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霸王刚愎自用,不听亚父范增之言,终至兵败...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霸王刚愎自用,不听亚父范增之言,终至兵败,自刎乌江。

B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说,他是临危受命,并号召美国人民帮助他迎接挑战。

C兵团子弟兵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受到群众的热情支援。

D深秋时节,天气逐渐寒凉,衣衫单薄,冻得我切齿拊心啊。

 

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 刚愎自用: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与句意相符。B项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C项 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符合句意。D项 切齿拊心:咬牙捶胸。极端痛恨的样子。根据句意,没有表示痛恨的意思。该错误类型属于望文生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出自课本中的词句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偏袒扼腕       见陵之耻       慷概羽声      籍吏民

B弊帚自珍       目眩良久       翼敝沛公      飨士卒

C一双白璧       按剑而跽       切而啖之      楚左尹

D项庄拨剑       所佩玉玦       变徽之声      奉卮酒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字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zhuì而出    (lù)力同心      (xiǎng)士卒   (chēng)目

B人为刀(zǔ)      (wàng)关中    (cù)惶急     (qīng)之

C(wèi)蒙嘉     (chēn)目结舌           (wǔ)视

D切齿(fǔ)心      (zì)尽裂      (bǐ)远       箕踞(jī  j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1月,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芙曼,在教了许多中国学生、造访中国将近四十次后,对中国琴童及其家长,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格拉芙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念。”

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争做第一,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

你对上述问题有何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小分子功能饮水对人体健康的三点主要作用,每点不超过10个字。

小分子功能饮水是指普通饮水经适当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使水的性质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得到调节。功能水之所以能全面促进人体健康,其奥秘就在于它的水分子团小(5-7个水分子),重氢含量少,并含有多种有益于生命的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在普通饮水中,重氢含量多,水分子团大(10-13个);而功能水重氢含量少、水分子团小,其活性大、渗透力强、溶解性好,有利于各种营养素的吸收、运送和利用。功能水中含有的多种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在人体生化反应过程中起催化激活作用,有的直接成为生物酶的活化中心,有的影响DNA的合成、复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绣花布鞋  马犇

落了一场雨,平添了几分凉意,尤其是近几日。更准确地说,此时,用“凉”已不妥帖,应该为“寒”,是平添了几分寒意。

我正打理着窗台上的秋菊,暗想,晚上弄几盅老酒,边饮边赏。岂不是雅事。正思忖间,一阵电话铃声把我从遐想中拖曳出来。

尾号:9654。是老友徐东南。

东南是苏北人,用他们当地方言念这几个数字,谐音是“酒足误事”。

东南自打认识我,就没换过号,他总说“小酒怡情,大酒伤身,酒足误事”。

而这次不同,他让我去他家,我觉得奇怪。

不容多想,我端了一盆秋菊直奔徐家。

东南的娘在他十几岁时就病逝了,而东南的妻子在怀孕6个月的时候遭遇了车祸,两条命都没保住。东南和他那耳朵有点背的爹相依为命也有20年了。说白了,这是一个由两个光棍组成的家。这也是他让我来家里吃饭,我感到奇怪的原因。

一踏入他家门,我的注意力就被鞋架上最上层规规矩矩摆放的一双手工女式布鞋吸引住了——鞋面绣有粉色的莲花,针法细密。这个家里有了新的女人!

我情不自禁地向几个房间环视。

“贤弟,快来,昨天一个同乡带来了无肠公子,所以特邀你来寒舍品尝。”东南故意文绉绉的,以此来彰显他来自南方的“公子才情”。

我没多少话,只是举了举手里的秋菊。

卧室的门半掩着,老爷子坐在床边,腿上放着一本旧相册,静静地翻着,偶尔凑近,小心地轻轻地抚摸着。

我刚想打招呼。东南却向我摆摆手,示意我在客厅里坐下。

东南进了厨房,打开蒲包,里面有十只蟹,公母各半。他在水池里放了些水,把蟹倒出来,那些蟹立刻张牙舞爪来回横行。

“重阳过后,螃蟹无论公母,无不肥大,味道一个赛一个。”

东南话音未落,出来方便的老爷子一眼看见了螃蟹,抬手指点着说:“你娘从来不吃螃蟹,你忘了?咱们吃蟹,你娘她吃什么?”

东南赶紧大声说:“知道,知道。”停顿一下。又说:“她爱吃阳春面,一会儿单做。”

老爷子抬起的手放下了。

我的猜测是对的,这个家有新女人了。也就是说,东南有继母了。

从卫生间出来,老爷子突然一拍脑门,讪笑着自嘲:“瞧我这记性,你娘不是去哈尔滨旅游了吗?”他略带歉意地看了我一眼,说:“咱们吃蟹,咱们吃蟹。”

老爷子回卧室了,不一会儿,卧室里传出了他可以撼动楼板的声音:“喂,老伴儿啊,昨天的电话撂下也没多久,但还是忍不住想打一个。今天都去哪儿了?快给我讲讲。”

话音刚落,老爷子就从卧室出来,抬腿又进了隔壁的另一个房间。

“啊,老头子。”竟是细细的女声,“今天去了中央大街,你当年邮过中央大街的风光明信片给我,所以我瞅着这里什么都眼熟。”

我听出来了,是老爷子在装老太太的声音。

老爷子从隔壁的房间里出来,复又进入卧室:“老伴啊,秋天了。那边早晚凉啊,穿上那件我送你的毛衫,就是右下边有朵莲花的那件。对,对,对了,你走时忘了拿上莲花布鞋,带上它多好啊,走路轻便,和毛衫又配套……”

我完全可以想象老爷子在卧室说这番话时的表情。我的眼睛不自觉地向着鞋架上望了望。

老爷子还在说着什么,东南已经端起泡好的普洱踱过来。他一脸庄重地苦笑。本来就不想解释,略略沉吟,还是语气稍稍沉重地开了口:“老弟,弄糊涂了吧?家里仍然只有我和我爹。”

我更为惊诧,直指那双莲花布鞋。

东南说:“过去,我爹天天写信,写上我家的地址和我娘的名字,邮出去。待收到信,他会放进一个专门放我娘东西的柜子。自打给我爹买了这部手机,他每天都会像刚才那样和我死去多年的娘‘通电话’……”

那天的蟹、酒以及屋里的空气都有点苦涩。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结尾“苦涩”二字,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既指老爷子的“苦”,又指徐东南的“苦”,也与开头的“寒”“凉”照应 

B小说中的“我”是线索性人物,以旁观者的视角,客观、冷静地介绍了徐东南老父亲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是小说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C作者多次运用细节描写,精妙传神。老爷子“摊放”相册,“抚摸”,徐东南“踱过来”“庄重地苦笑”“沉重地开了口”便是明证。

D这篇小说情节起伏,一波三折。主体部分是在徐东南家里发生的事,所以开篇介绍“9654”的含义那一部分,属于画蛇添足。

E小说布局精巧:先是“家里有了新的女人”,进而“东南有继母了”,设置悬念,扣人心弦,作者最后才抖开包袱,使读者豁然开朗。

2.小说中“老爷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中多次出现“莲花布鞋”有什么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有人说,徐东南不改变父亲的生活状态,是为了给他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生活空间;也有人说,让老人长久地陷入思念的痛苦中,是儿女的不孝。你怎么评价徐东南的做法?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