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名毕业成绩优异的在德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名毕业成绩优异的在德中国留学生,在德国求职时却屡屡被拒绝。后来他选了一家较小的公司,面试时老板汉斯对他很欣赏,但最后还是拒绝了他。这位留学生很纳闷。汉斯给他看了一份记录,原来这位中国留学生在乘坐公共汽车时曾经被发现3次逃票,留下了不光彩的记录。

一个月后,找不到工作的这位留学生,想起这家公司的老板是对他态度最好的一个,于是鼓起勇气再一次來到汉斯的公司,希望能争取到一个机会。汉斯沉吟许久,最终决定录用他。这位留学生在汉斯的公司工作9年,不仅业绩突出,为公司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成了公司的研发部经理,后来还因各方面的突出表现被评为城市的模范市民。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诚信,开往春天的地铁 春天,是芬芳的浓缩,春天,是希望的凝结。但春天,更是诚信起步的燃料。——题记 人类进程仿佛是那漆黑隧道中摸索的地铁,也许某时,它会暂停在某个角落中,撞得支离破碎。是什么力量使它无畏的摸索?是那美丽传说中的春天——诚信世界。 友谊站——“诚信”第一站 穿过郁郁葱葱的林海,闻流水潺潺之声,便联想到伯牙与钟子期的相知相识。伯牙为钟子期逝世而扯弦摔琴,固有千金易得,知已难求之说。“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鲁迅与瞿秋白的写照。在白色恐怖中,他们为了推动革命文化运动而并肩作战。在瞿秋白英勇就义后,鲁迅带病编印《海上述林》。这正如歌德的领悟:“我失去了一个朋友,同时也是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是的,世人多,知已难逢,拥有一份真挚,也许会成就于自己。但那五彩友谊后支撑的是何种无形的物质呢?那就是能穿梭时空,引领未来的“诚信”。 财富站——诚信第二站 随着逝去的友谊之城,我们便随着鸟儿来到此地。它虽不是人间仙境,但也能透露出几份诚信的意蕴。 见海尔企业的成就,很难会想到这个家喻户晓的企业,是由一个濒临近破产的小厂成就的,那么又是什么使它走向财富? “不是别的,是诚信创写的历史佳纪”。厂长张瑞敏自豪的讲到,“记得那时的工程濒临倒闭,而且在用户反应我们的产品有质量问题时,我毫无顾虑地当着全厂职工的面,用大锤将76台不合格冰箱全部砸毁!其实我也知道,这是“海尔”最后的挣扎,前进是成功,后退是倒闭,但我有勇气的是与诚信并肩闯困难!” 如今,“海尔”成为了我国唯一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强品牌,这便是一个诚信取富的范例。“诚信”如同地轴一般,虽无形,却能支动起整个地球。 关爱站——“诚信”第三站 正如爱的“谎言”一般,人生几多挫折,不免有人会用爱的口吻隐瞒不幸。“谎言”不再是欺人,是一种爱的传递,诚信的凝汇。 他,一个七八岁的小孩,眨着那双好奇的大眼,似乎在寻求何种答案。然而,他却是站在手术台上,这是一种顽强的笑,是的,对着败血病的笑是伟大的。 父母知道生存与死亡只是在于一个病原体的侵入、增长;而这种笑的透露是一种“爱的谎言”,是父母咽泪吞气的笑,陪伴孩子与死神搏斗的场面,做父母的一定会坚信他们的孩子是勇敢的。 在这充满爱意的谎言中,拥有支持,而支持便是一种诚信的顶峰之物,是一种固世界的力量。 诚信——春天的飘香 当我们的历史诚信之旅,冲出黑暗,见到光明与春天,鸟儿为我们雀跃,花儿为我们芬芳,而重要的是心灵中萌发了一株诚信之花,它会伴你而踏碎人生污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根据材料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因逃票记录被拒绝,表现出了信誉或信用的重要性;再次求职的成功,归功于勇气和才能,表现出了勇于的重要性和才能的重要性;汉斯公司给这位学生一个机会,表现出了宽容的精神;这位留学生业绩突出,被评为模范市民,表明人要有感恩精神。因此可参考以下立意: 关于信誉:信誉(信用)很重要;人生(信誉)无小事;做人要有诚信;勿以恶小而为之 关于对待过失: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去(过失);以宽容对待他人的过失;细节有时可以决定成败 关于机会:机会靠争取;给别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 关于用人:人尽其才,不求全责备;给有才者一个机会 关于感恩:人应有感恩之心;感恩之心诚可贵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1.对于材料作文必须“保持一致”。 这里所说的一致,指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写作者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写作者所选择的材料应与主题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做到读后有感,有感而发。2.必须大题化小,小题大作。命题者所给的材料所包含的哲理都是大道理,要求写作者全面深刻地阐述这些大道理是强人所难,因此,要把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与大道理联系起来,做到大题化小;然而,这并不是允许写作者肤浅地、简单地分析问题,相反,给材料作文所要求的是从生活实践出发,从小事情、小问题中发现大道理,阐述大道理,也就是分析问题应深刻一些、尖锐一些,这就是小题大作。“大题化小”的“大题”指大道理;“小题大作”的“小题”指写作的题料。3.必须把握“要求”。“给材料作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对作文的内容、文体、题目、字数等。写作者必须把握住这些要求写作文。单则材料,多角度立意。审题过程:一、找要素;二、析原因;三、辨关系;四、拟中心。主人公是谁?什么事?结果怎样?然后分析原因,从原因分析中获得写作的中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各题。

渔家傲·东昌道中【注】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获花满地秋江白。

【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1)“午睡觉来愁似织”,你认为哪一个字用得最传神,为什么?

