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诗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行久而未归,内心空虚,无心劳作,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 2.诗的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写得既含蓄委婉,又真挚动人,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手法2分,分析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注意通过人物的行为分析人物的形象,先答出特征,然后具体的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的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如此题是一位因为丈夫远行久而未归,内心空虚,无心劳作,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 2. 试题分析:注意答出比喻的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的解释,再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是比喻的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列小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馀人,其馀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刘敬说高帝曰:“都关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都雒阳:“雒阳东有成皋,西有殽黾,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免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於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

B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

C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

D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古代帝王封赏的爵位。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布衣,指贫民百姓穿的麻布衣服,后来代指贫民百姓。

C天府,天子的府库,指某地区物产丰饶,这里指关中。

D山东,指崤山以东地区,即今山东省一带的地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谦逊不骄纵。高祖论功时要封他齐地三万户,他推辞了,只愿受封于与高祖初会的“留”这个地方。

B张良很机敏。他看见将领们常常坐在沙地上议论,就及时告诉高祖他们是因为封赏不当在商议谋反。

C张良善于讽谏。雍齿跟高祖故意作对,经常羞辱高祖,他劝说高祖先封了雍齿,从而安定了人心。

D张良善谋划。他认为关中做都城占有崤函、河渭的地利,不但易守难攻,而且沃野千里,物产丰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

②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制时期。《礼记•礼运》描述当时情形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的“选贤与能”即当时自然而然形成的选拔公职人员的规程。中国古代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具体反映了当时选拔人才的情况。

夏商以来,开始了“家天下”。(《礼记•礼运》记述当时“大人世及(即宫位世代相传)以为礼”。《尚书•盘庚》云“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可以证明这一点。这种官吏“世及”的制度,即世官制。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那些担任王重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均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春秋时,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制度。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为了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统治者在选官方面创立了察举制。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荐举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汉武帝以后,此制逐渐向规范化发展。东汉未,由于“天下兴兵,衣冠世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通典•选举二》),故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中正制。这实际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其具体做法就是各州郡县的地方长官,将本地的人才按照丸种不同的等级推荐上来,政府据此授以官职。应该看到,九品中正立制之初,具有选贤用意,但不久即被门阀势力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隋唐之后,九品中正制遂为新兴的科举制所取代。所谓科举制,是一种考试选官的制度。它的基本特点;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就是说白了能否释褐为官要凭考试成绩。此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大发展于北宋。明清时期,科举制达到了极盛。作为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完全合流。学校储才以应科目,而科举必由学校。

这种“学校一科举”培养选拔人才的模式,从当时世界范围来看,无疑是十分先进的。但由于明清两代的科举完全笼罩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之下,加上八股文内容空虚,形式呆板,所以科举制也开始走向没落。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最后的一次科举考试,从此,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便宣告终结。

(节选自黄留珠《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删改)

1.下列各项是对我国不同时期选官制的解说,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原始社会时期,考察选拔官员主要依据的是被选者个人的品行与才干。

B.“古我先王亦惟图任人共政”,夏商以后的“家天下”时期,担任官职的大小贵族有一部分遵照嫡长继承的原则相袭,确保世代垄断官职。

C.“天下兴兵,衣冠世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战争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政府选拔官员困难,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完全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D.“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用考试的方式按照规定所写文章的好坏来选拔官员,是科举制与以往官员选拔制比较明显的不同之处。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隋唐以后的依据考试成绩而不论出身来取士的科举制,是对以往门阀势力限制人才的一种有效突破。

B.春秋战国时期,出于争霸需要而逐步建立的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宣告了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

C.秦汉以来建立的以个人德行才能为衡量标准的察举制,.使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日趋规范化,确保了大一统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

D相比起“天下为公”时期任人唯贤的禅让制,“家天下”时期开始的任人唯亲的世袭制是一种明显的历史倒退,没有任何历史意义。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自夏商周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的不同需要,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B.从最初的禅让制到最后的科举制,不难看出,无论在哪个朝代,人才的选拔和任用都是统治者极为看重并着手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C.选官制度的改变与更替,体现了不同时代对于人才的不同需求,其中对个人自身的德行和才能的要求始终是第一位的。

D.相比于我国古代其他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形成的时间最晚,它持续的时间最为长久,其人才选拔机制是十分先进的,对我国近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也很深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丁肇中

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达尔文

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外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们应该希望人人都能属于“有闲”阶级,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一个人。——梁实秋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西塞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论述类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要求写成议论文。③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幅“求救救助”流程构思图,请把这个构思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阅读经典,必须讲究读书方法,把好内容关。首先,要重视                。古人有言,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                  。也就是说,读书前应明了目录,通过目录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选择地读书。其次,                   。邓小平同志说,学马列要精。这个“精”主要是指精读原著、精读经典著作。通识著作则要泛读,以便在有限的时间里开阔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