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苏轼。

B“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C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D抗战开始不久,土匪司令王老虎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成了日寇的忠实走狗。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解答本题要先明确词语的意义及用法。然后结合语境判断正误。A项,洗耳恭听:谦辞,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教人指导时说的客气话。句中对象不当。B项,高山仰止,比喻对有气质、有修养或有崇高品德之人的崇敬、仰慕之情。句中望文生义,理解成见到高山因畏惧而停下脚步。C项,师出无名:指出兵没有正当理由;泛指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句中望文生义,误以为“师”是老师。D项,暗送秋波,原意指暗中眉目传情,后多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结。句中使用后一义项。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第三,辨析情感。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比如本题中,A项属于使用对象不当;BC两项属于望文生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对加横线的实词意义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1在陈粮,从者病,莫能兴  绝:断绝 

2匿怨而其人  友:友好 

3于予与何  诛:责备 

4余以蕙纕兮  替:废弃 

5君子穷,小人穷斯滥矣  固:本来 

6学不可以  已:停止 

7能无惑  孰:怎能 

8左丘明  耻:羞耻 

9其能行古道  嘉:嘉奖 

10长太息以涕兮  掩:擦拭

A.(2)(4)(7)(8

B.(3)(7)(8)(10

C.(1)(3)(4)(6

D.(2)(3)(5)(10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不患人之不己知

3于予与何诛?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8不拘于时

9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10士卒死者万五千人

A.(1)(8/2)(3/4)(10/5)(9/6)(7

B.(1)(8/4)(10/2)(3)(7/9)(6/5

C.(1)(6/2)(7/4)(10/3)(5/8)(9

D.(1)(8/2)(3)(7/4)(6/5/9)(10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1小学而大遗

2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4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5是亦走也

6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8蚓无爪牙之利

9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10踯躅青骢马

11明星荧荧,开妆镜

12用心一也

13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A.(1)(5)(7)(9

B.(2)(7)(10)(13

C.(3)(5)(6)(12

D.(3)(6)(9)(10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D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文明之初,中国人与希腊人关于自然的认识也许比较接近。比如泰勒士Thales把自然比作“母牛”,老子则把自然比作“玄牝”——一个巨大而玄妙的母体,他们都倾向于把自然看作一个包括人类在内的、独立的、完整的、充满活力的、拥有自己心灵的生命体。

但在西方,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自然从人的世界中渐渐被分离出来,成为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另一个世界,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尤其是到了近代,在西方的主流哲学家如培根、笛卡儿、牛顿的著作中,自然已经被彻底地物质化、实体化,成为一架遵循所谓客观规律运转的机器,成为人类智力认识与把握的对象,成为人类从中谋福利的外在资源。即使在黑格尔哲学中,也只把自然看作一种“外在的”东西、绝对精神的物质外壳,甚至“只是知性处置的尸体”。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是,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主宰,是世界的中心。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关于自然的观念,尽管中间也曾有过不同学派的分歧,但就其主流而言,却始终没有背弃那个最初的原点,即人与自然没有截然的界限,总是声气相感、血脉贯通的。

简言之,如杜维明一篇文章中所强调的:中国古代人对宇宙的解释是浑沌的、动态的、循环交替的,那不是物理学的,而是接近生物学、系统论的。就像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说,具有“很明显的精神生理”。古代中国人在文学艺术创造过程中,“人与自然是声息相通的,他们永远相依为伴”。

其实,刘勰《文心雕龙》一书在开宗明义的“原道篇”中,就反复论述了这样的自然观与文学观:文学之道乃自然之道——天、地、人,三位一体;日月、山川、文章三位一体;形声、文采、心灵,三位一体;“天地之辉光”、“生民之耳目”、“夫子之辞令”亦同为一体。刘勰的主张,显然也是接近于“生物学”与“精神生理学”的。它与西方工业社会的思维模式大相径庭,与怀特海、贝塔朗菲的有机整体论、系统论哲学倒是颇为接近的。20世纪以降,我们借用西方概念形而上学的视野,总是倾向于把此类思维模式看作“原始思维模式”,看作低级的、落后的、幼稚的,甚至愚昧的思维模式。现在看来,尤其是从当前生态运动的视野看来,这种思维反倒更接近当代人追求“人类-自然一体化”的生态型世界观。

遗憾的是,我们的文学史家反倒习惯于站在西方正统哲学的立场上,拒绝祖宗的这份珍贵遗产,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周振甫在注释《原道篇》时,则断然批评刘勰不该把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与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混为一谈,坚定地在“人”与“自然”之间筑起一道边界森严的壁垒——这也许就是一种集体意志对个人学术活动的无形的拘限

节选自《新华文摘》2007年第10期

1.对“这也许就是一种集体意志对个人学术活动的无形的拘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的自然观长期被以往社会变革的主流当做古代文化的糟粕,所以,我国当代文学史家难免把自然看作一种“外在的”、绝对精神的物质外壳。

B《文心雕龙》的文学内在价值与当代社会意识的成见在文学史书写的诸多论题中形成了显著反差。

C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主流思想的借鉴改变了中国社会思潮发展的总动向,使周振甫们失去了瞻顾历史的自信。

D走出自然、改造自然,意味着文学的发展进步;顺应自然、返归自然,则意味着文学的消极乃至反动。这种形而上学的认识影响了中国文学史家的判断力。

2.下列评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培根、笛卡儿、牛顿、黑格尔的著作中,自然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是人类智力认识与把握的对象。

B人们关于自然的观念,尽管中间也曾有着不同学派的分歧,但就其主流而言,对宇宙的解释却始终与西方工业社会的思维模式大相径庭。

C荣格认为中国古代人对宇宙的解释是浑沌的、动态的、循环交替的,具有“很明显的精神生理”。

D中国古代文学观中有些被看作低级的、落后的、幼稚的,甚至愚昧的思维模式,更接近当代人追求“人类-自然一体化”的生态型世界观。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把自然比作“玄牝”,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被指责为“原始思维”,说明中国文学的传统之一被一些大胆而草率的假设肢解了。

B自然是个充满活力的、可以化育万物的母体,自然之道就是文学之道。“天地之辉光”、“生民之耳目”、“夫子之辞令”总是声气相感、血脉贯通的。

C其他国家的文学史也许可以忽略“自然”,唯独中国文学史的书写绝对不能无视“自然”的存在。

D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学历史的书写必须切合这个民族文学的特质,中国文学史家在“人”与“自然”之间起垒筑壁的现象则应该引起学界广泛的反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