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即使是负面的情况,只要我们正确面对、恰当处理,对事实不符的报道进行澄清说明,就能消除负面影响,进而维护公信力。
B.沙空村海拔5600米,鸡鸭鹅猪等家禽在这里全养不活,但是倔强的白珍坚信,在她的玻璃钢沼气池里一定能种活青菜。
C.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传媒邻域的不断渗透,以互联网、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风生水起,成为传统媒体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
D.在危急关头,四川省委临危受命,迅速建立起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组织指挥体系,扛起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争夺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作为工厂里的技术骨干,在工作中他总是冲锋在前,时时处处 ,亲力亲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职责。
②不管美国如何 、挖空心思挑起中国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地缘争端,这都改变不了南海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事实。
③面对社会的巨变,他 地寻求乡村文学的出路,力求变化创新,用文字抒发个体身处社会复杂元素中的焦虑感情。
A.处心积虑 苦心孤诣 殚精竭虑
B.处心积虑 殚精竭虑 苦心孤诣
C.殚精竭虑 处心积虑 苦心孤诣
D.苦心孤诣 殚精竭虑 处心积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了悟禅师
凌鼎年
自了悟禅师到海天禅寺后,海天禅寺的平静就打破了。
僧人们不明白,法眼方丈怎么会要求了悟禅师住下来,更不理解他为什么会容忍了悟的反常行为。别的不说,这了悟自在海天禅寺住下后,竟从来没扫过一次地,从来没关过一次门。若轮到他值勤值夜,其他和尚总有些放心不下。
众僧都不甚喜欢这位新来的了悟禅师。所谓先进庙门三日大,比了悟先进庙门的,自认为比他有资历,也就不把了悟放在眼里,时不时斥责他,骂他是懒和尚。了悟不气不恼,一笑了之。过了几天,众僧突然发现了悟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上联为“空门岂用关”;下联为“净土何须扫”。
众僧看得呆了,一时竟无法驳斥了悟的这种奇谈怪论。有人去禀报了法眼方丈。法眼方丈闻听后,微微颔首,面露赞许之色。他传下话去:“了悟对禅的理解,已非你辈皮相之见,好好向他学道吧。”
僧人们都认为法眼方丈在偏护了悟,甚至认为他法眼有私,多少有些不服。
法眼方丈终于向众僧们说出了压在心底的一件事:那就是半年前的一个黄昏,他匆匆赶回海天禅寺时,因山雨刚止,河水暴涨,木桥已被冲毁,有一年轻山姑为无法过河正发愁呢。
法眼方丈见此,考虑再三,卷起裤管,折一树枝当手杖,一面探底,一边趟过了河。法眼方丈想:男女授受不亲,僧人戒色,自己这样做,既给她做了示范,又不犯寺规,也算尽到普度众生之责了。然而,那位山姑不知是没有领会法眼方丈的暗示,还是胆小,依然站在河对岸干着急。天渐渐暗下来了,一个山姑过不了河,那如何是好?正这时,走来一其貌不扬的和尚,和尚上前向山姑施礼后,就抱着山姑过了河,和尚把山姑放下地后,满脸通红的山姑一脸羞色地向和尚道了谢。和尚说了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就一声不响地继续赶路了。
法眼方丈忍不住上前问:“这位和尚,出家人应不近女色,你怎可抱一个姑娘呢?”那和尚哈哈大笑说:“我早把那姑娘放下了。你怎么反而老放不下呢?”法眼闻之大惭,始悟遇到得道高僧了,就极力邀请了悟禅师到海天禅寺住下。
这件事对法眼方丈震动很大,他深感了悟禅师道行深厚,有心好好观察,让之熟悉海天禅寺后,再作打算。
不久,清兵南下,发生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烈之事,善男信女逃难的逃难,避灾的避灾,寺庙的香火一下冷落了许多。
海天禅寺落入清兵之手是早晚的事,胆小的僧人离寺避到了乡下,了悟却天天在大殿念经打坐,仿佛不知大军压境之事。
一个阴霾之天,清军一位大胡子将军率军士冲进了寺庙,其他僧人全逃了避了,唯了悟禅师依然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念他的经,对大胡子将军的来到视若无睹,大胡子将军见这和尚竟敢如此蔑视自己,厉声喝问:“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目无本将军,你知不知道本将军杀人如刈草一般。”
了悟正眼也没瞧大胡子将军一眼,朗声回答:“将军你大概还不知道寺庙中也有不惧死的和尚吧,既然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本来大胡子将军想大开杀戒,烧了寺庙,但听了了悟的回答,又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和尚的豪气与胆识,遂下令撤退。
海天禅寺就这样免于兵灾。
法眼方丈因此有了把方丈之位传给了悟的念头,了悟闻知后借口自己乃闲云野鹤,执意谢绝了法眼方丈的美意,终于又云游四海去了。临走时,他留下一偈语:“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真佛内里坐。”遂头也不回地走了。
法眼方丈与众僧们都默默念着这偈语,各人参悟着。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 )
A.小说开头情节的设置有欲扬先抑的效果,结尾又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回味再三。
B.作者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综合运用了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刻画了了悟禅师。
