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莫言三影
从维熙
这年的年节前的12月28日,友人们在我家中欢聚,迎接九十年代的文学之春。那天,来的友人很多,我的同辈人自不必说,该来的都来了;在比我年轻一代的作家中,莫言也来了。在我记忆中,他当天说话很少,酒却喝得不少。在我的认知中,文人有两种酒态:一种是酒后忘我,一种是酒后沉默。莫言属于后一种,当他与在座的王蒙、叶楠碰杯时,只是往嘴里倒酒,没有叶楠等友人酒后的高声喧笑。最有意思的是,当友人们离开我家之后,妻子才发现莫言带来了年节的礼物:一个竹编篮筐里,蜷卧着两只颜色相异、绒布做成的小猫。
“这有点像他今天的肖像,今天他的话很少。”
“应当说人家十分腼腆。”妻说。我笑了:“老虎醉酒后也是腼腆而无声的!”
妻说:“你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莫言。”为了论证出一个真实的莫言来,我对妻子说:“你看他的《红高粱》,是不是充满了人性中的野气?蔫人出豹子。这个山东高密小子,骨子里藏有豪气、义气、霸气和匪气。”
妻子笑个不住:“你别侮辱我们军人。”“怎么是侮辱呢,这是最高的褒奖。你没看见文坛上那些‘排排坐,吃果果’的乖乖们,骨头里最缺的就是这种钙质吗?”
她无言了———她对文坛缺乏起码的了解。大概是第二年的早春,一位山东的编辑来我家组稿。言谈之间,他从背包里拿出了一瓶酒,说是奉莫言之命给我带来的家乡烈酒。那瓶酒的名称,今天我已忘得一干二净,但是酒瓶上的商标,我却一直记忆在心:那是《水浒传》中的汉子武松,在景阳冈上打虎的画面。没等这位编辑多费唇舌,我立刻应下为他们报纸副刊写稿。他连连对我表示感谢,我说你感谢莫言去吧,只要是莫言的委托,我一定尽己所能。之所以如此,我当真觉得莫言的躯体里,蕴藏着打虎人的阳刚之气。事隔不久,华艺出版社找到我的家里,说是要突破一下文坛的沉闷局面,要我出面找上几个有创作实力的作家,出一套实力派作家的书。在比我们这代人更年轻一代的作家里,我找上了莫言、刘震云和陈染。现在回头一看,那套丛书外观上虽已陈旧失色;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华艺”能把这些作家捆绑在一起,在建国门外的一家饭店聚会,事后又出了一套“当代小说大系”,也算是一次难能可贵的行为了。
在我的认知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出现了一批吃狼奶长大的后来人,他们心中只有自己,并只为自己活着———莫言与那些狼孩泾渭分明,他行文做人的野气里,始终不失中国传统中的忠厚。这是我尊重并深爱莫言的又一因素。
我们很少通电话———除非有事要谈。记得,偶尔通电话时,莫言常劝我写写家族史。我说我不能,因为多年来让我梦里也相思的东西,是劳改队褴褛的衣衫,是一条茫茫的驿路。生活坐标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决定了各人笔墨驰骋的领域。可以这么说,从莫言发表《透明的红萝卜》开始,特别是他的《红高粱》问世之后,我就觉察出这是一匹挣脱了笼头的野马。基于这种认知,我除了激动地写下《五老峰下荡轻舟》,对莫言告别文学惯式,另辟蹊径的艺术之勇表示赞美之外,还在我主持的一家出版社,责令编辑迅速将其几篇处女作,纳入“文学新星”丛书出版。当时,进入那套“文学新星丛书”的青年作家有四十多位,历经十多年时间的磨砺和检验,莫言不仅是其中长明之星,而且创作势态如决堤之水,一发而不可收。纵观莫言三十多年的创作,近年来又多了些他昔日作品中没有的幽默,这绝非莫言自作多情,而是他生命中的野气升华和挥发。
谈及莫言作品的幽默,不禁使我想起两件往事:其一,1987年中国作家访德期间,因为德国汉学家顾彬有辱中国作家尊严之举,莫言曾将其比喻为“玻璃耗子琉璃猫”,此话曾引起同去访德作家们的大笑;其二,1998年10月,他在台北图书馆,与两岸同行们共议21世纪文学命题时,莫言曾让在场听众捧腹大笑不止。他似乎不是在发表讲演,而是与在场的听众诙谐地对谈。他那张憨态毕露的熊猫之脸,使会场上笑声一直不绝于耳———在那一刻,我就认定这个山东高密小子,越来越向平民型的作家靠拢。之所以如此,在于童年生活高密田园,对他的影响太深远了。如他笔下的《红高粱家族》系列——包括《蒜苔之歌》《檀香 刑》和近两年的长篇新作《生死疲劳》和《蛙》在内,都深深地蕴藏着山东民间文化对他的雕塑。他从不作高深的哲理思考状,更鄙视故作深沉的假道学,如果硬是把学院派作家与生活流的作家分开的话,他地地道道属于后者。
