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池莉专访:在生活中修行
“车、房,所有这些面上的东西我都不热衷。”2007年的春天,池莉在酒店大堂一边看手机短信,一边果断总结。这个终日白描物质的女人,自己却在恰当的时机看穿逃离,大约有十余年的时间,池莉不开自己的作品研讨会,不请著名人物作序或者写书评,拒绝电视,关闭博客。她在武汉市郊安家落户,自己种菜自己吃,满足于劳动后一身大汗,享受着与人世两不相争的快活:“上午我在阅读以赛亚·柏林的书,下午我在菜地里干农活。当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时候,我倚靠在篱笆上休息。”
在生活中修行
中国新闻周刊:你小说中的市井描写和你的清静生活差别很大,仿佛是一个人一边在茶馆说书,一边在庙里修禅。这种转换会让你觉得不适吗?
池莉:没有。如果不这样就不是我了。我就是需要这样,我一直都很静,而且还一直在刻意地修炼自己内心的平静。海必须很深很静,才可以在表面翻腾出各种浪花,很浅的水都是泡沫。作家要目光清澈,首先物质欲望要很少。
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自己达到了理想状态吗?
池莉:修身养性不是一天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且修炼得越到位,感觉越好。中国式样的生活是从政治到社会到人事,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状态。作家看得越深越透越好,写得越像越客观越好。
中国新闻周刊:除了阅读,你通过什么途径来观察这种复杂生活呢?
池莉:不需要什么刻意的途径啊!我就在生活。生活对我来说无处不在。不是你不出去就没有生活。对于一个修炼到一定层次的人来说,光是看和思想,就足可以达到生活的最深处;而一些生活现象与场景,在写作中就是技术性问题,很简单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会担心被时代淘汰吗?
池莉:任何时代都有不被淘汰的作家,也都会有作家被淘汰。作家和社会的变化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关键在于作家自己。最好的作家无需把所有的职业都做完了再来写作。他把握的是人类的灵魂和精神状态。
幸福感与成败无关
中国新闻周刊:作家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文学新星丛书——《烦恼人生》里,你在前言中介绍,我只剩下了一个愿望:好好过日子。这个愿望如今变化与否?
池莉:我在80年代后期发愿,所谓好好过日子,就是要创建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会远离世俗热闹,断绝名利诱惑,让自己的文学感觉更敏锐,思想更深远和明澈,更有能力理解真实的众生并写好每一个文字。
20年前人年轻,名利愿望很强烈,不过同时也已经感觉和意识到了浮云遮日的可怕,那时候我要求自己开始“好好过日子”,也就是好好开始个人的修炼,目标是争取十年还有读者。感谢上苍!我的愿望基本实现。不过,我还在坚持修炼和进步。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你来说幸福的元素除了写作,除了女儿,还有什么?
池莉:现在我对幸福的要求,不落在什么具体的元素上。不需要外部的任何形式来给予我幸福感。甚至它不具体地落在孩子、落在写作身上,更不落在名利上头。只要有心情,有能力而且有时间做我自己一心想做的事情,我觉得都很幸福,和事情的成败没有关系。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的你,为何而写作?为谁写作?
池莉:现在的我,与从前的我一样:为自己天生的热爱而写作,为神交的读者而写作,为我母语的众生而写作。
知天命之年的池莉看上去大方得体,衣服颜色搭配及装扮和谐,头发一丝不苟,还有隐约的脂粉香,更像是一名外企女高管,精力充沛,不讲废话,谨慎而知进退。张爱玲在《我看苏青》里总结,驻颜有术的女人总是一、身体相当好;二、生活安定;三、心里不安定。因为不是死心塌地,所以时时注意到自己的体格容貌,知道当心。
《池莉影记》里有一张她上大学时的照片,连衣裙的棉布是她费好大劲才买到的,款式是自己设计的,并且为此制作了一条项链,巧妙遮住了一小块疤痕。如今的池莉仍然善于修饰,保养得当,甚至连声音都很年轻,包括语气和声调的起伏,略熟以后,她的诚恳和天真就像泉水里的泡泡一串串冒出来,但绝不水花四溅。
