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艺术家说:最美的风景在摄影师的镜头里;科学家说,最美的风景在自然界中;哲学家说,最美的风景在你的心中。

 

身边的风景 当疾风拂过一路奔驰的你,当路旁的友人还来不及招唤你,你便往前去了。在这忙忙碌碌的途中,你不曾觉得错过了些什么吗?—— 一颗看风景的心。 孩提时代的我们跟着爸妈上街时,往往这边看看,那边望望,嚷嚷着要买根棉花糖或是街边的布偶。而当这一切都过了个轮回,当下的我们似乎对于所生活的世界不再抱以“第一次吃糖”般的兴奋。是童心不再,还是生活的琐碎禁锢了一颗颗年少渴望放飞的心? 或许在这个视时间如金钱的时代,总有一种莫名的约定俗成在背后看着我们,步步紧逼瞄准目标,似乎当下的我们就改成为一名名狙击手,去猎取生活的靶心。然而当我们的双眼。都只顾着紧盯前方尚不明朗的目标时,我们又该靠什么来确定脚下的路是否踏实呢?正如大海的浩瀚总让人神往探寻,若是你的目光被大海的宽广所轻易吞噬,不经意间你便让自己遗落在那个未知的世界中了。只有你掌握好手中的舵去寻求方向,才能够确定航程,拥大海入怀。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探索的路还很长,目标的尽头也绝非仅是射落某一个靶子而已。若是能在远行的路上多停留几步,收拾起急躁的心情,也许你看到的就不仅是曾经错过的风景了,还能收获一路前行的人生行囊,为漫漫长路增添几许砝码。生活往往同你开着这样的玩笑:当你一刻不停地追逐向前却不见终点时,回过头才发现你想要的早已被遗忘在逝去的某个角落里了。 人生难免起伏,困顿时我们懊悔、烦躁,心中的不快也堆积如山。此时就请抬头看看朝阳吧。第一缕晨曦散落人间时,她带来了新生的力量。柔和的光晕轻轻落在你的枕边,睡眼朦胧的你也将被唤醒,去感知金色这一抹活力的色彩。头顶的阴霾将被驱散,你也将发现生命所拥有的无限生机。蓦然间,一切的愁绪将被初阳蒸融。 我们理应是一群看风景的人。看群山连绵,赏自然苍劲;看花开花落,品尝人生更替;看辽阔大地,识英雄气概。且不谈江山如此多娇,路边的杂草也可成为你停泊的理由。“离离原上草”便道出乐天眼中的坚韧;沁园春的雪更是引来毛主席一番慷慨陈词。千古风流的足迹踏在了这万千风景之上,如今该换我们赏识江山,收揽豪情。圣安克苏佩里笔下的小王子曾收获这样一句话:“被驯养是一种幸福。”那我们偶尔被身边的风景所“束缚”不也是生活赐予的幸福吗? 把你的目光偶尔从遥挂着的目标上挪开,看看身边掠过的生活百态。而后,前方追逐的道路也将变得开阔起来,你的人生也将变得写意,只因你从风景中收获了更多。路一直都在自己的脚下,而你千万别成了旅途中的看客。停下匆匆的步伐,让身边的风景也成为前行的另一伴吧。 【解析】 试题分析: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这是一道概念型作文,“风景”是个虚化的概念。1.明确风景是什么,2.点出最美的风景在哪里,3.切入口要小。写作提醒:1.这类作文要善于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找准小切口,2.明确概念的精神内核(内涵), 防止泛化。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还有名家、道家、佛 家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 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记叙文要求:1.快速入题(扣材料),不可铺垫过长。2.要有两三处指向材料的至微的细节描写。描写细小的动作,使之富有生活气息、现场感,使之与人物形象或主题表现有直接的关联。多角度的描写,可增添文章的质感。3.适当的议论和抒情。一两句议论抒情,可以收点材料、扣材料、深化主题、升华感情之功效。4.恰当的结构,能够制造一两个波澜,波澜起伏就是在记叙文中采用插叙、倒叙等叙述 方式。或采用设置悬念法、埋伏笔、抑扬顿挫等 写作手法,使叙事过程一波三折,让阅卷老师眼 前一亮。5.尽量美化语言,有质感的,有表现力的语言 可以成为记叙文的增分亮点。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一、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二、明确褒贬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比如本题,对于老人的做法,命题者应是否定的。三、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找对象法,即从文中不同的对象入手进行立意。比如本题中,考生可以抓住“风景”来写,既可以写自然之风景,也可以写人文之风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 

