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陋劣之中有至好
——谈审丑快感 童庆炳
人们不难发现,在艺术创作中,丑成了一个重要的描写对象。照理,丑的东西只能使人厌恶,何以某些丑的东西进入艺术作品,倒给人们带来美感呢?“嘴甜 心苦, 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其卑污的灵魂难道不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吗?为什么读者在手捧《红楼梦》之际,又会产 生“骂凤姐,恨凤姐,不见风姐想凤姐”的心理呢?或者说生活丑怎么会变成艺术美呢?这实际上是一个审丑快感问题。
丑作为一种艺术内容是怎样引起我们的快感的呢?这可以从以下三点加以说明:
第一,丑是一种背景,用来衬托美的丽质。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中,美的东西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心 理学的实验证明,对比效应是人感知事物的一大特征。高个子在矮个子旁边显得更高;白色在黑色包围中显得更白;健美置身于病态旁显得更健美;崇高与卑劣相比 较显得更崇高;美与丑相对照显得更美。
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把丑作为一种背景,用以衬托美的写法,是屡见不鲜的。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的死静来衬托“千 帆”竞发的生动,以“病树”的病态来村托“万木”争春的壮美。生动因有死静相与共而显得更生动,状美因有病态相陪伴而显得更壮美。这就是说,丑还是丑,但 丑作为陪衬而成为美的条件,成为美的一个源泉。这也就是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把阴影掺入光明,把滑稽丑怪置于优美崇高之旁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丑往往比美更能揭示内在的真实,更能激发深刻的美感。丑的对象,其外在的形态对审美感官具有阻拒性,它不会顺利地给人们带来快感。但它 却具有一种吸引力,而且促使人们从对象的外在表象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蕴含的意味,这样,丑的对象就给人带来一种更深刻、更震撼人心的美 感。而艺术家也就利用“丑”这个特性,用以表现人们的内心世界里最深邃的东西。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一件《欧米哀尔》的雕塑,所表现的是一个年老的风尘女子。面容的憔悴,肌肉的萎缩,皮肤的皱纹,表情的悲哀,都令人感到这是一位再丑 不过的女人。然而这件雕塑却比无数的美女雕塑更成功。有的评论家在《欧米哀尔》面前惊呼:“啊,丑得如此精美!”实际上,罗丹的这件雕塑吸引人之处,是超 越外在形态的更加深刻的美学意义:罪恶的社会把一个人美好的青春和幸福给毁灭了。正是这种内在蕴含使《欧米哀尔》显得精美,并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动和深刻 的美感。
第三,对丑的揭露、谴责和批判,是令人痛快的。艺术既是对客观的反映,同时又是主体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是一道美的光亮,它可以刺穿 丑,使其丑态毕露而被征服。对丑的征服会使人产生胜利感而激起愉悦之情。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就说过:“在滑稽中丑态是使人不快的;但是,我们是这样明察,以 至能够了解丑之为丑,那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们既然嘲笑丑态,就比它高明。”这种以美裁判丑从而激起快感的说法,是解释审丑快感的一种最流行最重要的说 法。这是因为,“丑的现象本身不会令人高兴。但是痛斥他却真是一件快事啊!这是对丑的谴责,在美的理想之光照射下使人目眩,让丑的劣迹在美面前原形毕 露”。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所作所为,只能引起我们的厌恶。但对她的心狠手辣、无恶不作的揭露、谴责,却使人无比痛快。由此可见,艺术创作中以美裁判丑,是审丑快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有删改)
1.下列有关“审丑快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理学实验证明,对比效应是人们感知事物的一大特征,审丑快感的产生离不开这种对比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丑可以成为美的一个源泉。
B.丑的对象的外在形态虽然不会顺利地给人们带来快感,但它能促使人们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蕴含的意味,并给人们带来更深刻、更震撼人心的美感。
C.在艺术家审美理想之光的照射下,丑的东西会原形毕露,这种对丑的征服会让人产生胜利感和愉悦之情,从而也就产生了审丑快感。
D.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中丑的东西进入到艺术作品中能够给人们带来“审丑快感”,这种快感完全取决于艺术家的主体创造。
2.下列各项中,不适合用来证明“丑是一种背景,用来衬托美的丽质”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丑则不得丑,不求丑则有丑矣。(《淮南子》)
B.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葛洪《抱朴子》)
C.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漫兴·其五》)
D.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雨果《<克伦戚尔>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丑的对象能转化为美,让人产生兴味盎然、无比震撼的审丑快感,这种快感是美的对象所不能给予的。
B.美与丑是对立中的存在,两者是相反相成的。离开丑孤立地去求美,得不到美;相反,若能把丑置于美之旁,那么美就在对比中显露出来了。
C.罗丹的《欧米哀尔》以丑的、病态的形象为题材,其目的不是为了展览丑,而是为了激起欣赏者心灵的震动和深刻的美感。
D.“以美裁判丑从而激起快感”之所以成为美学界一种最流行最重要的说法,是因为它较为合理地解释了艺术创作中审丑快感产生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广华中学开展“寻找最美中学生”活动,以下三个候选人,你觉得哪个最佳?
1.小明:热爱学习,善于钻研,成绩优异。自主学习大学课程,在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
2.小轩:热情善良,人缘佳。关心班级事务,组织能力强。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社区很有影响力。在网上发起公益众筹活动,义卖山区绿色食品。成绩中上等。
3.小宁:阅读达人。是名著研读会会长。
请撰文展示你的选择、权衡和思考。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我国杭州举办,这次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动、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下图是这次峰会的标识,请根据构图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内涵,不超过100个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静和动是一对矛盾,又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人总是静久思动,动久思静。就像旅游, ① ,就有出去旅游的冲动。在外面流浪久了,又会有回家的向往。叔本华的“钟摆理论”说,大多数人在需求未得到满足时会陷入痛苦, ② 。人生就在这痛苦与无聊的两端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在一切物质需求已达到满足的境况下,能够继续自己对爱与美的不懈追求, ③ ,这是对一个人极大的挑战。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 。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①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
②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③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④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⑤“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
A.⑤②③①④ B.③⑤②①④ C.③②⑤①④ D.②⑤③④①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11月7日,习近平在与马英九的会面时指出,尽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都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B.按照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并制定好“十三五”规划,奋力弥补生态环境方面的短板,相信到2020年,小康“木桶”里盛满的甘甜之水,将提升人们的发展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C.周国平在谈到阅读经典的重要性时说:“经典名著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和一代代读书人的选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就像给一个人的精神‘打底子’,这非常重要。”
D.歌手尹相杰因再次涉毒被抓引起公众关注。明星吸毒绝非个例,复吸者也不在少数,近年来,发生超过20起明星涉毒事件,这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