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杀 羊 远山 厨子大平面对一只母羊,一只怀了四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远山

厨子大平面对一只母羊,一只怀了四个月身孕的母羊,他就想起了怀孕的妻子,再也下不了手。

老实讲,大平不能算是厨子。虽然当初招他到宾馆来,讲的是当厨子。大平到宾馆后,才被分工杀羊。两天杀一只羊。

大平是抱着到宾馆当厨子的想法来的,没承想却做了杀羊的屠夫,闹得浑身一股子腥膻味儿,连新婚的媳妇都腻歪他,说他羊气,再长俩犄角,简直就成了一只羊。

大平杀羊只杀母羊,而且是怀了胎的母羊,因为有人喜欢吃羊胎,据说羊胎这东西,吃了很补。公羊从来不杀。一刀下去,两条命就结果了。心软的人下不了手,快上断头台的薄命羊“咩咩”一叫,手就禁不住抖动,刀把子也软了。羊生性柔弱老实,没有点铁石心肠,断断练不出杀羊手艺。在大平之前,宾馆招来了一位,一只羊没杀,就逃走了。临走还搁下一句话我宁可去杀人。

大平心不软,比石头硬。他从小就爱打架,是个使刀弄棒的主儿,大了有一回因帮哥们出气,两肋插刀,一刀捅了泼皮无赖的大腿,因而蹲了两年局子。

这只母羊可怜巴巴地望着大平,浑身哆嗦起来,眼里滚着大滴大滴的泪,嘴里“咩咩”叫得让人心酸。这只羊甚至伸出舌头,讨好地舔着大平握刀的手。大平的手热辣辣地疼。羊舌如同一把刀,一刀过去,似乎就刮去他手背一层皮。大平不由自主地摸了摸羊脑袋,一路下去,又摸到了圆鼓鼓的羊肚子。大平昨晚上,也摸过妻子的腹,妻怀孕七个月了,他趴在妻的腹上能听到胎儿怦怦的心跳声。大平因此很激动,他不久就可以当爸爸了。大平默默地看了一会儿可怜的母羊,对羊说:“对不住了,我不杀你,我的饭碗子就得丢。”

大平的饭碗子来得不易,他从局子里一出来,没人要他。幸亏他有一门远房叔叔在县里当着局长,局长叔叔找到宾馆的经理,经理才给了大平一个当厨子的“饭碗儿”,不易呀,大平好烟好酒没少给叔叔和经理送。

羊又“咩咩”叫起来,像一个妇人在哭,几多悲哀,几多凄凉。羊之将死,其“咩”也善。

大平举起的刀,犹豫了。他又想起了妻子,想起了妻子肚里的孩子。

正是为了妻子,为了未来的孩子,他得杀羊,他得当厨子,挣钱养这个家。自古猪羊一刀菜,我不杀,别人也会杀,断没有猪羊不被杀的理儿。

于是,大平又挥刀冲向母羊,谁想这只羊“扑通”跪下了,冲着大平不停地磕起头来,“咚咚”响,地上马上起了细微的尘土。

这只母羊,会不会是人变的,咋这么通人性呢?

大平实在下不了刀,他妥协了,投降了,向一只母羊缴了械。

晚上,宾馆来了贵客,又要吃羊胎,席上却没有端上来。

经理寻根查源,原来竟是大平没有杀羊。经理气急败坏,找到了大平。

“你知道吗,你小子可捅了大娄子,我非开除你不可。这羊胎是李县长要吃的。李县长身体虚,每天都得吃羊胎补一补。现在,李县长就坐在了席上,你让我怎么交代?得罪了李县长,我非把你当羊胎做了,给李县长吃。你真不是东西!”

