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陶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好为人师,甘作人梯,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B.距离全国高考还剩下两个多月时间,我们有些同学却计日程功,对自己缺乏信心,这是很不好的心态。
C.评论家认为,奥巴马为了实现自己国家的经济和战略目标,在中日之间实行双重标准,这种行为无疑是厝火积薪。
D.《苹果日报》在香港引起报业大战,杀的人仰马翻,天昏地暗,风声鹤唳。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刘已青
① 林徽因(1902-1955),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得到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 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的确,林徽因是20世纪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即使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她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 林徽因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人们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一书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现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知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 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有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就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着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的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它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了。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它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多了。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里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它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些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的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 )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这些称谓她并不看重,但却使林徽因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作为一个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2)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林徽因的传奇色彩?
(3)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②《阿房宫赋》中,“ , ”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莹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③《渔家傲·秋思》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诗句是: , 。
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初秋夜坐
杨亿
明河如练出城隅,朱火西流暑气徂。
顾兔一轮浮月桂,流萤数点入烟芜。
迢迢宫漏传银箭,淅淅天风下白榆。
岸帻微吟自忘寐,披衣闲起绕庭梧。
1.诗歌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
2.诗歌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何玮,何伯祥之子,袭父职,知易州.从围襄樊,宋将夏贵率舟师来救,玮时建营于城东北,当其冲.贵兵纵火焚北关,遂进逼玮,万户脱因不花等呼玮入城, 玮曰:“建功立业,此其时也,何、避焉!”乃率其众,誓以死战,开营门,以身先之,贵败走。至元十一年,丞相颜伯受名伐宋,辟玮为帐前都镇抚。师次阳罗堡,夏贵率战舰列江上下,玮从元帅阿术,率众先渡,诸军继之,贵复败走。宋丞相贾似道率舟师拒于丁家洲,玮将勇敢士出战,夺舟千余艘,似道遁去。三十一年,拜中书参知政事。时宰执凡十一人,玮曰:“古者一相,专任贤也,今宰执员多,政出多门,转相疑忌,请损之。”不从,遂乞代。
大德四年,授侍御史,以母病辞。七年,授御史中丞,陈当世要务十条,成宗嘉纳之。京师孔庙成,玮言:“唐、虞、三代,国都、闾巷莫不有学,今孔庙既成,宜建国学于其侧。”从之。赛典赤等还自贬所,复相位,玮言:“奸党不可复用,宜选正人以居庙堂。”帝深然之。监察御史郭章劾郎中哈剌哈孙受赃,具服,而哈剌哈孙密结权要,以枉问诬章。玮率台臣入奏,辨论剀切,章遂得释。成宗崩,丞相阿忽台奉皇后旨,集廷臣议袱庙用摄政事,玮难之,阿忽台变色曰:“中丞谓不可行,独不畏死耶?”众皆危惧,玮从容曰:“死畏不义耳,苟死于义,夫复何畏!”未几,以疾去位。武宗即位于上都,授太子副詹事,遣使促使就职,复遥授平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武宗至自上都临朝问曰孰为何中丞玮出拜帝曰朕知卿以忠直为国朕有不逮卿当勉辅。
(节选自《元史·何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宗至/自上都临朝/问曰/孰为何中丞/玮出拜/帝曰/朕知卿以忠直为国/朕有不逮卿/当勉辅。
B.武宗至自上都/临朝/问曰/孰为何中丞/玮出拜/帝曰/朕知卿以忠直为国/朕有不逮/卿当勉辅。
C.武宗至/自上都临朝/问曰/孰为何中丞/玮出拜/帝曰/朕知卿以忠直为国/朕有不逮/卿当勉辅。
D.武宗至自上都/临朝/问曰/孰为何中丞/玮出拜/帝曰/朕知卿以忠直为国/朕有不逮卿/当勉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从1264年到1294年忽必烈驾崩,一共使用了31年,因此忽必烈又被称为“至元大帝”。
B.丞相,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战国秦悼武王二年始设,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了丞相制度。
C.孔庙,是祭祀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本庙,其中曲阜孔庙、南京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孔庙并称为中国四大孔庙。
D.成宗,文中指元成宗,“成宗”是其庙号,即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玮英勇善战。宋军援救襄樊,何玮所部位于首当其冲的城东北,但何玮毫不畏惧,及时鼓舞士气,拼死作战,打败了宋军。
