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湖北省华师一附中、荆州中学、黄冈中学等八校2016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

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视其文,信然。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入人肌骨不可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B.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C.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D.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本文篇末的“赞”中称赞白居易为贤者。

B.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

C.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白居易就是在尚未成年时得到了顾况的高度称赞。

D.浮屠,亦作浮图、休屠。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唐书》认为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在元和、长庆时的文坛很有名。他最擅长作诗,其它体裁的文章,比他的诗歌要写得差些。

B.白居易除了是成就斐然的诗人外,还是正直的臣子。他多次进谏,而宪宗皇帝也多次接受了他的意见。但是后来还是被当权的大臣们弹劾,仕途不顺,被贬江州。

C.白居易的诗多达数千篇,他按内容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而白居易看不上眼的恰是世人钟爱的杂律诗。

D.杜牧批评白居易的诗细巧艳丽,不是庄重高雅的人士作的,而且流传人间,影响很坏。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

(2)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

 

1.A 2.C 3.D 4.(1)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 (2)如果罢黜白居易,就是钳住他们的口,这不是发扬帝王盛德的办法。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结合语境理解划线句的意思,“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这句话是说“皇帝脸色变了,过后,对李绛说:‘这家伙是我一手提拔的,竟敢这样,我不能容忍,一定要斥贬他!’”;然后抓句中的专有名词,比如“帝”“李绛”,再抓表示对话的词语“谓……曰”。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2.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C项,“未冠又称弱冠”有误;“未冠”不是“弱冠”。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有误;从文章最后一段“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来看,含意激切但言辞质朴是他讽喻诗的特点。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选项D来源于文章最后一段,从文章内容来看,含意激切但言辞质朴是他讽喻诗的特点,并不是所有诗歌的特点。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以”,因为;“蠲贷”,宽免;“振”同“赈”,赈济。第二句中,“若”,如果;“是”,这;“箝”,钳住;“所以”,用来……的办法。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居易聪明过人,擅长文章。未成年时拜见顾况。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推崇赞许他人。但见到白居易的文章,禁不住说: “我认为有才华的人已经绝迹了,现在又发现了一个您!”贞元年间,考中进士,被授职校书郎。 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宪宗有所采纳。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上奏说:“魏征担任宰相时,太宗用皇宫大殿的木料修建成府第赐给他,后人不能守成,陛下还应以他们是贤臣子孙,赎买后还赐给他们。李师道是臣子,不应夺人之美为己有。”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河东王锷将被授以宰相职位,居易认为,“宰相是普天下人所敬仰的,非贤良有重望和显赫功勋不可以授任。考察王锷百般勒索民财,所得财物称为‘羡余’作为进献。现在如果把宰相的重任授予他,天下的人听说这件事,都会说陛下得到他献奉的财物才给他宰相职位的。各节度使私下想:‘谁还不如王锷?’争相宰割百姓搜刮钱财,向您要求自己想得的官职。” 后来,白居易在殿中与宪宗谈论,论辩执著,坦率耿介, 皇帝还没有发告示,白居易就对皇帝说:“陛下错了。” 皇帝脸色变了,过后,对李绛说:“这家伙是我一手提拔的,竟敢这样,我不能容忍,一定要斥贬他!”李绛说:“陛下能开放言路,所以群臣敢于对朝政论得论失。如果罢黜白居易,就是钳住他们的口,这不是发扬帝王盛德的办法。”皇帝醒悟,对待白居易仍然像过去那样。第二年,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京都震动。白居易第一个向皇帝进呈奏章,要求马上捕捉凶犯,以洗刷朝廷的耻辱,要求务必全部缉捕归案。宰相嫌他超越职权(以宫官先于谏官言事),因而不高兴。不久就传言:“白居易的母 亲是坠井死的,但他却写了《新井篇》的诗,言辞浮华,没有德行,不能在朝中任职。”于是派他出京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又上书说白居易不宜任刺史,于是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被贬以后,白居易能顺应这种遭遇,寄托心志于佛道生死之说,好像无所顾忌。 评论:白居易在元和、长庆年间,与元稹都很有名气,最擅长写诗,其他体裁文章,未足称佳,诗多至数千篇,为唐以来所没有的。他自己说:“有关歌颂或讽刺的,叫做讽喻诗;歌咏性情的,叫做闲适诗;碰到事情有感而发的,叫做感伤诗。其它的为杂律诗。”又自讽说:“世人所钟爱的只是杂律诗,他们看重的,正是我所轻视的。至于讽喻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闲适诗思虑恬静澹泊而文辞迂缓, 由于质直并迂缓,人们不喜爱也是应该的了。”现在读他的诗文,的确如此。但是杜牧说:“纤艳不检点的诗文,不是庄重高雅的人所做的。这种诗流传人间,父子母女口口相教授,淫词亵语入人肌骨而不能消除。”审视白居易,最初竭力直言,在天子面前为政局的安危铮谏,希望以此立功,虽然中道被斥贬,但后来更为坚定不衰。呜呼,白居易是个贤达的人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艺术江湖之批判

