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座荒芜了的花园里。 美丽的池子干得见底了。美丽...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座荒芜了的花园里。

美丽的池子干得见底了。美丽的花木枯萎尽了。玫瑰死了,夜莺好久没有飞来了。除了蟋蟀在草丛中悲鸣,只有有毒的恶草与刺人的荆棘生长着。

有一天,忽然有几个人到园里来。

他们看见这座美丽的花园出现这样的凄凉情况,个个脸上都显出追慕惋惜的神色,几乎要痛哭了。一个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身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大家应该努力把它整理好。”于是他们讨论怎样改造这座荒芜的花园的方法。

一个人说:“应该先把恶草和荆棘砍除掉,然后才能把花木栽下。”

另一个人说:“不然。应该先把花木运来,然后去砍除恶草和荆棘,因为——

另一个人说:“我表示同意A君的话,恶草和荆棘如果不先除去,佳木好花是决不能栽种的。因为——

其余的人说:“不然。你的话错了。我赞成B君的意见。因为——

他们各举了许多理由,互相辨论着,还引了许多例子来证明他们的话,由早餐的时候一直辩论到正午,家家炊烟起了,还没有停止;甚至于因为意见不合,互相谩骂……而且扭打了。

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行胜于言 轻轻翻开《史记》,历史的年轮旋转着重现在我眼前,帝王将相的人生总在炫出无尽的光芒,而我所模糊的“纸上谈兵”总让人遗忘,那暗淡的“宰予昼寝”的故事总也引不起谁的思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几百年前,大诗人陆游已经悟透了这个道理,行胜于言,每个人的成功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在纸上写出来的,豪言壮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样将这豪言壮志表现出来。去行动,去为这个目标而奋斗。苏轼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者。所以不努力怎会成功,不去行动怎么会扬志,一肚空话,一腔热血,一纸滥语,又有何用。 荀子曾经感慨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先人的智慧怎么就在自己的生命中行不通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鱼虽美丽动人,空看绝不会有所收获,梦想虽辉煌灿烂,大言不可能促你成功。当今符号巴菲特的女儿小时候骄傲自大,一次宴会上,女儿向父亲吹嘘自己以后必将成为伟大作家,为自己的父亲增光添彩。父亲巴菲特并没有高兴的赞赏女儿怀有大志,而是转而反问她:“你能不能说出你看的几部作品并对它加以赏析呢?”女儿支吾的说不出来,巴菲特顿而大怒,吼道:“离开餐桌,回到你卧室去反思一下自己,记住,当你什么都没做的时候,不要梦想着成为什么。”巴菲特成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他敢做常做,而不是和谁浪费时间吹捧自己的成功经验。他说:“想成功,一是要保持沉默,二是要马上行动,三是要坚持到底。”巴菲特的成功事实不正说明行胜于言吗? 声大而无理,浪高则无害。就像《礼记》中的那句“谨于言而慎于行”一样,我们做人做事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行动说明事实,南北朝的刘勰曾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也是这个意思。生活在现代物质社会,已不是“理屈词穷”的时代,而是“理屈词无穷”的纷杂时,说服一个人,甚至说服一个社会,用行动去完成自己要说的,像巴菲特那样傲视万物。 行胜于言,万物于行中运转,社会于行中发展,人生于行中辉煌。 【解析】 试题分析: 新材料作文可以提炼的角度较多,更容易离题。首先要抓关键句,其次要“以果溯因”。从“花园照旧荒芜着”的原因是什么?去找突破口,就能找到材料的主旨。切合题意:“空谈不如实干”、“行动胜于空谈”、“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等。符合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求同存异”“协调”“团结”“合作”偏离题意:“分清主次”“妥协”“退让”“雄辩”“和谐”“目标”“当机立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用类文本阅读

巴金自传:文学生活五十年

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唯其不善于讲话,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在我心里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

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每个人会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找寻出路。