在人品上,莫言绝不是文苑中的跳蚤之类,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二十世纪的一天,我与莫言在电话中聊天时,告诉他一件事:我们这儿正在粉刷楼房,其中一个打工仔得知我是个作家,有一天他乘升降梯上攀经过我家楼窗时,突然问我是否认识莫言。我不置可否,反问他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那装修工告诉我他是山东高密人,他们那方水土出了个莫言;既然我也是个作家,想必我也认识莫言。我没有正面回答这小伙子的问题,只是把一包“红塔山”香烟,递到他的手里,这个高密小子脸上溅满了白灰点子。其实这只是我与莫言聊天时,信马由缰说出的一件生活趣事,没想到几天之后,快递公司的投递员按响了我家的门铃,原来是莫言送来两条“红塔山”和一瓶“五粮液”。 我打电话给莫言,说我不解其意。他说这是出于对老哥的友情。事后,我仔细想了想,怕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友谊, 更包容了对高密土地一草一木的一往情深。以此生活细节来探讨莫言的创作源泉,以及他的为人之道,不是比枯燥的评论文字,具有更形象的说服力吗?这就是从文到人的一幅莫言肖像。我想,去年全国作代会后,莫言虽出任了中国作协副主席一职,他也不会因此而忘记给他文学营养的北国山河地脉,还会像马拉松长跑那般, 续写出更富有中国品味的好作品来的。然否?读者和我都在拭目以待!
(选自2012年3月9日《文学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莫言的作品深深地蕴藏着山东民间文化对他的雕塑,他是一个从不作高深的哲理思考状的越来越向平民型的作家靠拢的生活流作家。
B.从维熙曾责令编辑迅速将莫言的处女作纳入“文学新星”丛书出版,说明了他慧眼独具,表现了他的喜才爱才思想。
C.莫言虽然平时说话不多,但他发表演讲时十分幽默,常常让会场上的笑声不断,这种幽默同样呈现在多年来的创作中。
D.莫言去从维熙家做客,明明带去了礼物,却一声不响,只是放在一旁而已,这表现了莫言的腼腆,也表现了他不事张扬的品质。
E.从维熙在行文中,通过细节的刻画,人物对比,还有自己独到思考后的叙述,让一个具体可感的莫言栩栩如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
(2)莫言深受作者从维熙的尊重,从人品的角度来说,有哪些原因?请简要概括。
(3)为了写出一个立体的莫言,作者在行文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
(4)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试结合文本探究其成功的原因。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失落在水中的秘密
【加拿大】洛•卡里埃
我上小学以后,父亲变得少言寡语。我陶醉于学习拼写,把它当作新颖的游戏,而父亲对此却几乎一窍不通,我家的信都由母亲执笔。
有一天,他带我来到一丛枝繁叶茂的灌木前,“你要学会挑选桤木。”父亲说。我不明白他的意思。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一根一根的桤木枝条,样子十分虔诚。
“你要挑一根十全十美的,像这根一样。”
我看了看,那根枝条和别的并没有什么两样。
父亲打开折叠小刀,割下那根精心挑选的枝条。他剥掉上面的叶片,露出赤裸的枝丫,那枝丫呈完美的Y字形。
“你看,”父亲说,“这枝丫有两条臂,现在你用两手攥住这两臂,用力挤压。”
我按照他的吩咐,握住Y形枝的两杈。
“闭上眼睛,”父亲命令道,“再使点劲挤……别睁眼!你觉出什么了吗?”
“枝丫在动!”我惊讶地喊道。
桤木枝在我握紧的手指间扭动,宛如一条受惊的小蛇。父亲看出我想扔掉它。
“攥住。别动!”
“枝丫在扭动,”我又说一遍,“我听见一种声音,像小河流水!”
