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上华山的高峰后,游客们心情十...

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上华山的高峰后,游客们心情十分兴奋,他们居高临下,指点江山,赞美着眼前的大好风光。

B综观戴望舒的所有诗作,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诗风可谓迥然不同

C徐志摩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的和谐融合,在《再别康桥》中,情与景结合得如漆如胶

D阅读诗歌、体味诗歌,对于提升人生的质量、丰富人生的内涵,无疑具有不可理喻的重要意义。

 

B 【解析】 试题分析:成语本身是没有错的,错在与语境不合、修饰对象不当、褒贬不当、范围不当、谦敬不当等等。所以学生首先要知道成语的意思,然后关注它所修饰的对象,所在的语境。A项指点江山:指点:批评;江山:指国家。指批评国家大事。用于“游客”,适用对象不当。B项迥然不同: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C项如漆如胶:像胶和漆那样粘结,形容感情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用于“情和景”适用对象不对。D项不可理喻: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修饰“重要意义”不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百gě)         挥斥方qiú)   pī)

B.青xíng       shuò)    秦(júe

C.团jī)        zhuì)     南(fán

D其乏困(gòng 目(chēn      视(w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康熙字典

梁晓声

集市即便在小镇也还是热闹的。

少年面前的地上铺一张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那是旧挂历的一页是在集市上花一角钱买的——他自然舍不得花一角钱买但馄饨铺的老板娘无论如何不肯白给他。

“都是去年的挂历了你就扯给我一张也不是什么损失。”

“不是什么损失?损失大了!你看那明星结婚了息影了。息影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就是再也看不到她演的影视剧了!一册挂历上全是她一个人有收藏价值的。扯一张给你就不完整了。不完整了还有屁价值!”老板娘从挂历上扯下那一页时表现得十分不情愿 仿佛真吃了极大的亏。

午后三点多集市的热闹像戏剧的高潮过去一般退去了。少年仍蹲在那页白纸旁。白纸正中摆着一部纸页破损、颜色像陈谷子似的字典。1949 年后全中国再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过那种字典。它已没了原先的封皮后贴上去的封皮上写着“康熙字典”。笔迹工整又拘束是少年写上去的。

他的左边是卖肉的摊位从上午到此刻买肉的人络绎不绝卖肉的汉子忙得不亦乐乎。右边是卖油条的生意也不错。农村人一年四季自家是炸不了几次的跟着大人们赶集的小孩子十之八九要央求大人给买了吃。城乡差别至今仍明明白白地体现在细微处。而且越是体现在细微处 越使农村的少男少女们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这少年也有那样的梦。

真的梦是无逻辑的人生的梦却须循着某种规律。

少年凭着刻苦学习的一股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那是他实现自己人生之梦的关键一步。拮据的家庭负担不起住校费用为了圆梦他想买辆旧自行车骑车上学尽管每天要走几十里的路有些辛苦。可他靠卖废品才存下二十元要拥有旧货店中那辆状况还算好的自行车得先卖掉这部《康熙字典》。父亲病故了母亲已去南方打工他清楚妈妈挣钱的辛苦不忍向妈妈要。并且他也清楚妈妈正省吃俭用地攒钱以备他将来考上大学的花费。

集市渐渐冷清卖肉的和炸油条的在他的巴望之下先后离去。他和那页旧挂历纸的存在总算是比较显眼了。炸油条的摊位那儿留下了几块烧过的炭他捡起一块在纸上写出一个大大的“卖”字那是他上学以来写得最大的字。

天已傍晚。

终于有四个人围住了少年。其中一人三十六七岁是隔街走过来的左腿一瘸一拐看上去较有文化他对字典的兴趣挺大拿在手中翻看良久少年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不料他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是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字典而已至今民间仍多的是。而且显然做了手脚把最后一页撕掉了最后一页肯定印着出版年份什么的……”

“没做手脚!”

少年愤怒了。他确实撕掉了最后一页但不是为了骗人而是由于最后一页太破了……

少年的辩解已无济于事。他用半页挂历纸包起字典离开小镇时天已黑下来。

“那孩子过来帮帮我!”

他听出是那个坏了他事的男人的声音。原来那人的左腿有半截是假肢。他因为躲一辆卡车而摔倒假肢的关节处摔坏了站都站不起来。他的处境无疑很危险路那么窄不被压到才怪呢!

少年尽管恨他但还是站住了。

他是县重点中学的一位数学老师。开学后任班主任的他手持点名册点名时意外地看到那卖《康熙字典》的少年应声站在他面前他愕然了……

下课后老师将他引到无人处表示感谢“字典卖掉了吗?

学生摇头。

“我收回我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不对那字典其实很有收藏价值……”

学生将目光望向别处不言语。

“卖给我吧我出两百元。

“我不能和老师做交易! 学生说罢转身跑了。

过了几天老师旧话重提学生还是说不能和老师做交易。

“老师都和你说过几次了你都不给老师一点儿面子吗?你本来就是想卖的不是吗?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应该由知道它价值的人来收藏对不对?

最后一次老师有些生气了。

于是老师得到了《康熙字典》学生得到了一辆自行车新的。

三年弹指一挥间少年考上了上海交大。临行送给老师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师我明白您为什么非要买我那本《康熙字典》也明白了某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每每看到它老师心里就漾起一股暖意。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买肉和油条的人络绎不绝而少年的《康熙字典》却无人问津这种鲜明的对比说明当地人的物质生活虽已富足但精神追求严重缺失。

B少年撕去字典最后一页的行为被“老师”误会后他很愤怒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他极力地向围观的人解释想澄清事实。

C小说强调少年用炭写下的“卖”字“是他上学以来写得最大的字”意蕴丰富表明少年要成为城里人缩小城乡差距的决心巨大。

D小说中关于赶集孩子和农村少男少女城市梦的描写使少年的生活境遇和人生梦想超越了个例而成为一种典型成为农村少年生活的一个缩影。

E这篇小说以“康熙字典”为线索运用插叙和倒叙的手法描写了留守少年卖《康熙字典》的曲折经历避免了平铺直叙使行文曲折有致。

(2)小说中的少年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3)小说多处写到“白纸”“旧挂历纸”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的“老师”先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后来又高价收藏了《康熙字典》。小说这样写有人认为很巧妙有人认为不太好。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查看答案

请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那河畔的金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再别康桥》)

(3)_______________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 _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5)又前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灞上(1)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2)久,何年致此身(3)

】 (1)灞(bà)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2)郊扉:郊居。   

(3)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

1.这首诗中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你认为这首诗的颈联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公讳尧臣,伯庸。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其后遂以令,至今用之。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不行。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下三司,永和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有文集五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曰文安。

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遂以                著:显著。

B天下之疑                释:消除。

C不行                    格:搁置。

D永和遣人以利动公          阴:暗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C储嗣即储君,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尧臣军事才能杰出。西北边境因元昊作乱发生战争时,王尧臣通过实地考察,对兵力部署、要塞防卫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B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

C王尧臣居官任职期间,处理政务遇到意见不一致时,一定与大家反复讨论,直到取得共识为止,从不固执己见。

D王尧臣一生历任多职,为国为民,临终仍挂念国事。皇帝亲自参加他的丧礼,并且停止朝政一天以表达哀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

(2)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