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济南历城,南依泰山,北临黄河。舜曾经耕作的历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济南历城,南依泰山,北临黄河。舜曾经耕作的历山,即今日的千佛山,座落在泉城的东南隅。昨天上午,我趁兴登上了千佛山。这是一处超然世外的所在,不但可以近瞰城郭,俯窥街道,还可以        。但那是过去式了,因为雾霭迷离,云气氤氲,仅勉强辨出城区的大概/大致,至于地平线上的黄河,以及其它什么峰,什么峦,皆隐而不现,只能向记忆深处搜寻/搜求了。兴冲冲上山,怏怏下山,将登缆车,忽见在城东北方位的一角,雾破云开,        。瞬间怔住,脑筋急转,立马联想到学界有关“华夏”二字的诠释

此番做客泉城,也拟效仿前人,为它留下一幅文字的(掠影/剪影)。那天登千佛山,就是想借它的高度,鹰瞵鸟瞰,寻找某种创作的新鲜意象。争奈天公不作美,只好怅然下山。

1.文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座落  (kàn)        B.雾霭  (wēn)

C.诠释  俯(kuī)        D.做客  然(chàng)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概   搜寻   掠影     

B.大概   搜求   剪影

C.大致   搜寻   剪影     

D.大致   搜求   掠影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远眺黄河,极目“齐烟九点”    一柱擎天的华不住华山显现出来

B.远眺黄河,极目“齐烟九点”      露出一柱擎天的华不住华山

C.极目“齐烟九点”,远眺黄河      露出一柱擎天的华不住华山

D.极目“齐烟九点”,远眺黄河      一柱擎天的华不住华山显现出来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015年,民航进入多事之秋,空难事件一个接一个,一时间,民航人草木皆兵,民航安全形势更是如履薄冰

B.美国UIGO科研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来自于13亿光年外的引力波,引力波与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一样,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

C.当“伪文艺”进入我们的文艺阵地后,文艺生态受到很大破坏,优秀作品主导文艺创作的生态格局岌岌可危

D.历史可以证明,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的命运始终是紧紧相连的,我们共同经历过五风十雨,对于祖国的繁荣强盛、对于台海的和平稳定有着共同期盼。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与流行文化相比,乡土文化的变化明显迟缓,要想让乡土文化保持质朴无华的本色的同时吮吸流行文化的养分,需要下一番工夫不可。

B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施兵通过查阅100多本教材和资料,撰写了一份近30多页的《大学英语教材质量分析报告》直谏教育部。

C.如果把读书与实践加以割裂,那么既是对学习资源的一种浪费,又容易让读书陷入纸上谈兵、眼高手低。

D.今年一季度,近百家P2P网贷平台主动关停,这究竟意味着互联网金融行业遇冷,还是转型机遇的出现,还不得而知。

 

1.C 2.B 3.B 4.C 5.D 【解析】 1. 试题分析:A.“座落”应为“坐落”;B.“氤氲”应读 yūn;D.“做客”应为“作客”。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字音字形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重点是区分实词虚词的近义词。“大概”大致的内容或情况,“大致”大体上。“大概”有名词的意义和用法,“大致”则没有,文中是名词的意义,所以应选“大概”。“搜寻”,到处寻找;“搜求”,想方设法求得。“搜寻”的对象可以是人或事物,而“搜求”的一般是物。这里应用“搜求”。“掠影”一掠而过的影像,指某些场面的大致情况(多用于标题);“剪影”比喻对事物轮廓的描写。此处用“剪影”比较合适。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①要考虑句式和短语的结构的前后一致,前一句是“近瞰城郭,俯窥街道”,这一句应是“远眺黄河,极目‘齐烟九点’”。②要考虑紧接前句“雾破云开”,“露出”也比“显现出来”效果好。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如履薄冰:形容非常谨慎、小心翼翼的样子。对象不当。B无声无臭:比喻没有名声,默默无闻,或不产生影响。此处望文生义。D.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望文生义。应为“风风雨雨”。 解答此类题目应结合具体的语境、修饰的对象、词语的感情色彩进行分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A项句式杂糅,“需要……”“非……不可”,两者取其一;B项不合逻辑,删掉“近”或“多” 。C项成分残缺,“陷入……境界”。 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一味地比较最容易动摇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初衷。而比较的结果,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傲,总之是流于平庸。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

也有人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明确自己的优劣高低,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比较”引起了你什么样的联想或思考?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以议论为主,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突然他又带着加倍的失望在锁链里挣扎,把他身子底下的木板都震动了,他打破了一直固执地保持 着的缄默,用又嘶哑又愤怒的声音吼叫,这声音不象人的声音,倒很象动物的咆哮声:“给水喝!”这个声音把人们叫骂的声音都盖没了。

这声悲惨的呼唤,并没有引起同情,反而使刑台四周的巴黎善良市民更加笑得厉害。应该说明,他们的残忍和狠心并不亚于我们给读者介绍过的那个可怕的乞丐集团里的人, 那都是群众当中最下层的人物。除了嘲笑那不幸的犯人的口渴之外,四周没有人出声。的确,那当儿他的样子不止显得可怜,而更是显得 古怪和难以接近。他那涨得紫红的脸上淌着汗,眼睛闪着狂野的光,嘴里冒着愤怒和痛苦的泡沫,舌头一半吐出在嘴唇外面。还得说明,在那当儿,人群中找不出哪个好心的男人或女人敢于送给那受苦受难的人一杯水,那刑台的可恶的石级被当做十分可耻和丑恶的东西,善人们是不愿意上去的。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睛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

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喝这个吧!”罗班· 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 你的情哪!”

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惊醒我们的教训!”

“喂,小子!”一个跛脚使劲拄着拐杖走到他跟前喊道,“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

“这只碗给你去喝水!”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

“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

“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第三遍。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他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个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么?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象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他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啦。

她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 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 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这时他竟忘记要喝水了,那埃及姑娘不耐烦地扁了扁小嘴,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他一口气喝着,他显然是渴到极点了。

喝完水,那可怜人便伸出黑黑的嘴,无疑是想吻一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但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了前一晚那件未遂的暴行,便象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

于是那可怜的聋子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1.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2.小说多处描写观众对伽西莫多的哄笑、侮辱,联系上下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结合文本,探究 “一滴眼泪”、“一滴水”的深刻意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如超出4题,则取前4题评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2)剑阁峥嵘而崔嵬,                        。(算作一空)(李白《蜀道难》)

(3)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4)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路曼曼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        ”“          ”三类,相传为孔子编定,被列为儒家经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2.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A.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

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

C.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

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