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课外文言文阅读 戊子中秋记游 【清】袁枚 佳节也,胜境也,四方之名流也:三者合,...

课外文言文阅读

戊子中秋记游

【清】袁枚

佳节也,胜境也,四方之名流也:三者合,非偶然也。以不偶然之事,偶然得之,乐也。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乾隆戊子中秋,姑苏唐眉岑其儿主随园,数烹饪之能,于蒸彘首也尤。且曰:“兹物难独啖,就办治,顾安得客?”余曰:“姑置具。客来当有不速者。”已而,泾邑翟进士云九至。亡何,真州尤贡父至。又顷之,南郊陈古渔至。日犹未失。眉岑曰:“予四人皆他乡,未揽金陵胜,盍小游乎?”三人者喜,纳屦起,趋趋以数,而不知眉岑之欲饥客以柔其口也。

从园南穿篱出,至小龙窝,双峰夹长溪,桃麻铺芬。一渔者来,道客登大仓山,见西南角烂银坌涌,曰:“此江也。”江中帆樯,如月中桂影,不可辨。沿山而东至虾蟆石,高壤穹然。金陵全局下浮,曰谢公墩也。余久居金陵,屡见人指墩处,皆不若兹之旷且周。窃念墩不过土一坏耳,能使公有遗世想,必此是耶?就使非是,而公九原有灵,亦必不舍此而他也。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方知不从外观之,竟不知居其中者之若何乐也。

还园,月大明,羹定酒良,彘首如泥,客皆甘而不能绝于口以醉。席间各分八题,以记属予。嘻!余过来五十三中秋矣,幼时不能记,长大后无可记。今一彘首故,得与群贤披烟云,辨古迹,遂历历然若真可记者。然则人生百年,无岁不逢节,无境不逢人,而其间可记者几何也!余又以是执笔而悲也。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姑苏唐眉岑其儿主随园          挈:带领

B.客来当有不                  速:快速

C.从园南穿篱出                    穿:穿过

D.念墩不过土一抔耳              窃:私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偶然得之                冰,水为之,寒于水

B.亦必不舍此而他也        及其所既倦

C.方知不从外观之          还也

D.今一彘首故              丹不忍己之私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一行所览胜景的一组是(     )

①双峰夹长溪,桃麻铺芬  ②则日已落,苍烟四生

③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  ④江中帆樯,如月中桂影,不可辨

⑤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    ⑥竟不知居其中者之若何乐也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秋节这一天,来自四面八方的名人在随园聚会,一起游览金陵名胜,作者认为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B.姑苏唐眉岑带着主人的儿子到随园来玩,他做饭的手艺很好,以蒸猪头最为拿手。

C.在渔夫的指点下,一行人登上大仓山,看到西南角有闪着银白色光亮的水波奔涌而出,那就是长江。 

D.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随园鸟瞰图,向读者展现了随园的美。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乐过而虑其忘,则必假文字以存之,古之人皆然。

(2)兹物难独啖,就办治,顾安得客?

(3)江中帆樯,如月中桂影,不可辨。

 