高建平

自然欣赏的关键,是从自然中感受到美好的生活环境;艺术欣赏的关键,是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所有这一切,都不能离欣赏者太远。太远了,与人无关,就无法欣赏。于是,不失去距离,又不能太远,就成了一门关于距离的学问。

对此,布洛提出“距离的二律背反”。有两种力出现在审美经验中,一种将人拉向对象,一种将人拉离对象。只有两种力量维持了一种平衡,审美欣赏才有可能。

将人们吸引向对象的一股力量,就是生活的趣味。对自然的爱好,是从中看见生活、生活的真实体验和对生活的向往。对艺术的爱好,是从中体现出生活中的情感、真实的情感和对情感的向往。

但是将人们从对象拉开的那一股力量,则比较难理解。有一种理解,认为过度生活化是危险的。孔夫子提出,君子不党;英国绅士们警告:保持你的距离。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过于挤在一起,就激发了低级趣味,滑入到危险的关系之中。还有另一种理解,即认为艺术就是要与生活不一样。纵观文学艺术的历史,有着大量非现实主义——即不是“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来写作的作品。从神话、童话、民间故事到充满神奇色彩的影视动漫作品,用魔幻手法写作的文学和艺术,都在有意偏离生活。这时,艺术的力量不是像绳子一样拉着欣赏者,不让欣赏者滑向危险的生活,而是有一种魔力,将欣赏者带入到奇幻世界中。像《聊斋志异》《西游记》《封神演义》那样的神奇故事,所具有的不是否定性距离,而是具有通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所造成的特有的美。

距离由此取得了新的含义,有了肯定性的力量。它不仅无害,而且成为了艺术性本复。特别是在艺术这个充满创造性的领域,制造距离又打破距离,从而实现对距离的利用,可以成为一种艺术手段。

当然,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时,并不能设想一下子就能凭空拉开距离。对待大雾,能镇定自若,并欣赏雾中美景,产生诗情画意,是由观看者的艺术修养以及他的全部教养决定的。我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也是同样的道理。艺术教会了我们发现美。过去,这种美的视角被理解成一种态度,认为摆出一种态度即可。其实,这与其说是态度,不如说是能力,是一种发现美的能力。

这种发现美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来培养的。这是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艺术家通过风景的描绘,增强了人们对风景欣赏的能力。艺术家也通过对生活的描写,推动着人们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生活。

在美学界,朱光潜常举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海边农夫当别人称赞他的门前海景美时,常会羞涩地转过身来指着屋后的菜园说:“门前虽然没有什么可看,屋后这园菜却还不差。”有人以此批评朱光潜鄙视劳动人民,是剥削阶级意识。真的是对朱光潜先生莫大的误解。

(选自《文史知识》2015年第3期,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结合文意,说明第⑤段中“它不仅无害,而且成为了艺术性本身”的含义。

3.简析文末“海边农夫”例子的内涵和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感受凤凰

谢德才

①迈步穿行在凤凰古城曲曲弯弯、朦胧幽幽的深巷,但见经过岁月洗礼的青石板路浓着幽幽的冷光,脚踏上去的瞬间,感觉到稍许滑动,让我仿佛踩在了沉重的历史书页上。

②那天晚上,我住在沱江边吊脚楼的“翠翠楼”里。说来真是幸运,我所住的“翠翠楼”竟然是古城中最为古朴的吊脚楼之一。房间极为简单,除了一张安放行李的凳子外,就三张木床,推开木格子窗户,一股湿润的沱江的气味便涌入房间。此时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脚下、木板的下面就是沱江水,而我今夜就要枕着沱江入眠。