经理暴跳如雷。

大平却不动声色,冲经理冷冷一笑,扭头去了,只给经理留下个背影。

两个月后,大平的妻子生下个女孩。

羊年生的,小名就叫了个羊羊。

(选自2015年8月《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大平当初进宾馆的目的是当厨子,可是却被分工杀羊,做了屠夫,这主要是因为大平厨艺不精,不能胜任厨师的工作。

B.小说特意交代了宾馆在大平之前招聘的那位“宁可去杀人”也不宰羊的杀羊者,目的是为了衬托大平心如石硬的性格,同时也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C.大平新婚的媳妇腻歪他,嫌他羊(洋)气,讥讽他“再长俩犄角,简直就成了一只羊”,说明她善良温顺,但尽管如此,为了生活她还是坚决支持大平宰羊。

D.小说注重细节描写,母羊临宰前的一系列动作令人心酸、心软,特别是把大平摸母羊肚子与摸妻子孕腹、听到胎儿心跳声这些细节联系在一起,生动细腻,催人泪下。

E.大平由心狠宰羊到后来坚决拒绝并辞职的故事,揭示了当下社会人际关系冷漠,对生命漠视,缺乏应有的关爱之心,呼吁人们要关心爱护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2)小说特意交代了大平“蹲了两年局子”的前因后果,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赋予了主人公大平哪些具体鲜明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文中画线部分是小说的结尾,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画蛇添足的嫌疑?你如何看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2)①表现大平心硬的性格特征,丰富了人物形象。②既为下文大平杀羊的情节做铺垫,也为下文大平坚决辞职埋下伏笔,有利于全文故事情节的展开。③与宾馆的经理、李县长等人的所作所为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小说主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①勇猛但鲁莽,有一定的正义感。他从小就爱打架,是个使刀弄棒的主儿,因帮哥们出气,两胁插刀,一刀捅了泼皮无赖的大腿。②心地善良。虽然做了是宰羊的工作,但也是为生活所迫。最后放弃对母羊的宰杀,说明他虽然表面“心不软,比石头硬”,但内心深处的怜悯之心并没有丢弃。③能守住人生底线。尽管找工作不易,但为了内心的善良,不畏强势强权,坚决辞职。(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没有画蛇添足的嫌疑。①大平宁愿辞职也不杀怀孕的母羊,主要原因是想到了正怀孕的妻子。这样处理结尾,正好前后呼应,令故事情节生动完整。②小说的题目是“杀羊”,但大平最终并没有杀母羊,而新生的女儿又叫“羊羊”,以恶开篇,以善结尾,寓意深刻。③以妻子平安生产女儿“羊羊”为结尾,令主人公大平的形象日趋完美,隐含“善有善报”的思想理念。④小说这样优美的结尾,更能揭露批判社会上那些残忍的行为。倡导人们向善、博爱,从而突出了作品的主旨意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艺术特色。A说“因为大平厨艺不精,不能胜任厨师的工作”于文无据;C项“为了生活她还是坚决支持大平宰羊”的表述不当。本文第三段“连新婚的媳妇都腻歪他,说他羊(洋)气,再长俩犄角,简直就成了一只羊”,可以看出大平的媳妇并不支持自己的丈夫宰羊,但为了生活,她也没有强烈反对;E项“呼吁人们要关心爱护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属于无中生有,盲目拔高。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①读全文;②抓标题;③辨文体;④找线索;⑤理层次。层次理清楚了,题目就明了。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特意交代了大平‘蹲了两年局子’的前因后果,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情节的作用本文是小说,情节作用要从人物、情节、主旨等角度考虑。特意交代了大平“蹲了两年局子”的前因后果,表现大平心硬的性格特征,丰富了人物形象。既为下文大平杀羊的情节做铺垫,也为下文大平坚决辞职埋下伏笔,有利于全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与宾馆的经理、李县长等人的所作所为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小说主旨。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作用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1.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1.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3.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4.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赋予了主人公大平哪些具体鲜明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可从“他从小就爱打架,是个使刀弄棒的主儿,因帮哥们出气,两胁插刀,一刀捅了泼皮无赖的大腿。”“虽然做了是宰羊的工作,但也是为生活所迫。最后放弃对母羊的宰杀,说明他虽然表面‘心不软,比石头硬’,但内心深处的怜悯之心并没有丢弃。”“尽管找工作不易,但为了内心的善良,不畏强势强权,坚决辞职。”等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从“他从小就爱打架,是个使刀弄棒的主儿,因帮哥们出气,两胁插刀,一刀捅了泼皮无赖的大腿。”“虽然做了是宰羊的工作,但也是为生活所迫。最后放弃对母羊的宰杀,说明他虽然表面‘心不软,比石头硬’,但内心深处的怜悯之心并没有丢弃。”“尽管找工作不易,但为了内心的善良,不畏强势强权,坚决辞职。”等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其次,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 (4)试题分析:本题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题干问的是“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画蛇添足的嫌疑?你如何看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道针对小说的结尾的探究题,探究的题目有两类,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本题要求“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应该是向内挖掘,考生首先明确观点,然后向内挖掘课文,联系文章,陈述理由。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在各地高考真题中,“结尾作用”是小说阅读的重要命题点之一。结尾类型:1.出乎意料型结尾作用2.戛然而止型结尾作用3.悲剧型结尾作用4.喜剧型结尾。作用 :1.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2.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3.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4.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答题是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本题结尾主要是深化主题,引起读者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韩愈《师说》中“                     ”意思一致。