(2)词人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伤怀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________________”那样的功绩,却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璘,扶风人也。祖正会,右威卫将军。父晟,右司御率府兵曹参军。璘少孤,落拓不事生业。年二十余,读《马援传》至“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归”,慨然叹曰:“岂使吾祖勋业坠于地乎!”开元末,杖剑从戎,自效于安西。以前后奇功,累迁至左金号卫将军同正。

至德初,王室多难,璘统甲士三千,自二庭赴于凤翔。肃宗奇之,委以东讨。寇陕郊,破贼河阳,皆立殊效。尝从李光弼攻贼洛阳,史朝义自领精卒,拒王师于北邙,营垒如山,旌甲耀日。诸将愕眙不敢动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副元帅李光弼壮之,曰:“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有雄捷如马将军者。”迁试太常卿。

明年,蕃贼边,诏璘赴援河西。广德初,仆固怀恩不顺,诱吐蕃入寇,代宗避狄陕州。璘即日自河右转斗戎虏间,至于凤翔。时蕃军云合,凤翔节度使孙志直方闭城自守;璘持满外向,突入悬门,不解甲。背城出战,吐蕃奔溃。璘以劲骑追击,俘斩数千计,血流于野,由是雄名益振。代宗还宫,召见慰劳之,授兼御史中丞。

永泰初,拜四镇行营节度,兼南道和蕃使,委之禁旅,清残寇。俄迁四镇、北庭行营节度及邠宁节度使、兼御史大夫,旋加检校工部尚书。犬戎浸骄,岁犯郊境,泾州最邻戎虏,乃诏璘移镇泾州,兼权知凤翔陇右节度副使。复以郑、滑二州隶之。璘词气慷慨,以破虏为己任。既至泾州,分建营堡,缮完战守之具,频破吐蕃。以其生口俘馘来献,前后破吐蕃约三万余众。在泾州令宽而肃,人皆乐为之。镇守凡八年,虽无拓境之功,而城堡获全,虏不敢犯。加检校右仆射。上甚重之,迁检校左仆射知省事,诏宰臣百僚于尚书省送上,进封扶风郡王。

璘虽生于士族,少无学术,忠而能勇,武干绝伦,艰难之中,颇立忠节,中兴之猛将也。年五十六,大历十二年卒,德宗悼之。废朝,赠司徒。

(选自《旧唐书·马璘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寇陕郊,破贼河阳               殄:消灭

B.明年,蕃贼                   寇:盗匪,侵犯者

C.委之禁旅,清残寇               俾:使

D.在泾州令宽而肃,人皆乐为之     用:出力,效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马革裹尸                   吾尝终日思矣

B.副元帅李光弼壮                 填然鼓,兵刃既接

C.璘持满外向                     今其智反不能及

D犬戎浸骄……乃诏璘移镇泾州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愕眙/不敢动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B.诸将愕眙/不敢动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C.诸将愕眙/不敢动/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D.诸将愕眙/不敢动/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璘幼年丧父,放浪不羁,整天无所事事。二十多岁时,《马援传》中的一句话激发了他的上进心,使他终成一代名将。

B.吐蕃军队屡次进犯边境,在洛阳之战中,敌军气势很盛,马璘毫不畏惧,率部奋勇作战,以少胜多,受到副元帅李光弼的盛赞。

C.仆固怀恩反叛,引诱吐蕃军入侵,代宗出逃到陕州避难。马璘率军救难,击溃了围攻凤翔的吐蕃军,展现出非凡的胆识。

D.马璘虽“少无学术”,但勇敢忠诚,军事才能卓越,是中兴猛将。他去世的时候,朝廷给以很高规格的哀悼,并追赠他为司徒。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隐逸文化

岳国文

①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西方国家偶或有之,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稳固性和完整性。“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②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③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④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⑤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隐逸思想有着浓厚的传统,而且涌现了许多关于隐逸思想的作品,也涌现出了众多的隐士,以及假隐士。而隐逸思想的核心,就是逍遥林泉,走访名山大川,走进自然,感受自由气息,远离政治事务,结交鸿儒名士,陶冶心情,旷达任性,摆脱世间万事万物的困扰和束缚,使自己的心身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不少,其中巢父、许由这两位大隐士赫赫有名。

B.虽然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是中国后来的隐逸思想都是由他的隐逸思想衍生而来,因此可以说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C.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所以因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

D.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他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隐逸理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B.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C.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会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D.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只指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

B.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必要的。

C.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D.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汉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神的超越。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两副吟咏郑成功的对联,请依文意与对联组成原则,选出最适合填入甲、乙、丙、丁处的内容

①方知海外有孤忠                ②称名则妇孺皆知

③敢向东南争半壁                ④举目有河山之异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