1.B 2.C 3.A 4.B 5.(1)快乐过后想到会把它忘记,就必须借助文章使它保存下来,古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2)这东西难以独吃,如现在做好,哪里就有客人来? (3)江中船帆桅杆像月亮中的桂树影,依稀分辨不清。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B项,“客来当有不速者”中的“速”可以联系成语“不速之客”进行解释,速:邀请。“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此句中的“速”就解释为“邀请”,这句话的意思是“或许有没有邀请的客人来”。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对称词语和句子中处于对称位置的词语意思相近或相反。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本题就可以联系成语“不速之客”,也可以结合语境进行解答。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应解释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其前后词语的词性进行分析,C项,第一个“其”,代词;第二个“其”,语气词,还是。A项,两个“而”都表示转折;B项,两个“之”都为动词;D项,两个“以”都解释为“因为”。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解答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应结合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进行分析。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1)虚实意识,(2)结构意识:(3)句位意识:(4)呼应意识:(5)语气意识。 3.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作者一行所览胜景的一组”,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江中帆樯,如月中桂影,不可辨”,说江中的帆樯“不可辨”,意思是分辨不清,故不能算是“胜景”;“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这是介绍行程,不算“胜景”;“竟不知居其中者之若何乐也”,这不是写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或景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择。注意:如果要你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必须坚持:(1)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评价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评价者的时代局限性;(2)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评价者对人民的态度;看评价者对统治者的态度;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比如本题,题干中说的是“胜景”,应是写景,故排除第六句;“胜”意为“美丽”,故排除第四句。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B项“姑苏唐眉岑带着主人的儿子到随园来玩”有误;文章第二段的原句是“乾隆戊子中秋,姑苏唐眉岑挈其儿主随园”,这句话的意思是“苏州唐眉岑带着他儿子住在随园,向我数说他的烹调本领,以蒸猪头为最好”。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即可发现问题所在。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假”,借助;“存”,使动用法,使……存在;“然”,这样。第二句中,“兹”,这;“啖”,吃;顾,只是;“安”,哪里。第三句中,“如”,像;“辨”,分辨。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佳节、胜景、四方的名流,三件事合在一起,不是偶然的事。不偶然的事能偶然得到,真是快乐。快乐过了怕它忘记,就必然用文字写下来保存它,古代人都是这样的。 乾隆戊子年中秋节,苏州唐眉岑带着他儿子住在随园,向我数说他的烹调本领,以蒸猪头为最好,又说:“这东西难以独吃,如现在做好,哪里就有客人来?”我说:“暂且备办起来,或许有不速之客来。”过了一会儿,泾县翟云九进士到。再过一会儿,仪征尤贡父到。又过了一会儿,南郊陈古渔到,这时太阳还未西斜。眉岑说:“我们四个人都是外地人,没有游览过金陵的胜景,何不出去游玩一下?”三人很高兴,穿上鞋站起来,几次显出很急迫的样子,却不知道眉岑是想要让客人饥饿一下以便有好胃口。 从随园南面穿过篱笆出来,到小龙窝,两座山峰之间夹着一条长长的小溪,桃林和麻田散发着清香。来了一个渔夫,领着客人登上大仓山,见西南角上银白闪光水浪汹涌,渔夫说:“这是长江。”江中船帆桅杆像月亮中的桂树影,依稀分辨不清。沿着山向东到蛤蟆石,高山像帐篷顶一样中间高四面低。整个金陵都在脚下漂浮,渔夫说这是谢公墩。我久住金陵,多次见人指点谢公墩的位置,都不如这里旷大而四面都可看到。心想墩不过是一堆土罢了,能够使谢公产生出世思想的,必定是这儿!就算不是,谢公如地下有灵,也必然不会舍弃这里而到别处去。从蛾眉岭登上永庆寺的亭子,太阳已经落山,四处升起了晚霞,看随园的楼台,像罩上了一层轻轻的面纱,高低远近似隐似现,又像用镜子自照,喜爱自己的俊美。这才知道不从外面观看,竟然不知道住在里面是多么快乐。 回到随园,月亮大放光明,肉已熟酒又醇,猪头烂如泥,客人都觉得味道美而吃个不停,直到喝醉。酒席上分八个题目各作诗文,叫我做记。嘻!? 我过了53个中秋节,年幼时的情景不记得,长大后没有什么好记的。如今因为一个猪头的缘故,能和众贤才游赏胜景,辨识古迹,于是清清楚楚好像真值得记下来。然而人生百年,没有一年不逢节日,没有一处不遇到人,这中间真值得记的有多少呢!因为这个缘故,我握着笔又感到很悲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不爱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肥沃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优秀的人才。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他们探求思索得深入而且广泛。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认真地兴办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但是我没有料想自己能先攻入函谷关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再见到将军。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1)不拘于时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B.(1)卮酒安足辞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1)是寡人之过也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1)蚓无爪牙之利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因”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击沛公于坐。

A.蒙故业,遗策         

B.或寄所托

C.人之力而敝之               

D.不如而善遇之。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1)不出,火尽               (2)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B.(1)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2)今其智反不能及

C.(1)古人观于天地、山川       (2)及其所既倦

D.(1)人死,曰:“非我也,岁也。”(2)于其身也,耻师焉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各句中“以”是介词的一项( 

A.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其无礼于晋 

C.余与四人拥火          

D.越国鄙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