(2)《氓》这首诗中的“                         ”表达了女子对自己品行没有差错而男子却变心的愤懑之情。

(3)《出师表》中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这首宋,完成后面题目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之夜。

1.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2.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叶向高,字进卿,福清人。父朝荣,养利知州。向高甫妊,母避倭难,生道旁败厕中。数濒死,辄有神相之。举万历十一年进士,三十五年,向高入朝,明年,首辅赓卒,次辅廷机以人言久杜门,向高遂独相。

当是时,帝在位日久,倦勤,朝事多废弛,大僚或空署,士大夫推择迁转之命往往不下,上下乖隔甚。廷臣部党势渐成,而中官榷税、开矿,大为民害。帝又宠郑贵妃,福王不肯之国。向高用宿望居相位,忧国奉公,每事执争效忠荩。帝心重向高,体貌优厚,然其言大抵格不用,所救正十二三而已。

锦衣百户王曰乾者,京师奸人也,入皇城放炮上,讦奏郑妃内侍姜严山与学等及妖人王三诏用厌胜术诅咒皇太后、皇太子死,拥立福王。帝震怒,绕殿行半日。内侍即跪上向高奏。奏言:“此事大类往年妖书,陛下当静处之,稍张皇,则中外大扰。”帝读竟太息曰:“吾父子兄弟全矣。”

叶向再入相,事冲主,不能謇直如神宗时,然犹数有匡救。给事中章允儒请减上供袍服。奄人激帝怒,命廷杖。向高论救者再,乃夺俸一年。御史帅众指斥宫禁,奄人请帝出之外,以向高救免。

忠贤既默恨向高,而其时朝士与忠贤抗者率倚向高。忠贤乃时毛举细故,责向高以困之。向高数求去。四年四月,给事中傅櫆劾左光斗、魏大中交通汪文言,招权纳贿,命下文言诏狱。向高言:“文言内阁办事,实臣具题。光斗等交文言事暧昧,臣用文言显然。乞陛下止罪臣,而稍宽其他,以消缙绅之祸。”因力求速罢。当是时,忠贤欲大逞,惮众正盈朝,伺隙动。得櫆疏喜甚欲藉是罗织东林终惮向高旧臣并光斗等不罪止罪文言。然东林祸自此起。

(节选自《明史》,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得櫆疏喜甚/欲藉是罗织东林/终惮向高旧臣/并光斗等不罪/止罪文言

B.得櫆疏喜甚/欲藉是罗织东林/终惮向高旧臣并光斗等/不罪/止罪文言

C.得櫆疏喜/甚欲藉是罗织东林/终惮向高旧臣/并光斗等不罪/止罪文言

D.得櫆疏喜/甚欲藉是罗织东林/终惮向高旧臣并光斗等/不罪/止罪文言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辅是明代和清代首席大学士的习称,明中后期,内阁大学士成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称首席大学士为“首辅”。

