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②久,何年致此身③?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②郊扉:犹郊居。③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君尽力。

(1)诗中哪些意象点明了“秋”?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本诗颈联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从全诗看,诗中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1)南飞的大雁、落叶、白露。(答对一点,不得分;两点,1分;三点,2分)营造了秋夜凄苦、孤寂的氛围。 (2)衬托手法。以露珠滴落可闻反衬园的空寂;以孤灯独处偏与绝迹尘世的僧人为邻,烘托出处境的孤独、内心的孤寂。(手法,1分;赏析,2分。借景抒情亦可。答成多种,有关手法的1分不可赋予。) (3)①独处他乡的孤独、凄苦;②久离家乡的思乡;③怀才不遇的苦闷;④进身希望渺茫的郁闷、无奈。 【解析】 (1)试题分析:首先答出意象,然后概括出“凄苦、孤寂”的氛围。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 (2)试题分析:首先答出反衬的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解释,最后明确艺术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主要是反衬的手法。 (3)试题分析: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他乡”“独夜人”“孤壁”和注释中的“致此身”“寓居”分析情感。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他乡”“独夜人”“孤壁”和注释中的“致此身”“寓居”分析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外文言阅读:阅读下列两段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①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②,此四人者,人杰也。”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古之君子,如淮阴侯③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者。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④,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注】①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②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③淮阴侯:韩信,淮阴人,辅佐高祖刘邦建立西汉。④忧:父母的丧事。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范、富、欧阳四杰,除了范仲淹外,作者同其他三人都有交往,且被他们当作一国人中的杰出人才一般对待。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淮阴侯为例,是为了与范仲淹形成类比,说明范仲淹早年就有辅佐人君、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由作者的老师之口引出韩、范、富、欧阳,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2)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耻学                   不拘时,学于余

B.师道不传也久矣             句读不知

C.人非生知之者               则群聚笑之

D.于其身也,则耻师           惑之不解,或师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江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溪流不断汇入,学习也是如此,广泛汲取知识才能丰富自己。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病树逢春恢复生机在于它有执着的信念,如果人们执着追求持之以恒,同样会收获成功。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山中总是难以看清它的真面目,人们有时深陷生命泥沼是因为对困境缺少清醒认识。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览名岳大川时,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美,数不胜数的自然风景就会不时映入我们的眼帘。

 

查看答案

用平实的语言转述画线的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陈佩斯钟情喜剧艺术,他创办的大道喜剧院已经正式鸣锣开演。对于正在从事喜剧演出的演员来说,从演出的剧目中截取一部分到春晚舞台上去展示自己的风采,这应当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陈佩斯拒绝了央视的邀请,明确表示不参加蛇年春晚小品演出,他说:“我们的作品不是羊肉串,不是糖葫芦,所以没有适合的。”

A.我们的作品是环环相扣的整体,不好拿其中几个片段单独演出。

B.我们的作品品位很高,不适合面向全国观众的央视春晚。

C.我们的作品适合普通百姓,不适合高规格的央视春晚。

D.我们的作品只在大道戏剧院演出,不能像卖羊肉串、糖葫芦一样到处推销。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我爱纯真浪漫,________;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 ________ ;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________;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 ________。

①也惊叹于沧桑的滋味

②却难免强颜欢笑的悲凉

③却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幻想而不敢轻易付出

④却在现代重金属摇滚中宣泄心灵的疯狂与不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