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

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说不清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当作专制的王国,我坐在旧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他们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一时的任性杀死的。我离开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当时的情况是这样: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公寓的五层楼上,一间充满煤气和洋葱味的小屋子里,我寂寞,我痛苦,在阳光难照到的房间里,我想念祖国,想念亲人。在我的祖国正进行着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人民正在遭受屠杀。在巴黎掀起了援救两个意大利工人的运动,他们是沙柯(NSacco)和樊宰底(BVanzetti),他们被诬告为盗窃杀人犯,在美国麻省波士顿的死囚牢中关了六年,在我经常走过的街上到处张贴着为援救他们举行的“演讲会”、“抗议会”的海报。我读到所谓“犯人”之一的樊宰底的“自传”,里面有这样的话:“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个人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我非常激动,樊宰底讲了我心里的话。

我的住处就在先贤祠(Pantheon)旁边,我每天都要经过先贤祠,在阴雨的黄昏,我站在卢梭的铜像前,对这位“梦想消灭压迫和不平等”的“日内瓦公民”诉说我的绝望和痛苦。回到寂寞冷静的屋子里,我坐下来求救似地给美国监狱中的死刑囚写信(回信后来终于来了,樊宰底在信中写道:“青年是人类的希望。”几个月以后,他给处死在电椅上,五十年后他们两人的冤案才得到昭雪。我在第一本小说《灭亡》的序上称樊宰底做我的先生)。就是在这种气氛、这种心情中我听着巴黎圣母院(NotreDamedeParis)报告时刻的沉重的钟声,开始写下一些类似小说的场面(这是看小说看多了的好处,不然我连类似小说的场面也写不出),让我的痛苦,我的寂寞,我的热情化成一行一行的字留在纸上。

我过去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挣扎,一齐来到我的笔端,我写得快,我心里燃烧着的火渐渐地灭了,我才能够平静地闭上眼睛。心上的疙瘩给解开了,我得到了拯救。

这以后我一有空就借纸笔倾吐我的感情,安慰我这颗年轻的孤寂的心。第二年我的处女作完成了,八月里我从法国一座小城沙多吉里把它寄回中国,给一个在上海开明书店工作的朋友,征求他的意见,我打算设法自己印出来,给我的大哥看(当时印费不贵,我准备翻译一本小说卖给书店,拿到稿费来印这本书)。等到这年年底我回到上海,朋友告诉我,我的小说将在《小说月报》上连载,说是这份杂志的代理主编叶圣陶先生看到了它决定把它介绍给读者。《小说月报》是当时的一种权威杂志,它给我开了路,让我这个不懂文学的人顺利地进入了文坛。

(节选自《巴金自传》)

1)下列对文章信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巴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言不由衷,感情不能表达出来,苦恼之余不得不求助于纸笔。

B.作者出生在富裕家庭,亲眼看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境况,看到了社会的黑暗,萌发了救人、救世、救自己的思想。

C.巴金从小就喜欢小说。写了五十年,最终成为小说家。

D.先贤祠旁边的生活经历,激发了作者写作的热情,写出了第一部小说《灭亡》。

E.叶圣陶慧眼识才,对巴金顺利走上文坛给予了帮助。

2)文中关于一九二七年春天巴黎生活的描写,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和烘托(衬托)的手法,请就这两种手法作一下简要分析。

3)作者在第③段中说“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接着又说“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但事实上巴金的文学创作不仅拯救了自已,也确实起到了“救人救世”的作用。如何理解“救自己”与“救世界”的关系?

