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2)李白《行路难》一诗中以夸张手法,似在营造欢乐宴饮启发的诗句是                       

(3)王维《使至塞上》中“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4)《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受下赏的条件是:                  

(5)《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樽”、“直”、“谤”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一般有“填充补足型”和“理解默写型”两种。本题属于“理解默写型”,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篇名句”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来填写句子。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①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骆宾王刚正不阿,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不久便被诬“坐赃”下狱。永隆元年(680)八月,骆宾王遇赦出狱。此诗大约写于次年冬春之际诗人送别友人之时。②燕丹:燕国的太子,丹。

1.诗中一二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两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诗眼是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国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B.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C.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D.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公,此处指齐桓公,齐是国号,公是爵位,而桓是谥号。国君加谥称公带有尊称性质,如鲁庄公。

B国家,王、侯封地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家通常指称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士大夫的采地食邑。

C.枹鼓,这里指的是战鼓。就是击鼓所用的槌。后世有成语“枹鼓不鸣”比喻政通人和社会秩序安定没有冤假错案

D.管仲,名仲,字夷吾。字是古代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夷吾在这里表德行美好之意。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桓公回国坐稳君位后,随即任命鲍叔牙为太宰辅佐自己。鲍叔牙却历数自己的不足加以推辞,同时极力举荐管仲。

B.鲍叔牙举荐管仲的过程中,历数管仲在得民心、理国家、讲忠信、制礼法和治军队等五方面的才能,桓公未被说服。

C.齐桓公对管仲辅助公子纠且曾用箭射杀自己一事耿耿于怀,鲍叔牙以各为其主的理由,成功说服了齐桓公捐弃前嫌。

D.施伯一眼便看穿齐桓公想把管仲带回国的真正目的,认为这将更会严重威胁到鲁国,因而他一再坚持就地处死管仲。

4.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

(2)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查看答案

请在横线处写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失其所与                            寡人之过也:                 

③且君尝晋君赐矣:                    君图之:                     

能得樊将军首:                      计不知所出耳:              

⑦秦之遇将军,可谓矣:                ⑧仆所以留者:                 

孰与城北徐公美           

 

查看答案

对下列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敢烦执事        次进   

舍郑以为东道主   ④徐公不君之美也

⑤臣壮也           ⑥邻厚,君之薄也   

⑦因人之力敝之   ⑧伏尸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⑤⑥不同;⑦⑧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⑤⑥不同;⑦⑧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⑤⑥相同;⑦⑧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⑤⑥相同;⑦⑧相同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陛,是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以“陛下代称皇上,后来“陛下”成为尊称帝王的称谓。

B“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殿下,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称。但称谓对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诸侯王、皇太后、皇后的尊称。

C儒家经典《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言简义深,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如无注释,很难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世称“春秋三传”指的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也记述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共33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