采访中,她拒绝摄影师近距离拍照,她自嘲不上相,“所有的摄影师都不喜欢拍我,没有轮廓。”她认为自己最好的照片都是家常的,因为只有家里人才懂得怎么拍她。她做得一手好菜,女儿赞扬作家妈妈的手艺,总是能够让自己胃口大开。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作为作家的池莉从始至终坚持“为自己天生的热爱而写作,为神交的读者而写作,为我母语的众生而写作”。
B.池莉对于复杂生活的观察不需要任何途径,因为生活对她而言无处不在,光是看和思想就足够了。
C.池莉的幸福不落在孩子、写作身上,更不落在名利头上。她强调只要有心情做自己一心想做的事情,就觉得幸福。
D.作为一篇人物专访(或人物通讯),本文全方位多角度地概括了池莉最主要的特点,即在生活中修行。
E.在写作上,本文大多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池莉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以及她当下的生活方式,让读者感觉真实可靠。
(2)本文以“车、房,所有这些面上的东西我都不热衷”为开头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即使不认识传主,通过作者的叙述你也会在脑海里产生一个“立体”的池莉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自古文人很注重自然和生活汲取,注重修行,譬如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作为本文专访的对象,池莉同样注重生活修行。他们讲求在生活中修行的思想根源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先别把他当坏人
秦德龙
其实,那条影子一跟上她,她就察觉了。她快他也快,她慢他也慢。她拐了几个弯儿,也没能甩掉他。
她意识到危险了。
半年前,也是在这条街上,也是一个路灯忽明忽暗的夜晚。一个男人,魔幻般闪到了她面前:“小姐,陪我走走好吗?”男人油嘴滑舌,身上散发着一种奇特的香味。
幸好,这时候,有个骑自行车的汉子过来了。她急中生智,对着汉子喊道:“你怎么才来呀?!”汉子听见了她的喊话,下了车子,就朝她这边走过来了。那个浑身散发香气的男人一转眼就跑掉了。
她对那汉子说: “吓死我了,谢谢您!”汉子笑了笑,没说什么,骑上车子走了。
今天晚上,她逛夜市逛得太晚了,从夜市一出来,身后就多了一条影子。她知道,这条影子,和半年前那家伙是一丘之貉。她望望四周,几乎不可能出现任何可以帮助她的人,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怖感袭上了她的心头。
但不知为什么,她突然冷静下来了。
影子从后面闪到了她的身边:“小姐,借个光,请问,几点啦?”
“你不是戴着手表嘛。”她看也不看他,只顾朝前走路。
“啊,我忘了。瞧,十一点一刻了。对不起,能告诉我到石岗大街怎么走吗?”
“你不是已经在石岗大街上走着嘛。”她仍旧昂着头走路。
她一眼都不睨他。
影子“咯咯”地笑了起来:“小姐,我逗你玩呢!”影子更加得寸进尺,“小姐,你一个人走路,不寂寞吗?”
“寂寞什么,天上有月亮,人间有路灯,满世界都是不眠的眼睛!”她这么说着,还是没正眼瞧身边的影子。
“小姐还会作诗呢。你是个文化人吧?”影子又笑了起来,“你教我识字吧,让我当你的学生!”
“我没扫盲的义务。”说到这里,她终于扭过头来,打量了一眼影子,“你贫不贫哪?我就不相信你没文化!当然,你那点文化,早就落后于时代了!”
“什么,你敢说我落后?我告诉你,总统套房我都睡过,我想办的事情,绝对心想事成!”影子得意地说着,脸上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是吗?可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是怀疑你到底有没有文化了。我说你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你承认不承认?”她这么说着,居然有一种聊天的感觉了。
“你这不是小瞧我嘛,我跟你说了半天话了,我是用嘴放屁呀?”听他的口气,嚣张中有几分虚弱。
“你别不服气。你知道不知道,21世纪的人,不会英语,不会电脑,那就是文盲,那就是没文化!”她的语气,好像是在同熟人争吵。
“嘿,你有理。大小姐,你说得真有理!”影子又笑了起来,笑声却显得十分僵硬,“我说,大黑夜的,小姐一个人走路,真的就不害怕吗?”
“有你护送着,我怕什么!”她不卑不亢地说。“我弟弟也像你似的,总是和姐姐油嘴滑舌。喂,你有姐姐吗?你这个调皮的家伙,是不是也经常拿你姐姐开心?”这么说着,她居然笑了起来。
影子站住了。
影子听她这么说,就站住了。
她也站住了。
“你这个人可真有意思。我还是头一回遇到你这样的女士。不过,今天晚上,我挺高兴。再见啦。Bye-bye!可别认为我不会说英语呀!”
