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小题。 诉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小题。

诉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1)词的上片中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前后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分析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并赏析结句表达的妙处。

 

(1)词的上片中,前四句写雨晴气爽、江水澄明、远山苍翠,给人以平远开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抓住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勾勒了一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 (2)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秋光已尽”的迟暮之感和久望不见的怀人之悲。以词人“凝睇”的神态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与开头“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的空落和无奈之感。(答出2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词的上片中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前后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词的上片中的重要意象。如,前四句中的“雨晴”“气爽”“水生光”“山耸翠”等,给人以辽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中的“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首先应认真审题,明确设题人出题的方向,题目涉及的诗句;然后再抓住诗句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比如本题,“词的上片中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前后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目标针对“上片”,找出所写的景物,分析其前后特点,看有何不同。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简要分析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并赏析结句表达的妙处”,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及结句的特色。解答第一问,要注意抓关键词句,如“残阳”“黯然情绪”“愁无际”“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等,这是词人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身处异乡所生的怀人之悲的混合。解答第二问,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如描写手法、结构、炼字等,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正确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感情,首先要求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其次要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和词性,有时还要注意词句的修辞。一般的解题思路:1.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2.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3.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比如本题中,应先分析下片中的情感,然后再分析“竟日空凝睇”这一结句的技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各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以为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后岁余,贾生往见,孝文帝方受釐①,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年三十三矣。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注】①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能诵诗书闻于郡中            属:连缀,写作

B.冯敬之属尽害之,乃贾生曰      短:诽谤

C.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        秀才:通过科举考试得以在府学、县学读书的人

D.贾生自伤为傅无状                无状:无成绩,没当好,没有尽到责任

2.下列句子加横线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贾生具道所以然之状。       遗策   

B.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   皆出于此乎 

C.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圣人之所以为圣

D.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南郡太守吴廷尉很赏识贾谊的才学,于是就把他召到自己的门下,后来又推荐他到朝中做官。

B.贾谊刚到朝中为官时,就显示了非凡的才能,这时大家都感到不如贾谊,孝文帝也很喜欢他。

C.贾谊被任命为长沙王太傅,向孝文帝辞谢后就向长沙出发。他到了长沙,看到此处环境如此恶劣,心情也压抑起来。

D.贾谊被征召到京城后,成了梁怀王的老师,又屡次上书,主张限制诸侯的势力,最终也未被孝文帝采纳。

4.给下面句子用/线断句。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以为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5.请把第一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师说》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查看答案

下面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之首,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这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B.海明威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老人与海》、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他的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永不服输的“硬汉子”形象。

C.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当代文学的奠基人。《祝福》写于1924年,收入小说集《呐喊》。

D.孟子主张以民为本,强调尊重客观规律,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提升人的修养,所以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B.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C.由于缺乏科学和权威的统计数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陷入一团统计迷雾中,围绕它为核心所进行的争论也只能是雾里看花。

D.近来,美国保守派为达到转嫁金融危机影响,又利用其智囊团掀起一股“中国操纵货币汇率论”,并宣称将对中国产品增加关税。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明白,各种关于《让子弹飞》的政治解读已在网络和主流媒体上传得         

②期末考试马上要开始了,大家在教室里         ,一言不发,期待着试卷发放下来,赶快进入考试状态。

③就在这时,他觉得天在转,地在旋,头重脚轻,身子          地摇晃起来。

④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        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沸沸扬扬  凝神屏气  不由自主  踌躇满志

B.沸反盈天  敛声屏气  情不自禁  自鸣得意

C.沸沸扬扬  敛声屏气  不由自主  踌躇满志

D.沸反盈天  凝神屏气  情不自禁  自鸣得意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编辑  仓皇 顾盼神飞  孽根祸胎  一曝十寒

B.娇养  踌躇 放诞无礼  众说纷芸  膏粱子弟

C.寒喧  诡蜜  遍体鳞伤  成群结队  冰雪消融

D.伺侯  饿殍  度长契大 慢不经心  亡矢遗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