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这则邀请函有语言不得体的及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四处并加以改正。 邀请函...

下面这则邀请函有语言不得体的及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四处并加以改正。

邀请函

贵校第五届艺术节将于9月24日-30日举行。我们向教育系统的各位领导、教师及各位家长、校友发出鼎力邀请。

届时,您会欣赏到花的绽放,舞的优雅;您会聆听琴的悠扬,歌的奔放……等。这里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激荡着创造的魅力,这里是心灵驰骋的原野,这里是放飞梦想的蓝天。

同行在热情相邀,孩子在期待,母校在召唤,恭候您的惠顾!

××中学

2012年9月10日

(1)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4)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1)贵校—我校(2)鼎力—诚挚(符合句义即可)(3)聆听—听到(符合句义即可)(4)惠顾—光临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是否得体,题干中关键信息“邀请函有语言不得体”, “贵校”是对对方学校的敬称,这里应用谦称,可以改为“我校”之类。“鼎力”,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如,“多蒙鼎力协助”,此处谦敬失当。“聆听”, 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一般用于自己,不适于用在他人。“惠顾”, 光临,惠临,敬词,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用在学校的邀请函中不恰当,宜改为“光临”之类的词语。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所谓得体,就是语言适合语言环境,恰如其分。具体说,就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同某个或某些有关系的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怎样才能做到得体? 1、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说话写文章首先要看对象,即考虑谁是听话者、阅读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什么人说什么话。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职业、年龄、性别、性格、文化水平、心理情绪、生活经验等不同,人际关系又有亲疏、长幼之分,针对这些交际对象的差别要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形式。一般来说,家庭亲朋用亲昵语体,同事同辈用随意语体,长辈宾客用恭敬语体,知识分子用郑重语体,工人农民用俚俗语体。2、分清场合,巧妙用语 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环境场合分为四种类型:①正式场合,说话要庄重、规范,用书面语;②工作场合,用语准确、简要,常用术语;③生活场合,说话自然、灵活,多用口语;④娱乐场合,说话风趣、生动。3、敬谦恰当,注意礼貌。遣词用语要注意分寸,要尊重对方,要讲礼貌。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家大舍小令外人”是对谦敬词语的最好的概括: “家大”: 自己的长辈、年长的平辈 。如家父、家慈、家兄等。 “舍小” 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如舍妹、舍侄等。 “令外人”: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堂、令媛等。 常用敬词有“贵”(如贵校、贵公司)、“大”(如大作,用于称对方的作品),“高”(如高见)、“尊”(如尊姓大名)、“拜”(如拜托)、“赐”(如赐教,请别人指教)、 “惠”(如惠顾)等。 还有常用的谦词。如“愚”“鄙”“寒” “拙” “浅见”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相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未必只是为了愉快,出于利益的读书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例如学生的做功课和学者的做学问.但是,同时我也相信,在好的学生和好的学者那里,①所以,与灌输知识相比,所以,如果一种教育使学生不能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反而视读书为完全的苦事,③.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最恰当的一是( 

最近,在中国大陆及亚洲其他国家地区又掀起一股强劲的“韩流”,但韩国电视剧在欧美却屡遭冷遇。韩国电视剧在东南亚周边国家更个亚洲地区风靡一时,③在欧美一再冷遇,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文化的亲缘型,也不是全盘西化的现代性,由于“韩流”给其他的亚洲国家描绘了如何在保持地方性、民族性的前提下充分接受现代性的可能。虚构了一个区别于西方现代性的“东亚现代性”的审美形象。

A./      甚至  而    就是  也  从而   

B.不仅    而且  其实 /       于是

C.无论   还是  但  只是  并且 /  

D.之所以  乃至    而是   /    以及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带一路”建设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因为铁路轨距标准不统一而导致运输不畅通,不能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B.记者跟随“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巡礼”采访团,走进藏乡羌寨进行实地走访发现: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正在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和增收致富做贡献。

C.记者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获得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属于科学界“第一巨奖”,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D.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影响激素系统的有害物质主要是文具里的增塑剂,增塑剂里含有邻苯二甲酸酯,这种酸酯会增加人体雌性激素的分泌,导致儿童性早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没有根基、没有灵魂的校训不足为训,如果不能承载思想,不能承载知识,那么,校训就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几个字而已。

要知道,总让孩子远离挫折,苦的往往是孩子的将来,因此,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持之以恒的挫折教育,而不是浅尝辄止

你真是太没有同情心了!现在灾区的人们生活非常困难,你自己细大不捐也就罢了,人家捐钱捐物,你还在一旁说风凉话!

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品良莠不齐,使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卫生筷其实并不卫生,多为黑作坊经过简单浸泡漂白后即投放市场的“产品”。近日,长沙市警方和工商、卫生等部门上下其手,一举毁了多个制藏窝点。

皇家马德里邮轮总公司的新游轮近日在弗罗里达州靠岸,这座“漂浮之楼”使周围的大楼相形见绌

A.①②④   B.⑤⑥    C.②⑥    D.②④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黄庭坚:与苏东坡比肩的文化大家

