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寒菊 宋 郑思肖①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

寒菊       宋 郑思肖①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①郑思肖,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隐居吴下,终身不仕,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后。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寒菊”形象?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1.塑造了傲立不群(孤傲高洁),坚贞不屈的菊花形象。从“不并百花”“独立疏篱”中可看出不随时俗、孤高傲世。从“枝头抱香死,北风不落” 中突出其在肃杀的北风中,枯守枝头,抱香而死的不屈坚贞。运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拟人)的表现手法。借菊花的独立疏篱、抱香不凋,抒写了自己不惧强暴、忠于大宋的情怀。 2.抒发了不愿随从于世俗权贵、独守清高的人生追求和坚持气节、不仕元朝的爱国情操。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愿随从于世俗权贵,独守清高的精神。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表示自己诗人忠君报国、宁死不屈的精神。 【解析】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这是一首咏物诗,所以每一句都围绕着主体意象“菊”来写的,且主要使用托物言志或者说象征的表现手法。前两句写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突出它的孤傲高洁;后两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突出菊花的傲骨凌霜,坚贞不屈。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所咏之物体现的。借菊花的傲立不群孤傲高洁来表现作者的不愿随从于世俗权贵、独守清高的人生追求;而菊花于凛凛朔风中抱香枝头的耐寒、不屈品格。则是诗人不屈不移,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也是他忠于故国的誓言。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

李勣(绩),本姓徐氏。初,李密亡命在雍丘,王世充讨密,勣以奇计败世充于洛水之上,密拜勣为东海郡公。

武德二年,密拥众归朝。其旧境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勣并据之,未有所属。勣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即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吾所耻也。宜具录州县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使者以勣意闻奏,高祖大喜曰:“徐世勣感德推功,实纯臣也。”诏授上柱国、莱国公,赐姓李氏,令总河南、山东兵。及李密反叛伏诛,勣表请收葬,服衰绖,与旧僚吏将士葬密于黎山,朝野义之。太宗即位,拜并州都督。勣在并州十六年,令行禁止,号为称职。太宗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朕今委勣于并州,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

十七年,高宗为皇太子,转勣太子詹事。太宗谓曰:“我儿新登储贰,卿旧长史,今以宫事相委,故有此授。”太宗又尝闲宴,顾勣曰:“朕将属以幼孤,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勣雪涕致辞,噬指流血。俄而沉醉,乃解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

总章二年,寝疾,寻薨。及葬日,帝登楼望柳车恸哭。 勣前后战胜所得金帛皆散之将士每行军用师颇任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与人图计,识其臧否,闻其片善,扼腕而从。事捷之日,多推功于下,以是人皆为用。 (节选自《旧唐书•李勣传》)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为己功,以富贵            邀:求取

B.朝野                      义:义气

C.太宗尝闲宴,勣曰            顾:看着

D.寝疾,薨                    寻:不久

2.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勣战胜所得金帛 / 皆散之将士 / 每行军用师 / 颇任筹算 / 临敌应变 / 动合事机/

B.勣战胜所得 / 金帛皆散之 / 将士每行军用师 / 颇任筹算临敌 / 应变动合事机/

C.勣战胜 / 所得金帛 / 皆散之 / 将士每行军 / 用师颇任 / 筹算临敌 / 应变动合事机/

D.勣战胜所得 / 金帛皆散之 / 将士每行军 / 用师颇任筹算 / 临敌应变 / 动合事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勣从不居功自傲。在李密率众归顺朝廷后,他统辖着李密过去所占据的大片土地,但他并没有以此作为富贵之阶,而是详细登记了各州县的人口,全部呈报给李密,任凭他自己献上。

B.李勣颇重旧情。他用奇计打败了王世充后,李密封他为东海郡公。等到李密因谋反被杀,他上表请求为李密收葬,并身穿孝服,与旧僚将士将李密安葬在黎山。此举得到朝野人士赞许。

C.李勣以称职闻名。太宗授任李勣为并州都督。李勣执政并州十六年,令行禁止。太宗批评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臣子,安抚边境,盛赞李勣镇守并州,使得边塞安宁,远远胜过修筑长城。

D.李勣善于采纳他人意见。每当与别人一起谋划事情,他都能够辨析好坏,一旦听到别人一点点好的意见,就兴奋地采纳。事情成功后,还常把功劳归于他人,因此人们都愿意为他效力。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将属以幼孤,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

(2)俄而沉醉,乃解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

这种创作心态,粗略地看有两大类,一类侧重于表现客观自然,是欣赏自然的活动;另一类侧重于表现主观感情,是感情物化的活动。前者仍是自然世界的反映,后者则已进入感情世界了,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后者在咏花诗词中佳作最多,价值也更高。这两大类作品,在艺术境界(诗境)上,又表现出不同的层次。

首先是表现感官感受的“物境”(相传为王昌龄所作《诗格》中语)。着眼于花卉色香形态的描述,是即目即景、直接感知的形象。在创作上表现为“巧构形似”,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如白居易的《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云:“日身血球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真是“吟之未终,皎然在目”。又如章质夫的《水龙吟》状杨花飘飞,同样妙到毫颠,云:“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我们欣赏这类诗词,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这些创作,是典型的模仿自然、通过艺术再造自然的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亚里斯多德在探讨艺术创作的自然原因时认为,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确实是这样。

不过这种“似”,还仅仅处于“形似”的境界。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也一样,故需要再进一步转向表现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感官而产生的某种特殊感受,以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如韦庄写白牡丹,全然撇开其形态,只说“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表现素花溶化在月色中,不见其花,惟闻其香的特别感受,唤起人们固有的审美体验,那么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便可思而得之。在这里,并不仅仅直接诉之感官,同时要通过联想来意会。范成大《霜天晓角》咏梅云:“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也是合其形而摹其神,皆有画笔难到的效果。这正像唐人戴叔伦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无疑我们欣赏这类诗词作品,需要有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甚至要通过想象,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去补充、生发。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1.对“趣味”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是一种饶有兴趣的事。

B.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了解了古人的花卉栽培情况。

C.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D.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2.从文中看,对“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诗人以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为务,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

B.我们欣赏这类诗词时,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

C.创作的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符合人们欣赏时直接感知形象的需要。

D.诗人通过“巧构形似”的艺术再造自然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

3.根据全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咏花诗词历史以最能表现诗人主观感情世界的诗品为上乘之作。

B.我国古代咏花诗词首先追求“形似”,其次追求“神似”以表现作者的主观感情。

C.我国古代咏花诗只有通过“神似”,才能体现其历史认识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

D.我国古代咏花诗词往往通过“神似”,以体现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将自己的希望变成别人梦想的种子;

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

……

以“做一个幸福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散文阅读

故乡的沉沦

耿立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有删改)

1.分析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请分点作答。

2.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3.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

4.本文标题为“故乡的沉沦”,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沉沦”有几重含义。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中国许多乡村建起了成片的高楼,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中国转换如此之快的感叹。

B.作者回忆童年在故乡背诵课文时常常仰望星空,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

C.作者有意曲解成语“背井离乡”的含义,是强调故乡在游子心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D.研究生通过造假的方式欺骗台湾老兵,虽然是好意,但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

E.本文的语言饱含深情,深切的回忆交织着对农村现实的深刻思考,富有批判精神。

 

查看答案

补出空缺处的语句。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3)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4)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5)寄蜉蝣于天地,                    

(6)                 ,王道之始也。  

(7)故木受绳则直,                

(8)             ,齐彭殇为妄作。   

(9)淇水汤汤,                 

(10)          ,桃李罗堂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