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感动是心灵深处的震撼,它源于我们对责任虔诚的坚守,对理想执着的追寻,对生活最广博的爱。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故事。
请以“ 带来的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来源: 第一组:孔子与庄子;第二组:项羽与刘邦;第三组:李白与杜甫;第四组:林黛玉与薛宝钗。
要求:①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②不出现常识性错误;③50字左右。
仿照下面的示例,再写两句其他老师的说法。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示例:语文老师说,友谊是一篇绝妙的美文,能让灰色的心情变得亮丽。
答: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读无字书
郭启宏
①书能无字吗?依正向思维,无字便不成书;若从反向思维,确有无字书在。周恩来曾撰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可见,无字书一词并非笔者无端臆造。
②历史上有关读书的故事很多,每有令人扼腕长叹者。据载梁元帝是个耽书的人,兵临城下还在龙光殿讲《老子》经义,灭国前悔恨不已,焚尽所藏图书,哀叹为书所误。当时人和后世人都觉得荒唐。唯有王夫之见地独特:“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船山遗书·读通鉴论》)他认为梁元帝没有从书得到有关“身心”、“伦物”、“政教”等等切实有用的教益,耽书便成了“玩物丧志”,与耽酒、耽色并无两样,所以也可以说因书致亡。他沉痛地指出其症结所在:“无高明之量以持其大体,无斟酌之权以审于独知,则读书万卷,止以导迷,顾不如不学无术者之尚全其朴也。”王夫之在这里提出的实际上是一个善读的问题。
③如何善读?王夫之作了回答:“辨其大义,以立修已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之神之用也。”然而,“大义”“微言”往往不在字面上,须从字句外去解读。我以为这便是读无字书的一种模式。
④自古以来,或因时代的桎梏、思想的禁锢,或因有意的藏锋、无助的回避,甚或仅仅出于行文上的考虑,书中便有了缝隙处、断裂处、空白处、语焉不详处。这就要求读书人必须调动自身的观念与体验、学问与识见,去连缀缝隙,弥合断裂,填充空白,推想其详,进而探询其所以如此的隐因,思考,综合,方能读出“大义”“微言”来。这般读书,可称善读。
⑤读无字书还有另一种模式,即周恩来联语所云,“从无字处读书”。
⑥书是知识的载体,但知识并不仅仅存在于书中,真理往往更在字句之外。毛泽东强调实践出真知,诚是至理。周恩来的联语与之暗合。这一点似乎古人早就发现了。张潮说过:“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幽梦影》)自然,张潮妙舌如环,说的是慧业文人的话。事实上,生活中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书在,官场是一本书,商海是一本书,文坛艺苑也是一本书。最叹为观止的,一个人便是一本书!在恒河沙数般的“人书”中,有的书好懂,有的书难猜,有的书清奇,有的书恶俗,有的书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有的书云山雾罩,不知伊于胡底。而真知总在这些书中,或微或著,或隐或现,待读书人去探求。
⑦我想起武则天的“无字碑”来。古往今来蠡测纷纭,无非围绕一个“功”字立论。一说功大得写不下,二说无功可写,三说不知该如何写,四说留待后人去写。我以为第二种似可排除,武则天分明有功,这是事实,她自己也断不会如此“谦谦君子风”!第三种低估了武则天和上官婉儿们的文学才能,又把武氏想象得太迂,难道她迷惘于功首罪魁“对半开”?如斯大林式过和功“三七开”?或不如斯大林式的“二八开”?抑或“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主流支流”定性说?第四种似觉有理,却令人疑惑是现代人将高境界作慷慨赠与。看来第一种仿佛差近,但也难定论,说不准哪天出土文物揭开了秘密,那无字碑仅仅由于时间促迫不及镌刻!
⑧哎呀,读懂一块无字碑已非易事,读懂天下无字书不是更难吗?除非不读。
1.文中第②自然段举了梁元帝读书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作者什么观点呢?(回答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第⑥自然段有“待读书人去探求”的话“读书人”实际指的是什么人?“探求”的对象是什么呢?
(1)“读书人”实际指的是: 。
(2)“探求”的对象是: 。
3.文章第⑦自然段中,作者对关于武则天“无字碑”的“四说”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全文看,说明在研究问题中,应采取什么态度呢?
4.文章最后说“读懂天下无字书不是更难吗”,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呢?试从两方面来说明。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在雨的哀曲里, , 散了她的芬芳。(戴望舒《雨巷》)
(4)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 。(戴望舒《雨巷》)
(5)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6)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徐志摩《再别康桥》)
(7)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8)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