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船缓缓离开海岸时,我们喜悦、兴奋、憧憬; 当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船缓缓离开海岸时,我们喜悦、兴奋、憧憬;

当船终于抵达对岸时,我们莫名地失落。

是否我们真的在乎的不是结果,而是那个充满幻想与美景的过程?尽管过程中充满荆棘、危险与恐惧。

或许,这就是生活。

要求:请以“过程”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过程与结果 结果向来都是给别人评价的,而过程却永远是自己独享的。 成功是结果,失败也是结果,别人看来,它们不过是几个冷漠的字眼,不可能触动心灵;反之,无论结果如何,那惊心动魄的奋斗历程却永存于自己的脑海,因此——过程的价值远大于所谓的结果。 一个瞎的老琴师带着一个瞎的徒弟浪迹天涯,到处为人弹琴。老琴师以前的师傅告诉他,琴里面有一张医治失明的药方,但要弹断琴上的100根弦以后,方能取出。这时候,老琴师已经弹断99根了,回想自己的一生,也总算没有白过:既带给别人无尽的快乐,又充实了自己的人生,最后仍能幸运地看一眼这个世界,也死而无憾了。一阵清脆的响声过去,他弹断了第100根琴弦,当他兴奋地打开琴取出药方奔到药店时,老板说,那只是一张白纸……对于别人,这也许是个晴天霹雳,但老琴师没有难过,反而有所领悟了。他对他的徒弟说:“原来师傅记错了,是120根而不是100根,记住,你一定要用心地弹啊!” 老琴师失去的是一个复明的机会,但他得到的是整个生命!如果只看重双目失明这一悲惨的事实,而没有带着复明的信念去享受生命的过程,我想老琴师大概就不能成为“老”琴师了。 结果固然重要,因为它是过程的最终归宿,但如果认识只停留在这一点上,你就会失去很多东西。 古时候有人种葫芦,却疏以照料,最后连叶子都没长好。别人指责他时,他却振振有词地反驳:“我要的是葫芦,不是叶子!”没有付出就妄想获得,这当然是个笑话,但它给我们的启示却是严肃的: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不注重过程,永远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个人生哲学,许多人为了结果,竟无视过程,不择手段,最终还是落得个悲惨下场。说的就是那些贪官污吏,为了虚无的名利,而犯下滔天的大罪,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历史是公平的,诸如此类,都会得到报应。正如臧克家所写:“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过程是如此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为了享受过程就可以不顾后果,随心所欲的干自己想干的事。 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告诫我们:做事首先要想想结果,更重要的是体验过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话题作文。结合材料可以从:①过程和结果都很重要,甚至比结果更重要;②没有过程就不会有结果;③过程需要计划、调整和完善;④结果可以看到,过程往往不为人所知;⑤享受过程带来的乐趣;⑥做任何事都需要一个过程;⑦过程是一种苦涩的历练等方面构思。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校徽的设计内容和特点。

要求准确说明校徽的结构特点解释校徽的寓意。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班级推选校园歌手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Users/WUHAIL~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36D.tmp.png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的打击。

D.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当时可谓无人不学“二王”,一些学习上有所建树并发展的书法家都获得认可,并名垂至今,如褚遂 良、虞世南、柳公权、薛稷等等,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堪称

②县委书记张爱平谈到当前的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明确表示聚集“四风”要从实做起,紧扣民意办实事, 围绕民愿促发展,做到改进作风 剖析问题一针见血。

③两千多年前,漂母无私分食给少年韩信,韩信建功立业后返乡报恩,演绎了      的动人篇章,抒 写了大爱无私的千古佳话,成为“爱心淮阴”的历史源头和文化根源。

A.一诺千金  一饭千金  一字千金

B.一饭千金  一字千金  一诺千金

C.一字千金  一诺千金  一饭千金

D.一饭千金  一诺千金  一字千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