“睁开眼。”父亲命令。
我猛地一惊,好像在梦中被他唤醒。
“这是怎么回事?”我问父亲。
“这就是说,在我们脚下,有个小小的淡水泉。如果我们挖下去,就能喝到泉水。我刚才是教你怎样找泉水。这是我父亲教我的,你在学校里根本学不到的。再说这本领绝不会没有用:人不写字不算数能过日子,可要是没水就不行。”
很久以后,我才发现父亲在这一带颇有名气,因为人们说他有一种“天生的才能”。他们打井之前总要请教我父亲。他们总是看他闭着眼睛,紧握桤木枝的两杈,在田野里或山岗上四处走动,探测水源。父亲停在什么地方,他们就在那里做上记号,然后向下挖掘,泉水就会从那里喷涌出来。
许多年过去了,我又上过几所学校,到过一些国家,生儿育女,撰文著书,而可怜的父亲此时已长眠于地下,安息在他多次找到过清泉的地方。
一天,有人着手摄制一部记录我的村庄和乡亲的影片。我和摄制组的工作人员一起去访问一位农场主,以便留下他伤心的形象:他花费毕生精力为子女准备了一份遗产——当地最好的农场,可是子女却不愿意继承。在技师们安放摄影机和扩音器的时候,那位农场主搂住我的肩膀说:“我过去和你父亲很熟呢。你脚下有一眼井。打井之前我请来农业部门的专家。他们调查了一番,还分析了一锹泥土,最后写出报告说我的地里没有水。我有一大家子人,有牲口,有庄稼,我需要水啊。看到那些专家什么都没找到,我就想起你的父亲,于是请他来一趟。他走进地里,割下一根枝条,然后闭上眼睛在四处转了一阵。他忽然停下来,注意听一种我们听不见的声音,然后对我说:‘你就在这里挖吧,水有的是,足够你饮牲口用,还够淹死那些专家。’我们挖下去,找到了水,而且是没有污染的净水。”
摄制组已做好准备,他们招呼我就位。
“我要给你看一样东西。”农场主说。他钻进一间一直用来存放杂物的小屋,然后拿着一根树枝走出来,把树枝递给我,说:“我从来不扔东西。我一直保存着你父亲帮我找水时割下的桤木枝。我真不明白,它竟然没有干枯。”
我抚摸着主人出于一种莫名的虔诚而保存下来的树枝,心情十分激动,觉得父亲就站在我身后看着我。我站在父亲发现的泉水之上,紧闭双眼,等待枝丫扭动。我希望耳边能响起潺潺的水声。
桤木枝在我手中纹丝不动,地下的泉水也拒绝歌唱。
在从童年的村庄开始的生活道路上,不知从哪里开始,我忘却了父亲教我的本领。
“不要难过,”农场主说,他肯定是联想起自己的农场和自己的童年,“现在父辈有什么也难传给下一代了。”
随后,他从我手中拿走桤木枝。
(1)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开头写“我”陶醉于现代文明,可父亲对此一窍不通,甚至连写信都不会,暗示“我”和父亲的分歧,为下文作铺垫。
B.父亲曾经教给“我”用桤木枝寻找泉水的本领,但“我”当时没有认真领会,以至多年后重返故乡发现自己完全忘了这种本领。
C.小说按照时间顺序记述父亲的生平事迹,歌颂父亲的为人,含蓄地批判了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戕害,呼吁人们尊重传统文化。
D.桤木枝是父亲寻找泉水的重要道具,它贯穿小说的始终,对刻画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表达情感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E.农场主最后从“我”手中拿走桤木枝的举动很有深意,既表现他对身怀绝技的民间匠人的尊重,又表现他对所谓专家的蔑视。
(2)小说标题“失落在水中的秘密”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试作说明。
(3)父亲对拼写一窍不通,认为“人不写字不算数能过日子”,小说写这些内容有怎样的用意?