③我站在窗口,阅读着那些生长在江边密密麻麻的吊脚楼,灰暗的表面,纤细的结构,巧夺天工的设计。吊脚楼像士兵组成的方阵,由高到低一字排开,就像凤凰的女子,作风豪放,外形纤柔,内心善良。这些作为凤凰古城骄傲的吊脚楼,曾在宋祖英的歌里被反复吟唱,曾是苗族和土家族的姑娘们倾诉心事的闺房,也是小伙子放飞梦想的地方。吊脚楼里无比宁静,而沱江上依然有渡船,有浆声灯影,不远处横卧江面的虹桥上彩灯闪烁,想必是有许多人在那儿饮酒品茶,谈古论今吧。我顺着一个女孩的指点,从一架木梯下到吊脚楼底下冲浴。洗后,拖一双鞋,搬一张凳坐到门口的街巷边,与这里人谈起对这条街的感觉,对“翠翠楼”这座百年吊脚楼的一些思考,还说到沈从文的小说与人生……

④入夜,我很久无法入眠。闭上眼,浮现出关于凤凰的一些遥想;睁开眼,看到的是被烟熏火燎的木板壁的吊脚楼。夜渐渐深了,仅听见楼外的沱江水沙沙作响,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直到苗族姑娘用歌喉唱开黎明才醒。那是《边城》里那水面浮起灵魂的歌声?是那撩拨翠翠少女情怀的歌声?那歌声韵味十足,给凤凰的清晨平添了一些情致。

⑤凤凰是一个人文气息很浓的地方。精致的楹联,飘逸的画卷,灵动的刺绣俯拾皆是。“翠翠楼”里便满屋挂着裱好的字,相当漂亮。只是地气甚潮,那潮湿一直沿着木墙爬上来,给字幅下端涂上鲜黄青绿的印痕。也许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纸上的字已经被绿霉吞噬,而有些东西却还留存。沈从文写字的稿纸已经残缺,他的故事,他的气息却如门外的沱江一样依旧流淌。

⑥如果你是独自一人去凤凰,又假如你还是单身,你会感到寂寞,真心渴望遇到心中的“翠翠”;假如你不是单身,你就会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带自己的那位同去,分享那里的宁静。所以,到凤凰你最好与你的另一半同去,脸上会自然流露出一种深藏已久的喜悦,你们会思想更纯,心靠得更近,手握得更紧,更爱对方,会深深感受到河水的浪漫,感受到脚底下这片土地的肥沃、厚实与博大。

⑦常常有人去了凤凰城就舍不得走了,于是就在这儿干起自己的事业,其实主要为了享受这里的生活。很多远方人去了凤凰,都愿意到虹桥上去散步、谈心,让很多人产生对凤凰的另一种理【解析】
多姿多彩、魅罚无穷的凤凰,她古老而不俗,至今仍充满着崭新的活力;她灵秀而有韵致,处处显出现独有的风味与情愫。她美得让人揪习,阅读她的千年史,许多带有血泪历史的故事让人扼腕;阅读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许多伤心的爱情故事让这座城市变得凄美。

⑧细雨漾漾中,当我乘上中巴车回家时,隐约听到“翠翠”的那一句话:“明天你还会来吗?”

(选自2009年第1期《散文选刊》,本文有删节)

1.在凤凰古城,作者感受到了它哪几方面的魅力?

