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文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不及。”入朝,文与属僚二人皆饯,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文以疑请,曰:“子无为。若某,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

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虚。文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

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戴胄②。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③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或曰:“已议。”即皆报可。

(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

【注】①帑廥:官家储藏钱币和粮食的府库。②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③佗:他。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经                      第:考取。

B.子无为                    嫌:疑忌。

C.其守约束                  :使

D.时以执法平恕戴胄          方:仿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不及       ,而母立于兹

B.极推引       为长句,歌以赠之

C.逸则富     醉则更相枕   

D.保邦未危     室西连中闺

3.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B.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C.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D.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4.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勣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

B文章描写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中学联盟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

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

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

(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

(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6)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7)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1.D 2.B 3.A 4.D 5. (1)至于你的才华,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赠物(的方式来警策)? (2)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恨。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 【解析】 1. 试题分析:D 方:相仿、相似。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B如:到……去。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先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最后,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项,第一个“所”是助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第二个“所”为名词,“地方”“处所”B项,两个“因”都是连词,译为于是,就C项,第一个“以”是连词,表并列,第二个是连词,表修饰D项,第一个“于”是介词“在”,第二个于不译,引出动作行为对象。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这里可根据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果是叙述性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是说理性文章,则要弄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D 对原文理解有误,“后拜侍中”的“拜”是授予官职,没有贬谪的意思。此外,“迁”也不一定有贬谪之意,“左迁”才是贬谪。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译文: 张文瓘,字稚圭,是贝州武城县人。隋大业年末,迁到魏州的昌乐县安家。很小时失去父亲,侍奉母亲和兄长,因孝顺友爱而闻名。贞观年初,在举明经中考中,补任并州参军。当时李勣担任长史,曾经叹息着说:“稚圭,是当今之管仲、萧何,他是我所比不了的。”李勣将入朝拜见皇上,文瓘与二位(李勣的)属僚都为李勣饯行,李勣用佩刀、玉带赠给那二个人,但没有给到文瓘。文瓘因心存疑问,向李勣请教,李勣说:“你不要有疑忌。像某某,他性格犹豫,缺乏决断能力,所以我用刀赠来赠给他,想让他在判断时果决些;像某某,他行为放诞,不检点,所以我用玉带来赠给他,让他遵守约束。像您这样的才华,施加怎样的职务都不妨,哪里需要赠与?”于是极力推举引荐文瓘。文瓘两次调任水部员外郎。当时他的兄长文琮担任户部侍郎,按制度,兄弟不能一起任台阁,于是文瓘出京城,担任云阳县令。积累官秩,被任命为东西台舍人,担任参知政事。乾封二年,文瓘调任东台侍郎,与东西台阁都是三品官,于是与李勣共同担任宰相。不久,文瓘主管左史事。 当时高宗修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殿,又征讨四边少数民族,京城里养着上万匹厩马,国库慢慢空虚。文瓘进谏说:“作为王者牧养国民,让百姓安逸,社会就会富足而且健康,让百姓劳苦,人民就会怨恨而且叛乱。秦、汉时代,在四边广泛生事,修造宫室,秦朝到二世就土崩瓦解,汉朝到武帝末年人口就减半。应在未动乱时掌控政治,应在未危险时保卫邦国。百姓不会固定感恩谁,他们只感恩仁慈的主人。我希望朝廷安抚百姓,不要让百姓因劳苦而生怨恨。隋朝的教训离现在并未远,我们不能够不体察。”皇上认为他说得好,赐给他上百段缯锦,还把厩马减少了几千匹。 文瓘改任黄门侍郎,兼任太子右庶子,还兼任大理卿。不足十天,就判决了疑难案件四百宗,被抵罪的人也都没有怨言。他曾患上小病,囚徒们一起斋戒祷告,希望他尽快痊愈,好为大家处理事务。时人认为文瓘执法公平仁厚,可与戴胄相比。后拜侍中,兼任太子宾客。囚徒们听说他调任,都落泪哭泣,他得人心的情形就是这样。文瓘品性严肃正直,从未曲法宽容,各部门上奏的议案,文瓘都用心纠正反驳,所以皇上对他委以大任,有时他生病请假,其他宰相向皇上汇报工作,皇上一定问:“与文瓘商议过没有?”如果没有,皇上就说:“你去找文瓘一起商议。”要是回答说:“已商议过了。”皇上都立即批复认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 对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往往有                  得:心得,收获