C.了悟禅师留下的偈语的意思是所有的尼佛、金佛、木佛都是带有外壳的,而真正的佛是在心里的。外壳会被毁掉,但心中的真佛永远毁不掉。
D.方丈第一次遇到禅师,见识了他的深厚的道行后,就产生了把方丈之位传给他的想法。
E.了悟禅师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上联为“空门岂用关”,下联为“净土何须扫”这其实是故弄玄虚,为自己的偷懒找借口。
(2)文中法眼方丈讲述的了悟背村姑过河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
(3)了悟禅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本文题目换为“了悟”更好,你怎么看?理由是什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关雎》中用“ , 。”描写了男子被拒绝后的反应,他甚至到了夜不能眠的程度。
(2)毛泽东笔下的山水是绚烂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沁园春·长沙》);曹操《观沧海》笔下的上水是壮阔的:“ , 。
(3)面对深明大义的想如,廉颇感到羞愧,所以他“ , 。”最后二人结为了生死之交。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简要分析本诗首联的情景关系。
2.“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父康之,南沙令,雅有才思。淹少孤贫,常慕司马长卿、梁伯鸾之为人,不事章句之学,留情于文章。
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素专据上流咸劝因此举事。淹每从容进谏,景素不纳。及镇京口,淹为镇军参军,领南东海郡丞。景素与腹心日夜谋议,淹知祸机将发,乃赠诗十五首以讽焉。会东海太守陆澄丁艰,淹自谓郡丞应行郡事,景素用司马柳世隆。淹固求之,景素大怒,言于选部,黜为建安吴兴令。
桂阳之役,朝廷周章,诏檄久之未就。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办。相府建,补记室参军。高帝让九锡①及诸章表,皆淹制也。齐受禅,复为骠骑豫章王嶷记室参军。
少帝初,兼御史中丞。明帝作相,谓淹曰:“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振肃百僚也。”淹曰:“今日之事,可谓当官而行,更恐不足仰称明旨尔。”于是弹中书令谢朏、司徒左长史王缋、护军长史庾弘远,并以托疾不预山陵公事。又奏收前益州刺史刘悛、梁州刺史阴智伯,并赃货巨万,辄收付廷尉。临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昙隆及诸郡二千石并大县官长,多被劾,内外肃然。明帝谓曰:“自宋以来,不复有严明中丞,君今日可谓近世独步。”
天监元年,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临沮县伯。淹乃谓子弟曰:“吾本素宦,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备矣。人生行乐,须富贵何时。吾功名既立,正欲归身草莱耳。”以疾迁金紫光禄大夫,改封醴陵伯,卒。武帝为素服举哀,谥曰宪。
(节选自《南史·江淹传》,有删节)
注:①九锡: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是一种最高礼遇。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素专据上/流咸劝因此举事
B.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素专据/上流咸劝因此举事
C.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素专据上流/咸劝因此举事
D.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素专据上流/咸劝因此举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艰,即丁忧。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职期间,如果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居何官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
B.谥,即谥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一个表示赞扬、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C.劾,即弹劾,中国古代弹劾制度是封建监察制度的核心内容,弹劾权是御史的最重要权力,在皇帝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弹章直达御前,皇帝亲自裁决, 威慑百官。
D.黜,即降职或罢免官职。在古代史书中,表示官职升降的词有不少,如谪、贬、左迁等指降低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淹小时候很有才气,不屑于从事经学训诂,而倾心于诗赋文章。常常仰慕司马相如、梁鸿的为人。
B.因东海太守陆澄丁艰,江淹一再要求自己行太守职务,景素大怒,上报选部,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
C.齐明帝作丞相时,要江淹整顿百官。江淹尽心尽力,弹劾了很多贪官,得到了明帝的高度赞扬。
D.江淹认为人要知足,人生随时都可行乐,不必等到富贵之时。所以他想在功成名就后归隐乡里。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素与腹心日夜谋议,淹知祸机将发,乃赠诗十五首以讽焉。
(2)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