2.选文第七自然段用“她”来指称凤凰古城,请结合上下文,说明作者采用这一指称的作用或效果。

3.在美丽的凤凰古城,可写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什么重点写在沱江边的“翠翠楼”?请结合文意做出分析。

4.结合全文,赏析文章末段画线句的意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欲速则不达,          。(《论语》)

(2)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          ,开国何茫然。(李白《蜀道难》)

(4)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

(5)嗟乎!          ,则足以拒秦。(杜牧《阿房宫赋》)

(6)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          ,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

(8)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凤栖梧 贺铸

为问宛溪桥畔柳。拂水倡条,几赠行人手。一样叶眉偏解皱,白绵飞尽因谁瘦。

今日离亭还对酒。唱断青青②,好去休回首。美荫向人疏似旧,何须更待秋风后。

【注】①倡条:柳枝。②青青:借指“杨柳曲”。

(1)“一样叶眉偏解皱,白绵飞尽因谁瘦。”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简析。

(2)这首词上阕写柳的句子“为问宛溪桥畔柳。拂水倡条,几赠行人手”与王维“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在写柳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司封员外郎密阁校理丁君墓志铭

王安石

朝奉郎、尚书司封员外郎、晋陵丁君卒。王某曰:“噫,吾僚也,方吾少时,辅我以仁义者。”乃哭吊其孤,祭焉而许以铭。越三月,君婿以状至,乃叙铭赴其葬

君讳宝臣,字元珍,少与其兄宗臣皆以文行称乡里,号为“二丁”。景祐中,皆以进士起家。君为峡州军事判官,与庐陵欧阳公游相好也。又为淮南节度掌书记。或诬富人以博,州将,贵人也,猜而专,吏莫敢议,君独力争正其狱。又为杭州观察判官,举者兼州学教授,又用举者迁太子中充,知越州剡县。盖其始至,流大姓一人,而县遂,卒除弊兴利甚众,人至今言之。于是再迁为太常博士,移知端州。侬智高反,攻至其治所。君出战,能有所捕斩,然卒不胜,乃与其州人皆去而避之,免一官,徙黄州。会恩除太常丞,监湖州酒,又以大臣有解举者迁博士,知越州诸暨县。其治诸暨如剡,越人以君为循吏也。英宗即位,以尚书屯田员外郎编校秘阁书籍,遂为校理、同知太常礼院。

君质直自守,接上下以恕。虽贫困,未尝言利,于朋友故旧,无所不尽。故其不幸废退,则人莫不怜,少进也,则皆为之喜。居无何,御史论君尝废矣,不当复用,遂出通判永州。世皆以咎言者,谓为不宜,夫驱未尝教之卒,临不可守之城,以战虎狼百倍之贼,议今之法,则独可守死尔,论古之道,则有不去以死,有去之以生。吏方操法以责士,则君之流离穷困几至老死,尚以得罪于言者,亦其理也。君以治平三年待阙于常州,于是再迁尚书司封员外郎,以四年四月四日卒,年五十八。

(有删改)

1.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者兼州学教授           用:任用

B.流大姓一人,而县遂       治:遍及

C.免一官,徙黄州           坐:由……获罪

D.越人以君为循吏也         滋:更加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元珍任峡州军事判官时,与欧阳修交往甚密。担任淮南节度掌书记时,有人借赌博诬陷富人,依法处理了这个案件。

B.侬智高率叛军攻打丁元珍的官署,丁元珍虽亲自出战,但由于指挥不利,惨败而逃,因罪被免官,调任黄州。

C.丁元珍为人正直自守,待人宽容。他自己虽然生活贫困,但对朋友故交,乐意竭尽所有,因而深得人们爱戴。

D.丁元珍在英宗即位后,任过校理、同知太常礼院,因御史弹劾,被外放永州任职,后来才任尚书司封员外郎。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哭吊其孤,祭焉而许以铭。越三月,君婿以状至,乃叙铭赴其葬。

(2)故其不幸废退,则人莫不怜,少进也,则皆为之喜。

4.丁元珍在为官上哪些方面值得肯定?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