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严传 李严,幽州人也,初名让坤。严为人明敏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严传

李严,幽州人也,初名让坤。严为人明敏多艺能,习骑射,颇知书而辩。同光三年,使于蜀,为王衍陈唐兴复功德之盛,音辞清亮,蜀人听之皆竦动。衍枢密使宋光嗣召严置酒,从容问中国事。严对曰: “前年天子建大号于邺宫,自郓趋汴,定天下不旬日,而梁之降兵犹三十万,东渐于海,西极甘凉,北慑幽陵,南逾闽岭,四方万里,莫不臣妾。而淮南杨氏承累世之强凤翔李公恃先朝之旧皆遣子入侍稽首称籓至荆湖吴越修贡赋效珍奇愿自比于列郡者至无虚月天子方怀之以德,而震之以威,天下之势,不得不一也。”光嗣曰:“荆、湖、吴越非吾所知,若凤翔则蜀之姻亲也,其人反覆,其可信乎?又闻契丹日益强盛,大国其可无虑乎?”严曰:“契丹之强,孰与伪梁?”光嗣曰:“比梁差劣尔!”严曰:“唐灭梁如拉朽,况其不及乎!唐兵布天下,发一镇之众,可以灭虏,使无类。然而天生四,不在九州之内,自前古王者,皆存而不论,盖不欲穷兵黩武也。”蜀人闻严应对,愈益奇之。

是时,蜀之君臣皆庸暗,而恃险自安,穷极奢僭。严自蜀还,具言可取之状。初,庄宗遣严以名马入蜀,市珍奇以充后宫,而蜀法严禁以奇货出剑门,其非奇物而出者,名曰“入草物”,由是严无所得而还,惟得金二百两、地衣、毛布之类。庄宗闻之,大怒曰:“物归中国,谓之‘入草’,王衍其能免为‘入草人’乎?”于是决议伐蜀。

冬,魏王继岌西伐,以严为三川招讨使,与康延孝以兵五千先行,所过州县皆迎降。延孝至汉州,王衍告曰:“得李严来即降。”众皆以伐蜀之谋自严始,而衍怨严深,不宜往。严闻之喜,即驰骑入益州。衍见严,以妻母为托,即日以蜀降。严还,明宗以为泗州防御使,客省使如故。

其后孟知祥屈强于蜀,安重诲稍裁抑之,思有以制知祥者,严乃求为西川兵马都监。将行,其母曰:“汝前启破蜀之谋,今行,其以死报蜀人矣!”严不听。初,严与知祥同事庄宗,时知祥为中门使,严尝有过,庄宗怒甚,命斩之,知祥戒行刑者少缓,入白庄宗曰:“严小过,不宜以喜怒杀人,恐失士大夫心。”庄宗怒稍解,命知祥监笞严二十而释之。知祥虽与严有旧恩,而恶其来。蜀人闻严来,亦皆恶之。严至,知祥置酒从容问严曰:“朝廷以公来邪?公意自欲来邪?”严曰:“君命也。”知祥发怒曰:“天下籓镇皆无监军,安得尔独来此?此乃孺子荧惑朝廷尔!”即擒斩之,明宗不能诘也,知祥由此遂反。

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淮南杨氏承累世之强/凤翔李公恃先朝之旧/皆遣子入侍/稽首称籓至/荆湖吴越修贡赋/效珍奇/愿自比于列郡者/至无虚月

B.而淮南杨氏承累世之强/凤翔李公恃先朝之旧/皆遣子入侍稽首/称籓至荆湖吴越/修贡赋/效珍奇/愿自比于列郡者至/无虚月

C.而淮南杨氏承累世之强/凤翔李公恃先朝之旧/皆遣子入侍/稽首称籓/至荆湖吴越/修贡赋/效珍奇/愿自比于列郡者/至无虚月

D.而淮南杨氏承累世之强/凤翔李公恃先朝之旧/皆遣子入侍/稽首称籓至/荆湖吴越/修贡赋/效珍奇/愿自比于列郡者至/无虚月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光,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遇到大事、要事,往往要更改一下年号。

