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四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日...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四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日前国防科工局发布的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二个月昼机构控制出现了异常的消息,让无数国人在产生了第三个月昼他能否正常自主唤醒的忧虑的同时,献上了希望他能经受住第二个月夜超低温考验的祝福。

 

①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二个月昼机构控制出现异常,②国防科工局日前发布了这一消息,③无数国人忧虑它能否在第三个月中正常自主唤醒,④同时又祝福它能经受住第二个月夜超低温的考验。 【解析】 试题分析:长句变短句是将一个结构复杂的长句,变成复句或句群。首先:“提取主干”。即把长句中的基本结构抽取出来单独成句。这样做,可以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此题的句子主干是: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二个月昼机构控制出现异常。接着:剥离修饰、限制成分,使其单独成句。剥离的原则是:由大到小,先看一下有几层修饰、限制成分,然后找到每一层的动词谓语和其对应的主语,从而形成独立的单句。如果主语是省略的,可以用指代语,构成指代关系。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长句,包括结构复杂的单句和复句中包含着长句的句子,特点是结构复杂、节奏舒缓,表意严密、细致、精确。长句一般用于书面语。长句变短句是将一个结构复杂的长句,变成复句或句群。方法:第一步:“提取主干”。即把长句中的基本结构抽取出来单独成句。这样做,可以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此题的句子主干是:梦幻水晶球舞。第二步:剥离修饰、限制成分,使其单独成句。剥离的原则是:由大到小,先看一下有几层修饰、限制成分,然后找到每一层的动词谓语和其对应的主语,从而形成独立的单句。如果主语是省略的,可以用指代语,构成指代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调整句序,合理表达。即合理安排各内容要点的表述顺序,使语言连贯畅通。这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适当补加必要的关联词或指示代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空白手法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八大山人画的鱼,齐白石画的对虾,纸上别无他物,但我们却能感到满眼碧波,这就是        。我国的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读者在鉴赏中,        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写作者和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省去了,隐者是什么样子的也没有介绍,但我们可以想像得出隐者出没于高山云海之中,濯足于山涧小溪之旁……这种以实写虚的表现手法,也可以称之为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终究是个经验的动物,     。如果只生活在天气预报的数字上,你永远也不会懂得零下17度的寒冷到底有多冷。一旦被来自外部的意见操控,你就会错过很多。比如,依靠天气预报了解气候过生活的人,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这场寒冷过去后,什么时候小草才会发芽,什么时候燕子要飞回来……

A. 既需要听别人说,又需要自己的亲身感受

B. 除了自己去亲身感受,还需要听别人说

C. 听人说得再多,也不如自己的亲身感受

D. 不需要听别人说,而是要靠自己去亲身感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广东省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

B.中山市教育局对某重点中学进行综合安全检查,检查结果表明该学校配套安全设施基本完成中国现行校园安全法规和中山市安全校园最新标准的要求。

C.“感动一中”评选活动自今年6月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以来,这些上榜的候选师生得到了中山市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投票人数持续增加。

D.会议指出,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构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④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⑤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部缉拿归案。

⑥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①④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叶企孙: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

叶企孙,1898年生于上海。1911年初,清政府将原来负责派遣留学生的游美学务处改为清华学堂,同年2月招生,时年不满13岁的叶企孙在父亲鼓励下,报考清华学堂并被录取,成为其第一批学生。

叶企孙入学后不久,就在日记中写道:“惜光阴、习勤劳、节嗜欲、慎交友、戒烟酒。”清华五年间,叶企孙逐步形成自己的科学思想。1915年7月31日,他在给清华同学刘树墉的一封信中提出“清华科学会章程”。章程内容包括研究种类:算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地文、应用工业和科学史;会员守则:不谈宗教、不谈政治、宗旨忌远、议论忌高、切求实学、切实做事。

1918年,叶企孙从清华毕业,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物理,1920年获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于同年9月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PWBridgman,194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21年,哈佛大学教授W杜安主持一项重要物理实验——精密测定普朗克常数h,邀请叶企孙和另外两位学者参加。当年3月开始实验,短短几个月,他们就用X射线方法测定h,研究结果在1921年上半年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和美国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并沿用了十多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1935年所著书中称该实验是“一次对普朗克常数最为可靠的测定”。

在布里奇曼的指导下,叶企孙投入压力对铁磁性物质磁导率影响的研究,研究工作于1923年完成,研究成果作为他的博士论文于1925年发表,布里奇曼在其《高压物理学》一书中对叶企孙的这一工作给予详尽介绍和高度评价。叶企孙从事的这项实验工作,为他日后回国开创我国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925年8月,叶企孙应聘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科副教授。物理系成立之初,由梅贻琦任系主任,学生有王淦昌、周同庆、施士元和钟间。随后,梅贻琦接任清华教务长,物理系主任一职便由已升为正教授的叶企孙担任。从此,叶企孙就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他不仅着眼于教书育人,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谋划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

1928年,清华学校正式易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29年,清华大学成立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经教授会选举、校长聘任,叶企孙任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

从1925年到清华后,叶企孙一直住在原为外国教授住宅的清华北园7号。他的侄子叶铭汉回忆说:“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平房……实际上,叔父只用一半的房子,另外空出的两间房成为临时招待所,钱学森回国探亲在清华参观时,就在叔父那里住了一个礼拜,钱三强1948年在清华教书时,因家在城里,周一至周五也住在叔父家里,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1927年,陈岱孙回清华任教,也应叶企孙之邀,住北园7号,两人均是单身,同住时间长达5年。

叶企孙单身,有一位工友照顾他的生活。这位工友会做饭,好几个单身教授或家不在北京的教授就在那里吃饭。教授们借吃饭之机商议校政,图谋教育改革,逐步形成了一个“少壮派”教授核心改革派力量,清华校史称之为“北园7号饭团”,后来,施嘉炀、萨本栋、金岳霖、叶公超等也加入“饭团”。

叶企孙1929年出任清华理学院院长时,在校刊上发表《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指出:“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合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唯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科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绝不能在现代立得住脚。”

今天,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招生介绍中写道:“1929年到1938年这十年间的清华物理系,是中国高教史上一个不朽的传说。”

相关链接

①统计显示,从1929年到1938年的十年间,清华物理系共毕业本科生69人,研究生1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后来成为中国许多领域的开创者,其中6人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勋章,21人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摘自中国改革网

②九“·一八”事变后,国家需要培养航空人才,叶企孙利用自己主持招送公费留学生之机遇,在1933年第一届招考学生名额中特设飞机制造专业,招3名学生:钱学森,后成为火箭技术和空气动力学世界一流专家;沈元,后来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人;1934年,叶企孙指引当时清华物理系学生赵九章转入高空气象学领域,赵九章也成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摘自刘宜庆《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叶企孙与同学刘树墉商订“清华科学会章程”其中提到的研究种类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地文、应用工业和科学史等。

B.在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和W杜安教授的指导下叶企孙致力于压力对铁磁性物质磁导率影响的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C.叶企孙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以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

D.叶企孙认为中国不适合研究科学的论调是没有依据的通过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用不了五十年就能搞好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

E.叶企孙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甘当铺路石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他的学识德行值得世人永远景仰。

2叶企孙具备成为优秀科学家的基本条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叶企孙能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有人说叶企孙没能成为知名科学家这是个遗憾;也有人说叶企孙成为著名教育家这是他的幸运。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