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又忘记;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

生活中有许多的人、事、物,有许多的时间和空间值得我们记取、回忆、沉淀和咀嚼。

请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以“逝去的美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

 

逝去的美丽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兮如轻云之蔽月,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在古代,形容女子之美大致如此。她们用无谓的牺牲,换来一生多舛的命运,用倾城的美丽,换来后人无限的仰慕和追忆。 沉鱼·西施 你本是渔家女子,再寻常不过的身份,却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为苍生,你成了吴王夫差的妃子;成了越王复国的内线;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可是谁又体谅过你的感受?吴国灭亡后你又该何去何从?事情的真相已湮没于历史的迷雾之中,只留下你恍惚的背影和可歌可泣的美人计。“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落雁·昭君 你大好年华,却成了元帝牵制匈奴的筹码,为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幸福,你甘愿和亲,陪伴一个垂垂老矣的单于。有人说,你是深明大义;也有人说,你是忿而反抗的一种方式。真正的原因,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吧,三十三岁,正是绚烂的盛年,你却芳华早逝,由此可以想见你终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的人生岁月。“环佩影摇青冢月,琵琶声断黑江秋。” 闭月·貂蝉 “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你有如此惊艳的容貌,却徘徊在董卓吕布父子之间。若稍有不慎,就会断送性命。就在你主动向王允请缨的那一刻,你就已经把命运交给了一场政治斗争,卷入这场战争,就会亲手断送幸福,失去自我,你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挽救了千千万万的百姓,实乃巾帼英雄。“如花朱颜非吾愿,香消玉殒惹谁怜。” 羞花·玉环 你是唐玄宗的爱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却被心爱之人所杀,当利剑刺入你的腹部,你也会迷茫,这就是你苦苦追寻的爱情吗?眼前熟悉的面孔瞬间模糊,昔日的浓情蜜意,尽在这一刻融化,在爱与恨的边缘,你终是离开了红尘,只留下了绝世的容颜,不知道你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还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呢? 世事如棋,一切都在变,但总有一些东西,坚硬如磐石,柔韧如蒲苇,会长久地留驻在心底,不被时光裹挟而去。你们的美丽,仿佛已经逝去,却又从未逝去。 【解析】 试题分析:1.对“材料”的基本认识。材料是多义的,角度、立意有多种。但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2.本次作文的基本立意。本道作文题的外延较大,立意时需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联系现实生活来确定立意。从“人生”“生命”“自然”“文化”“艺术”等话题入手,紧扣“美丽”这一核心概念,生动描述。“美丽”,既可实写一个美丽的人、一个美丽的事物、一道美丽的风景,也可虚写一次心灵的感动、一次成功、一次辉煌。由材料的第一段,可知:所写的“美丽”,是“岁月把它轻轻送来”的,是自己“记取、回忆、沉淀和咀嚼”的“过去的美”。3.写作中既要凸显“美丽”,还要突出“逝去的”。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命题作文审题七法:(一)增补信息法(添枝加叶法)(“组词造句”)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如果题目中有代词,则指出具体指代的内容、对象。)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如“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增补信息法”,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取其一点入题。(二)明确重心法(审题眼)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如:“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三)探究寓意法。(比喻象征联想法)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这一类作文,命意的关键在于抓住命题中的核心词素,把抽象命题具体还原,再把具体概念抽象提升;或者把大话题从小处着手,小话题从大处引申。(四)追问法“追问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追问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五)化意为象法(化虚为实)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称为“化意为象法”。(六)一分为二法“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这就是“一分为二法”。(遇到“中性题目”时,要注意正反思维、辩证思维)(七)巧用材料法有的材料(提示语),蕴含着跟题目有关的丰富的信息。审题时就是充分探究材料,分清层次与角度,结合追问法、添枝加叶法等,明确写作的内容和范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

旅游三香

流沙河

一是隔锅香。苏东坡听人说庐山烟雨如何奇幻,钱塘江潮如何壮观,后来亲眼见了,颇感失望。有诗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诗写得很诙谐。世上景物往往听说绝妙,学界叫距离美,民间叫隔锅香。“到得原来无别事”——到那些景区去一看,唉,原来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而已。西谚有云:“邻家草坪最绿。”这也是隔锅香。不过这种隔锅香除了心理作用,还和视角有关。站在自家门前,低头近看,草显得稀,当然绿得不够。抬头遥看邻家草坪,草显得密,当然最绿。宋人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也是这个道理。我说的是心理作用的隔锅香,非关视角。人害了这种病,常常认为风景在别处,而忽视了自家门前的老树寒塘,田间的青牛白鹭,屋后的古庙昏鸦。其病甚者,耗一生于旅途,忘却归路,可悲可叹。

