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某高三学生在高考冲刺百日誓师大会上说:“人生难得几回搏。我们正值豆蔻年华,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B.祝你猴年身体发福,发得像肥猪,壮得像狗熊,甜得像蜜蜂,好运多得像牛毛,事业蒸蒸像大鹏。(手机短信祝福老师)
C.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敬请斧正,还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D.某省人代会期间,省长在看望人大代表时说:“诸位代表,你们辛苦了,我代表全省人民感谢你们!”
下列诗句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C.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支春带雨。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意大利文艺家本韦托·切利尼曾说,一个人若打算描述自己的生活,至少应年满四十多岁,而且还要在某方面取得斐然成就。
B.讨论日常生活之美的,西方哲学文献中时有所见,如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即曾借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之口,论辩过身体、动物、器皿、技艺、制度、习俗美。
C.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
D.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坛,不仅仅是缪斯 的圣洁之地,还往往是名利的角斗场。中国当代文坛亦不乏追名逐利的庸风陋俗, 于头衔高低者、官位大小者、名次先后者,大有人在。这种庸常心态,显然与真正的艺术境界 。而真正成功的作家,往往是那些甘于寂寞、粪土名利的人。
A.徘徊 锱铢必较 大相径庭
B.徜徉 斤斤计较 格格不入
C.徜徉 斤斤计较 大相径庭
D.徘徊 锱铢必较 格格不入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眼光灿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文后各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朱光潜
(1)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游历新境时最容易见出事物的美。在崭新的环境中,事物还没有变成实用的工具,一条街还只是一条街而不是到某银行或某酒店的指路标,一座房子还只是某颜色某线形的组合而不是私家住宅,所以能见出它们本身的美。一件本来惹人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看,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卓文君不守寡,私奔司马相如。我们现在把这段情史传为佳话。但是在当时人看,卓文君失节却是一件秽行丑迹。当时的人受实际问题的牵绊,不能把这些人物的行为从极繁复的社会信仰和利害观念的圈套中划出来,当作美丽的意象来观赏。我们不受当时的实际问题的牵绊,所以能把它们当作有趣的故事来谈。
(2)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海边的农夫逢人称赞他的门前海景时,便很羞涩的回过头来指着屋后的一园菜说:“门前虽没有什么可看的,屋后这一园菜却还不差。”艺术家和审美者的本领就在能不让屋后的一园菜压倒门前的海景。他们能跳开利害的圈套,只聚精会神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
(3)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为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4)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象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屈。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5)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奉先咏怀诗》。《悲愤诗》和《奉先咏怀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位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1.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
2.谈谈你对文章第二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3.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