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张纯如:她用生命点亮历史 2004年11月9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张纯如:她用生命点亮历史

2004年11月9日,一位年轻的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加州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2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向这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致以敬意。近年来,还没有哪一位华人的去世在美国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

她就是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作者,与篮球天才姚明、钢琴家郎朗一起被美国华文媒体誉为“最引人瞩目的在美华人青年”。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纯如之名出自《论语》:“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纯如,意思是和谐美好,既有父母思念故国的苦涩,也有父母对女儿所寄托的期许。

张纯如1989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广受好评。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张纯如在此前用近三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访问了许多幸存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各种触目惊心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此书一经问世,就震惊了西方世界,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

在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1994年12月,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更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的确有南京,的确存在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

对于在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不过,这位当时只有25岁的女孩有一个念头:“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

为了撰写《南京暴行》,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回忆说,1995年7月,张纯如在南京待了25天左右,“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当时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当时担任纯如翻译的杨夏鸣副教授回忆说,“她很认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她有些偏执。”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便是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先生,找到了拉贝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今天,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的《拉贝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国家的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

在完成《南京暴行》时,纯如有一个心愿,希望“这本书能够唤起其他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使他们都能尽早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毕竟,这些来自过去的声音正在逐年减少并终将全部消失。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够唤起日本的良知,接受对这桩事件应负的责任”。

年仅36岁的纯如离开了,她死前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她的墓碑上写有这样的话:“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学家,人权斗士。”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与纯如有过多次交往,他一直很钦佩张纯如的执著、知性和追求真相的勇气。他曾对记者说:“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许多人不能理解张纯如这样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因为他们认为年轻人就应该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

B.引用一些友人对张纯如的回忆,可以使张纯如的形象更加真实,从侧面客观真实地体现了张纯如的精神面貌。

C.张纯如自杀的原因是她在收集图片资料的过程中,对人类在战争中表现的残暴人性的绝望和抑郁让她不能自拔,而且外界的压力使她整日处于惊恐不安之中。

D.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发现了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并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的《拉贝日记》,这本日记成为历史的见证。

E.全文重点记叙了张纯如写作《南京暴行》的经过,真实感人。语言在叙事中充满抒情的张力,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2)张纯如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她写作《南京暴行》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张纯如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征?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恐怖主义和其他暴行仍然存在,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过去沉重不堪的杀戮和侵略的历史?请结合本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 (2)①作为一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华裔后代,幼年深受父母的影响; ②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录的稀少,西方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不了解让她震惊; ③还原历史的真相,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理解中华民族所受的苦难; ④揭露战争的罪恶,唤起人民热爱和平的决心。 (3)①求真务实。收集了各种版本的原始材料,查阅审判记录稿,书信联系老兵,寻找最原始最真实的证据; ②严谨认真。亲自核对事实,把她听不大懂的幸存者的方言全录下来了,打破砂锅问到底,认真到偏执的地步; ③勤奋努力。在南京时,不顾气候不适,每天带病工作10小时以上; ④淡泊名利。放弃赚钱和事业,为历史的真相写作; ⑤勇敢执着。勇敢地追求历史真相,执着写作,揭露法西斯罪行。 (4)观点一:勇敢面对并寻求历史的真相,用实际行动谴责战争,呼唤和平。 ①张纯如执着追求历史的真实,还原历史的真相; ②付出实际行动,努力让人们相信历史的真相。张纯如收集原始材料,多方奔走,写成《南京暴行》一书,呼唤人们记住历史,为真理而战,为和平而战; ③以史为鉴,在现实中我们也要像张纯如一样,勇于反对各种暴行,坚决抵制一切宣扬暴行的活动,并且付诸行动,维护和平。 观点二:那些杀戮者和侵略者要勇于反思改错,不要企图掩盖历史的真相,篡改历史。要用实际行动向过去诚恳道歉,坚守人性的良知。 ①正视历史,不要掩盖战争的罪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罪恶,淡化历史; ②为历史负责,对过去的杀戮行为做出最真诚的反省。用实际行动扼杀暴力行为的萌芽; ③坚守良知,当今世界和平是人之所盼,是大势所趋。有道德有良知的人,不会拥护邪恶狭隘的杀戮。 【解析】 (1)试题分析:A并不是“他们认为”,而是当时的社会现实;C项写她自杀的原因文中没有提到;D项《拉贝日记》是在今天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的。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文章是传记,传记最重要就是真实性,时间、时间力求准。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张纯如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她写作《南京暴行》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关键词“写作《南京暴行》的原因”,答题区间在6.7.10节中,提取的关键词“在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的确有南京,的确存在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够唤起日本的良知,接受对这桩事件应负的责任”再提炼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本题的“块”就在6.7.10节。二 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张纯如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征?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 这是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传记中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重在考查“性格特征”,可以从“收集了各种版本的原始材料,查阅审判记录稿,书信联系老兵,寻找最原始最真实的证据”“亲自核对事实,把她听不大懂的幸存者的方言全录下来了,打破砂锅问到底,认真到偏执的地步”“在南京时,不顾气候不适,每天带病工作10小时以上”“放弃赚钱和事业,为历史的真相写作”“勇敢地追求历史真相,执着写作,揭露法西斯罪行。”等情节分析概括。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从“收集了各种版本的原始材料,查阅审判记录稿,书信联系老兵,寻找最原始最真实的证据”“亲自核对事实,把她听不大懂的幸存者的方言全录下来了,打破砂锅问到底,认真到偏执的地步”“在南京时,不顾气候不适,每天带病工作10小时以上”“放弃赚钱和事业,为历史的真相写作”“勇敢地追求历史真相,执着写作,揭露法西斯罪行。”等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文章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恐怖主义和其他暴行仍然存在,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过去沉重不堪的杀戮和侵略的历史?请结合本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从题干的提问来看,答题关键词“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过去沉重不堪的杀戮和侵略的历史”“ 结合本文和现实”。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证明。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探讨文本反映得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价值影响,并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艺术处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本题重在联系现实,表达自己的看法。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1)要点须全面;(2)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具体步骤: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点罗列。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汉代的印章(节选)

