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2《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千古名句是:                          

3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不但考查考生记忆的准确性,也考查其书写的准确性。因此要特别注意那些易错字,如“晦朔”“蟪蛄”“孤鹜”“始”等。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两题。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释】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画栏开处”用唐人李贺“画栏桂树悬秋香”诗意。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试简析第一、二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2.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商鞅变法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嘿,通“默”  ②敖:嘲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B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C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D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孽,指品行邪恶的平民。庶,平民百姓,与“士”相对;孽,邪恶,也指不孝

B圣人,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出类拔萃的人。

C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D五伯,即“五霸”,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少好刑名,才堪大用。他年轻时喜欢法术之学,辅佐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他的奇才贤能,被公叔座看中并主动向魏惠王举荐。

B商鞅机智过人,终遇明主。商鞅一直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他深知魏惠王无识人之智,便在公叔座劝说下离开魏国,后来获得了秦孝公的信任和重用。

C商鞅举措果敢,信念坚定。当秦孝公担心变更法度会受到天下非议而犹豫不决时,他以高人之行、独知之虑的道理和圣人之举说服了秦孝公。

D商鞅力排众议,主张变法。他认为甘龙所说是世俗的说法,用史实劝谏秦孝公不能与因循守旧的人或拘泥于书本见闻的人共议变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

2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2014年网络流行语特征分析

网络流行语,是指一定时段内,主要在网络场域被网民自发使用、高频出现、具有发酵功能并往往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的语言符号。

2014年网络流行语与往年同比数量增多,网络自造词比重加大,与时政的关系减弱。

2008—2013年网络流行语数量年均在10个左右,2014年数量激增为33个。2008年以来网络流行语中的网络自造词指这一流行语发源于网络,包括网络热点事件、自媒体等比重呈现增加趋势,如2008年 “囧”“雷人”,2009年“杯具”,2012年“屌丝”等,但多数年份所占比重不大。2014年网络自造词占当年网络流行语比重达697%之高,其中贴吧、豆瓣、微博等自媒体生成类型占比最多,“女汉子”“也是醉了”等均在此列;除此之外,网络自造词来源还有:网游型“不作死就不会死”等、影视剧型“也是蛮拼的”等、社会热点事件型“什么仇什么怨”等。与此相对应的,则是网络流行语中来自社会尤其是时政事件的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如2008年时政类网络流行语有“打酱油” “做俯卧撑”等,2009年“躲猫猫”“被下岗”等,占比都较高,2013年时政类网络流行语比重已下降到143%,2014年统计到的时政类网络流行语为零。这说明2008年至2012年,政治和民生是网络流行语中的重要议题,可见网民心态从调侃到针砭时弊的演变历程。

网络流行语由网民自传播进入“网民—媒体”复合传播阶段,显示出网民影响社会的力量增大。往年,网络流行语被传统媒体和官方接受的频率较低。2010年,网络流行语“给力”一词登上人民日报《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一度引发舆论热议;2012年《人民日报》十八大特刊上出现网络流行语“屌丝”一词,但对此词持批判态度。2014年开始,传统媒体尤其是新闻门户网站大量吸收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被社会接纳的程度从这一词汇的网络热度与媒体热度的对比可见,2014年12月“也是醉了”的网页数网络热度与网上新闻篇数媒体热度的比例为10:1;“有钱,任性”这一比例达到2:1;而“萌萌哒”比例甚至达到1:1,说明网络流行语的网民传播和媒体传播进入“同频共振”阶段,网络流行语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一般词汇序列。

网络流行语反映社会生态变化。体现青少年群体卖萌心态的“萌”系流行语是我国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萌”系网络流行语盛行显示中国社会群体不断分化,年轻群体呈现排他性和返童性特质。尤其是近两年,返童化的“卖萌”词汇增多,如源自方言的网络流行语“肿么了”“你造吗”“酱紫”等,是青年网民试图用一种略显幼稚的语言风格塑造自身群体特质的表征。青年群体正以一种相对隐匿的方式,构建出群体规范,主流话语权在青年群体这一话语权建构中极有可能被边缘化。

负面时政事件引发的网络雷语大幅减少,说明网络舆论环境出现明显好转。2014年网络流行语多数来自网民原创,少数源自社会新闻事件但也多为娱乐化事件,如“什么仇什么怨”源自公交车上两位乘客的对话,“有钱,任性”源自一老人被骗仍坚持给骗子汇款的社会新闻,这两个社会新闻都不是负面时政事件。网络流行语中的负面时政因素减弱,显示舆情应对能力及网络舆论环境好转。正能量网络流行语增多,体现出社会认同度上升。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走向世界,显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速。一些中国网络流行语被西方翻译并成为其固定词汇。美国俚语词典2014年4月新建的词条中新增了 “no zuo no die不作就不会死”“You can you up你行你上”等。

人民网 《网络传播》杂志 2015年2月号 有删改

1.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表述,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络流行语,是指被网民自发使用、高频出现、具有发酵功能并往往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的语言符号。

B2008年至2014年,网民心态经历了从调侃到针砭时弊再到“去时政”化的演变历程,表现出对时政关系的弱化。

C网络流行语中来自社会尤其是时政事件的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时政类网络流行语比重已下降了143%。

D网络流行语中的网络自造词的来源,除了网络热点事件、自媒体外,还有网游、影视剧、社会热点事件等。

2.根据原文第4段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往年,由于网络流行语只有单一的网民自传播模式,因此网络流行语被传统媒体和官方接受的频率较低。

B网络流行语的网民传播和媒体传播进入 “同频共振”阶段,网络流行语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一般词汇序列。

C网络流行语被社会接纳的程度从这一词汇的网络热度与媒体热度的对比可见,二者比例越大说明社会接纳程度越高。

D随着网民影响社会的力量增大,2014年以后,传统媒体尤其是新闻门户网站大量吸收网络流行语。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络流行语反映社会生态变化。“萌”系网络流行语盛行显示中国社会群体不断分化,年轻群体呈现排他性和返童性特质。

B网络流行语中的负面时政因素减弱,显示舆情应对能力及网络舆论环境好转。正能量网络流行语增多,体现出社会认同度上升。

C青年群体正以一种相对隐匿的方式,构建出群体规范,主流话语权在青年群体这一话语权建构中正在被边缘化。

D一些中国网络流行语被西方翻译并成为其固定词汇,说明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正走向世界,显示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3月2日,某县发生一起惨烈的交通事故。肇事者带着妻子,酒后驾车,导致一对母子当场死亡。此案的处理,历时较长。原来肇事者肇事之后,立即打电话给一位在当地颇有影响的朋友,朋友让他说当时开车的是妻子。后来又在这位朋友的帮助下,肇事者以疗伤为名被取保候审。其间,肇事者一直未给受害者家属任何抚慰和说法。而交警则经常抚慰受害者家属,并深入调查,最终拿出确凿证据,使肇事者不得不给受害者家属民事赔偿,并承担酒驾、逃选、做伪证等法律责任。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漫画《刚出壳的鸡》说明漫画的内容及寓意。

内容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