴的遭遇”以及“三马一家人的遭遇”着墨较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5)见贤思齐焉,               《论语》)

(6)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杜牧《阿房宫赋》)

(7)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8)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过陈琳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建安七子,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为袁绍效力;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铜雀,指铜雀台,远在邺都,曹操所建。

(1)颔联“词客有灵应识我”中“应”别有深意,请加以赏析。

(2)本诗突出的手法是对比,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简要分析此诗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