B.中官,原指宫内、朝内之官,后专指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并非全是阉人。

C.锦衣卫,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而设立,主要从事侦查、逮捕、审问等活动。

D.疏,即奏章,清代称奏折,是古代臣民向皇帝进言陈事的一种文书,著名上疏如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叶向高位高望重,得到皇帝器重。朝廷内外矛盾重重时,居相位的叶向高忧虑国事,敬奉公务,坚持原则,竭尽忠诚,皇帝心里向着他,敬重而优待他。

B.叶向高沉着稳健,善处突发事件。京城奸人王曰乾鸣炮告状,事涉皇家内部权力争夺,处理棘手;叶向高及时上奏,建议皇帝冷处理,皇帝内心释然。

C.叶向高忠厚尽责,极力救助朝臣。叶向高极力救助受太监排挤的章允儒、帅众等,其中,帅众指责宫廷禁令,太监请皇帝出城避乱,因叶向高救助得免。

D.叶向高正直磊落,受到奸臣忌恨。叶向高不阿附魏忠贤阉党,魏忠贤暗中忌恨叶向高,想借汪文言事件陷害他,因忌惮朝中正直忠诚的大臣而未得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事大类往年妖书,陛下当静处之,稍张皇,则中外大扰。

(2)奄人激帝怒,命廷杖。向高论救者再,乃夺俸一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唐朝的政府官员,通常都有退休(致仕)的保障。官员致仕,根据等级不同,规定有所不同。

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的年龄,所谓“悬车①”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办理致仕手续。比如唐高宗时的张行成,是尚书右仆射,加授太子少傅。因为天旱,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于是上表请求致仕,唐高宗亲手书写诏书,不允许,反而赏赐宫女、黄金、器物等等。但是,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到年龄便退,没有回旋的余地。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今年有多少官员致仕,报告后面附有一个长长的名单,通常照章办事即可。以制度应对多数,这是基本方略。

有的大臣致仕,会获得皇帝的支持。唐太宗时期,尚书右仆射“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唐太宗表示支持,把李靖树成知进退的楷模,赏赐绢帛千段、御马两匹,所有待遇不变,还特意派人到李靖府上表达皇帝的关怀。可见,致仕制度在唐朝,对于中下级官员,多按照制度执行,而对于高官并不采取一刀切。对退休官员的优待突破了制度的限制,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另一种优待的办法是退休前提职,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这样相应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

致仕有时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开元十五年,御史大夫崔隐甫、中丞宇文融与尚书左丞相张说矛盾不休,各自组织朋党展开斗争。结果崔隐甫免官,宇文融贬官,而张说致仕。甚至有的官员虽然已经致仕,但是还可能受到追究。

由于朝廷需要,致仕官员更有起复的现象。苗晋卿在天宝末年以刑部尚书身份致仕。至德二年,肃宗拜他为宰相,统领国务。安史之乱平定后,苗晋卿以太子太傅身份再次致仕。第二年,皇帝又重新任命他为侍中。代宗时,他最终以太保身份致仕。苗晋卿一生竟然三次致仕,是个特例。

唐朝官员的物质待遇主要是俸禄。俸是俸钱,禄是禄米。根据中央、地方和官品发放这些钱米。禄米,按年计算,每年春、秋各发一次。

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即一半禄米,同时给一定数量的赐物。致仕官员如果住在地方,禄米等由中央出牒②,所在地支付。唐德宗时期,致仕官员待遇提高,增加了料钱(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的半额。如果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皇帝往往给官员普遍增加待遇,致仕官也在其列。唐玄宗、肃宗包括以后的皇帝,给予现任官提高待遇的一种途径是给现任官父祖授官,让他们享受致仕官员待遇。到唐后期,代宗、德宗、宪宗等时代的大赦文,常常有这样的内容。