B.何玮战功卓著。在元军打败宋朝将领夏贵率领的水军和击败宋朝丞相贾似道率领的水军的战斗中,何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C.何玮关心国事。他担任御史中丞时,向成宗上奏陈述十条当时的重要事务,包括在孔庙旁建立国立学校的建议,得到成宗嘉奖和采纳。
D.何玮正直敢为。他先反对赛典赤等人出任宰相,后在监察御史郭章被诬陷时率谏官陈奏皇上,辨明了事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玮将勇敢士出战,夺舟千余艘,似道遁去。
(2)今宰执员多,政出多门,转相疑忌,请损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造反式脂肪酸
在日常生活中,人造反式脂肪酸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香喷喷的奶油蛋糕,金黄色的炸薯条,诱人的起酥面包,爽口的冰淇淋,乃至饼干、咖啡伴侣、爆米花……这些受人欢迎的食品中,都可见到反式脂肪酸的身影。
然而就在2015年6月16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发布一项法规,将在3年内逐步清除加工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最终彻底禁用。FDA法案委员斯蒂芬·奥斯托弗说:“此项法规表明当局承担起了保护所有美国人心脏健康的责任。希望能减少冠心病,预防每年上千例的心脏病突发。”
自19世纪末开始,猪油等动物脂肪变得越来越昂贵而稀缺,当时的化学家们开始寻找将液体油固化的方法来替代固体油脂。1901年,德国化学家威廉·诺曼将氢化技术创造性地用于液体棉籽油,得到了像黄油一样的氢化植物油,即人造反式脂肪酸。几年之后,氢化植物油的年产量达到了几千吨并且开始产业化。用氢化植物油做起酥油烘焙和煎炸食物往往会更好吃,口感也不会太油腻。关键是,氢化植物油比动物油脂性质更稳定,不用冷藏,常温贮存即可,也不容易腐坏。
研究表明,日常饮食中来自反式脂肪的热量在总热量中的比例上升2%,会显著增加冠心病的风险。基于这种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中来自于反式脂肪的不宜超过1%,也就是说每天的反式脂肪摄入量不超过2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同时也提醒道,由于多种原因,反式脂肪并不会完全消失。“首先,反式脂肪是指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天然食物中脂肪酸的结构相反,但天然食物本身也含有一定的反式脂肪。比如在牛羊肉、乳制品,水果蔬菜当中均有反式脂肪。”
“其次,反式脂肪在现代食品加工工艺当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它的饱和程度高,不容易被氧化。在现代食品工艺当中,如果完全抛弃反式脂肪,这在现代饮食方式,尤其是西式饮食方式当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炸薯条、沙拉酱、烘焙食物等等当中都广泛存在反式脂肪。”
朱毅认为,美国FDA的公报中提及限制反式脂肪使用的总量,这是由于美国的饮食方式导致了反式脂肪对美国很大一部分人群的健康危害。但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中国平均的反式脂肪摄入量目前还不至于引起担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3年发布的风险评估显示,我国居民通过膳食方式摄入的反式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0.16% ,其中,城市居民为0.25% ,即使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97%的居民其反式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比例也不超过0.72% ,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的限值,也显著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摄入量。
朱毅认为,这得益于我们的饮食结构和方式,“含氢化油很多的糕点、披萨、三明治等食物都不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的主要食物。不过在大城市和年轻一代中,随着饮食方式的西化,很多氢化油和反式脂肪过量的食物还是成为这一人群的选择。这说明对于他们,反式脂肪的风险仍然存在。氢化油和反式脂肪过量的食物都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我们应该减少其总的摄入量。
如前所述,天然食品中也存在少量的反式脂肪,所以零摄入可能是无法做到的。不过朱毅表示,主动使用的反式脂肪肯定是会退出历史舞台的,将会在在食品工艺当中被逐渐淘汰、消亡。
(摘自《中国科学报》)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人造反式脂肪酸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如奶油蛋糕、炸薯条、起酥面包、饼干等受人欢迎的食品中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B.2015年6月16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发布法规,计划用3年的时间清除加工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并最终彻底禁用。
C.人造反式脂肪酸是一种氢化植物油,是在1901年由德国化学家威廉·诺曼用氢化技术从液体棉籽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固化植物油。
D.反式脂肪酸的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天然食物中脂肪酸的结构相反,它并不全是人造的,在许多天然食物本身也含有一定的反式脂肪。
2.下列理解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国将禁止在食品加工中使用反式脂肪的法规,旨在保护所有美国人心脏健康,因为反式脂肪会增加人们患冠心病的风险。
B.由于来自反式脂肪的热量在膳食总热量中达到2%时会显著增加冠心病的风险,因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反式脂肪摄入量的不宜超过1% 。
C.无论是当今还是以后,即使食品加工中不再使用反式脂肪,人们还是不可避免地会摄入反式脂肪,但摄入的量非常有限。
D.在中国,城市居民平均摄入的反式脂肪量高于农村居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饮食习惯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造反式脂肪在给人们带来味觉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健康隐患,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美国政府才禁用人造反式脂肪。
B.人们喜欢的炸薯条、沙拉酱、烘焙食物等西式食品中都含有反式脂肪,禁用人造反式脂肪的法规实施后不可避免地会冲击西式饮食方式。
C.中国人均反式脂肪摄入量不仅远低于西方,而且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的限值,因而每个人都不必担心反式脂肪的摄入量问题。
D.尽管反式脂肪在食品加过工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它迟早会在食品工艺当中被淘汰、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