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是古代玺印艺术的巅峰。汉初的官私印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也带有框栏。

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它们被用在带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印风自有异于秦,为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吕后二年。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轪(dà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已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轪侯卒于吕后二年,离汉开国(公元206年)仅20年。汉官印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字格而显得单调,有的作多字一排或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以上的三排布局。在风格方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润浑穆;凿印印文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

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非常灵活。这类印文与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成了作为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之一。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虫形、鱼形,因此得名。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凤,虫即螭龙。按汉人习惯,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辟邪,以鱼入印象征相思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和装饰趣味。白文印,不论满白或细白文,均朴实大方,印文布排或匀称、或对比。朱白相间的印,在同一方印中,或用一半朱文一半白文,或用三朱一白,或用三白一朱,通常将笔画少的字作朱文,笔画多的字作白文,使朱文笔画的粗细近同于白文笔画的间隙,使朱白二者的量感接近。还有一种在印文周围加饰图案的印,常见图案为代表四方神灵的青龙、白虎、朱雀(凤)、玄武(龟),有饰四边的,也有饰二边或三边的,统称四灵印。

1.填空题

(1)汉官印的印文在文字布排上有(       )和(        )两种风格迥异的排法。

(2)汉私印将鸟虫书入印,作用在于既(           ),又(           )。

2.下面对“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

A.增损笔法的运用,依印文疏密需要而定,排布灵活有致,完全突破了秦的格式。

B.结构很不规范的,成了印章专用文字的缪篆,被列为与小篆齐名的汉字六书之一。

C.朱白相间的印章中,因笔画的交错相映,构成一种较为匀称的印文文面。

D.把借鸟形、虫形、鱼形而形成的鸟虫书用入印章,是为了增强了印章外观的美感。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秦代印章有较为统一的制度,官印用田字格和日字格。

B.汉代印章风格的变化,首先从汉初官印印文面目的改进开始。

C.秦代官印文字与汉初官印文字相比,线条相对纤细。

D.汉印在印文周围加饰常见的四灵图案,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要知道,他是村子里最蹩脚的猎手,从来瞄不准,不要说野兔子,就连一只松鼠也没打到过。                                   。“天哪!如果我想打死德国兵,遇难的却是‘花大姐’,怎么办?”朱阿这样想,不敢贸然开枪。

①他本来就双手发抖,瞄不准,现在又如此激动,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②他想对准德国人的胸膛,可是准星正对着的却是牛屁股。

③当他朝树上的鸟儿开枪时,它们甚至动也不动。

④他使劲瞄准,但颤抖的双手使枪口不停地在空中转动。

⑤没人愿和他一起去打猎,因为他会把铁砂粒打到同伴的屁股上。

A.④①②③⑤   B.①④③⑤②

C.③①④②⑤   D.③⑤①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名著《百万英镑》《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牛虻》的作者分别是美国的马克·吐温,英国的雨果、莎士比亚和伏尼契。

B.明代主要有两种戏剧样式:一是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明杂剧,一是由南曲戏文发展而来的明传奇戏剧。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C.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山水游记;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是一篇台阁名胜记;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人事杂记。

D.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孙犁,是“白洋淀派”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风云初记》。老舍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高晓声的代表作《陈奂生上城》。

 

查看答案

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世纪老人、一代才女杨绛先生,百岁高龄笔耕不辍,被称为“史上最高龄的小说作者”。即便在她103岁生日之时,也要谢绝外界一切做寿之礼,以续写的书稿为自己贺寿。杨绛先生曾说:‘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而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对此,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