(4)文中的“我”上过几所学校,到过一些国家,撰文著书,却忘记了父亲教“我”利用桤木枝找水的本领,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 , 。
(2)《阿房宫赋》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 , 。
(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初望淮山
黄庭坚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注】三径: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1.首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刘鸿训,字默承,长山人。父一相,由进士历南京吏科给事中。追论故相张居正事,执政忌之,出为陇右佥事。终陕西副使。
万历四十一年,鸿训登第,由庶吉士授编修。神、光二宗相继崩,颁诏朝鲜。甫入境,辽阳陷。朝鲜为造二洋舶,从海道还。沿途收难民,舶重而坏。跳浅沙,入小舟,飘泊三日夜,仅得达登州报命。遭母丧,服阕,进右中允,转左谕德,父丧归。天启六年冬,起少詹事,忤魏忠贤,斥为民。
庄烈帝即位,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遣行人召之。三辞,不允。崇祯元年四月还朝。当是时,忠贤虽败,其党犹盛,言路新进者群起抨击之。诸执政尝与忠贤共事,不敢显为别白。鸿训至,毅然主持,斥杨维垣等,人情大快。而御史袁弘勋本由维垣辈进,思合谋攻去鸿训,则党人可安也。弘勋诋鸿训使朝鲜,满载貂参而归。锦衣佥事张道浚亦讦攻鸿训,鸿训奏辩。给事中颜继祖言:“鸿训先朝削夺。朝鲜一役,舟败,仅以身免。”帝是之。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七月,以四川贼平,加鸿训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帝数召见廷臣。鸿训应对独敏,谓民困由吏失职,请帝久任责成。以尚书毕自严善治赋,王在晋善治兵,请帝加倚信。帝初甚向之。关门兵以缺饷鼓噪,帝意责户部,而鸿训请发帑三十万,示不测恩,由是失帝指。无何,御史田时震劾鸿训。鸿训数被劾,连章力辩,帝不听,下廷臣议罪。
明年正月,鸿训谪戍代州。鸿训居政府,锐意任事。帝有所不可,退而曰:“主上毕竟是冲主。”帝闻,深衔之,欲置之死。赖诸大臣力救,乃得稍宽。七年五月卒戍所。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B.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C.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D.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庶吉士”,明代选举人中文学优等及善书者担任,三年后考试,成绩优良者授编修、检讨等职。
B.“服阕”,指服丧期满。旧俗尊亲去世后,在服阕期间辞官、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C.“执政”,指掌管国家政事(的人),主管某一事务的人,宋金某些高级官员的通称。
D.“文渊阁”,指明代宫内贮藏典籍及皇帝讲读的地方,《永乐大典》就是在南京文渊阁编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鸿训的父亲刘一相是一位性格刚直的人。进士出身,后来担任吏科给事中一职,因为追究之前的首辅张居正的事情被执政者嫉恨。
B.刘鸿训在出使朝鲜时遭遇国内战乱。神宗、光宗去世后,刘鸿训到朝鲜颁布诏令,但遇到国内的战乱,就乘坐朝鲜专门为他建造的两艘大船,从海上回国。
C.刘鸿训出任礼部尚书时处在斗争的漩涡当中。此时,魏忠贤虽然失败,但其党羽还比较兴盛,因为刘鸿训能够主持公道,而遭受杨维垣等人的合谋排斥。
D.刘鸿训因为敢于直言而失去皇上的宠信。刘鸿训被召见时应对敏捷,并推荐自己喜欢的人担任要职;在关门之兵起哄的事上受到皇上的责难,从此失宠。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沿途收难民,舶重而坏。跳浅沙,入小舟,飘泊三日夜,仅得达登州报命。
(2)鸿训居政府,锐意任事。帝有所不可,退而曰:“主上毕竟是冲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虚幻颂歌
李泽厚
跟长期分裂和连绵战祸的南北朝相映对的,是隋唐的统一和较长时间的和平和稳定。与此相适应,在艺术领域内,从北周、隋开始,雕塑的面容和体态开始明显地变化,经初唐继续发展,到盛唐确立而成熟,形成与北魏的悲惨世界对应的另一种美的典型。
先说雕塑,秀骨清相、婉雅俊逸明显消退,隋塑的方面大耳、朴达拙重是过渡特征,到唐代,便以健康丰满的形体出现了。佛像变得更慈祥和蔼,关怀现世,似乎极愿接近世间,帮助人们。它不复是超然自得、高不可攀的思辨神灵,而是管辖世事、可向之请求的权威主宰。
