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公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在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哟哟是何许人,一夜之间她蜚声国内外,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当年轻的屠呦呦 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 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

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

“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

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屠呦呦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这美好的期待既是小鹿在原野上呦呦地叫着,吃着青草,象征和谐之意,小鹿又象征人才,父母希望女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之意。

B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

C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的发现,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效益。例如,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

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E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影响的生物医学奖,正因为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这个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为她如今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屠呦呦获得突破性进展,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因素有那些,结合文章进行概括分析。

4文中说“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结合全文,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AB(答B3分,答A2分,答D1分;答CE不得分) (2)改进提取药物的方法。①从东晋名医葛洪的有关记载中受到启发,认识到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②改用乙醇冷浸法;又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法。。 (3)①源于兴趣理想的动力: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②克服困难的执着精神: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③选对研究方向,并具有研究操作的实践能力:把从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进行大量实验,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素上;④临危受命领导团队的才干: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每点2分必须先概括再联系原文分析,答出三点即可) (4)①“各种肤色的人表达敬意”的原因是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②“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敬意”意味着85岁的老人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③这种“敬意”源于:疟疾这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有着像屠呦呦一样为理想克服困难、执着奋斗的坚强毅力,不为名利、潜心研究的科研精神,即使获奖依然不忘团队的合作精神;难能可贵的是屠呦呦查阅中国古老的医药典籍,利用现代的科研方法提取的青蒿素是具有中国医药特色的科研成果,为中医药学增光,更为中华文化添彩,她激励着国人、华人为世界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理解实用类文本的能力。C项张冠李戴,文中倒数第二段说“屠呦呦……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起的作用和意义立竿见影,而不是“不可能在短期内看见显著的价值和效益”。D项“描写细腻”有误,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是平实的语言,没有细腻的描写.故1分。E强加因果)。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找到“获得突破性进展,最关键的步骤”。 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如此题的“步骤”,应该是有顺序,程序,按照事情进行的顺序,有计划的,开展工作的一个词语。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要求对专注获得成功的因素进行概括,实际就是分析传主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答题时注意找到文章中的典型事件,分析事件反应出的传主的美好品质,然后分条作答。首先对题干要进行分析,分析题干的隐含的意思,成功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外因本文没有涉及,那就是内因,实际就是传主拥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明确只一点题目就好答了,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通过事件分析体现传主的什么品质,然后分条作答,注意要对事件记性整合,相同的内容注意合并,各点之间不要相互包含。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结合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不难理解这句话的含意。至于谈谈理解,无疑要围绕屠呦呦的贡献来谈。此句在末段,要结合末段的作用来谈。末段的作用:1.思路(1)内容:①表层:写了什么(可能会涉及结尾段的段意,或者结尾段中某一句话或景物的内涵)②深层主旨: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有可能是暗示主题),深化中心、升华感情。(2)结构:卒章显志、呼应开头,照应题目。(3)效果: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吸引读者,增加读者阅读兴趣;真实可信;手法的效果(4)备用术语: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等。该题设置是“深化中心”。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名篇默写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司马迁《报任安书》

2也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报任安书》

3朝菌不知晦朔,                     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4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5晓来谁染霜林醉?                      《长亭送别》

6夕阳古道无人语,                      《长亭送别》

7举世皆浊我独清,                      《渔父》

8安能以身之察察,                      ?《渔父》

9           ,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10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

11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2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13          ,形影相吊。《陈情表》

1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三题。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注释:菡萏:荷花的别称。韶光:美好的时光。鸡塞:即“鸡鹿塞”。鸡鹿塞:古塞名,在此泛指古塞。在今内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亦省作“鸡鹿”、“鸡塞”。

1.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清朝文人许昂霄曾云:“细雨二句,合看乃愈见其妙。”这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3.下篇结句“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试从全词概括“恨”有哪些?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室仅方丈                         B下流多谤议

C颜色憔悴                         D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加横线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时维九月,序三秋            举酒

B之所趋异也                  心躁也

C所以兴怀,其一也            非利足也,而千里

D蠡之滨                  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