二是碰头香。风尘仆仆,跟随导游来到景点,连声哇噻,赶快留影。接着听导游逗趣的解说,其中不免附会一些荒谬神话。又有民风民俗化装演出,糟粕令人作呕。至多住宿一夜,就餍饫了。像这样的被动旅游,要想不碰头香也太难。何况碰头香原本属人类的劣根性,不但在赏景上容易犯,而且在交友上,在做事上,在婚姻上,都容易犯,正所谓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须知风景并非纯粹客观存在之物,比不得一桌佳肴,摆在那里等你去享用。风景乃主客观汇融后的情境,你要静气凝神,欣然赏之,方有所得。我这方面太差,很难欣然赏之,往往肃然读之。肃读虽大异于欣赏,亦有所得,例如了解此处历史沿革、古人谁曾来过、有些什么故事,等等。能够增长一点知识,也就不辜负旅屐载我了。

三是回忆香。鄙人临场不能欣赏,未获所谓审美愉悦(他们都说有呢),固属憾事。稍可释憾者,尚有回忆香。回忆所以能香,或应感谢遗忘。当年临场对景,肢体的酸疼,精神的困倦,内衣的汗湿,口舌的干燥,腹中的饥火,以及现代结队旅游必然有的种种不愉快事件,全被岁月淘洗一净,回忆里只留下一些最难忘的片段,恋恋犹香。有这一缕回甜之香伴你终身,这才是旅游的最大收获。1980年夏游北戴河,住中海滩区招待所。某日黎明,慢跑在海边的松荫道上,凉风梳头,清气澡身,左海右山,沿途无人。那时尚在中年,人虽瘦而腿脚有力,心情又好。跑完两公里,沿海滩走回。早潮刚退了,一路拾贝壳。抬头乍见红日出海,肃穆无声。此景之美,至今记忆清晰,一想起就回甜。事去不到三个十年,景物全非,海滩白沙变黑,海湾水有臭气,海岸上的树林和大片空闲地都砍了占了,丑陋的楼厦逼到海边来。游客拥挤,市廛喧哗。海滩虽然污黑,倒有那么多照相摊点。海水虽然有难闻的臭气,仍有那么多人游泳。放心吧,三个十年以后,他们也一定会有回忆香,和我一样。

1.文中“隔锅香”“碰头香”各指什么旅游心态?

2.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3.第三段两次举游北戴河的事例,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

农具之锈

李亮

①农具们在角落一放就是好多年。有的在某些墙角,有的在某些仓窑的杂物堆里。除了偶尔透过窗棂或双扇木门缝隙钻进来的阳光和阳光中的浮尘拜访它们之外,再没有眼光一遍遍洗刷出这些农具耀眼的光芒,再没有坚厚糙砺的手掌打磨出它们光滑映人的包浆,再没有呼吸沿着曾经年轻的肩胛骨或臂膀传递给这些铁并使它们也有了体温,也再没有宛若诗经中记载歌唱的那些人类与自然通过农具而交流出的空灵之音。这些农具如今多数已哑了喉咙,熄了目光,再不轻易被碰触。

②由生铁打造的铧对最初在黄土高原定居的人们而言意义非凡。它从远古时期的某一处土壤开始,被时光之手稳稳地扶着,不疾不徐,一路犁出农耕文明的诗行。终于,铧头反射的光芒也照亮了第一批在黄土高原上定居的人们的汗光。这种照亮甚至是一种点燃,一种召唤。于是,在垦荒为田的信念之中,每一页犁铧后都紧随着农人的脚步和蓬勃而出的庄稼。

③无法想象在纯手工业时代,打造一页铁铧需要多久时间和多烈的火候,以及多么坚实的臂膊和锋利的眼神。在专业打铧人的注视中,一页完成了的铧是具有情感的。它的边缘即将被植物和土壤的气息所渗透,它的身体即将映照储存农人们的身影。铧的内心注定是温柔敦厚和生动迷人的。

