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

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700字。

(2)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读 读老人与海有感:“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 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 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 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去读自己的人生 那么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以“读”为题作文,并且有提示,“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这样学生就可以正确理解“读”的含义了。读自然,是领悟自然的魅力,感受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中时光如梭的变化。读社会,是观察社会动态,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品评时代变化。读父母是感悟爱的伟大,感恩于父母的付出。读老师是理解奉献的精神,感谢老师的悉心栽培。读自己是反思,在反省中成长。如此,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参照示例对“和谐”的理解和表达,请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选择一个,写出自己的理解。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

示例:和谐是一个优美的音符,为社会谱写了动听的乐章。

 

查看答案

请按照提示及要求答题。  

成语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字游戏。根据下面提示的成语,完成成语接龙。

千军万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文后的小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生机盎然全诗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查看答案

默写(任选三题作答)

(1)                     ,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东篱把酒黄昏后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想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夫以秦王之威,                 辱其群臣。相如虽驽,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         属:连缀,写作

B.莫不           逾:过度

C.遂五经,贯六艺   通:通晓

D.史职           去:到

10.2.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三辅  

B.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C.虽才高

D.是皆服其妙

3.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举孝廉不行    B.公车特征拜郎中

C.下车        D.言甚详明

4.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文章开头先按照传记体例,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还介绍了张衡的文学才能、不平凡的求学经历以及渊博的知识。

B.第1段还介绍张衡的为人:一方面说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一方面说他淡泊宁静,不慕名利富贵,并用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对其“从容淡静”作具体说明。

C.第1段介绍了张衡经过十年“精思傅会”,创作出了讽谏当时的“莫不逾侈”不良社会风气的《二京赋》,说明了他的文学成就。

D.2.3段先概述张衡在科技上的特长和成就。由于他的精心研究和创造性成就,得到汉安帝的赏识、召请和重用。再介绍张衡的为人。由于“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与第1段介绍“而无骄尚之情”的品德相呼应。

5.翻译下列句子

(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