B.中国,古代指中原。中原地区和中原王朝被称为中国,不仅由于地域亦源于文化传统,因为中原王朝建立之时间较早,经济与文化具有较高水平,是所谓礼义之邦的华夏文化。

C.夷,我国古代对部各民族的统称,古代有“东羌、南夷、西狄、北蛮”的说法,后来用“夷”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D.籓镇,即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各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严出使蜀国,对王衍讲述唐兴复的盛况,慷慨陈词,言辞清楚响亮,让蜀国大臣肃然起敬。

B.庄宗派李严送名马入蜀交换奇珍异宝,然而李严没有什么收获而回,庄宗对李严很是生气,同时决定伐蜀。

C.魏王伐蜀,康延孝率兵到达汉州,王衍说李严到来就投降,李严不听劝阻,欣然前往,王衍果然投降。

D.孟知祥在蜀地称霸,安重诲想派个能控制孟知祥的人,李严自请当西川兵马都监,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方怀之以德,而震之以威,天下之势,不得不一也。

2众皆以伐蜀之谋自严始,而衍怨严深,不宜往。

 

1.C 2.C 3.B 4.(1)天子施之以德政,威震四方,天下形势,必然统一啊。(“怀”“怀之以德”“势”“一”,语意各计1分) (2)众人都认为伐蜀的计谋是李严先提出的,而王衍怨李严极深,不应该去。(“以”“自”“始”“宜”,语意各计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前提是要能正确翻译句子。本句的译文为:淮南杨氏累世强盛,凤翔李公恃先朝旧好,都派儿子入侍,伏首称臣。至于荆、湖、吴越,上贡赋,进珍奇,愿意和各郡一样者,每月都有。另外要结合句式结构,如“淮南杨氏承累世之强/凤翔李公恃先朝之旧”“修贡赋/效珍奇”。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C项,“我国古代对南部各民族的统称,古代有‘东羌、南夷、西狄、北蛮’的说法”错,“夷”是对东方各民族的统称。古代有“东夷、南蛮、西羌、北狄”的说法。本题错误比较明显,古诗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见“羌”为西部少数民族。文学常识面广量大,须时时回顾复习。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层级为识记A。 3. 试题分析:B项,“庄宗对李严很是生气”错,原文:庄宗闻之,大怒曰:“物归中国,谓之‘入草’,王衍其能免为‘入草人’乎?”于是决议伐蜀。由此可见,庄宗并没有对李严生气,而是对蜀国的做法很生气,于是决定伐蜀。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要结合上下文,一定要注重语境,将文句译得准确、通顺,所谓“字字落实,文从字顺”。同时要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因为这是重要的得分点。本题关键词为:(1)怀:实施。势:形势;一:统一。怀之以德:介宾短语后置,“以德怀之”。(2)以:认为。自:从。始:开始。意译为“首先”。宜:应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李严,幽州人,初名让坤。李严为人聪明敏锐多才多艺,喜欢骑射,知书善辩。 同光三年(925),出使蜀,对王衍讲唐兴复的盛况,音辞清楚响亮,蜀大臣们听了都做出肃然起敬的举动。王衍枢密使宋光嗣设宴招待李严,从容谈论中原的事情。李严回答说:“前年天子在邺宫称帝,从郓州到汴州,不到十天就安定天下,梁的降兵达三十万人,东到海,西到甘、凉,北边威震幽陵,南跨闽、岭,四方万里,没有不称臣的。淮南杨氏累世强盛,凤翔李公恃先朝旧好,都派儿子入侍,伏首称臣。