④它们沉稳、坚固、锋利,在泥土的打磨中愈发光华灿灿。这种光华如太阳一般亮丝缕缕,召唤农人们每个春天抖擞精神,召唤一切适时的庄稼列队等候。

⑤镢头看起来诚实而稳重。越揣摩越觉得它像陕北人的脾性,一旦决定对谁好了,那便是直掏心窝的真诚和情意,正如下镢那一瞬间的力度。

⑥镢头被农人们反复抡起又掏下,重复的动作像是直尺上的刻度般富有规律,而每个刻度都包含了准确的丈量与力度。春日的地皮被瞬间切开并翻转,土壤就在这一掏一翻间像刚刚新生一般蓬松起来。但一个人肩扛镢头走向山间的画面是孤独的。那样雄浑连绵的大山,那样多而深狭的山沟,一个人走的时候,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这时,肩膀上的老镢头就是唯一的伴儿。它不是那么沉,也不是那么轻,通过肩膀上那个最舒适的支撑点,老镢头感知到了人的呼吸与思想,人也知道了自己此刻并不是孤独的。这种相依相伴没有任何喧嚣华丽的形式,却是那样温情脉脉与真实。

⑦锄头更像善于休整草木的资深园丁,颈上那个细弯儿使它看起来用起来更加灵巧。它在绿色的田间左右开弓,翻飞不停,杂草就像是污垢一样被麻利地清除掉。如何避开庄稼,如何辨别可以夺走养分的野草——在锄刃与土壤接触的那一刹那,就要像熟知交通规则一般,锄刃该怎么走,怎么绕,每一个动作用多大力道,每一个动作持续几秒。好的农人早已使锄头本身有了眼睛。

⑧伴随着父辈们粗糙的大手撩洒上来的清水,镰刀片子在已经被磨出流畅曲线的青石上来回滑动,镰刃就在滑腻的石浆中一点点闪现出光华。镰刃这时是火热的,油锅最灼热的那个点一般,当清水再次流淌冲刷而过时,似乎能听到水刃相交的瞬间那一连串清脆的爆响。这种声响很明显能激发起镰刀们收割的欲望。麦子,谷子,糜子和荞麦们正在列队等候,当父辈们拿着镰刀走向它们时,天地间都充满着一种野性的较量与征服的意味。

⑨如果农具们也有性别,那么犁铧,镢头,铁锨,锄头,斧头,木锨和铡刀无疑都是深具阳性特质的。它们从被锻造好的那一瞬间就开始为生命的诞生繁衍而准备。它们是支撑着整个农业社会的梁柱和骨架。它们中的随便一样都可在时光深处撬起一大块带着泥土的农业史。

⑩而那些不得不中途抛下农具来到城市的农人们,他们陷入了一种更加生硬的尴尬。对于他们,从前的生活被抽空,以后的生活无法饱满。城市间所有的东西都比黄土更浩瀚,且这种浩瀚没有黄土那样可四时变化的温度和接纳,它们始终是冰冷和拒绝着的。

农具们只能沉默。它们看到走出大山的农人和孩子们被什么巨大可怕的东西追赶驱逐着,但它们无法抚慰,更无法发出任何响亮的喊声示警。

农具们依然选择守候在曾经的家园之中,一遍遍回忆那些与土地和粮食交谈的岁月,回忆从前农人们手掌的摩挲和温度,哪怕这些业已破损坍塌的家园即将彻底被植被们湮灭。

想着想着,这些记忆就凝成了一粒粒伤感的锈。

1.请简要概括文中集中描写的四种农具的主要特点。

2.简要分析第①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第⑩段划线句子中“冰冷”和“拒绝”的含意是什么?

4.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最后一段的意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②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师说》

                  ,天下归心。《短歌行》

④狗吠深巷中,                  。《归园田居》

⑤往者不可谏,                   。《论语》

防民之口,                     。(《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弭谤》)

                    ,杂英满芳甸。《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⑧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               !《孟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②久,何年致此身③?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②郊扉:犹郊居。③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君尽力。

(1)诗中哪些意象点明了“秋”?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本诗颈联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从全诗看,诗中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阅读:阅读下列两段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①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②,此四人者,人杰也。”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古之君子,如淮阴侯③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者。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④,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注】①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②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③淮阴侯:韩信,淮阴人,辅佐高祖刘邦建立西汉。④忧:父母的丧事。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范、富、欧阳四杰,除了范仲淹外,作者同其他三人都有交往,且被他们当作一国人中的杰出人才一般对待。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淮阴侯为例,是为了与范仲淹形成类比,说明范仲淹早年就有辅佐人君、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由作者的老师之口引出韩、范、富、欧阳,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2)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