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1)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不患人之不己知
(3)于予与何诛?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8)不拘于时
(9)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10)士卒死者万五千人
A.(1)(8)/(2)(3)/(4)(10)/(5)(9)/(6)(7)
B.(1)(8)/(4)(10)/(2)(3)(7)/(9)(6)/(5)
C.(1)(6)/(2)(7)/(4)(10)/(3)(5)/(8)(9)
D.(1)(8)/(2)(3)(7)/(4)(6)/(5)/(9)(10)
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1)小学而大遗
(2)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4)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5)是亦走也
(6)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8)蚓无爪牙之利
(9)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10)踯躅青骢马
(11)明星荧荧,开妆镜
(12)用心一也
(13)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A.(1)(5)(7)(9)
B.(2)(7)(10)(13)
C.(3)(5)(6)(12)
D.(3)(6)(9)(10)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D.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文明之初,中国人与希腊人关于自然的认识也许比较接近。比如泰勒士(Thales)把自然比作“母牛”,老子则把自然比作“玄牝”——一个巨大而玄妙的母体,他们都倾向于把自然看作一个包括人类在内的、独立的、完整的、充满活力的、拥有自己心灵的生命体。
但在西方,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自然从人的世界中渐渐被分离出来,成为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另一个世界,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尤其是到了近代,在西方的主流哲学家如培根、笛卡儿、牛顿的著作中,自然已经被彻底地物质化、实体化,成为一架遵循所谓客观规律运转的机器,成为人类智力认识与把握的对象,成为人类从中谋福利的外在资源。即使在黑格尔哲学中,也只把自然看作一种“外在的”东西、绝对精神的物质外壳,甚至“只是知性处置的尸体”。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是,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主宰,是世界的中心。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关于自然的观念,尽管中间也曾有过不同学派的分歧,但就其主流而言,却始终没有背弃那个最初的原点,即人与自然没有截然的界限,总是声气相感、血脉贯通的。
简言之,如杜维明一篇文章中所强调的:中国古代人对宇宙的解释是浑沌的、动态的、循环交替的,那不是物理学的,而是接近生物学、系统论的。就像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说,具有“很明显的精神生理”。古代中国人在文学艺术创造过程中,“人与自然是声息相通的,他们永远相依为伴”。
其实,刘勰《文心雕龙》一书在开宗明义的“原道篇”中,就反复论述了这样的自然观与文学观:文学之道乃自然之道——天、地、人,三位一体;日月、山川、文章三位一体;形声、文采、心灵,三位一体;“天地之辉光”、“生民之耳目”、“夫子之辞令”亦同为一体。刘勰的主张,显然也是接近于“生物学”与“精神生理学”的。它与西方工业社会的思维模式大相径庭,与怀特海、贝塔朗菲的有机整体论、系统论哲学倒是颇为接近的。20世纪以降,我们借用西方概念形而上学的视野,总是倾向于把此类思维模式看作“原始思维模式”,看作低级的、落后的、幼稚的,甚至愚昧的思维模式。现在看来,尤其是从当前生态运动的视野看来,这种思维反倒更接近当代人追求“人类-自然一体化”的生态型世界观。
遗憾的是,我们的文学史家反倒习惯于站在西方正统哲学的立场上,拒绝祖宗的这份珍贵遗产,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周振甫在注释《原道篇》时,则断然批评刘勰不该把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与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混为一谈,坚定地在“人”与“自然”之间筑起一道边界森严的壁垒——这也许就是一种集体意志对个人学术活动的无形的拘限。
(节选自《新华文摘》2007年第10期)
1.对“这也许就是一种集体意志对个人学术活动的无形的拘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的自然观长期被以往社会变革的主流当做古代文化的糟粕,所以,我国当代文学史家难免把自然看作一种“外在的”、绝对精神的物质外壳。
B.《文心雕龙》的文学内在价值与当代社会意识的成见在文学史书写的诸多论题中形成了显著反差。
C.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主流思想的借鉴改变了中国社会思潮发展的总动向,使周振甫们失去了瞻顾历史的自信。
D.走出自然、改造自然,意味着文学的发展进步;顺应自然、返归自然,则意味着文学的消极乃至反动。这种形而上学的认识影响了中国文学史家的判断力。
2.下列评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培根、笛卡儿、牛顿、黑格尔的著作中,自然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是人类智力认识与把握的对象。
B.人们关于自然的观念,尽管中间也曾有着不同学派的分歧,但就其主流而言,对宇宙的解释却始终与西方工业社会的思维模式大相径庭。
C.荣格认为中国古代人对宇宙的解释是浑沌的、动态的、循环交替的,具有“很明显的精神生理”。
D.中国古代文学观中有些被看作低级的、落后的、幼稚的,甚至愚昧的思维模式,更接近当代人追求“人类-自然一体化”的生态型世界观。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老子把自然比作“玄牝”,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被指责为“原始思维”,说明中国文学的传统之一被一些大胆而草率的假设肢解了。
B.自然是个充满活力的、可以化育万物的母体,自然之道就是文学之道。“天地之辉光”、“生民之耳目”、“夫子之辞令”总是声气相感、血脉贯通的。
C.其他国家的文学史也许可以忽略“自然”,唯独中国文学史的书写绝对不能无视“自然”的存在。
D.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学历史的书写必须切合这个民族文学的特质,中国文学史家在“人”与“自然”之间起垒筑壁的现象则应该引起学界广泛的反省。
在外地出差的班主任汪老师得知学校要组织学生打甲流疫苗,给班长晓蓉打电话说:“晓蓉,张强请假在家,我现在跟他联系不上,你放学回家的时候顺道去他家把《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交给他,并告诉他明天上午8点带上签好的同意书到学校交给赵兰老师。如果他不打算注射疫苗,就不用了。”晓蓉放学到张强家时他不在,就写了一张留言条给张强。
请你根据汪老师的电话内容,代晓蓉拟写这张留言条。
要求:措辞得当,语言简洁,不超过50字。
下列文化常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无路请缨”,自己和终军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这里指代报国。
B.“舍簪笏于百龄”,“簪笏”指的是古代女子的装饰,古代常用女子的装饰物来借代女子本身。
C.孝廉,汉代以来科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按照科考成绩推举出的杰出人才。
D.“伏惟”古代臣子对皇帝表示恭敬的一种用语,奏疏里常用。如在《陈情表》中就有“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