至于荆、湖、吴越,上贡赋,进珍奇,愿意和各郡一样者,每月都有。天子施之以德政,威震四方,天下形势,必然统一啊。”光嗣说:“荆、湖、吴越我不清楚,如凤翔是蜀的姻亲,这人反复无常,能相信吗?又听说契丹日益强盛,大国能无后顾之忧吗?”李严说:“契丹的强盛,能超过伪梁吗?”光嗣说:“比梁差劣啊!”李严说:“唐灭梁如摧枯拉朽,况且比它还差劣呢!唐兵布满天下,发一镇之兵,可灭契丹。然而天生四夷,不在九州之内,古代王者都存而不论,是不想穷兵黩武啊!”蜀人听李严对答如流更加惊奇佩服。 那时,蜀国君臣昏庸政治黑暗,然而依靠天险自寻安乐,穷奢极侈。李严从蜀国回来,报告可以攻取的情报。起初,庄宗派李严送名马入蜀交换奇珍异宝充实后宫,然而,蜀的法律严禁奇货运出剑门关,不是奇货而运出的叫“入草物”,因此李严没有什么收获而回,只得金二百两、地毯、毛布一类的东西。庄宗听了,大怒说: “物归中国,叫‘入草’,王衍能避免当‘入草人’吗?”于是决定伐蜀。 冬天,魏王继岌伐蜀,派李严当三川招抚使,与康延寿率兵五千先行,所过州县都迎降。延孝到达汉州,王衍告知说:“等李严来了就投降。”众人都以为伐蜀的计谋是李严先提出的,而王衍怨李严极深,不应该去。李严听了很高兴,立即骑马入益州。王衍见李严以妻子母亲相委托,当天就以蜀国投降。李严回来后,明宗任命他当泗州防御使,仍然兼做客省使。 后来孟知祥在蜀称霸,安重诲稍加限制,想派个能控制孟知祥的人,李严要求当西川兵马都监。将要去上任,他母亲说:“你以前首先提出灭蜀的计谋,这次去要以死报答蜀人啊!”李严不听母劝。以前,李严与孟知祥同在庄宗部下,孟知祥为中门使,李严曾经有过错,庄宗很恼怒下令斩首,孟知祥叫行刑的人稍缓,进去对庄宗说:“李严是小过错,不能因喜怒杀人,恐失掉士大夫的心。”庄宗怒气稍消,命令孟知祥监督打二十杖放了。孟知祥对李严虽有旧恩,但讨厌他这次来监军。蜀人听说李严来,也都恨他。李严到后,孟知祥设酒宴招待从容问他:“朝廷要你来的?还是你自愿来的?”李严说: “君命呀!”孟知祥发怒说: “天下藩镇都没有监军,为什么只安排你到我这里?这是你欺骗朝廷吧?”立即斩了,明宗无法责问,孟知祥因此公开反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新批评“反讽”理论的主要阐述者是布鲁克斯。用他的说法:“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我们称之为反讽”。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反讽”概念的目的仍然是揭示语义在文学文本中复杂变化。根据新批评“文学性”观念,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是语义朦胧和语义多重。“反讽”这一语言现象正好符合这一文学定义。正因为这个原因,“反讽”就成为新批评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从语义学立场来看,“反讽”本是指一种“正话反说”或“所言非所指”的语言现象。在“反讽”中,字面上的意义有所不同甚至截然对立。根据语言学观念,任何一个符号都存在于一定的语境当中,符号的意义会因语境而产生变化。“反讽”产生的原理同样如此。在“反讽”现象当中,语言符号巧妙地使用某个特定的语境,从而让一个符号不再表达其本义,而是表达另一个完全相反的意义。这样,一个“反讽”就产生了。

从符号学能指与所指构造角度看,“反讽”实际上是一个符号能指与所指的断裂情形。语言本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确定不移的、无可更改的。然而,“反讽”的出现却使一个符号的能指不再指向其约定俗成的固定所指,而指向另一个能指。

科学文本对语言的使用就完全合乎语言的约定规则和编码原则,坚决避免出现能指与所指的断裂。文学文本则有意采用各种手法来违反语言的约定规则,从而使文学文本成为语义朦胧和复杂的符号系统。