B.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

C.火尚足以              明:明亮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相:帮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褒之庐冢也。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盖音谬也。

B.①余力尚足以入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C.①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②尽吾志也不能至者

D.①有穴窈,入之甚寒

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3.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距院东五里     

B.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可再乎?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次出现5A级景区被摘牌,对于改善国内旅游环境,究竟能带来多大的正面效应,恐怕不宜盲目乐观。

B.关于思南路41号,长期以来传说纷纭,这栋洋房的主人被说成是“袁世凯公馆”,为其子孙袁佐良所有。

C.随着国际经济形势格局的变化,我国以出口和利用外资为主的传统开放模式遭遇瓶颈,突出表现为对外开放效益下降。

D.中国科学院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生态学家们将视线聚焦在“生态与环境保护”上,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什么时候容易犯错误?就是在自己一切顺利的时候。一个人感觉做事情得心应手就容易随心所欲,而又不能做到不逾矩,这时就要出问题了。

B.纵观TPP成员国,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都与中国有着数额巨大的国际贸易,TPP有可能使中国原本富有竞争力的外贸产品黯然神伤

C.父亲虽然热爱科学,但在一生中却没有享受到思维的乐趣。他一生的探索,只剩下一些凤毛麟角,被整理收录到一本名为“罗技探索”的书里。

D.远离都市的繁杂与喧闹,将一切的尘世烦扰抛诸脑后,悠闲地漫步于返璞归真的田园风光中,这样的生活真是惬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这里的绿竹不是屋前屋后的小摆设,它漫山遍野,在四十余平方公里的山区内,层层叠叠,依着山的不同坡度蜿蜒(起伏/绵亘)。绿竹随着太阳的光影移动,深深浅浅层次分明地(变换/变幻)着翠绿、青绿、金绿、黄绿的颜色。汽车驶了一程又一程,视野里的绿竹还是无边无际,(扑/迎)面而来,如大海波涛,             ,忽而下沉为一片绿色低谷。风摇波滚,气像恢弘

终年行走在都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置身于这一望无际的绿色竹海中,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是一次生命的释放。岁寒三友中,如果说松是精英分子,梅是贵族小姐,竹         。它虽然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却没有显赫的地位。青绿的茎上深嵌着一道道素色的竹节,薄薄尖尖的竹叶,是“布衣”小民的打扮。绿竹生性俭朴,只要一层土就能立足生长。即使生长在断崖绝壁的地方也能伸直自己的腰杆

1.文中加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漫山遍野   摆设   B.层层叠叠   蜿蜒

C.气像恢弘   深嵌   D.心旷神怡   腰杆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起伏    变幻  

B.绵亘     变换   

C.起伏    变换   

D.绵亘     变幻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忽而推出一排绿色的洪峰          就是平民百姓了

B.突然涌出一排绿色的波浪          就是平民百姓了

C.忽而推出一排绿色的洪峰          非平民百姓莫属

D.突然涌出一排绿色的波浪          非平民百姓莫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一个人几乎每天早晨都会急匆匆地到早餐店吃面,但从未感觉出面有什么特别的滋味。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他再去吃面,在悠闲的用餐过程中,感觉面的味道特别鲜美。当他问餐馆老板时,老板说:“今天的面配料和制作过程与平时完全一样,每天的味道也一样,不一样的是你自己。你给味蕾时间,味蕾才给你真滋味。”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