黄庭坚幼时聪颖早慧,属于神童。他5岁就能背诵五经,“坚幼警悟,读书五行俱下,数过辄忆。”他的父亲黄庶追慕古代大哲,用上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八恺”之一“庭坚”为其命名。良好的家庭环境,让黄庭坚从小就深受文化的浸染,他的出类拔萃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父亲的去世使得15岁的黄庭坚不得不跟着舅舅到淮南游学。在扬州,他认识了诗人孙觉。孙觉是著名经学家胡瑗的高足,对黄庭坚极为赞赏,后来干脆把自己的女儿兰溪许配给了他。两位长辈的悉心教育,让黄庭坚受益匪浅,他们清廉的官风,也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嘉十一年乡试时考官李询击节称绝,谓“此人不惟文理冠扬,异日当以诗名擅四海”。第二年终登进士榜。

对黄庭坚一生影响最大的,当然是苏东坡。他以一块洮河石砚作为见面礼,登门以弟子的身份拜见了老师,正式成为苏东坡的学生。随着师徒二人聚会京城,黄庭坚也迎来了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在汴京三年的时间里,黄庭坚与苏东坡朝夕相伴,得以亲耳聆听老师的教诲,受益良多。他对苏东坡极为仰慕,痛惜跟老师学得太晚。苏东坡也为这样的奇才弟子而十分高兴,说“又得天下才,相从百忧散”。俩人在一起讲道论艺,酬唱赠答,切磋诗文,鉴书赏画,诗词唱和达百篇之多。此时黄的诗歌创作达到一个高峰,他的声名也越来越高,并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以至有了双星闪烁、“苏黄”并称的说法。可以说,得遇恩师苏东坡,是黄庭坚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与黄庭坚过人的才华相比,他一生的仕途极为黯淡。当官不得领导喜欢,关键在于他总是坚持以民为本,“民为贵,君为轻”,把百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施仁政,抚黎民,建功业”。例如他在《虎号南山》中,对虐民的苛政就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流民叹》则描述了震后又大涝,数万灾民流离失所的悲惨图景。这些作品渗透出强烈的关心国运民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仁政爱民也成为他从政的核心理念,他曾摘“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来勒石自警,展现了感人的人道主义的精神。

随之,他终因朋党之争和文字狱而遭贬。贬谪诏书下达时,左右的人皆因蛮荒之地,少有人烟而替他哭泣,而黄庭坚却说:“四海之内,皆为兄弟,浮生若梦,来去无迹,凡有日月星辰明耀之地,无处不可寄此一生,又有何忧?”

或许正是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生活上经历了太多的不如意,让黄庭坚有了更多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反而成就了他文学艺术上的辉煌。

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他首先为人所推崇的就是诗词。“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曼妙诗句,皆出自他的手笔。他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对宋代诗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认为“诗,乃至一切艺事,不能落于俗格”。那何为“不俗”呢?“不俗”有两种:“语言高妙,似非吃烟火食”“笔下无一点尘俗气”,是为诗品不俗;“临大节不可夺”“与天地相终始”,则为人品不俗。在二者的关系上,他提出“文章者,道之器也;言者,行之枝叶也”。说到底在他眼中,没有人品的高洁,诗品必然俗不可耐。

黄庭坚说得好,做得更好。他的一生,屡受恩师苏东坡的牵连,但他从未为避免贬谪而与老师划清界限,更不会暗施冷箭。这种人生境界,保证了他诗歌的骨力,读来不仅意境悠远,而且荡气回肠。

与诗歌相比,黄庭坚的书法更为有名。

黄庭坚书法师从周越,一学就是二十年,他行笔中一波三折之势即受益于此。尽管黄庭坚练字刻苦,但作品却难入高手法眼。一次应宝梵寺住持之请作草书数纸,苏东坡甚是赞赏,但钱勰认为太俗。钱勰说:“你如果见过怀素《自叙帖》,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黄自此不肯为人作草书。

不过黄庭坚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一边从王羲之等大家的书法中汲取营养,一边师法自然,苦思突破的路径。船工划桨的整齐动作激发了他的灵感,得以初悟草书真谛。被贬为涪州别驾,意外地见到了怀素《自叙帖》真迹,将《自叙帖》借回家,废寝忘食地临摹和研究,草书技法由此突飞猛进。

通过兼收并蓄,大胆创新,黄庭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终得自立门户,与苏东坡、米芾、蔡襄被时人并称“宋四家”。

“诗品、书品、人品”,黄庭坚的艺术品格,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世道极颓,吾心如砥柱”的风骨,更是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精神境界。

(摘自2014年第3期《文史天地》,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黄庭坚的父亲用高阳氏后裔“八恺”之一的“庭坚”为黄庭坚命名,不单反映出父亲对他个人的期待,也直接反映出这个黄氏家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B.黄庭坚成为苏轼的学生后,黄庭坚有相见恨晚之感,而苏东坡对黄庭坚亦是十分满意,认为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百忧可散,欣喜有加。

C.黄庭坚的《虎号南山》《流民叹》等众多作品中流露出的是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这种强烈的国运民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他仕途发展的助推剂。

D.黄庭坚对于他人生仕途的遭遇比较淡然,这种淡然是他屡受打击、饱经坎坷的结果,也是他对人生和社会思考的结果。

E.对于黄庭坚在书法的成就和造诣,苏轼比较认可,是因为黄庭坚二十年书法师从周越,但钱勰却认为黄庭坚能够成为书法上的名家得益于见到并临摹了怀素的《自叙帖》。

(2)作者在文章题目中为什么称黄庭坚为“与苏东坡比肩的文化大家”?试结合全文加以简要分析。

(3)请结合全文分析黄庭坚的形象特征。

(4)作者在结尾说黄庭坚“世道极颓,甜心如砥柱”的风骨,是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精神境界,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