 

查看答案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归去来兮辞》)

(2)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逍遥游》)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陈情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晚唐诗人。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并且简析。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留正,字仲至,泉州永春人。六世祖从效,事太祖,为清远军节度使,封鄂国公。绍兴十三年,第进士,南恩州阳江尉、清海军节度判官。

知循州,陛辞,言:“士大夫名节不立国家缓急无所倚仗靖康金人犯阙死义者少因乱谋利者多今欲恢复当崇尚名节。”上益喜,明日谕辅臣:“留正奏事,议论耿耿,可与职事官。”军器监簿,历官考功郎官。太常谥叶义问“恭简”,正覆谥,言:“义问将兵出疆,不知敌人情伪,及金犯边,督视寡谋,几至败事。”下太常更议,时论韪之。

侍御史范仲芑劾前帅赃六十万,有诏核责。正明其非辜,御史怒,并劾正,降显谟阁待制、提举玉隆万寿宫。寻复职。知赣州,奏减上供米,不报。及为相,蠲一万八千石。知隆兴府。

光宗受禅,主管左右春坊姜特立随龙恩擢知閤门事,声势浸盛。正列其招权预政状,乞斥逐,上意犹未决。会副参阙,特立谒正曰:“上以丞相在位久,欲迁左相,叶翥、张枃当择一人执政,未知孰先?”正奏之,上大怒,诏特立提举兴国宫。孝宗闻之,曰:“真宰相也。”

正始议以上疾未克主丧,宜立皇太子监国;若终丧未倦勤,当复辟。设议内禅,太子可即位。时从臣郑湜奏与正同。既而赵汝愚以内禅请于宪圣,正谓:“建储诏未下,遽及此,他日必难处。”论既违,以肩舆逃去。及嘉王即位,尊皇帝为太上皇帝,以正为大行攒宫总护使,宁宗即位。入谢,复出。宪圣命速宣押,时汝愚亦以为请,上亲札,遣使召正还

嘉泰元年,进封魏国公,复少师、观文殿大学士。开禧二年七月,,年七十八。赠太师。   

(选自《宋史 列传第一百五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士大夫名节不立/国家缓急无所倚仗/靖康金人犯阙/死义者少/因乱谋利者多/今欲恢复/当崇尚名节

B.士大夫名节不立国家/缓急无所倚仗靖康/金人犯阙/死义者少/因乱谋利者多/今欲恢复/当崇尚名节

C.士大夫名节不立国家/缓急无所倚仗/靖康金人犯阙/死义者少/因乱谋利者多/今欲恢复/当崇尚名节

D.士大夫名节不立/国家缓急无所/倚仗靖康/金人犯阙/死义者少/因乱谋利者多/今欲恢复/当崇尚名节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 

A.“国公”是一种爵位,隋朝设置,后世沿用至明朝;清朝则仅有宗室及藩部封镇国公、辅国公。

B.“授”“除”“迁”是表示授予官职或官职变化的词,在文中,“授”是授予官职的意思,“除”是免除官职的意思,“迁”是升迁的意思。

C.“陛辞”指朝官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陛,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后用“陛下”作为对帝王的尊称。

D.“薨”,古代指诸侯或大官的死为薨。古人对“死”还有其他的说法,如称帝王或王后的死为“崩”,称大夫的死为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留正直言敢谏。太常要给叶义问“恭简”的谥号,留正再次审核该谥号时,向皇上进言,称叶义问缺乏谋略,几乎坏了国家大事。

B.留正明辨是非。侍御史弹劾前帅贪赃,皇上下诏令加以核实,留正证明他没有罪,因此惹怒侍御史,自己也遭到弹劾,被降职。

C.留正为人机敏。姜特立蒙受皇恩揽权干政,留正将姜特立想要担任执政大臣的想法上报皇上,从而使姜特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D.留正言论前后不一。留正首先建议立皇太子监国,而当赵汝愚向宪圣太后请求传位一事时,留正又说立皇太子的诏令还没下达,不应着急提及此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复职。知赣州,奏减上供米,不报。及为相,蠲一万八千石。

2)宪圣命速宣押,时汝愚亦以为请,上亲札,遣使召正还。

 

查看答案

选出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太阳下山了,                                 。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

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

给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

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

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

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

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