张晓军

在时下的美术界,存在着江湖圈子的倾向,而且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画家有江湖,举办展览,举行活动,人员组合是大致不变的;批评家有江湖,研讨会的专家组合,艺术展览的专家出场,总是那么一帮一伙,带有很强的圈子意味;策展人有江湖,为谁策展,要谁参展,不要谁参展,都是有讲究的……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有江湖,有时“在朝”比“在野”更甚。对于画家来说,由哪个江湖“领袖”引领和推荐,投靠哪位艺术“老大”,其结果是有区别的。各个画种也有江湖,某个画种学会,江湖气十足,举办展览的骨干力量总是那么几个人,获奖者也总是那么几个,就连外出走穴,也都是比较固定的几个人,外人是很难插进去的。翻翻眼下的报纸和杂志,当今的艺术之江湖,常常会一目了然。

艺术圈里一向有抱团儿现象。早先有学术性社团,如一八艺社、决澜社等。还有以艺术风格和地缘文化而集结在一起的,如岭南画派、长安画派等。上世纪80年代,艺术圈里流行艺术群体的称谓,如北方艺术群体、西南艺术群体等。但是上述的抱团儿都与学术有关,都有其大致的艺术理想和审美追求,都与江湖没有瓜葛,都少有利益的索取和无原则的同流。而艺术江湖则不同,江湖与学术无关,与艺术风格和流派无关,与艺术理想和审美认同无关。这也正是学术社团和艺术江湖的区别所在。

就世俗而言,江湖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它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它要有一两个“老大”,在这一两个“老大”的关照下,有共同的好处、共同的饭碗。如果有人出了纰漏,受到攻击,江湖中的老大和哥们儿一般都要出来说话的。有时江湖也是可以显现集体智慧和集体力量的。艺术江湖更是如此。但是,这绝对不是眼下我们所说的好的智慧和正能量。

相比较而言,艺术江湖确实有其邪恶的一面,不然我们就不会在此批评之。首先,艺术江湖无原则地讲哥们儿义气,只讲远近亲疏,不讲志同道合,对好的东西视而不见,对粗俗的东西也会妄加吹捧,不利于艺术上的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也不利于推动当代艺术的正常发展。其次,艺术江湖有意强化帮派意识,圈定势力范围,顺我者昌,排斥异己,行帮气息严重,不利于不同学派、不同美学追求的自由发展。再者,艺术江湖的盛行使得一些很有声望和艺术感召力的学术带头人演变为江湖大佬,严重地毁坏了这些艺术官员和学术权威的正面形象,同时也严重损毁了这些人在艺术领域的导师地位和学术感召力,让人觉得艺术变得有些没有原则、没有道德、没有公平了。

艺术之所以有了江湖或变成了江湖,大体上是艺术的从业者过于追求既得利益的结果,也是当今市场经济对艺术的腐蚀的结果。“马仔”跟对了“老大”,展览很容易上,奖也很容易拿,开幕式会很体面,研讨会也会众人捧场。反过来讲,一旦成为江湖老大,有众星捧月之光耀,画的不好也是好,文章不好也有人买账,画价越炒越高,文章越发越多,且桃李满天下,马仔满天下,更能独行天下了。 

(选自《文化论坛》)

1.下列对“艺术江湖”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艺术江湖是由于艺术理想和审美追求相同而自发集结的艺术社团,艺术江湖只谈义气和利益,不论作品好坏,不利于艺术的发展。

B.艺术江湖中的老大和哥们儿经常会帮助自己人解决一些问题,显示了集体智慧和力量,可以说艺术江湖在学术上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C.艺术江湖的问题根源在于艺术从业者过于追求既得利益,只有从业者不刻意追求利益,坚守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艺术才能健康发展。

D.艺术江湖强化帮派意识,圈定势力范围,展现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姿态,这种行为严重毁坏了艺术官员和学术权威的正面形象。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艺术江湖里,你一旦成为江湖老大,就有了众人扶持,就算画画得不好也有人说好,文章写得不好也会有人买账。

B.艺术江湖中有人受到攻击,江湖中自己人替他说话,这种行为对艺术江湖中人没有好处,对整个艺术界更没有好处。

C.在各个画展上参赛的骨干力量总是那几个人,获奖的也总是那几个,新艺术家缺乏是艺术江湖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D.艺术江湖虽可提升某些人在艺术领域的导师地位和学术权威,但会让人觉得艺术变得没有原则,没有道德和公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先艺术圈的抱团儿现象,如岭南画派、北方艺术群体,它们多与学术有关,有大致的艺术理想和审美追求。

B.当下的艺术圈不太纯洁,有些铜臭味,这种不健康的艺术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今艺术界充斥着一股江湖气。