唐窟不再有草庐、洞穴的残迹,而是舒适的房间。菩萨不再向前倾斜,而是安安稳稳地坐着或站着。更重要的是,不再是概括性极大,含义不可捉摸、分化不明显的三佛或一佛二菩萨,而是分工更为确定,各有不同职能,地位也非常明确的一铺佛像或一组菩萨。这里以比之前远为确定的形态展示出与各种统治功能、职责相适应的神情面相和体貌姿势。本尊的严肃祥和,阿难的朴实温顺,伽叶的沉重认真,菩萨的文静矜持,天王的威武强壮,力士的凶猛暴烈,或展示力量,或表现仁慈,或显现天真作为虔诚的范本,或露出饱历沧桑作为可信赖的引导。形象更具体化、世俗化;精神性减低,理想更分化,不只是那含义甚多而捉摸不定的神秘微笑了。
这当然是进一步的中国化,儒家思想渗进了佛堂。与欧洲不同,在中国,宗教是从属于、服从于政治的,佛教愈来愈被封建帝王和官府所支配管辖,作为维护封建政治体系的自觉工具。自南北朝以来,儒佛道互相攻讦辩论之后,在唐代便逐渐协调共存。而宗教服务于政治、伦常的儒家思想终于渗入佛教。在艺术上,唐代佛教雕塑中,温柔敦厚关心世事的神情笑貌和君君臣臣各有职守的统治秩序,充分表现了宗教与儒家的同化合流。于是,既有执行“大棒”职能、凶猛吓人连筋肉也凸出的天王、力士,也有执行“胡萝卜”职能、异常和蔼可亲的菩萨、观音,最后是端居中央、雍容大度、无为而无不为的本尊佛相。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的巨大无边,也不再表现为以前北魏时期那种千篇一律而同语反复的无数小千佛,它聪明地表现为由少数几个形象有机组合的整体。这当然是思想(包括佛教宗派)和艺术的进一步的变化和发展。
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朝不保夕、人命如草的历史时期终成过去,社会向前发展,门阀士族已走向下坡,非身份性的世俗官僚地主日益得势,在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氛围、心理情绪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因素和景象。这也渗入了佛教及其艺术之中。
由于下层不像南北朝那样悲惨,上层也能比较安心地沉浸在歌舞升平的世间享受中。社会的具体形势有变化,于是对佛国的想望和宗教的要求便有变化。精神统治不再需要用吓人的残酷苦难,而以表面诱人的天堂幸福生活更为适宜。于是,在石窟中,雕塑不是以强烈对比的矛盾(崇高),而是以相互补充的和谐(优美)为特征了。雕塑的佛像也不是以现实的普通的人为模特儿,而是以享受着生活、体态丰满的上层贵族为标本。跪倒在佛相面前,是钦羡、追求,与北魏本生故事和佛像叫人畏惧而自我舍弃,其心理状态和审美感受是大不一样了。天上与人间不是以彼此对立而是以相互接近为特征。这里奏出的,是一曲幸福的梦想、企图引人入胜的幻景颂歌。
(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像的面容从北周、隋朝时开始不断发展变化,到了盛唐时期成熟确立,变得更慈祥和蔼、关怀现世。
B.唐代佛像的分工更加明确,能够各司其职,不同职能的佛像往往有着确定的神情面相和体貌姿势。
C.唐代佛像都是三类一组出现的,端居中央的是本尊佛像,立在两边的是凶猛吓人的天王、力士和和蔼可亲的菩萨、观音等。
D.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下层生活悲惨,上层进行精神统治也是用吓人的残酷苦难,连佛像也叫人畏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社会的稳定与否影响着艺术领域的变化,比如社会相对稳定的隋唐时期的洞窟佛像的体态与战乱比较频繁的南北朝时期的洞窟佛像的体态就有明显不同。
B.就洞窟佛像而言,南北朝时期以普通人为模特儿,多体现残酷苦难,唐朝时期则以上层贵族为模特儿,体现超然自得。
C.唐窟佛像的容貌、姿态等的变化与儒家思想的渗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佛雕中出现的温柔敦厚、关心世事的笑容是宗教与儒家的同化的表现。
D.社会形式的变化要求宗教也要变化,从佛像的角度分析也一样,比如在唐朝,佛像雕塑展现的是相互补充的和谐之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佛像面容慈祥,成为管辖世事的神,民众可以跪倒在他们面前,向他们虔诚祈祷获得幸福生活,但这种幸福不过是一种虚幻。
B.与南北朝相比,唐窟已经脱离了之前的草庐、洞穴,佛像也更加具体化、世俗化,不再是之前的含义模糊而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微笑了。
C.北魏时期的佛像为了表现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的佛法无边,多采用千篇一律而同语反复的小千佛,而唐朝佛像的表现与之不同。
D.决定艺术趣味、审美理想的是现实生活而不是艺术本身,唐代门阀士族和官僚地主的发展在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氛围、心理情绪方面影响着佛教及其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