不难看出,“反讽”的实质仍然是语义的变形化和复杂化。在新批评看来,“反讽”是文学特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形成文学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反讽”一向被认为是一种偶然使用的语言技巧,或至多是一种修辞格。新批评则将“反讽”上升到文学特性的高度,将它视为语义变化的典型现象,从而使之成为文学文本的根本属性。维姆萨特与布鲁克斯在其合著的批评史中坚持将新批评改名为“反讽诗学”ironic poetics。关于“反讽”,他们明确指出:“我们可以把‘反讽’看成一种认知的原理,‘反讽’原理延伸而为矛盾的原理,进而扩张成为语象与语象结构的普遍原理。”既然“反讽”是一种语义变化,尤其是字面义与真实义的矛盾状态,那么其语义结构一定会表现为多种不同的构成形态。赵毅衡先生在《新批评》一书中曾把“反讽”分为“克制叙述”“夸大叙述”“正话反说”“疑问式反讽”“复义反讽”“悖论反讽”“浪漫反讽”和人物主题与语言风格上的“宏观反讽”等多种类型。无论何种“反讽”类型,都呈现出语义叠加和语义多重的特征。它大大增加了文本的语义层次,有力地强化了语言的可感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鲁克斯认为,反讽会对一个陈述语进行明显的歪曲。

B.在反讽中,字面意义与要表达的意义可以不同,但不能完全冲突。

C.“反讽”实际上违背了一个符号能指与所指的约定俗成的关系。

D.新批评认为,反讽并不只是语言技艺,而是“文学性”特点和手段的统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个符号所指的与其能指的不一致的情况,使语义变得丰富和复杂。

B.科学文本的语言必须遵循能指与所指的统一,因为科学文本的意义必须是明确和单一的。

C.新批评认为反讽是文学文本的根本属性,它的地位高于语言的表达技巧。

D.文本的语义层次和语言的可感性,都来源于反讽呈现出语义结构上的不同形态和不同的反讽类型。

3.根据原文内容,下面四个例子中不属于典型反讽现象的一项是        

A.《范进中举》中,中举本为是一件令范进无比荣耀的事,但他发疯了。

B.电影《举起手来》用一种轻松诙谐的手法来表现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C.马克·吐温的小说《竞选州长》中“在参加一次竞选活动中所遭受到的种种骇人听闻的诬蔑和打击

D.面对别人的挑衅:“我从不给傻子让路。”萧伯纳很绅士地说:“我正好相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同样是秋季开学典礼,浙江的两所中学呈现出来的风光完全不同。

从礼堂阶梯一直延伸到舞台的红地毯,炫目的舞台灯光和高级的音响,金灿灿犹如奥斯卡“小金人”的奖杯和身着西装校服的走秀,组成了杭州建兰中学“建兰美少年”年度风尚大典的“时尚”元素。

浙江温岭石桥头镇中学的开学典礼没有能装下全校师生的大礼堂,就在凹凸不平的长着野草的操场上搭了一个舞台,给优秀学生的奖品已经摆好了,胖胖的食堂大妈正一筐筐地将它们搬到操场,再悉心摆好。原来要发的奖品是一包包用红色塑料袋装好的猪肉,一等奖学金5斤猪肉,二等奖学金3斤猪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单位“迎春联谊”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孩子刚一落生,  ,有的孩子爱哭好动,有的孩子平稳安静。有着某种类型的气质的人,     。例如,一个学生每逢考试就情绪激动,等待与友人会面时会坐立不安,参加体育比赛前也总是沉不住气。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任何气质的人   ,也可能成为平庸无为的人。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同龄人的观点是不相上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拉开差距靠的就是语言了。语言的锤炼,非一日之功。语言的形成和构建,核心来源于阅读,实际取决于考生视野的宽度和思维的深度。语言的锤炼比较难,只要平时用心,多阅读多积累,提高语言能力是有路可循的。

 

A

应该

仍然

尽管

B

一定

当然

/

因为

所以

C

可能

但是

必然

虽然

那么

D

尽量

/

最好

即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