影子说完,身子一闪,消失在夜幕中了。
她拿出手帕,擦去了额头上的冷汗。她想,也许,刚才没把他当成纯粹的坏人,才唤醒了他的廉耻感,才遏制了他那邪恶的心思。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这篇小说描写的既是一个自救的故事,又是一个救人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机智,也给读者以深深的启迪。
B.面对一个意欲作恶的“坏人”,女主人公英勇斗争,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最终制服了罪犯,她的行为值得尊敬。
C.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预示着危险正一步步向女主人公逼近。作者设置悬念,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也引出下面的故事情节。
D.“寂寞什么,天上有月亮,人间有路灯,满世界都是不眠的眼睛”这一巧妙回答既表明自己坚定的态度,同时又警告对方,人在做,天在看,收起你那邪恶之心,足见“她”的机智。
E.生活中,坏人也是人,是人总会有人性。把坏人当作人,用温暖的人性拨动其心弦,要比居高临下的批判更有力,更能触动其灵魂,这正是这篇小说的立意所在。
(2)小说中“影子站住了”“影子听她这么一说,就站住了”这两句话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
(3)文中的“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4)“影子说完,身子一闪,消失在夜幕中了。”故事到此,本可作结,但作者在后面又描写“她”的举动和感想。对此,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有人则认为很有必要,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客”悲伤的原因,其中因与天地相比自身显得渺小的语句是: ,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 , ”两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极广、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 , ”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济州道中寄叶勋秀才
晁补之
晓路入西郊,新霜着鬓毛。
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
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注】绍圣元年,宋王朝政局大变,新党复起,乃尽逐元祐相臣,晁补之亦受累离开京师,出知济州(今山东济南)。
1.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程务挺,洺州平恩人也。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务挺少随父征讨,以勇力闻,迁右领军卫中郎将。永隆中,突厥史伏念反叛,定襄道行军总管李文暕、曹怀舜、窦义昭等相次战败。又诏礼部尚书裴行俭率兵讨之,务挺为副将,仍检校丰州都督。时伏念屯于金牙山,务挺与副总管唐玄表引兵先逼之。伏念惧不能支,遂间道降于行俭,许伏念以不死。中书令裴炎以伏念惧务挺等兵势而降,非行俭之功,伏念遂伏诛。务挺以功迁右卫将军,封平原郡公。
永淳二年,绥州城平县人白铁余率部落稽之党据县城反,伪称尊号,署百官,又进寇绥德,杀掠人吏,焚烧村落,诏务挺与夏州都督王方翼讨之。务挺进攻其城,拔之,生擒白铁余,尽平其余党。又以功拜左骁卫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军。嗣圣初,与右领军大将军、检校右羽林军张虔勖同受则天密旨,帅兵入殿庭,废中宗为庐陵王,立豫王为皇帝。则天临朝,累受赏赐,特拜其子齐之为尚乘奉御。务挺泣请回授其弟,则天嘉之,下制褒美,乃拜其弟原州司马务忠为太子洗马。文明年,以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督军以御突厥。务挺善于绥御,威信大行,偏裨已下,无不尽力,突厥甚惮之,相率遁走,不敢近边。及裴炎下狱,务挺密表申理之,由是忤旨。务挺素与唐之奇、杜求仁友善,或构言务挺与裴炎、徐敬业皆潜相应接。则天遣左鹰扬将军裴绍业就军斩之,籍没其家。突厥闻务挺死,所在宴乐相庆,仍为务挺立祠,每出师攻战,即祈祷焉。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三》,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B.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C.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D.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军总管,古代隋及唐初于各州设置的官职名,是出征时军队的主帅。
B.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学校、科举和官员任免的大臣。
C.迁、拜,是古代授予或调动官职的专词,此外还有除、擢、封等。
D.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思为“广大之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务挺平定叛乱,屡立战功。突厥史伏念和城平县人白铁余先后率众反叛朝廷,程务挺率兵讨伐皆取得胜利,自己也因功升职。
B.程务挺参与废帝,受到重赏。他接受了武则天的密令,带兵进宫废唐中宗为庐陵王,武则天临朝听政时,他和家人都受到了赏赐。
C.程务挺治军有方,威震突厥。他善于安抚统治部下,部下作战尽心尽力,突厥人对他也非常忌惮,闻其名便逃走,不敢进犯边境。
D.程务挺遭人诬陷,被人处死。有人诬告他与裴炎、徐敬业暗中勾结,武则天派遣裴绍业将他斩杀于军营中,并处死其全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伏念惧不能支,遂间道降于行俭,许伏念以不死。
(2)突厥闻务挺死,所在宴乐相庆,仍为务挺立祠,每出师攻战,即祈祷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析】
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
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
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必须要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
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弘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保障所在。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中青年书法家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法艺术,呼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
1.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艺术,书法同绘画、音乐等纯艺术不同,它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标志之一。
B.中国文字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史,它是中国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C.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D.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要想薪火相传,必须从小培养、不断坚持。
2.下列对“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
B.现代教育将文字、音韵、书法分割成不同的专业,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C.二十世纪战乱与运动人为地割裂了书法传统的脉搏,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艺术标准的泛化甚至是丧失。
D.现代人对于书法不能从小培养、不能坚持,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书法艺术。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传承书法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体公民都要肩负起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特别是中青年书法家。
B.古代入私塾读书,往往将识字、吟诵、书写合而为一,而现代教育却将其分割开来,造成了学生书法艺术的缺失。
C.书法艺术不仅体现了文人的才情和学养,而且也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
D.书法作为自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我们应该对其有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