致仕官也会出席朝廷的一些仪式性活动,唐朝明文规定,致仕官要回到原曹司,位在现任官之前。也许,这是致仕官们更重视的规制。

致仕官就是现任官的未来,这是官场生态重要的一环。老有所养是人们的合理期待,维护社会的稳定,相应的养老体系更是必备的。唐朝官员致仕之后的待遇,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致仕官享受俸禄全额不是制度,仅仅是皇帝特许的个别政策。

(摘编自孟宪实《唐朝的退休制度》)

【注】①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悬车之年”指七十岁。②牒: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朝的政府官员的致仕,通常都有退休保障,但等级不同,规定也会不同。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后来增加了半料。

B.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的年龄,即“悬车”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致仕。

C.在唐朝,致仕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朝廷大臣之间矛盾不休、朋党斗争就会有官员致仕,而致仕官员还可能受到追究。

D.以制度应对多数,是唐朝退休政策的基本方略。对于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通常照章办事即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朝对退休官员的优待,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或退休前提职,让官员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使相应的待遇得到提高。

B.由于朝廷需要,唐朝官员致仕之后也会有起复的现象。譬如苗晋卿就先后以刑部尚书身份、太子太傅、太保身份三次致仕。

C.唐太宗时期,“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获得皇帝的支持,因为他是知进退的楷模,所以获得额外赏赐,所有待遇不变。

D.致仕官在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往往普遍增加待遇,现任官的父祖也可能因为要提高现任官的待遇而被授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唐朝官吏的物质待遇以俸禄为主,致仕官员享受半禄。有时朝廷也会提高致仕官员的待遇,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

B.唐朝的致仕制度,因等级不同而待遇不同,尤其对于高级别的官员,全凭皇帝好恶,或给予恩赏,或草草处理,或再次起复。

C.相对于物质待遇,更受致仕官重视的应该是朝廷的某些能体现其身份地位的仪式性活动,他们可以回到原曹司,位列现任官之前。

D.唐代致仕制度,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仅最大限度地免除致仕官吏的后顾之忧,而且也激励了现任官吏为统治者尽忠效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各题。

《平凡的世界》对当代中国文艺的启示价值

阎晶明

《平凡的世界》是一个历史记忆的储存器。路遥的价值在于他有着与自己时代同步的思想高度,有着同样的情感热度,同样的价值取向。它在今天还能产生这么强的热度,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所表现的生活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一个历史起点——改革开放初期,它打动人心的力量在于它强大的现实性。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这30多年的巨变,我们今天看《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当代的视角和昨天的生活会经常发生勾连,又会发生错位;而《平凡的世界》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原初的起点式的感情和价值观的丰富材料。《平凡的世界》有个情节,孙少安赚了第一笔钱跟他妻子在窑洞里窃喜、激动相拥。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他不是金钱崇拜,而是对劳动的一种礼赞,同时也代表了一种观念的开放。

路遥的语言跟他的时代是同步的。关于这个电视剧的画外音,有很多争论,但我认为它是必要的存在,因为这些画外音恰恰是对那个时代的情感状态、表达方式的一种很自然保存。

《平凡的世界》成功的另一方面是,很多年来,农民题材的创作已经跟农业生产、跟农民与土地没有关系了,已经完全是喜剧式的或者文化符号式的表达。它让我们看到农民始终是与土地有联系的,农民与土地的联系是生产和劳动的关系,整个电视剧从头到尾都有劳动的场景,这也是它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此外,这个电视剧很好地体现了当代中国普通人自觉的传统文化意识。剧中的爱情最后也要变成一种善,人物最后作出的选择,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善良,这正是中国文化的力量,也是中国人逃脱不了的宿命。我觉得这些方面都是《平凡的世界》给我们今天包括文学在内的艺术创作提供的非常宝贵的启示。

(选自《中国文化报》2015年4月7日,有删改)

1.为什么说“《平凡的世界》是一个历史记忆的储存器”?

2.《平凡的世界》打动人心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文本,谈谈文艺作品应该如何表现时代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