C.在艺术江湖里,只要你跟对了“老大”,那么展览就很容易参加,奖也容易拿,在研讨会上也会受众人追捧。

D.艺术江湖有共同的好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能表现出集体智慧和集体力量,但这些并不是可取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名毕业成绩优异的在德中国留学生,在德国求职时却屡屡被拒绝。后来他选了一家较小的公司,面试时老板汉斯对他很欣赏,但最后还是拒绝了他。这位留学生很纳闷。汉斯给他看了一份记录,原来这位中国留学生在乘坐公共汽车时曾经被发现3次逃票,留下了不光彩的记录。

一个月后,找不到工作的这位留学生,想起这家公司的老板是对他态度最好的一个,于是鼓起勇气再一次來到汉斯的公司,希望能争取到一个机会。汉斯沉吟许久,最终决定录用他。这位留学生在汉斯的公司工作9年,不仅业绩突出,为公司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成了公司的研发部经理,后来还因各方面的突出表现被评为城市的模范市民。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各题。

渔家傲·东昌道中【注】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获花满地秋江白。

【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1)“午睡觉来愁似织”,你认为哪一个字用得最传神,为什么?

(2)词人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伤怀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________________”那样的功绩,却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璘,扶风人也。祖正会,右威卫将军。父晟,右司御率府兵曹参军。璘少孤,落拓不事生业。年二十余,读《马援传》至“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归”,慨然叹曰:“岂使吾祖勋业坠于地乎!”开元末,杖剑从戎,自效于安西。以前后奇功,累迁至左金号卫将军同正。

至德初,王室多难,璘统甲士三千,自二庭赴于凤翔。肃宗奇之,委以东讨。寇陕郊,破贼河阳,皆立殊效。尝从李光弼攻贼洛阳,史朝义自领精卒,拒王师于北邙,营垒如山,旌甲耀日。诸将愕眙不敢动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副元帅李光弼壮之,曰:“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有雄捷如马将军者。”迁试太常卿。

明年,蕃贼边,诏璘赴援河西。广德初,仆固怀恩不顺,诱吐蕃入寇,代宗避狄陕州。璘即日自河右转斗戎虏间,至于凤翔。时蕃军云合,凤翔节度使孙志直方闭城自守;璘持满外向,突入悬门,不解甲。背城出战,吐蕃奔溃。璘以劲骑追击,俘斩数千计,血流于野,由是雄名益振。代宗还宫,召见慰劳之,授兼御史中丞。

永泰初,拜四镇行营节度,兼南道和蕃使,委之禁旅,清残寇。俄迁四镇、北庭行营节度及邠宁节度使、兼御史大夫,旋加检校工部尚书。犬戎浸骄,岁犯郊境,泾州最邻戎虏,乃诏璘移镇泾州,兼权知凤翔陇右节度副使。复以郑、滑二州隶之。璘词气慷慨,以破虏为己任。既至泾州,分建营堡,缮完战守之具,频破吐蕃。以其生口俘馘来献,前后破吐蕃约三万余众。在泾州令宽而肃,人皆乐为之。镇守凡八年,虽无拓境之功,而城堡获全,虏不敢犯。加检校右仆射。上甚重之,迁检校左仆射知省事,诏宰臣百僚于尚书省送上,进封扶风郡王。

璘虽生于士族,少无学术,忠而能勇,武干绝伦,艰难之中,颇立忠节,中兴之猛将也。年五十六,大历十二年卒,德宗悼之。废朝,赠司徒。

(选自《旧唐书·马璘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寇陕郊,破贼河阳               殄:消灭

B.明年,蕃贼                   寇:盗匪,侵犯者

C.委之禁旅,清残寇               俾:使

D.在泾州令宽而肃,人皆乐为之     用:出力,效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马革裹尸                   吾尝终日思矣

B.副元帅李光弼壮                 填然鼓,兵刃既接

C.璘持满外向                     今其智反不能及

D犬戎浸骄……乃诏璘移镇泾州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愕眙/不敢动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B.诸将愕眙/不敢动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C.诸将愕眙/不敢动/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D.诸将愕眙/不敢动/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璘幼年丧父,放浪不羁,整天无所事事。二十多岁时,《马援传》中的一句话激发了他的上进心,使他终成一代名将。

B.吐蕃军队屡次进犯边境,在洛阳之战中,敌军气势很盛,马璘毫不畏惧,率部奋勇作战,以少胜多,受到副元帅李光弼的盛赞。

C.仆固怀恩反叛,引诱吐蕃军入侵,代宗出逃到陕州避难。马璘率军救难,击溃了围攻凤翔的吐蕃军,展现出非凡的胆识。

D.马璘虽“少无学术”,但勇敢忠诚,军事才能卓越,是中兴猛将。他去世的时候,朝廷给以很高规格的哀悼,并追赠他为司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